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那些背诵过唐诗三百首的孩子 作为语文启蒙学习 后来都怎么样了

时间:2008-03-11

随着对语文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家长们对学生们的语文启蒙学习更加重视

提示:本文共有 16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快乐学拼音,轻松学语文。

随着对语文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家长们对学生们的语文启蒙学习更加重视。除了在入学前就让孩子超前学习,把拼音、生字先都学完,甚至还要学习国学,背诵唐诗宋词三百首。然而作为语文启蒙,只用背古诗和学习国学就能激发孩子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吗?显然是不能的,相反,学龄前孩子背诵唐诗除了能够体验句子韵律,提高记忆力,并不能对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那些背诵了几百首唐诗的孩子,在真正进入小学后,语文学习都怎么样呢?作为语文老师,我想说,大部分孩子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并不是因为你背诵了几百首唐诗,在语文考试中,你的成绩就有优势。语文启蒙,并不是背古诗,它包括语文表达能力、识字、语文思维、文学体验等等。这些启蒙内容关于孩子在接受系统化语文学习时的适应力,为语文学习的关键奠定基础。家长们一致认为,我让孩子背了古诗,锻炼了记忆力,以后说不定还能参加诗词大会,向武亦姝一样考入清华北大最高学府,有什么不对吗?

倒不是说背诵古诗不对,盲目背古诗,尤其是让学龄前的儿童背诗,对语文启蒙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增强儿童记忆力倒是可以的,对于简单的五律诗,体会诗词的韵律,朗朗上口,可以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启蒙教育做一点铺垫。对于语文启蒙,该给孩子做怎样的启蒙?学拼音也不对吗?作为语文老师,我有些经验和想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语文启蒙学习如何学?

1、 保持兴趣,从识字开始

我们在学龄前给孩子进行启蒙学习,以数学为例,数字、加减法、形状,是非常具体的知识,英语启蒙,单词、短句、口语,也都是非常具体的知识点,只有语文启蒙有些抽象,很难具体说我们给孩子做什么样的启蒙,能有效帮助孩子在入学后给语文学习提供帮助。所以为了减轻入学后的学习重担,超前学习小学语文的课程就成为了语文启蒙的主要内容。从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包括对学习的理解上,这样的超前学习不叫语文启蒙,反而会压抑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兴趣。

那么学龄前从语文学习兴趣的角度入手,保持学习兴趣,应该从识字开始。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就像拿到了语文学习的钥匙,才能开启语文学习的大门。如何帮助学龄前儿童识字,除了家长要有耐心教,应该有随时随地学习的意识,学会看路牌、去超市购物、看动画片的字幕等等,在生活中,只要有文字出现,孩子看不懂,家长就可以随时随地给孩子读一读,讲一讲。通过这些生活场景的应用,学龄前儿童便能够接触最有效果的语文启蒙。

2、 可以读一读古诗,培养语言韵律

至于古诗和国学背诵,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应该换一种方法。不必要求孩子每一首诗都会背诵,流利朗读出来,并且认识古诗的字,了解诗意是学习的前提。朗读是为了培养对古诗词韵律的感觉,从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事实上,死记硬背唐诗三百首,并不能为孩子带来理解和体验诗词内容的学习效果,相反,孩子弄不清楚背诗的意义,会误以为语文学习就是背诗,枯燥无聊,无法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语文。

3、 不以成绩为主要启蒙目的的学习,多阅读

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语文启蒙其实功利性都很强,为的就是学好语文,搞好语文成绩,事实上,尽管在入学前学过拼音和识字,甚至是背诗,在正式入学后,也不能为语文成绩带来多少提高。相反,会给小学生有一个错误的意识传达,原来语文学习挺简单的,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很难再提起对语文学习的探索。

所以,不以成绩为主要启蒙目的的学习,就该让学龄前的儿童多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意识。这对入学以后的语文学习才有帮助,养成爱看书,独立探索的学习习惯,挖掘语文学习的兴趣,了解语文学习,才更有助小学生学习语文。所以那些在入学前就背了唐诗三百首的孩子,上学后语文学习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学习意识、思维、习惯、态度,也不会因为会背诗而让语文成绩超过他人。不知道各位家长对这一现象都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小岛语文

快乐学拼音,轻松学语文,记录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故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那些背诵过唐诗三百首的孩子 作为语文启蒙学习 后来都怎么样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熟背唐诗三百首 一定能提高语文成绩吗?

熟背唐诗三百首 一定能提高语文成绩吗?

孩子,成绩,唐诗三百首,古诗,茅盾,郑振铎,学习方法,时间,家长,回目,小学,红楼梦,老师,好的,基础,学习成绩,小学生,教学,语文,重点,阶段,专注力,学习习惯,对孩子,很多人,让孩子,语文学习,孙中山,明其意,在假

2011-04-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能背唐诗三百首 家长认为:无需拼音和识字学习 入学一样很优秀

能背唐诗三百首 家长认为:无需拼音和识字学习 入学一样很优秀

孩子,家长,老师,语文学习,拼音,学生,唐诗三百首,记忆力,语文学,给孩子,古诗词,同学,天赋,考试,学拼音,家长们,和精,都会,兴趣,启蒙教育,学龄前,小学,时间,是非,本子,语文,阶段,顺序,写字,语文教学

2019-08-19 #小故事

他是诗坛鬼才 《唐诗三百首》没收录他的诗 名篇却入选语文教材

他是诗坛鬼才 《唐诗三百首》没收录他的诗 名篇却入选语文教材

李贺,韩愈,诗词,名篇,唐诗,父亲,进士,大诗,李白,后世,时期,科举,诗人,诗坛,鬼才,唐高祖李渊,李商隐,李晋肃,皇甫湜,唐诗三百首,一生,历史,公元,佳作,作品,安史之乱,家境,小传,才华,李家

2009-03-26 #长篇故事

“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下一句是什么?

“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下一句是什么?

唐诗三百首,作诗,这句话,民国,版本,孔子,说法,赵元礼,全篇,古人,台湾,唐诗,图书,数字,题辞,民国时期,有限公司,注释,白话,千家诗,文化事业,角度讲,诗三百篇,语文老师,不必因,其诗,周诗,孙洙,广益书局,文通

2007-03-07 #小故事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是谁写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是谁写的?

唐诗三百首,云生,童而习,罗衫,相思红豆,写作能力,作者,人影,古汉语,出处,唐诗,谚语,定会,文学,居士,家塾,方面,烟雾,楼台,语文,能力,白首,芭蕉,读本,雨声,熏陶,主要意思,千家诗,往下看,语言能力

2016-08-20 #故事大全

他与李白齐名 作品想象力极为丰富 却未入选唐诗三百首

他与李白齐名 作品想象力极为丰富 却未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贺,作品,意象,选本,说法,李白,应是,韩愈,唐诗三百首,诗歌,唐诗,标准,理由,读者,影响,研究,亚于,得大,李凭,诗魔,阴招,马诗,一生,佳句,中学语文,人品,人口,仕途,余生,作者

2017-09-07 #短篇故事

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儿歌

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儿歌

孩子,幼儿早教,译文,幼儿,环境,父母,李白,宝宝,敬亭山,汉语,诗中,宝宝早教,亲子,唐诗,早教,时间,能力,英语,语言,过程,交流,熏陶,二月春风似剪刀,亲子阅读,公众号,唐诗三百首,培养孩子,早期阅读,不知不觉,白练

2019-06-29 #故事阅读

幼儿唐诗三百首王维 山中送别在线收听

幼儿唐诗三百首王维 山中送别在线收听

幼儿,唐诗,在线听,全集,儿童,睡前故事,大全,孩子,微信,栏目,诗词,唐诗精选,唐诗三百首,给孩子

2020-08-26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