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西游记》最大启示:惯子如杀子 溺爱出逆子

时间:2008-02-29

记得连环画有一套,具体多少本忘记了,一本一个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2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作者: 三月楚歌(爸妈精读主笔)

01

第一次知道关于《西游记》的故事,是在我外婆家的旧书堆中翻出来的连环画中读到的。记得连环画有一套,具体多少本忘记了,一本一个故事。

我在这套连环画中,知道了“悟空学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十分经典的西游故事。

后来,我主要看六小龄童老师主演的《西游记》,也看原著。《西游记》大概是中国名著中改编次数最多的小说,其电视剧版也是重播次数最多的电视剧。

似乎每一个生于八十年代的人,对西游故事都耳熟能详。

小时候我对《西游记》迷得不行,很多时候都幻想自己就是孙悟空的化身,拿根棍子充当金箍棒,头上套个草环就是紧箍咒。

在乡村的田坎上和小伙伴们上窜下跳,大呼一声“俺老孙来也!”草木皆兵,把稻草垛、荆棘丛都当成了妖魔鬼怪,有一次为了打小牛精,把大嫂家一地的白菜都打烂了。

最过分的一次是,我对准六叔家的西瓜地,一个瓜一棍子,瓜瓤血红,越打越兴奋,让六叔哭笑不得。那时候真以为自己就是齐天大圣,天不怕地不怕,哪怕是阎王老子也敢打。

有时候,也让其他小伙伴扮演妖怪,打打杀杀,玩得不亦乐乎。

那时候,在西游故事的印象中,我觉得《西游记》就是孙悟空,孙悟空就是《西游记》。

我们甚至没有想过,猪八戒、唐僧、沙僧、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如来佛祖这些人在《西游记》中的意义。我一直把西游故事,看成了孙悟空一个人的闯关游戏。

02

后来读书,读的又是中文系,看了很多关于《西游记》研究的文章,把目光渐渐从孙悟空打怪升级,转移到了唐僧等人的身上。

但很多时候,也仅停留在艺术形象的赏析上。

虽然《西游记》塑造了很多成功的艺术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甚至让人过目不忘,但那也只是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花园,我没有在这座花园中,寻找到触动自己内心的东西。

一直到走出校门好几年,父亲因病离世,而我又当了父亲之后,才渐渐觉得自己读懂了《西游记》。

我不再迷恋于闯关故事的浅薄,也不再赞叹于艺术形象的精彩。

我觉得自己正在慢慢接近《西游记》的本质,从这精彩绝伦的故事和光怪陆离的世界中,悟到了苦心。

那天,家里的电视机正在播放《西游记》。这一集的内容,是唐僧被一群小牛精抓获,准备把他吃了,孙悟空等师兄弟三人设法营救。

看着电视里群魔乱舞,我突然想,《西游记》难道就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为了孙悟空的闯关游戏,而进行一场莫名其妙的旅行吗,它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为了救人民于水火,普渡众生,在万能的神仙们面前,也没有必要让唐僧一个肉体凡胎,靠双脚来丈量从中土到西天的距离。这也不符合佛家慈悲的价值观啊。

从整个故事的线索来看,明线索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路攻艰克难,斗妖除魔,看上去像一个历险故事;

但暗线索是,这一切都是如来佛祖安排的。

如来佛祖,似乎是整个西游故事的操控者,一切都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出场虽少,但却占据至高点,了然一切。

如果只是以取经为目的,以孙悟空、猪八戒,甚至沙悟净三人中,任何一个人的本事,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为什么偏偏让唐僧这样一个和尚,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到真经?

我想到了唐僧这个人,他是《西游记》的主角,大概也是解开这部奇书的密码所在。

03

唐僧名叫唐玄奘,他到底是什么人呢,为什么偏偏要选他去西天取经呢?

相信熟悉西游故事的人都清楚,他曾经是如来佛祖座下的二弟子金禅子。

转世前的金禅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吴承恩的《西游记》没有说清楚,但也交待了,在成为唐玄奘之前,他经历了九世轮回。

我很奇怪,在神仙的世界中,生命应该是永恒的。

作为如来佛祖的二弟子,而如来佛祖又是全知全能的存在,为什么非要让自己的弟子经历这轮回之苦呢,随便给他一点恩惠,足以享尽神仙日子不是么?

这其中一定有原因,并且是一个足以打开西游密码的大原因。

没错,金禅子原本是一个极度狂妄的人,他蔑视佛法,甚至挑衅佛主。

今何在在《悟空传》中,把金禅子塑造成了一个个性张狂,看穿一切的愤青,他大声呐喊:“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金禅子为什么要受轮回之苦?我姑且认为他是一个犯了错误受到惩罚的如来弟子吧。

而如来佛祖,在《西游记》中,应该是能力最大的人,所以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打翻金銮殿,众神束手无策的时候,玉皇大帝才搬出了最后的底牌:“快快请如来佛祖!”

以佛祖的本事,哪怕金禅子犯了死罪,他要想保他,玉皇大帝也会给几分薄面。就算这个人不可管教,把他软禁起来,也不失为一个折中的办法,又何必让他经历十世轮回之苦呢?

既然经历十世,那前面九次又都怎么了?带着这些疑问,我才发现,前九世的金禅子不管什么原因,都没有成长起来就夭折了。

在小说中,说是被流沙河中的沙悟净吃了,实际上,我更愿意把金禅子的前九世,解释为没有长大成人,或者没有修练成佛就夭折了。

所以来到了第十世,如来佛祖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安排了西天取经的戏码,意图是希望唐玄奘通过漫长取经路中九九八十一难的历练,真正成长起来,最终得道成佛。

04

为了印证这个说法,我把西游记中其他主要人物的关系捋一捋,很快就明白了。

孙悟空,《西游记》里本事最大的战神之一,以如来佛祖的本事,让他灰飞烟灭,应该不算什么难事。但是佛祖慈悲,只是把他压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等待唐僧的到来。

猪八戒,触犯天条,被贬下界,按理说,也可以直接贬为凡胎俗子,但偏偏便只是投了猪胎,却依然拥有天逢元帅的战斗力。也就是说,哪怕被惩罚,也没有废掉他的武功。

沙悟净就更不用说了,跟猪八戒的套路大同小异,一身武功没有受到半点损害。

更明确的是,这些人在遭受惩罚的时候,都受到观世音菩萨的点化,要助唐僧西天取经,方能修成正果。

所以,不管是齐天大圣在五指山下五百年,还是猪八戒在高老庄娶媳妇,他们都在等待一个使命,等待那个去西天取经的和尚的到来,然后一路护送他前往西天。

观音世菩萨呢,实际上相当于如来佛祖的得力助手,她的行为代表着佛祖的意志。

如果仅仅是为了取经,以书中任何一位神仙的本事,都是举手之劳,更不用说能上天入地的孙悟空,一个筋斗就能解决,何必让一个肉体凡胎的和尚去受罪?显然另有玄机。

一路上,除了各路神仙龙王土地公公从来不问酬劳免费帮助之外,观世音其实也是一路跟随,看在眼里。

当唐玄奘无法控制住他那三个本事超群的徒弟的时候,观世音马上现身,赐予神奇的紧箍咒,从而让手无缚鸡之力的唐玄奘,轻而易举地左右了这三员神将。

更神奇的地方是,甚至不能让孙悟空背着唐玄奘一起腾云驾雾,要一步一步走。

比这神奇的地方是,甚至有的劫难,还是有意安排的,就像考题一样扔给他们。

这些重重疑点只有一个原因,如来佛主祖用意,并不是什么取真经。他只不过是想磨练这个曾经嚣张狂妄的弟子罢了。

如果仅仅是求取经书,普渡的又是众生,跟唐玄奘去取,和跟孙悟空去取,根本没有什么差别。按道理,直接把这个任务交给孙悟空可能还更高效。

但这就是吴承恩的高明之处,《西游记》是一本关于父亲和教育儿子的作品。

05

没错,这是一本关于父子,关于教育的书。

当我的父亲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地对我说,这些年因为他生病,苦了我了,他走后,可以减轻我的负担,希望我好好努力,把家人都照顾好的时候;

当他离世之前,拿出一生都舍不得花的积蓄,为自己安排后事,想方设法减轻我的负担的时候;

当我也当了父亲,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不敢喊苦不敢喊累的时候,我懂了。

父亲在我眼里,是一个特别勤劳的人,每天天还没有亮就起床了。

我原本一直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多睡一会儿,哪怕生病的时候也会早早起床。

后来我明白了,叫醒他的不是闹钟,而是生活与责任。作为父亲,他可以没有理想,但是他必须为了子女,撑起一个家来。

在《西游记》的故事中,我也读到了一个父亲的苦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我姑且把金禅子看成是如来佛祖的孩子吧。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熟起来,或者有一天,可以继承他的衣钵,担起重任,他苦心用尽,才想到了这个办法。父母之为子,则为之计深远。

我想,一定不像小说写的那样,或者电视剧拍的那样,当唐玄奘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西天的时候,一定是一个衣衫褴褛,又瘦又黑,遍体伤痕,可能还有些胡子拉茁的中年人。

而站在他面前的佛祖,一定是一位热泪盈眶,饱含舔犊之情的老人,他一定会深深地拥抱这个受尽人间疾苦,已经长大成熟的儿子。

我不知道前世的金禅子,是如何的嚣张狂妄,浑蛋无知,才让佛主下这么大的决心;我也不知道,天底下,还有那一种情感,能够这样用心良苦。

如果有答案的话,那一定是一个浑蛋儿子和一位苦心父亲之间的故事。

因为这样的故事,只可能发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只有父亲,才会为了子女,去谋划十次轮回的磨练。

06

这是一个关于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故事,也是一个十分素朴的关于教育理念的实践。

记得曾经在朋友圈中看过人民日报发送的一条令人愤怒的视频:

视频中的少年因为母亲不让他玩手机就不受控制地飞起狂踹母亲,短短几秒钟踹了五脚。旁边的孩子奶奶奋力阻拦。少年毫不手软。那个怨恨劲儿,好像在踹一个杀父仇人。

少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校服,一看就是一副老实中学生的模样,是什么让他在公众场合失控一般地踹自己的母亲?

惯子如杀子,溺爱出逆子。

哪怕全知全能的如来佛祖,在孩子面前,他和天底下为人父母者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他虽然坐拥至高无上的地位,但父亲的身份是一样的。

作为父亲的如来佛祖,虽然是万能的,他可以翻云覆雨就让唐玄奘成神成佛,也可以让他拥有富可敌国的无数财富。

但是他可以给,他受得了吗?如果他没有人间的磨练,西天取经的经历,他所给予的一切,可能只是葬送金禅子的道具坟墓,助纣为虐他的嚣张狂妄。

孩子冲撞,甚至动手打父母的并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人,利用自己的财富和职权,让孩子开豪车,住豪宅,但是这些孩子却拿着大把的财富,去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来。

你以为自己给予了孩子最美好的享受,却不知道同时也在他们身上埋了一颗雷!

从这个层面上讲,如来佛祖是个好父亲,或者他早已为金禅子准备了一切的荣华,一切的地位,但是他没有给,他为他设置的是一条成长的路。

在这条路上,他动用了自己能动用的一切,包括人脉关系,为孩子寻找三个实力超群的保镖,这些代价可能远比直接给予他一座城堡更昂贵。

但为了孩子的成长与成熟,这切都是值得的。对于父亲来说,拥有一个成熟的儿子,才是为人父者没有后顾之忧的最大的宽慰。整部西游,散发着浓烈的父爱。

一如我的父亲倾其所有地爱着我,而我也会为了我的孩子愿意倾尽一切。

不管是孙悟空,还是猪八戒,他们终究只是这部小说华丽的外套,如来佛祖虽然出场寥寥,但他才是整部著作的灵魂,他的父爱贯穿始终。

这就是名著,出其不意,常读常新。

本文发自富书,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西游记》最大启示:惯子如杀子 溺爱出逆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惯子如杀子 曾国藩:不想养逆子 就让娃多吃这三种苦

惯子如杀子 曾国藩:不想养逆子 就让娃多吃这三种苦

孩子,曾国藩,人生,父母,后人,世界,全书,名臣,太阳,学会,家风,完人,智慧,良好习惯,金子,茨威格,一勤,越来越好,价值观,上学时,一生,一角,事情,习惯,个人,为人处世,价格,养分,保持良好,关键在于

2020-03-19 #故事阅读

“惯子如杀子” 溺爱孩子的三个后果 家长别不重视!

“惯子如杀子” 溺爱孩子的三个后果 家长别不重视!

孩子,家长,家长们,性格,子容,易造成,事情,后果,结果,齐姐,对孩子,家庭,当面,方面,成就,缺陷,会逐步,懂礼貌,教育孩子,过分溺爱,要注意,骄横跋扈,有求必应,仪和,子都,小朋,地保,都会,开心就好,个人

2009-06-26 #经典故事

惯子如杀子 别用“孩子长大就会懂事了”催眠自己

惯子如杀子 别用“孩子长大就会懂事了”催眠自己

孩子,父母,教育,宝宝,对孩子,给孩子,大道理,家庭教育,家庭,家族,层次,成就,孩子是,教育孩子,静待花开,宝妈,爱德华,教育者,伸脚,一生,万物,乞丐,个人,世界,专家,乐趣,事业,人犯,医生,光和热

2007-08-18 #短篇故事

从细侯的多重身份剖析“细侯杀子”的故事情节——读《聊斋志异·细侯》小议

从细侯的多重身份剖析“细侯杀子”的故事情节——读《聊斋志异·细侯》小议

刘统勋,伊凡雷帝,石虎,故事情节,小议,子弹头,聊斋志异,雍正,七日杀,怎么做,惯子如杀子,珍惜生命,真的吗

2020-08-11 #故事大全

不孝逆子们的故事

不孝逆子们的故事

母亲,逆子,老母,忤逆,老婆,父母,伦芬,杨璞,罗巩,老母亲,妻儿,兄长,妻子,神人,老人,老二,老大,杨富,有一天,兄弟,厨房,女人,媳妇,孩子,报应,朋友,邻居们,何某某,周仓,九夫

2008-01-17 #故事会

不孝逆子们的故事

不孝逆子们的故事

母亲,逆子,老母,忤逆,老婆,父母,伦芬,杨璞,罗巩,老母亲,妻儿,兄长,妻子,神人,老人,老二,老大,杨富,有一天,兄弟,厨房,女人,媳妇,孩子,报应,朋友,邻居们,何某某,周仓,九夫

2013-03-21 #短篇故事

佛教现代因果故事:不孝逆子 饿死亲娘

佛教现代因果故事:不孝逆子 饿死亲娘

老娘,医院,女儿,时间,媳妇,大儿子,闺女,一家,二女儿,孩子,老人,脑溢血,脑血栓,逆子,米多,个子,乡镇,佛法,报应,善人,大虾,女婿,寒风,恶报,恶人,村里,毛病,老爹,畜牲,病魔

2020-08-07 #故事会

西游记中四个磨难和启示 一定要配启示的 急!!!

西游记中四个磨难和启示 一定要配启示的 急!!!

孙悟空,西游记,精神,唐僧,猪八戒,磨难,神话,形象,作者,经历,英雄,了真,斗争,京东,人们,读后感,唐僧师徒,启示,人物形象,情商,执着,本领,豆浆,西天取经,越来越多,世界,个性,中国,卫生巾,妖怪

2020-05-28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