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非遗丨佛山“石湾公仔”: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时间:2008-03-08

原身是一堆泥土的陶器在陶艺人的妙手匠心中生出灵气,价值可达上百万

提示:本文共有 26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文丨张月(方塘传媒《乡愁里的中国》编辑)

物质有价,文化无价。原身是一堆泥土的陶器在陶艺人的妙手匠心中生出灵气,价值可达上百万。收藏家看重它名家手笔,造型美观意蕴深长,艺术学家看重它融贯中西美学,气质高雅打动人心,历史学者则看重它取材于生活,一人一物都被打上时代的烙印。

《明诗综》中有“石湾瓦,甲天下”的说法,据“河宕贝丘遗址”的考古证明,在石湾,五千多年前当地居民就开始制陶,现佛山的陶瓷产量可达全国总量的百分之六十,并且远销至世界八十多个国家。

陶器不是某一地区人民的发明,它为人类共有。在一万多年以前,陶器就已经出现在中国。石湾窑是南中国窑烧的代表,因其地理位置毗邻佛山,水路交通较为方便,因而成为广东陶瓷生产的中心。

01.从石湾陶器到“石湾公仔”

石湾在唐、宋时期是对外交通枢纽,主要产品有青瓷,白瓷和青白瓷,到了明代,石湾开始烧制施釉陶器,并且对名窑产品进行仿中有创的生产,在这个时代,佛山成为全国四大镇(景德、佛山、朱仙、汉口)之一。

在石湾陶器二十四行中,公仔行也榜上有名被称为古玩行,“石湾公仔”日渐兴盛。

近代鸦片战争失败,港口被迫对外开放,洋货进入给石湾陶瓷带来灾难性打击,从事陶业者迅速减少。抗日战争时期,陶瓷厂更是全部关闭。直至新中国成立,陶瓷艺人才逐渐开始烧制作品,改革开放的春风使石湾陶瓷发展更加迅速。

“石湾公仔”有三绝,一是瓦脊公仔,作为屋脊上面及其两头的装饰构件,现多演变为桌面人物公仔;二是动物碌胎毛技法,即用细小的钟表发条来在素胎,或施过釉的陶器表面上勾勒出动物细致的羽毛;三是微塑公仔,它是山公盆景的简称,也是石湾特有的一门艺术。

山公盆景是在盆景中加上山公亭宇,因此其中的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都是微型的,微塑的山公虽小,但可从小中见大,就山公人物来说,言行举止与五官神情十分逼真,一个火柴盒里可以装下150以上个山公人物,且千人千面各不相同。

石湾艺术陶品是从日用品和建筑陶器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诞生在民间,成长在民间,表现出原汁原味的岭南风情。陶塑作品灵感多来源于生活,陶塑匠师都是从人民中来,他们熟悉自己塑造的对象,又拥有娴熟的技艺,灵活运用着贴塑、捏塑、捺塑和刀塑的技法,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生活中人物就被铸造出来,选取的人物也大多是亲切朴实的,有街头木匠,拍蚊子挠痒痒的一派街头景象,各类观音罗汉也无腾云驾雾,笑态可掬仿佛隔壁邻居。

“石湾公仔”题材造型丰富,多取自历史小说、神话传奇、民间故事、舞台形象等等,粤剧在造型上对陶塑影响甚深,传统陶艺家多是取材于此,到了新一代,取材就更为丰富大胆,在创作态度上追求更多的自我情绪表达。

木心艺社的创始人赵淋在刚毕业时做出来的一系类公仔都充斥着圆、肥、浮云等物象,他解释说,因为当时正处焦虑迷茫期,本该沉在水底,却像易受惊吓的河豚一样浮在水面上。“笔墨当随时代”是他对自己作品创作的总结,情随境转,物随情变。

02.泥沙水火见奇珍

陶和瓷都是火和土煅烧之后的艺术品,不同的是瓷器的胎料是瓷土,陶器的胎料则是普通的黏土,但其成分基本相同,所以在石湾人物陶塑中也搭配着使用瓷泥。

“石湾公仔”原料取材于当地,日久天长,当地陶泥和岗沙逐渐衰竭,且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到现在石湾陶艺所用陶土是将本地沙与东莞灰白土混合而成。知名陶艺家陈渭岩曾用景德镇的瓷土和釉彩烧制了一批人物瓷塑,效果远比用陶土差,作品失去了活灵活现感。

石湾人物陶塑之美重在神韵,眼中神情,姿态的生活场景化,令这些陶塑产品栩栩如生,业内方家林明体称它具有“以形传神的意蕴美、寓巧于拙的艺术美、百姿千态的生活美、浑厚凝重的科学美”,是“立体的岭南风情画”。

传统的“石湾公仔”人物形象,千人千面,传神是其特点。“石湾公仔”艺术传神原因在于,艺人们在真实生活中进行观察,将萃取到的元素与传统文化中学到的融会贯通,还在于艺术工作者之间相通的一点,坚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形象思维创作法,坚持能够打动人的才是好作品。

釉给陶器增添了色彩,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石湾窑千年来使用生火残留的稻草灰、桑枝灰和松柴灰,作为釉基,着色剂以河道里的淤泥为主,石湾窑变釉是石湾釉彩的一大特色,在高温的窑内,器物表面的釉色发生化学反应而呈现出奇幻的色彩,在凝结之后,又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色彩变化,这种奇妙变化可以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来形容。

03.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石湾公仔”一直作为平民艺术品,大多数销往海外,它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吸引了国外的收藏家,一些名家作品在19世纪时外国博物馆就开始收藏。

千百年的沉淀使“石湾公仔”形成了稳定且独具特点的艺术风格,它内涵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让它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2006年,“石湾公仔”技艺等六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佛山个性化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中,传统陶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6年为亚洲艺术节开幕式完成的纪念性雕塑《亚洲艺术之门》是中国最大的城市陶塑,整个烧制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力,打破了五百年窑火不绝的陶瓷古董南风古灶史上的记录。

南风古灶被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以其为中心,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区已达400亩,为打造“南国陶瓷”的城市文化品牌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传承人的问题上,“石湾公仔”要相对乐观很多。自其诞生到现在,涌现的优秀人才一波接一波。石湾陶艺在一步步的发展中逐渐脱离实用性,向艺术靠近,成为表现艺术的一种载体,这可能是它没有被时代丢弃的原因。

给人以美的享受是“石湾公仔”的价值之一,但让它能够成功申为非遗的决定性因素是,它像百科全书一样把每个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信仰、社会百态记录下来。

石湾陶塑最先出现在新石器晚期,人们为生存做出各种尝试,在烧泥土时发生了奇迹,一种艺术萌芽。

陶塑最先作为日常用的碗碟使用。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统治时代,除了日用品,另外增添观赏艺术品、陪葬品这两个功能。在新的时代,陶塑开始出现在建筑、艺术、卫生陶瓷领域。

它随社会变化而变化,在动荡的时代尤其明显。如清朝末年,石湾陶艺家陈渭岩创作出了《巴夏礼夜壶》,以英国侵略军头目巴夏礼为原型,有力地表达出了对侵略者的藐视与强烈的爱国情怀。

“石湾公仔”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吸收外界多元化的元素,它与美术、音乐与舞蹈一样,都是表达创作者态度和个性的一种方式。且历来由民窑生产,不受官窑条条框框的规矩约束,创作者可以尽情将新元素扩充到它的体系中去,就像陶艺家刘泽棉说的,艺术没有独门秘方,传承就是不断丰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非遗丨佛山“石湾公仔”: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闻名于广东爱情故事的你 了解过广东石湾公仔吗?

闻名于广东爱情故事的你 了解过广东石湾公仔吗?

石湾公仔,佛山,石湾,陶瓷,基础,广东省,广州,技法,生产,生活,艺术陶瓷,南风古灶,宜兴紫砂壶,得如,景德镇瓷器,生产基地,习艺,人文,佛山市,关系,元素,写实,原因,特色,工艺品,口岸,商业,同学,地方性,地区

2013-07-21 #故事会

浅谈:粤剧对佛山石湾陶艺的影响

浅谈:粤剧对佛山石湾陶艺的影响

粤剧,瓦脊,陶塑,公仔,人物,佛山,艺术,石湾,石湾陶塑,作品,广东,形象,戏班,戏服,刺绣,图案,影响,陆游,服饰,艺人,造型,题材,建筑装饰,人们,内容,屋脊,屋顶,特色,红船,表演艺术

2007-02-26 #短篇故事

外眼看潮丨 佛山问瓷 泥人 · 庞智成

外眼看潮丨 佛山问瓷 泥人 · 庞智成

庞智,公仔,陶瓷,佛山,细节,潮剧,老师,工作室,文化,嵇康,从业者,僧侣,作品,厂区,手工艺,竹林七贤,传统手工艺,传统文化,手工艺人,石湾陶瓷,名片,中国,动作,压力,地位,广东省,工艺,年轻人,潮汕,潮州

2012-08-17 #小故事

距今有500多年的南风古灶还在烧制陶器

距今有500多年的南风古灶还在烧制陶器

南风古灶,烟囱,陶瓷,陶器,古建筑,圆形,圆筒,景区,标语,景区内,好烧,天景,都会,佛山市,世界,石湾,公仔,全貌,南庄,创意,吉尼斯,古文化,古人,古建,台阶,大烟囱,小路,手艺,方形,特色

2008-02-15 #故事阅读

《0814中国民俗文化典故 精装16开全套3卷 中国民俗故事/中国古代民俗故事/风俗习惯

《0814中国民俗文化典故 精装16开全套3卷 中国民俗故事/中国古代民俗故事/风俗习惯

店铺,元店,中国民俗,故事,叠加使用,无著,力度,优惠券,书籍,书评,会员,典故,商品,大百科,页面,订单,用户,情况,摘要,民俗,正版,民俗文化,金额,页面设置,风俗习惯,中国古代,使用条件,单金额,可以使用,文化典故

2017-04-13 #经典故事

中国民俗文化故事300字 民俗文化作文600字

中国民俗文化故事300字 民俗文化作文600字

故事,本主,中国民俗文化,山下,钟繇,孔子,动物,百姓,老鼠,作文,二女儿,人们,子游,生肖,书法,历史,妹妹,时间,武城,罗龙,礼乐教化,圣旨,大会,女儿,封号,时候,玉帝,海东,董家,金江圣母

2020-05-06 #故事大全

中国民俗文化故事300字 民俗文化作文600字

中国民俗文化故事300字 民俗文化作文600字

故事,本主,中国民俗文化,山下,钟繇,孔子,动物,百姓,老鼠,作文,二女儿,人们,子游,生肖,书法,历史,妹妹,时间,武城,罗龙,礼乐教化,圣旨,大会,女儿,封号,时候,玉帝,海东,董家,金江圣母

2020-05-27 #长篇故事

中国民俗文化故事300字 民俗文化作文600字

中国民俗文化故事300字 民俗文化作文600字

故事,本主,中国民俗文化,山下,钟繇,孔子,动物,百姓,老鼠,作文,二女儿,人们,子游,生肖,书法,历史,妹妹,时间,武城,罗龙,礼乐教化,圣旨,大会,女儿,封号,时候,玉帝,海东,董家,金江圣母

2020-05-28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