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时间:2008-03-11

13 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 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

提示:本文共有 27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1-3] 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册封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 沧桑城墙 沧桑城墙 2004年初,西安市含光门段城墙道路工程施工,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今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受有关部门委托,配合工程,对该处暴露的城墙断面展开考古调查,认定它结构复杂,时间跨度从隋唐至现代,历经五次大的修筑而成。 [12] 据统计,城墙断面从早至晚分为五大期。即: 隋唐期:现存断面接近三角形; 唐末五代期:加厚旧城墙一点五米至两点五米以上,顶部也加高将近一米; 宋元期:增补层处于明城墙断面中心,土色暗褐,质地密实,夹有少量砖瓦; 明清期:将以前所筑城墙的墙体全部包筑于内,即是现今的西安城墙; 现代修葺层,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有关部门进行的加固处理。

隋朝兴建 隋“大兴城”格局图 隋“大兴城”格局图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居于汉长安城。但当时的汉长安城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 开皇二年(582年),大兴宫的修建拉开了大兴城修建的序幕,在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9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 开皇三年(583年),隋帝国迁至新京,因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即“大兴城”,宫城命名为“大兴宫”。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动用10余万人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总体格局至此基本形成,并为后来的唐帝国所继承沿用。 [10] 隋大兴、唐长安城东西宽9721米,南北长8652米,周长36.74千米,总面积84平方千米,是中国古代面积最大的都城。 [14] 唐末缩建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唐承隋制定都长安,并将“大兴城”更名为“长安城”,“大兴宫”更名为“太极宫”。

唐末韩建缩建“长安城”示意图 唐末韩建缩建“长安城”示意图 唐末,长安城因战乱遭受了很大的破坏,驻防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因原来城大不易防守,于是对长安城进行了一次改筑。 韩建放弃了原长安城的外廓城和宫城,仅保留了皇城,称为子城,进行修治。原皇城有东、南、西三面城垣,北面是宽阔的横街,成为皇城与宫城之间的分界。这次整治,便将宫城的南垣作为子城的北墙,与皇城的东、西城垣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原来的皇城成为一座四面环有高大城垣的坚固城池,并封闭了皇城的朱雀、安福、延喜三门,北开玄武门,以便防守。改建后的长安城称作“新城”。新城的周长为9.2千米,仅及原长安城周长的四分之一。

同时在城内筑有内城,作为官府所在区;另在东西城墙外各筑一小城,作为下辖之大年县、大安县(后又分别恢复原名长安县、万年县)之治所,此新城仅具军镇性质。 [15] 以后历经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宋、元两代,长安城的名称和建制虽屡有变换,但城垣规模却无改变,也就是说,从唐末到宋元,当时的长安城只是隋唐时期的皇城而已,反映出了长安城的逐渐衰落。 [10] 元代 在元代,奉元路城(前期称安西府城)的规模与分布格局与前代仍基本相似,只是在至元十年(1273年)动工,于城东北方向,近沪河一高亢平坦处修建了安西王宫,面积约0.3平方千米,呈纵长方形。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墙垣高大,宫殿富丽堂皇,四周川湖泉水环绕,驻有军队,宜于游猎为乐。 由此可见,韩建主修的“新城”城垣规模于五代、宋、金、元时变化不大。北宋沿袭,为京兆府城,元代为奉元路城。 [15] 明朝改建 早在明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率军从山西渡河入陕,元守将遁逃,徐达占领奉元城。不久,明朝廷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这就是西安得名的开始。 明朝扩建唐长安城皇城示意图 明朝扩建唐长安城皇城示意图 全国统一后,朱元璋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洪武七年(1374年),西安城墙开始正式筑城,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完工。 朱元璋以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非常重视西安的地位,御史胡子祺曾上书请求迁都西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元璋派皇太子朱标巡视西安 [16] ,并封次子朱樉为秦王,就藩西安。

当时,明朝筑城风气非常盛行,中国保存下来的许多大中小城市的城墙,大多是那时建造的,至今在关中民间尚流传着:“汉冢唐塔猪(朱)打圈”的俗语。西安明城墙就是在这个建城的热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的基础上扩建起来。据文献记载,明代修建的西安城,西墙和南墙都是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墙而增修加长,东墙和北墙是扩大新建的。 [17] 秦王府城的选址决定了西安城拓展的方向。明初在宋元老城东北隅兴建秦王府,基于“秦用陕西台治”的营建指导原则,其北面与东面充分利用了元奉元路城的城墙和护城河,以减少工程量。这一选址基本上就决定了城市的拓展方向,其目的就在于大城将秦王府环护起来,而如何将秦王府置于近似城市中心的考虑则决定了城市向东、北扩建的具体规模。 明西安城最终形成以秦王府为中心,两城相套的格局。明秦王府城或称秦藩城,又称秦王府,是明代秦王在西安的王宫府城。

秦王府城城墙分内外两重,形制均呈南北纵长方形。西安府城内除了秦王府外,尚有多处郡王、将军府,连同各类官衙,占去城内大部分面积,其余尚错杂分布有一些寺庙、道观及学校、商铺。为适应商贸发展的需要,至明朝后期在东、西、南、北门外己都建有关城。 [15] 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陕西巡抚张祉主持修复,将城墙外壁和顶面砌了青砖,使土城第一次变成砖城。 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年),陕西巡抚孙传庭修了四关土城墙。有四个城门:东为长乐门,西为安定门,南为永宁门,北为安远门。每门门楼有三重:闸楼、箭楼、正楼。闸楼在外,箭楼在中,正楼在里,箭楼与正楼之间的围墙为瓮城。整个城墙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 历经了朝代更迭饱受战火蹂躏,古长安城的城门几经损毁和修复。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由长乐门(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部下一听此言群情激愤点火烧毁了长乐门城楼,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 [18]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城垣 4道城门设防 花54元可登顶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城垣 4道城门设防 花54元可登顶

城墙,西安,城市,西安城,老城墙,西安城墙,古城墙,朱元璋,中国,军事,全国,历史,城门,故事,皇权,自行车,钟楼,设计,抵御外来侵略,东西南,关城,唐皇城,崇祯,太远太,徐达,洪武,濮英,称王,门中,地保

2011-02-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西安城墙惠民年卡:观看西安城墙灯展+无限次游览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惠民年卡:观看西安城墙灯展+无限次游览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文化,灯会,西安,惠民卡,古城西安,票务,中国,国家,景区,灯展,经历,魅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一,卡得,宇文恺,专家学者,国务院,安远门,永宁门,东门,中华文明,城垣,主城,人士,作者,代表,保护措施,南门

2020-06-20 #经典故事

西安古城墙的传奇故事

西安古城墙的传奇故事

西安城墙,城墙,西安,历史,城市,西安城,中国,人们,作用,南门,战火,刘镇,中华,二十世纪,仁人志士,区域,华夏,古都,古城墙,史书,城垣,建筑,城楼,护城,见证,记忆,变迁,大地上,习仲勋,周文王

2020-06-24 #故事大全

西安古城墙的传奇故事

西安古城墙的传奇故事

西安城墙,城墙,西安,历史,城市,西安城,中国,人们,作用,南门,战火,刘镇,中华,二十世纪,仁人志士,区域,华夏,古都,古城墙,史书,城垣,建筑,城楼,护城,见证,记忆,变迁,大地上,习仲勋,周文王

2017-02-22 #故事大全

西安古城墙:你知道有几个门?它们叫什么?又是怎么得名的?

西安古城墙:你知道有几个门?它们叫什么?又是怎么得名的?

城墙,公元,西安城,西安城墙,西安,上建,文昌门,皇城,唐长安,尚德门,洪武,含光门,朱雀门,永宁门,玉祥门,基础,城门,工程,建国门,护城河,为纪念,规模最大,乾隆,冯玉祥,刘镇华,崇祯,孙传庭,尚俭门,文和,朱元璋

2015-08-28 #长篇故事

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妈祖庙 泉州天后宫

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妈祖庙 泉州天后宫

天后,泉州,闽台,东西,妈祖,山门,建筑,很漂亮,柱子,游客,是我国,林默,国务院,妈祖庙,参观点,书展,关系史,信仰,博物馆,历史文物,印度教,图片,后宫,又名,女神,大殿,土地公,建筑群,学业有成,姻缘

2020-10-01 #故事阅读

最新!陕西发现规模最大 最完整隋代家族墓园

最新!陕西发现规模最大 最完整隋代家族墓园

墓园,王韶,墓室,墓葬,王仕,土洞墓,天井,墓道,王显,家族,墓志,随葬品,地表,斜坡,形制,特征,王楷,隋王,封土,总长,水平,规模,周原,王弘,长孙,规模最大,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侯王,典型,壁龛

2008-01-15 #故事阅读

咸阳发现迄今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隋代墓园

咸阳发现迄今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隋代墓园

家族,王韶,墓园,隋王,墓室,墓葬,王仕,王显,土洞墓,墓志,天井,墓道,随葬品,地表,形制,特征,王楷,墓地,封土,斜坡,总长,水平,规模,周原,宇文恺,段永,王弘,长孙,规模最大,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2017-05-2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