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数学课 我们教对了吗?——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

时间:2008-02-26

读之越久,感悟越深,与大家分享共勉

提示:本文共有 28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以下为俞正强老师《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一书开篇之作。读之越久,感悟越深,与大家分享共勉。

01

学生的一种错误与教材的一份素材

小学生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问题解决)时,会出现不知道设谁为x的现象,比如:

2小时行车42千米,问每小时行几千米?

学生有时候会把2小时设为x,或把42千米设为x。这种错误很容易更正,因为老师通常会强调: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这样说了之后,学生通常就不会错了。

但到需要设中间问题为x的时候,学生就又迷糊了。

我们看教材中的一份素材:

2,4,6,8,n,12

n=

在这份素材中,n所表示的数对学生而言是明确的。因为前面有规律,n显示为10,那这份素材是否成了部分学生发生设x困难的原因呢?

这种在新授中的暗示是否成了部分学生发生设x困难的原因?

02

“用字母表示数”数学意义是什么?

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前,学生是用什么来表示数的?

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它其实回答了学生的认知从哪里出发的问题。

显然,学生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之前,都是用数字表示数的;换言之,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其实是一个从“用数字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发展过程。那么,这个发展过程的核心是什么呢?

它的核心在于在这认识链的节点上,“数”发生了变化。从前面的数都是确定的,所以用数字表示;这个认识节点上的数是不确定的,无法表示为唯一的数字,于是选择用字母表示。具体是数字几,有待明确。

可能会有部分老师对“用数字表示数”感到疑惑,因为我们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内容。事实上,从20以内数的认识,到百、千数的认识,再到较大数的认识,都是在学习“用数字表示数”。什么是用数字表示数呢?

举例说,5是一个数,5又是一个数字,5既是一个数,又是一个数字。那么,数和数字有何不同呢?我们画一个表格: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体会,同一个数5,不同的人选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依次可以说明数字是用来表示数的——当然,现在所举例的都是十进制的,若改用二进制、三进制等,则会有更过不同的来表示。学生在这个认识节点之前,所经历的数都是明确的,因此,当然选择用数字。而这种“理所当然”成为他们“用字母表示数”时对数的不确定表示惊讶的心理因素。

03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重点在哪里

因为这个认识节点是帮助学生从“用数表示数”的基础出发,达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目标,所以《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数”的变化,即“数”从一种确定状态变成了一种不确定状态。又因为“数”变化了,所以表示方法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即从用数字表示进展为用字母表示。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数”的变化呢?

我把这个体会过程展现为下列顺序。

活动材料:袋子,粉笔。

活动流程:

操作

①往袋子里装一支粉笔,问学生用数字几表示。(学生答1。)

②又往袋子里装3支粉笔,问学生用数字几表示。(学生答4。)

③(藏到讲台下面)往袋子里装几支粉笔,问学生用数字几表示。(这时候,学生有的答案不知道,有的答6支、15支、30支等。)

讨论

①为什么突然之间大家有了这么多答案?

(因为前面是被看着放进去的,是明确的,是已知的。后面是在桌子下面放进去的,每能看见,是不明确的,是未知的。)

②学生们尽管有了这么多答案,却没有出现0、100等数字,为什么?(袋子里的粉笔数一定大于4,因为原来就有4根了。袋子里的粉笔数一定小于30,因为不可能放那么多。)

结论

教师点明:碰到我们无法用确定的数来表示的时候,就用字母来表示。

在以上过程中,如果想要学生的体会深刻,讨论是让学生深刻体会的有效方法。

04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难点在哪里

重点和难点有什么不同?

重点一定是课时的认识之本,它有时候是课时的难点,有时候不是。本课时,重点是“数”的变化,难点是体会“字母式”与“字母”在表示“数”上的优、缺点,因为学生对“关系”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

那么,这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呢?

材料一:

结论

两个包里的粉笔数分别用a和b表示。

材料二(加上一句关系句)

讨论

b与a+2,谁更合适?

为什么材料一的黄包里粉笔数量一定要用b表示?

为什么材料二中的黄包里粉笔数量可以用a+2来表示?

结论

虽然b与a+2都表示大小,但a+2把两个包里粉笔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了。

05

教材的缺陷在哪里

翻开小学数学教学目前使用着的各种版本,心里颇为迷惑。我们暂不管是哪个版本,选择其中使用的素材做一简单的分析。

材料材料一:

妈妈比淘气大27岁

材料分析

不管过了多少年,淘气的年龄对淘气而言始终是确定的,这一判断的基础是学生对自己年龄的判断。所以这份材料没有呈现数由确定向不确定发展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对未知数的体验。

其次,在这份材料中,n与n+27是同时呈现的,所以,学生无法充分体会字母与字母式的不同。

材料评价

因为无法体验,所以知识学习成为记忆与背诵的东西,数学学习因此而累。

教材材料二:

下面每行图中的数都是按规律排列的:

材料分析

这份材料事实上是按规律填空,学生关于字母的认知可以描述为:

结论:字母相当于方格,相当于表示一个空格,空格内的数是确定的。

材料评价:

将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字内涵抛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种似是而非的形式。

教材材料三:

摆1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

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2×3

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3

摆4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3

……

摆a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 )

你知道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吗?

材料分析

这份材料更加有趣,学生需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而题直接问a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 ),跳过用字母表示数,直接用字母表示数,而对于用字母表示数,则用“你知道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来应付。这个a表示哪些数,老师自己想过了吗?

材料评价

在分析教材的素材时,想到了一个小故事:

曾经某地蕨菜出口某国,据说蕨菜收割后经阳光晒干,包装后运抵目的地,只要水一泡就会新鲜如初,生意十分兴旺。后来当地一些聪明人嫌用阳光晒干要靠天且晒干时间长,改用火烘干蕨菜,然后包装后运抵某国。但却发现只要的蕨菜无论怎么用水泡都始终干瘪,无法新鲜。于是,蕨菜出口生意就这样没了。

所以,阳光是不能省略的。

数学学习也是如此,其乐趣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涵。

06

在“用字母表示”与“用字母表示数”之间

有一块车牌上写着

这个A是用字母表示数吗?显然不是。这个A特指杭州,是为了识别方便,是一种代指。

把2说成a可以吗?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是如果把“我有2只眼睛”说成“我有a只眼睛”,大家会听不懂。

在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是一种方便,其落脚点在“表示”。在数学中,“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对特定数状况的描述,其落脚点在“数”。

作为数学老师,要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用字母表示”的现象与数学学习中“用字母表示数”的语言方式相区别。其区别的根本之处,是让学生体会“数”在发生变化——从确定的已知到不确定的未知的变化。

这种体会是不可省略的。这种体会虽然不会呈现为学生考试分数的差别,但若被省略得太久,学生的学习便会缺乏生命的活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数学课 我们教对了吗?——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

正方形,字母,火柴棒,速度,规律,位数,图形,眼睛,青蛙,周长,字母表示数,可表示,可表示为,乘法,字母表,数字,时间,路程,李华,就需要,数量关系,来表示,资料,个数,个位,体积,会用,加法,公式,儿歌

2020-09-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学数学教师面试说课稿:用字母表示数

小学数学教师面试说课稿:用字母表示数

字母,学生,字母表示数,正方形,算式,字母表,教学,活动,个数,周长,情境,数学,知识,环节,来表示,让学生,引导学生,意义,教师,方形,范围,能力,不断变化,公式,式子,用字,过程,课件,还可以,促进学生

2010-12-13 #小故事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

字母,字母表示数,关系,数量,板书,青蛙,学生,个数,岁数,用字,老师,不同点,式子,以表示,相同点,子表示,来表示,三角形,会用,小结,知识,简写,运算律,哈雷彗星,字母表,学会,意义,方法,汇报,多大

2013-12-18 #经典故事

《用字母表示数》案例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案例分析

学生,字母,让学生,青蛙,公式,定律,字母表,眼睛,字母表示数,用字,计算公式,a.,b.,式子,关系,年龄,妈妈,周长,思维,数学,代表,儿歌,岁数,正方形,课堂,面积,个数,三角形,好处,教学

2020-09-21 #长篇故事

第五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 讲义第1讲

第五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 讲义第1讲

周长,式子,每千克,面积,苹果,书架上,字母,正方形,方便面,考点,超市,小红,加法,书架,价钱,体重,字母表,妹妹,定律,水费,长方形,香蕉,字母表示数,面积公式,兰兰,李叔,李明,书多,单元,乘法

2007-03-21 #故事阅读

5年级数学简易方程.doc

5年级数学简易方程.doc

方程,内容,做一做,字母,教材,式子,提纲,课题,下列问题,列方程,解方程,X.,字母表,苹果,主题图,字母表示数,等量关系,信息,小明,正方形,老师,苹果树,西瓜,解下,小红,练一练,乘号,关系式,应用题,年龄

2012-11-04 #故事阅读

一本故事书有a页 小明每天看12页 b天看了

一本故事书有a页 小明每天看12页 b天看了

字母,字母表示数,单位名称,式子,乘号,内容,数量,以表示,还可以,考点,名称,关系,字母表,定律,数字,意义,思维过程,时候,概念,本质特征,普遍意义,系统,社区,计算公式,记作,计算结果,魔方,运行,一个字,数量关系

2009-02-07 #经典故事

一本故事书有a页 小明每天看12页 b天看了

一本故事书有a页 小明每天看12页 b天看了

字母,字母表示数,单位名称,式子,乘号,内容,数量,以表示,还可以,考点,名称,关系,字母表,定律,数字,意义,思维过程,时候,概念,本质特征,普遍意义,系统,社区,计算公式,记作,计算结果,魔方,运行,一个字,数量关系

2014-04-3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