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发生在方舱医院里的感人事儿

时间:2008-02-16

方舱医院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东莞医疗队队员黄新武和医护人员欢送治愈患者出舱 医疗队供图

为了抗击疫情,数不清的医疗队,无数名白衣战士逆行而上。在看不见敌人的战场上,用血肉筑起生命防线。

2月9日,41架飞机,从祖国四面八方齐飞武汉。其中,就有第二批东莞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15名队员的身影。

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他们拼尽全力,倾尽所有,不眠不休,为我们默默守护。坚持进舱与队友同奋斗的师清莲,被绳子扯着头皮忍痛坚持工作的陈良春……太多的人、太多的事让我们落泪。

我们相信,春暖花开的未来,就在你我不远处。

市护理学会理事长、茶山医院副院长、主任护师师清莲:

坚持进舱与队员们共同战斗

到武汉已经是第十天了。2月18日出舱回来洗消后,匆匆吃了饭,已经连续两天中餐晚餐一起吃了。昨天开始,已有病人开始出院。今天,看到武汉客厅方舱医院C区又一批患者出院了。顿时让人感到舱内灯光格外明亮,似暖流穿过每个人的心。相信这种感觉接下来每天都会有。

大家放心,我们和方舱医院护理部对接安排很顺利,广东省198名护士各尽所能发挥优势,体现出广东精神。短短几天,患者好评不断。

刚来的时候,要组建来自21个地市,108家医院的护理队伍,难度可想而知。但有大家的众志成城,这些问题难不倒我们。两三天的时间,方舱医院就接收了1400多名患者,安排近2000名医护、后勤、保安等人员启动运行。奇迹在武汉时刻发生着。

进舱时,看到很多患者流露着焦虑、无奈、不知所措的表情,我心里很难受。很多患者还没有被安排核酸检测及CT检查,检查后结果怎样也不知道。虽然,大家有服用中药及其他对症治疗的药物,临床表现也在好转,但是他们内心还是比较焦虑,都盼能早日痊愈出院。我耐心为他们做好心理干预及疏导。

作为一名老党员和领队,我的队员都在里面,我也要勇敢面对,与她们携手作战。在前几天的统筹协调工作基本就绪后,我坚持进舱工作,协调护理工作,帮助疏导患者情绪。

离家更觉家中温暖,每次与市卫健局的叶向阳局长通话,他都会再三叮嘱我们做好防护、保重身体。我们不是一个人在作战,身后还有那么多人在牵挂着我们。一场狂风大雪后,武汉的天气异常晴朗,阳光灿烂,这是我们胜利的曙光。

樟木头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黄新武:

“C舱第一个病友出院,激动到语无伦次”

2月17日的武汉,雨雪过后竟是暖阳,虽然窗面的气温只有4℃ 5℃,但温暖,从没缺席我们,感动,也无时无刻不在。

坐上大巴,师傅热情的道声,“你们好,今天有点冷呐!”入舱时,小伙伴看着我单薄的衣着,撤下身上的一块暖宝宝,用手一贴,“这个贴上”,我还未反应,她瞬间已消失在更衣室。虽是寒春,但温暖全身。

舱内,被防护服包裹严实,护目镜外满是朦胧美的“超人们”,随时都在提醒对方。方舱里,几名病友自动组成志愿者,帮我们分发饭食,为我们分担工作。每位病友对医生护士满怀感激之情,配合医疗,听从护理。有病友们同心协力,病毒,你凭什么跟我们对抗。

昨晚同事们拍小视频,我不敢多留,因为脆弱,不敢看别人流泪。英雄,怎只是前线的我们?没有你们守护家园,等待我们,怎有我们安心在前方作战。家人们,我们很快就可以见面!2月18日,我们迎来C舱第一个患者出院。这是我第三次入舱,习惯每班提前一个半小时出发。早接班,队友们能早出舱,虽然只在舱内6小时,有些队友还需要适应缺氧对身体的透支。

下午4点,收到电话,C舱第一个出院患者的接送车已在舱外等候,可以送病友回家了。C舱5号收治病人至今,终于可以送病友出院回家了。

挂了电话,我迫不及待地去到床前,大哥看我走来,立即起身,他早已归心似箭,打包好的行李袋已整齐地摆放着。听到我说可以回家了,他眼眶里已是泪水,激动得语无伦次,“我可以回家了!护士姑娘,来,一起照张相,真心感谢你们,我关注了公众号,出院内容都记得……”

市东部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彭丹:

东莞蓝闪耀在方舱医院

2月17日早上7点,习惯早醒的我为大家拿上来早饭。队友陆陆续续地进舱上班了,大家都很少出宿舍门口,不能聚集聊天。我们的日常都是通过群消息相互加油鼓励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好那颗小小的螺丝钉,为这个团队做好标兵。

现在,队友进舱上班时,N95口罩跟护目镜把大家的脸压出不同程度的伤痕。我们不停地向伤口造口专家远程学习,也在节省的情况下尽力给队友做皮肤保护。

中午,接到市东部中心医院寄来的快递。一份沉甸甸的包裹,也是东莞的祝福,是我们的名字贴,贴防护服背后方便让病人更能清晰地看到我们的名字,让他们看到我们的东莞蓝、白玉兰。

莞城医院心血管内科内一区副主任、主治医师陈良春:

谢谢你们的理解和包容

让我们能安心地工作

2月17日,我上的是下午班,早早吃完午饭就赶去医院了。经过一个星期的磨合,我们已经比较适应这样的生活了,每一天都很平常,但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故事。

有过之前入舱的经验,鼻梁保护得比较好。谁想马前失蹄,一上班没多久,就发生了悲催的事。N95的绳子不知怎么扯着头发了,头皮疼得就像有人一直扯着我的头发!为了这点事要重新出舱入舱还得浪费防护服,我做不到,只能逼自己适应。

在方舱医院,每个病人都有一段故事。有个阿姨见我忙,一直站在身旁等我忙完才提要求,她说她不急,可以慢慢等。武汉人民那份体贴的心,我能感受到。帮她解答后,她不停地对我说感谢的话:在这里,医生很少,不能保证每个病人的疑惑都能及时解决。

我想说的是,我应该谢谢你,谢谢你的理解和包容,让我们能够更加安心地工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发生在方舱医院里的感人事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发生在方舱医院里的感人事儿

发生在方舱医院里的感人事儿

方舱,医院,武汉,东莞,患者,病友,队友,工作,医疗队,病人,陈良,中心医院,黄新,回家了,事儿,习惯,包裹,医生,名字,客厅,头皮,护士,故事,队员,疫情,电话,绳子,防护服,检查,医院里

2008-01-13 #长篇故事

发生在方舱医院里的感人事儿

发生在方舱医院里的感人事儿

医院,武汉,方舱,患者,东莞,病友,队友,工作,医疗队,病人,陈良,中心医院,黄新,回家了,习惯,包裹,医生,队员,名字,客厅,头皮,疫情,护士,故事,电话,绳子,防护服,检查,不停地,为我们

2008-09-01 #故事大全

直击一线 武汉江夏方舱医院里那些感人瞬间

直击一线 武汉江夏方舱医院里那些感人瞬间

医疗队,成员,方舱,妈妈,孩子,丈夫,母亲,爱人,映象,医生,妻子,患者,时候,电话,病区,言语,默默地,什么时候,张龙,边安慰,乖乖的,第一附属医院,我想你了,快讯,一楼,一段时间,个人,交集,八段锦,信心

2020-02-19 #小故事

方舱医院感人画面 为何没有感动伤医者

方舱医院感人画面 为何没有感动伤医者

医护人员,医患关系,故事,医生,医院,患者,方舱,肺炎,疫情,变好,社会,名新,事件,个案,医患,感染力,方式,湖北,画面,病人,调查结果,医院里,二十年前,感人的画面,又发生,和公,家弃子,在治疗,人民医院,北京市医院

2018-05-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方舱医院现一幕幕感人画面 疫情之后医患关系会变好吗?疫情新冠肺炎

方舱医院现一幕幕感人画面 疫情之后医患关系会变好吗?疫情新冠肺炎

医生,患者,医患关系,疫情,医护人员,医务人员,医患,赵立,方舱,肺炎,医疗,小护士,防护服,问题,曹泽毅,医院,一线,事件,人们,变好,感情,暴力,照片,落日余晖,救治,何强,徐军,二十年前,医院里,小可爱

2020-05-26 #故事会

方舱医院里的“战疫”年轻人

方舱医院里的“战疫”年轻人

患者,唐明,方舱,中医医院,医院,常德市,建议,武汉,湖南,病人,医护人员,医疗队,战士,洗手间,穿着,行李,医院里,廖君,张靖,袁汝,责编,新华社,送餐,女孩,中医,中心,中药,初衷,党员,交接班

2009-08-22 #故事会

方舱医院里的“别样”抗疫故事

方舱医院里的“别样”抗疫故事

病友,张兵,病区,医护人员,党员,医院,方舱,东区,党支部,垃圾,疾病,武昌,污水,管理,隔离,信心,人员,信访,支部,民警,疫情,环境,病人,病患,群众,组织,身体,软管,宣传,服务

2009-03-14 #短篇故事

方舱医院里的警察故事

方舱医院里的警察故事

方舱,病友,医院,张兵,医护人员,周健,张旭东,党员,东区,民警,病区,社区,病患,病人,党支部,患者,物品,疫情,记者,身体,武汉市公安局,病友们,微信,肺炎,服务,三店派出所,前两天,一线,东西湖,分局

2017-11-0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