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期货历史故事经典案例

时间:2008-02-13 15:15:41

相关推荐

期货历史故事 经典案例世界最大的金融丑闻:住友事件 早在16 世纪时,住友家族因在四国岛上开创并经营一座铜矿而日益发展壮大,成为 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铜商,主要服务于当时日本一些极具实力的名门望族,其中包括在1603— 1868 年间统治日本长达200 多年的德川幕府。当时,该家族的掌门人自豪地宣称,住友商社 是全球最大的铜出口商。 19 世纪中叶,日本市场逐步对西方开放,住友商社也更为广泛地在冶钢及炼钢等领域发 展起来。到20 世纪初,住友家族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日本国第三大金融财阀。 本世纪30 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颇具政治影响力的垄断集团成为日本军国主 义的主要追随者,住友财团也不例外。在此期间,住友财团的家族集中化更加明显,该财团 的大部分产业都集中到了住友家族手中。到1937 年,住友家族的第16 代传人已经掌握了财 团股本总额的90%之多。 日本战败后,各财阀在美国的限制下纷纷解体而改组成为企业集团。住友家族在日本政 治经济上的影响力也大大削弱。但是,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住友财团又东山再起,日 益发展壮大。从那以后,住友商社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间金属、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及 纺织等领域的贸易活动,成为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及日本四大贸易商之一。 1995 年会计年度,住友在全球的总销售额达16 兆日元,合1468 亿美元之多。 1996 月,住友家族面临着历史性大灾难。而且这一灾祸又恰恰是在曾给住友家族带来滚滚财源的法宝——铜闯下的。肇事者是有色金属交易部部长首席交易商滨中泰男。 中泰男有两个绰号十分耐人寻味,一个是“百分之五先生”,一个是“锤子”。前者是圈内人对他能力的尊称,而后者正刻画了他的性格。 圈内人士之所以称他“百分之五先生”,是因为滨中泰男所带领的住友商社有色金属交易 部控制着全球铜交易量的 5%之多。由此可见滨中泰男在国际铜期货交易上的显赫战绩,同 时也反映出住友在这上面的买卖决策对国际钢市场所能造成的重大影响。 “锤子”是从滨中泰男的英译名称yasuo hamanaka 演绎而来的,因为滨中泰男在英语中 的读音与“锤子”十分类似。但这个雅号之所以能叫开来,更主要是因为它正反映了滨中泰 男在交易中所具有的锤子一般坚硬的性格。这种性格促成了他的成功,但或许也正是这种性 格又铸就了他的失败。 1970 年,年仅 22 岁的滨中泰男加盟住友商社。从那以后,他在国际铜市上连续征战了 20 多年。滨中泰男能长期保住这一身份,是极不寻常的。据日本商业内部人士介绍,日本的 交易行通常在两至三年间便调整一次交易员。由此可见滨中泰男在交易中的能力非同一般。 70 年代末,滨中泰男终于有机会到伦敦金属交易所参与金属期货交易,当时他主要做的 是锡和镍的期货合约。 刚开始时,他没有什么名气,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职员。但仅仅几年时间,滨中泰男就 开始显露其英雄本色。到l983 年,他的铜交易量每年就已经达到1 万吨。到80 年代末,他 已经在国际期铜大户中拥有了一席之地,“百分之五先生”和“锤子”就是这时候喊出来的。 但是,可能谁也没有想到,滨中泰男后来会犯下如此“前无古人”的超级失误。在他给 住友商社带来高达40 亿美元的损失后,人们已完全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住友商社总裁秋山富 一不得不承认重用滨中泰男是一个错误,并宣布解除滨中泰男的职务。他十分沮丧地说:“在 我的印象中,他十分富于自制力,而且也十分讲究逻辑,于是我信任他,并委任他为首席金 属交易员。但我现在感到非常失望!” 滨中泰男的错误是利用公司的名义以私人账户进行期铜交易,正是他的“锤子”性格, 给他、也给住友商社造成了19 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滨中泰男在期铜交易中所持有的是多头头寸,即大量买进期铜合约,这在铜价上涨之时 无疑是获利的,滨中泰男曾经为此暗喜。但是,自 1995 年以来,国际铜价一跌再跌,1995 月20日有国际铜价还高达每吨3075 美元,到1996 年初,却跌至每吨2600 美元以下。 铜价的连续下挫使得滨中泰男的多头头寸赢利不仅损失殆尽,而且造成了相当严重的亏损。 其实,据伦敦金属交易所总裁大卫金介绍,早在1991 年末,他们就已注意到了滨中泰 男的行为,并数次对他提出过警告。 1991 年11 月,金收到了dlt 经纪公司总裁施瑞尔凯德的来信,信中披露了滨中泰男要 求他向其非法提供虚假交易证明,并建议对滨中泰男进行调查。 这位负责交易的总裁还不止一次地召见滨中泰男以及另一位交易员。1991 年底以及1993 年,伦敦金属交易所几次对住友在该交易所铜市中所持有的头寸规模表示担忧。 1995 10、11月份,有人已经意识到期铜各月合约之间价差的不合理状态,要求董事 会展开详细调查。在对每个客户各个合约上所持有的头寸,及交易所仓库中仓单的所有权有 了清晰的了解之后,伦敦金属交易所专门成立了一个由相互之间毫无联系、没有根本利害冲 突的专业人士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就如何处理进行了探讨。这个特别委员会包括行业著名律 师和资深监管人员等。 但是,正是滨中泰男的“锤子”性格再次将他推出深渊。他天真地认为,凭借其雄厚的 资金实力必将扼住铜价连续下跌的强劲势头。基本面的不佳表现在他日益发胀的头脑中已经 显得不再重要,于是在他的操纵下,伦敦交易所铜价果然在1995 年末略微持稳。 铜价的反常波动再度引起了英美两国证券期货监管部门的共同关注,滨中泰男企图操纵 市场的行为也逐渐败露。监管部门的追查以及交易大幅亏损的双重压力,使滨中泰男难以承 受。1996 月,伦敦铜价已经跌至每吨2500美元以下,有关滨中泰男将被迫辞职的谣言 也四处流传。业内人士担心,一旦这样一位对铜价起巨大支撑作用的显赫人物退出,国际铜 价又如何能挺得住?于是,在这些传闻的刺激下,大量恐慌性抛盘使得随后几周内铜价重挫 25%左右。 1996 月24日,住友商社宣布巨额亏损19 亿美元并解雇滨中泰男之后。铜价更是由24 小时之前的 每吨2165 美元跌至两年来的最低点每吨1860 美元,狂跌之势令人瞠目结舌。 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住友商社的亏损额约在19 亿美元左右,但是接踵而来的恐慌性抛 盘打击,使住友商社的多头头寸亏损扩大至40 亿美元。 事发之后,人们都在捉摸到底是谁赚走了住友的钱,因为这不是一般的商业好奇,而是 这些资金的去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未来谁会在期铜市场上起更大的作用。期货交易是零和交 易,有人亏必定有人赚。那么住友的巨额亏损资金到底流到了谁的手中呢? 目前,在国际期铜中放空的主要有一些国际基金,其中包括美国金融大户。在80 年代英 磅危机中一举“打败”英国政府而举世闻名的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以及罗宾逊的老虎基 金,加拿大富豪布莱克和至少一名欧洲知名金属交易商。一些交易人士认为,目前这些基金 已经或多或少地控制住了大局。但是它们在这场风波中获利多少,以及对今后铜价能够带来 的影响依然鲜为人知。 不过索罗斯的发言人6 月18 日在纽约极力否认,并表示索罗斯并未介入这个市场,而且 与滨中泰男无任何业务往来。这样,是谁赚走了住友商社的钱顿时成为一团迷雾——毕竟与 财大气粗的住友财团作对还是小心点为好,赚了钱也不要声张。 目前,国际铜价虽基本持稳,但是风光已去,而且交易商们普遍认为一旦住友多头平仓, 铜价必将继续走低。但是美国信孚银行和美澳交易商们都在猜测,住友可能早已平仓,因而 市场不必太过忧虑。然而日本和亚洲的金属交易商们则对此持审慎和怀疑的态度。 总之,一旦住友商社在国际期铜中强劲的多头地位有所动摇,国际铜价势必将继续走软, 更何况近年来全世界铜的生产速度远远高于消费的增长。因此,有交易人士预测,今年下半 年国际铜价将会在每吨1750-1950 美元之间波动,重返每吨2000 美元以上只不过是一个奢 住友事件发生后,该商社总裁秋水富一仍然在公告中信誓旦旦地强调,住友商社将保持正常运作,并继续积极广泛地参与国际期铜及其他商品的交易。而且,尽管遭受巨大损失, 住友商杜的金融体制及资金实力依然强劲雄厚。但是,世界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亚 洲)公司已经将住友商社的短期信用评级由a 1+降到a-l,还表示将对住友商社及其两个分 支机构继续进行信用考察。纽约的穆迪信贷评级机构也在“住友事件”后发表声明,计划将 住友的高级债务等级aa-3 降低。 秋水富一还允诺住友商社将积极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英国证券投资委员会 以及日本有关部门进行合作,就此事进一步展开调查。伦敦金属交易所也召开紧急会议,拟 定了许多应急措施稳定交易,纽约及日本国内各金融部门也相继采取了行动,力求把“住友 事件”给市场带来的动荡控制在最低限度。 再来重温一下逼仓的故事 往事如烟。当年期货市场上多空大战“上海胶合板9607 事件”的惨烈,早被时间冲 淡。曾参与该事件全过程的现浙江永安期货副总陈斌回 忆,“当时整个空气都像在燃烧。” 1996 月间,南方和浙江、上海等地券商成为期货市场上多空双方主力机构,其时相当部分苏州、上海、浙江的期货公司也参与其中。市场上经常充满着各方的谣言,利用着 各自力量影响交易所。而此时江浙资金一直充当资金主力,大战期间,几地的资金不停穿梭, 进行协调 贪婪 1994-95 年的胶合板期市成为期货市场最大的热点,9507 合约更是达到了巅峰,期价由 40 元/张起步,一路上扬至62 元/张的天价。亢奋的价格使胶合板现货商及进口商兴奋不已。 大量的现货涌进交易所注册仓库,大量的印尼胶合板流入本已过剩的国内市场,使原本就已 低迷的胶合板现货市场雪上加霜。最终9507 多头以巨额资金接下了20 万手的现货。这些实 盘一直堆放在交割仓库,沉重的库存压力使原本火爆异常的市场冷静了许多。 沪板9607 合约就是在这种相对冷静的环境中推出来的。1995 年12 月10 日,上海商品 交易所推出胶合板9607、9609 合约。由于当时主力资金集中在苏板以及沪板9603、9605 上,9607合约自推出之日至1996 日因谣传国产胶合板可从9607合约开始用于交割,9607 合约顿告跌停 至41.90 元/张,此时成交量才初次突破5 万手,持仓量亦仅12 万余手。3 日,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停止苏交所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撤离苏红的大量资金急于寻找投资方向, 胶合板自然而然地成为首选对象。由于当时苏板几个主要合约持仓量均接近当时的持仓限制 量,新主力介入困难较大,于是沪板便成为苏红撤出资金争夺的焦点,尤其是9607 合约因其 时间适中,盘口较轻,成为这些游资介入的首选对象。 百亿巨资杀入 在随后三周时间里,多空主力展开了占仓大战,迅速将9607 合约持仓量扩大至60 的边缘,而期价却一直维持在42.00-43.00元/张,上下均显得十分艰难,同时因持仓量已 接近60 万手,限制了主力施展的空间,多空唯有僵持,静待时机。 月31日,市场突然谣传空头主力有大量的资金到账,空头主力亦巧借套保头寸仅收5% 保证金之优势恣意打压。沪板9607 合约自43.80 元/张开盘后一路下滑,在散户多头的平仓 抛压之下很快滑至跌停板,维持两月之久的平衡终于被打破,但主力多头并未出现恐慌,持 仓量仍维持在 60 万手以上;次日开盘,空头主力得理不饶人,以 55%的保证金继续大量放 空,9607 合约再封跌停,持仓量扩大至62.5 日,9607合约继续扩仓打跌停;6 日开盘即破40.0元/张的心理关口,空头 主力意欲*多头割肉斩仓,但收效甚微,相反期价一破40.00 元/张关口,几乎无人再敢跟空, 空头主力已是骑虎难下,越陷越深,同时资金开始吃紧。 当期价运行至39 元/张的低价 区时,入市接现货的买方套期保值者骤然增加,多方新生力量的加入,使得空方主力的命运 顿时变得坎坷起来。恰在此时,上商所于6 日宣布取消持仓限制,发布了《对交易保证金按持仓量实施分段管理办法的通知》。市场对此反应极为强烈,一致解释此为利多因素,于 是多头主力借机发力。面对买方套保者及多头投机势力双重夹击,一时间,空头趋于崩溃, 忙于斩仓,多头当仁不让,9607 合约于6 日探低至38.40元/张后迅速被多头推上停板 40.8 元/张,此后连续三天,天天无量涨停,空头连砍仓的机会都没有,多空豪赌,互不相 空头在9607合约上的致命处在于其持仓巨大,且相当集中,据了解当时空头主力在9607 合约上的持仓主要集中在6 个会员手中,单边最高持仓达59 万余手,按每张平均46 每方的保证金就高达45亿。尚且没有计算,在市场随时准备接盘的资金,以及为接盘而准备 的保证金。主力多头高峰时仓单超过60 万手。多空双方动用的资金在150 亿以上。 “胶合板”死了 面对天天无量涨停的9607 合约及命倾在即的空头,交易所为控制风险,不得不出面干涉。 月13日,交易所果断地停止9607 合约的交易,实施协议平仓,并将9607 合约提前摘牌, 且不实施实物交割。最终9607 合约按照空头以44.20 元/张,多头按照45.00 元/张的价格实 施强制性协议平仓,其中的价差由交易所以交易风险金补足。 这就是国内商品期货史上罕见的上海胶合板9607 事件。 苏州红小豆事件 日正式推出红小豆期货合约的交易,由于红小豆现货市场低迷,苏州红1995 系列合约一上市就面临巨大实盘压力,期价连创新低。 期价偏低和1995 年红小豆减产等利多消息促使很多资金入市抄底,随着1996 年诸合约 的陆续上市,多头主力利用交易所交割条款的缺陷和持仓头寸的限制,利用利多消息的支持, 蓄意在1996 年系列合约上*空。9602 合约期价于10 月中旬启动后便一路暴涨。12 月19 多头再次借利多消息疯狂炒作,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价格从3690元/吨涨至5325 头主力损失惨重,同时拉爆了很多套期者。1996 日,中国证监会认为苏州红小豆合约和交易规则不完善,要求各持仓合约头寸减仓和不得开出9608 以后的远期合约,1 日、10日,苏州红开盘不入即告跌停,又 使在高位建仓的多头头寸面临爆仓和巨大亏损的风险。之后,苏交所推出一系列强制平仓的 措施,期价大幅回调。3 忆中,苏板比沪板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对*仓月份将价格打到64 以上[当时现货价 43 45 元],后月又同时将价格打到40 以下,而且以后跌的更低,真是“横尸遍野,满目疮痍”。 这种超级规模投机资金追逐热钱的手法在以后的期货各品种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 现,而且绝不会断挡,最受伤害的还是广大中小散户。 哈哈,现在想起,还不寒而栗,想想当年我54 卖出[还自以为卖了个高价],斩仓到58 月29日,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白糖交易市场———广西食糖中心批发市场(以下简称桂糖市 月合约的糖价,在炽热的天气中再次疯狂地以2930元/吨高开,而在一个多月 以前,价位还挂在冰冷的2271(交易用语,指2271 元/吨,下同)上。 更为冰冷的是南宁白糖的现货价格,仅仅2080 元/吨———桂糖市场的大宗商品交易的 价格比现货价格每吨高出800 多元。 一个“暴富”的机会几乎就在眼前:只需要从南宁的现货市场以2000 元/吨左右的价格 买入白糖,然后再在桂糖市场以2900 的价格卖出,每吨就有900 元的毛利。 但事实并不如此简单。 空头巨亏8000 “这更像是一个套儿。”看着连日来噌噌上窜的k线,朱危安苦不堪言。这位个从广东来 的交易商在2300 一线做空8 月合约,而眼下,价格已暴涨到2900。和许多做空的现货商一 样,这次亏大了。 朱的公司在今年 月大举杀入桂糖市场,那时的价位虽然比现在低了很多,仅为2400 元/吨,但当时桂糖市场价格还是远远高于现货2000 元/吨的价格,许多像朱一样的空方认 为,桂糖市场的价格已经偏离正常的现货价格,按价格回归价值的原理,桂糖市场的价格应 该走低,对投机者来说,这里存在套利空间。朱在这时候开始建空仓。 对于众多的白糖企业来说,桂糖市场的价格简直是个伟大的买主———在现货市场上只 能卖2000 元的东西,在这里能多卖好几百元。去掉各种费用,只要能有150 元/吨以上的差 价,白糖企业就能在这个市场卖掉手中的白糖,并且实现大的盈利。 手中持有大量白糖的企业——丰浩糖业、柳州中糖、保定瑞丰糖业等糖业公司——开始 在这个价位卖空白糖,等待交割时将手中的白糖卖出。 天时间,8月合约从2590 一线一举跌至2300 附近,桂糖市 场糖价似乎要回归现货。但空方的喜悦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周末过后开盘,多方迅猛反扑, 接下来的两天多头以两个涨停的表现不给空头任何喘息的机会,8 月合约价格又回到2500 /吨。随后,多头高歌猛进,在全国白糖现货价格一片惨淡(2000元/吨)的情形之下,桂 糖市场8 月合约竟然在近期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2900 的价格。 如果以市场公布数据最高时候4 万手的持仓量(桂糖市场称订货量)计算,以2300 头建仓价位,在2700价位附近约有一半的空头止损,那么简单计算,每手5 吨,全部空头的 损失估计在一亿元左右。如果考虑到中途认赔以及在2300 以上建仓的空头,市场人士估计可 能空头浮动亏损在8000 万元左右。 而同期云南、柳州同样的白糖市场价格仅在 2000 月以后的合约也都只有2000到2100 左右。像金字塔似突兀拔起的桂糖的价格让场外人士难 以明白。 那么,桂糖8 月合约为何“一枝独秀”? 神秘凯地、中航技隐现 在这次8 月合约中的另一个空方国光糖业的李大光说:“桂糖8 月合约的离奇走势明显是 人为联手操纵的结果。” 1999 月,原国内贸易部和广西区政府共同批准成立了广西食糖中心批发市场,主要从事白糖批发功能,初衷是希望这个市场能反映食糖的供求关系、预示价格走势、指导蔗农 做好生产计划,广西本地从政府到企业更希望其在降低食糖流通成本、促进本区食糖销售等 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后,逐渐开始发展白糖的远期电子交易。 该批发市场实际上是自负盈亏的有限责任公司体制。但颇为奇怪的是,据记者从广西工 商局查到的注册资料简表显示,注册简表上各大股东持有股份总额加起来只有38%,即中华 全国商业信息中心(11.25%),上海东申企业有限公司(7.5%),海南福瑞实业公司(7.5%), 广西糖酒副食总公司(7.5%),广西南方商业公司(3.75%)。工商局查询处表示,该公司的 注册资料被隐藏,要查询其它未标明的近70%的股东,必须要查询公司的档案,但该档案必 须立案之后才能查看。 近70%的股东被隐藏,广西食糖中心批发市场的大股东为何要如此神秘? 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简称中航技)和海南远申投资开发公司 是广西食糖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的另外两个大股东。 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在此次6、7、8 三个合约的主要多头就是大名鼎鼎的深圳凯地投资 管理有限公司。熟悉近2 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人士都知道,方正股权之争让其扬名。 凯地投资注册资本1.5 亿元,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深圳公司(简称深中航)(70%)和深 圳中航物业(30%)是其股东,法定代表人李志正是深圳中航技的一号人物。 而深中航正是中航技的下属公司。也就是说,在桂糖市场,祖父公司中航技是桂糖市场 的大股东,而孙公司凯地则在祖父公司开的市场里面充当交易方。 中航技在桂糖市场担当大股东,而凯地却在市场做最大的多头,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 这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月29日下午,南宁朝阳路南方大厦7 楼,记者采访了桂糖市场的总裁助理邱建刚。邱 并不否认中航技是批发市场的股东,但对具体股权数量其表示并不清楚。对于中航技与凯地 存在关联关系的说法,邱建刚反问道:“存在关联关系就一定会出现操纵市场吗?”桂糖市场 也承认目前价格奇高,背离了现货,但邱认为这完全是市场行为。 仓位限制、人事变动:凯地操纵? 国光糖业等众多空方认为他们被人设了局。 据空方介绍,自 2001 年底桂糖市场发生了“0110 恶性逼空事件”后,桂糖市场成交稀 少,为吸引交易商重新入市,该市场引入了“做市商”———深圳凯地。自2003 年年初以来, 桂糖市场在凯地的对敲引导下,成交量逐渐放大。由于成交逐渐活跃,桂糖市场各月合约的 价格普遍高于现货价格300-500 元不等,不少糖厂及交易商认为有利可图,就逐渐开始大量 入市抛售白糖。至5 月中旬,桂糖市场各合约的买卖合同数量合计达到了近50 万吨。 然而,就在糖厂和现货商为他们的白糖卖了个好价钱而高兴的同时,他们发现,自己为 履行合约而准备的现货很难进入市场指定的交割仓库(桂糖市场不公布交割仓库的库容变化 情况)。当这些空头把从现货市场上低价买来的白糖准备放入交割仓库之时,桂糖市场告之他 们仓库只能放14 万吨货,并且已经放满,空头的现货无法入库。 卖方极为不满,他们认为既然推出了相应的合约,又允许他们签定卖出合同,就应该为 他们提供相应的仓库,并且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白糖交易市场,不应该只准交易14 万吨这么一 个只占全国产量不到 2%的数量。于是,已在市场卖出白糖的糖厂和交易商不断给市场施加 要求交货入库的压力。这种压力随着“非典”带来的现货糖价不断下跌而日益增大。 月22日,桂糖市场原负责人肖善“迫于压力”辞职,市场对外宣布由钟武剑(其时任 海南橡胶批发市场的总经理,以前是桂糖市场高层)任总裁,与此同时,市场传出消息,新 总裁拟订了增加仓库数量的文件待发,其挂牌的各合约价格必须向现货价格回归。同时,新 总裁钟武剑代表市场亲自出马,广邀交易商入市。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糖厂和糖商先后组织资金入市抛售白糖,一些以前没有参与桂糖市 场交易的省外交易商也加入了抛售的行列(朱的公司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举杀入桂糖 市场做空)。各合约的价格在大量现货抛盘的打压下迅速向现货价格靠近。以8 月合约为例, 其价格从5 月21 日的2645 月29日的2271 日,正当市场人士以为桂糖市场糖价虚高、现货无法入库的风险得到了化解的时候,桂糖市场突然宣布免去刚刚上任的钟武剑的总裁职务,维持14 万吨的交割数量不变。与 此同时,各合约的价格以涨停板的形式迅速上升,以 10日又回到 2600 元/吨以上,6 月19 日达到2700 月29日更高达2800 元/吨。短短两三周的时间 月合约的价格从下跌300元到上涨500 元,卖方遭遇了极大风险,一大批卖方保证金 深陷其中。 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旧的卖方在价格下跌时幸运地逃了出来,其原以为可以在桂糖市 场卖出的现货又回到自己手中,而更多的新的卖方则面临着一方面自己的保证金被虚高的价 格全数侵吞,另一方面面临为履约而准备的现货无法入库的局面。 “我们已经感到了屠杀的气氛。”朱言语中有些恐慌。目前,这种局面仍在朝着不利于卖 方的方向演变,各合约的价格仍在上涨,卖方的巨额保证金正在被一步步地侵吞。以8 约为例,目前8月合约总量为12 万吨,价格每上涨10 点,卖方就亏损120 万元。7 月31 月合约的交割日,如果空方到时不能交货,将面临大幅亏损。空方认为,桂糖市场的事态演变至今,一幅清晰的以违规操控设计商业陷阱的保证金进 行欺诈的图景,已完全暴露在人们眼前:以远高于现货的虚拟糖价引诱部分糖厂和糖商入市 抛售并将其套住,以人事变更的阴谋和放开交割数量的谎言引诱更多的糖厂和交易商的资金 进场,市场与作为主要买方的股东单位串通将14 万吨的库容占满,然后将各合约价格拉高, 以交不出货为理由将卖方的保证金侵吞。 对于空方的一系列言论,邱建刚全部予以否认。“我们没有引进做市商。”邱建刚表示, 桂糖市场没有建立这个制度,对于凯地是否是多头,邱也不置可否,只表示:“市场要为交易 商保密。”但记者在一份协议交割征询函上,发现凯地投资正是8 月的多头。 对于人事变动,邱建刚认为纯属个人行为,与市场无关。对于空方根据总裁更替下单的 做法表示很难理解。 目前,空方和桂糖市场分歧很大,空方已经表示要起诉桂糖市场。 现贷?期货? 在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是我国大宗批发市场监管的缺位。 “我们都不知道该向哪个部门反映批发市场的情况。”朱谈到当下的情况无可奈何。最初 这个市场是由原国家经贸委和当地市政府批准的,可现在国家经贸委已经撤销了,当地政府 无专门机构监管,并且,这个市场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发起的,似乎一些日常指导是来自商 业联合会,但目前和桂糖市场一样的海南橡胶市场、昆明食糖市场、郑州粮食市场现在的交 易模式又都全部来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以下简 称《规范》)。 在去年发布《规范》之后,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即《规范》是否使批发市场的边缘期 货化问题合法化?此前,已经有相当多的人士认为批发市场做的远期交易与期货市场的模式 极为相似。 我国《刑法》和《期货管理暂行条例》都明确禁止一切机构进行变相期货交易。《期货管 理暂行条例》总则第四条明确规定:“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禁止不通过期货交 易所的场外期货交易。”桂糖市场是一个注册资产只有3000 多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公开 存在形式是一个依据《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而设立的现货批发市场,但该批发市场所实 行的保证金制度。交易席位制度,合约对冲机制,资金清算制度等均与期货交易制度雷同。 虽然邱建刚一再表示“我们和期货没有关系,证监会等部门今年也过来检查过,国家也 没有认定就是变相期货。” 但期货界的部分专家和业内人士还是在不同场合均指出,大宗商品电子批发市场都出现 了变相期货交易,分流了期货市场的资金,因此呼吁取缔这种以批发市场形式存在的变相期 货交易。用类似期货交易方式从事现货交易是桂糖市场风险频生的根源。 而这种风险由于缺乏监管又被进一步放大。在正规的上海、郑州、大连三大期货交易所, 各种监管要严厉得多,并且制度、信息要透明得多。“桂糖市场连起码的持仓量都不公布,我 们也不敢去做。”一家期货公司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此次发生的逼空事件,也正是在库容信 息披露缺乏透明性的情况下发生的。 今年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天胶品种,交割仓库已经先后两次扩容,并且每次扩容都 是在持仓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库容总量的时候,而桂糖市场,在5 月的时候,持仓量就已经达 万手,即20万吨,远远超过了14 万吨的库容量。在这种情形之下,桂糖市场没有任何 库容变化情况的公告,并且仍然在库容已满的情况下继续推出新合约。当然,邱建刚并不认 为应该公开库容情况,但同时表示“应该在现行市场制度下加大库容”。 当地证管办官员谈及这个市场时也只能无奈地表示:“我们也接到很多举报,可这不属于 我们证监会管的范畴,也无能为力啊。” 目前,桂糖市场的事态仍在演变,数十万吨现货白糖处在已付定金、已签合同,却因桂 糖市场的14 万吨的库容限制而无法入库的状态,巨大的风险正在累积。 “如果不让交货,我们就把上万吨的白糖拉到批发市场门口放着。”一家食糖厂经理这样 月合约多空争斗惨烈国家发改委紧急介入“这两天我都突然冒出了很多白发。” 月合约的空方重仓者向记者抱怨,长期的紧张状态使他变得形容憔悴、萎靡不振。这是一场惨烈的战争。几天下来,所有参与广西食糖中心批发市场以下简称桂糖市场 月合约争夺的投机者均身心俱疲,而直到记者发稿时止,明显被操纵的8月合约最终将以怎 样的结局收场还很难预料。 广西区政府一官员向记者证实,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介入对南糖8 月合约的调查。8 日,广西经贸厅官员以及桂糖市场的代表赶赴北京,专门就此向发改委汇报。对于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大宗商品市场而言,桂糖市场8 月合约事件只是一个缩影。由于 监管机制的缺失,大宗商品市场隐藏了巨大的风险,是废是留一直是业界瞩目的焦点。 发改委的介入给了外界颇多想象。 多空“战争”继续 自本报7 月30 日在头版刊发了《凯地系隐现:谁操纵了桂糖“期货”》一文之后,围绕 月合约,多空双方又展开了一轮更加激烈的鏖战。一位参与者这样向记者形容当时的情景:“如果说此前的争执还在桌底下,而现在必须摆 在台面上出牌了。” 迫于市场的压力,7 月30 日,预感到风险的部分多头一开盘就主动平仓出场。这使得7 月29 日还在2930 元/吨附近高悬的8 月合约,次日以2901 元/吨开盘,并以2860 的价格收盘,当日盘面显示持仓量迅速减少5856吨。“这是部分多头的跟风盘在主动平仓, 因为目前的事态变化很不明朗,大量空头向各级部门以及媒体反映情况给市场造成很大压力, 一些原本跟风的多头见势主动获利了结。”参与交易的一位人士向记者分析。 空方的日子也不好过。根据市场规则,8 月合约进入交割月之后,将要提高保证金市场 规定保证金200 元/吨,进入交割月后的前十日,保证金提高到400 元/吨,也就是说,如 果在7 月31 日上午9时之前, 空头必须追加保证金 这意味着空方将扩大损失,因为现货无法入库,逼空局面已经成形, 再次追加保证金只能成为多头的食物,如果不追加,则又会被市场强行平仓。 “当时空头的情势十分不妙,虽然7 月30 日开始下跌,但并不能判明第二天的走势。空 头一方最坏的打算是在31 日下午提起诉讼,并申请冻结资金。”一位参与者向记者透露。 多空双方酝酿的巨大风险也给市场主办方带来巨大压力。“如果桂糖市场涉嫌操纵市场一 事最终走上法庭,将对南宁市场造成重大影响。”该人士分析。据悉,7 30晚上,桂糖市 场高管人员连夜开会研讨对策,而这个会一直开到次日凌晨。 月31日,多空的关键时刻。当日8 月合约价格以2831 元/吨低开,并最终以2794 /吨收盘。盘面的微妙走势令空头难以决策。有交易人士认为,这是多头的一种表示 把价格打低,给空头多一点准备时间。也就是说,降低价格,让空头原有的保证金还能继续支撑。 事实上,尽管盘面上彼此较量,但与此同时多空双方还是通过各种渠道透露出愿意协议 平仓的信息。根据桂糖市场的规则,多空双方可以不按照盘面价格平仓,而以协议价格对冲。 多头提出的协议平仓条件是要“空头损失300 个点”,即每吨损失300 虽然从盘面上看,多头似乎大赚,但由于多头前期为占满库容而大量从高位接手了现货,实际上其在现货上是亏本的。据估计,多头在2400 元/吨左右的价格接了8 万到10 万吨的 现货,而现货市场的价格高的不过2100。因此,多头如果不在市场上赚回来,也将难逃亏损。 月合约以2761元/吨开盘,随后上涨至2800 元/吨,并以此价格收盘。市 场传来消息,一家来自海南的空头由于保证金不足,已经被强行平仓,并导致盘面价格上行。 当日盘面持仓量降至11633 张,市场渐渐传来屠杀的气氛。 部分空头开始动摇,多空双方谈判加速。“这同样是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如果空头认赔, 那么参加谈判就要尽可能地减少损失,以尽量小的代价出场。空头的筹码是指责市场的规则 漏洞以及操纵嫌疑,而多头的优势在于盘面的价格。”一位参与者分析。 经过连续数日的讨价还价,部分不愿纠缠的空头和多头达成协议,愿意以一定价位协议 平仓认赔出局,一些空头以认赔100 月合约,很可能多空双方都要赔钱。 发改委介入 桂糖多空之战在本报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广西区政府一官员透露, 国家发改委已经责成广西区经贸厅赴京解释此次事件。8 日,广西经贸厅官员以及桂糖市场的代表专程赶赴北京。 事实上,在此之前,期货界和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口水”就没停过。 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国家对批发市场的政策一直较为宽松,各大商品都允许建立批发 市场。随着电子商务的运用和保证金制度、对冲机制等新的交易方式的应用,大宗商品市场 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据悉,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橡胶、食糖、淀粉、粮食、有色金属等 在内的多个大宗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因交投活跃,桂糖市场一度还成为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 典范。 但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却一直饱受期货界人士的诟病。他们的理由是,大宗商品市场的 存在,不仅分流了期货资金,而且机制漏洞很多,风险很大。 大宗商品批发市场真正“站直腰杆”是在2002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的出台让饱受质 疑的大宗商品市场的期货机制似乎得到了“法规的支持”。据悉,桂糖市场也是这个《规范》 的起草人之一。 但这个《规范》出台之后,受到各界更广泛的指责。“大宗商品市场大量借鉴期货的交易 机制,如对冲制度、保证金制度,但同时这些机制引入时又不够完整,漏洞很多,风险很容 易被放大。”一期货公司负责人深表担忧。 今年2 月,出台几个月的《规范》在争议声中宣布进行修改,试图廓清批发市场和期货 市场的区别,但修改稿时至今日仍未正式颁发。 此次桂糖8 月合约事件再次让人们领略到大宗商品市场的风险,大宗商品市场的去留再 度引起社会关注。就8 月合约中多方同时为桂糖市场股东一事详见本报7 月30 日报道,北 京工商大学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评论道:“如果桂糖市场确实存在股东与多头有关联关 系这样的情况,那将会有违规的嫌疑。” 而此次发改委介入,让业内人士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大宗商品市场到底怎么走该有个明 确说法了。”一位桂糖市场交易商表示。 收编还是废黜? 尽管现在批发市场存在各种问题,但从各界反应来看,取缔这些市场似乎不太可行。 “我国的期货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其它市场借助期货市场的机制,我认为并不是坏事: 一方面可以提高现货市场功能;另一方面,期货市场的机制之所以被借用,也说明期货市场 受到肯定。大宗的农产品和大宗的战略物资客观上都有这种需求。”胡俞越认为。 在此次桂糖事件中遭受重创的广州交易商朱危光也表示:“虽然这次损失很大,但就市场 本身来说,这类市场还是为现货商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提供了一种较为方便的买卖渠道。” 另一位期货专家童宛生此前谈及大宗商品市场时也认为:“关闭批发市场不太可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期货历史故事经典案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品牌进入故事时代:经典品牌故事案例

中国品牌进入故事时代:经典品牌故事案例

品牌,故事,形式,消费者,品牌故事,品牌文化,文化,企业品牌,经典,传播,品牌发展,模式,目标,精神,软广告,发展历程,产品,主题,元素,内敛,历史,成长期,情感,散文化,电视剧,畅销小说,笔法,过程,载体,发展

2007-11-10

经典软文案例——轩尼诗X.O品牌故事

经典软文案例——轩尼诗X.O品牌故事

X.O,轩尼诗,干邑,家族,费尔,精神,佳酿,传人,全球,历史,品牌,经历,品牌故事,经典,乐章,口感,意义,时代,行业,陈年,夏朗,世人,世家,传奇,典藏,典藏版,小镇,开创者,挚爱,方式

2014-02-12

关于生命钻石的经典故事

关于生命钻石的经典故事

民营企业,钻石,案例,母亲,女儿,工作,生命,骨灰,小女儿,经典故事,万通,企业,孩子,历史,博物馆,时间,故事,公司,研究,一本书,口述历史,脖子上,负责任,吴晓波,石能,和发,东西,中国,人间,事情

2020-08-23

关于生命钻石的经典故事

关于生命钻石的经典故事

民营企业,钻石,案例,母亲,女儿,工作,生命,骨灰,小女儿,经典故事,万通,企业,孩子,历史,博物馆,时间,故事,公司,研究,一本书,口述历史,脖子上,负责任,吴晓波,石能,和发,东西,中国,人间,事情

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