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安徽小上海背后的故事

时间:2008-03-20

1965年,安徽省黄山茶林场划交上海管理,建立了上海市黄山茶林场,面积近十万亩

提示:本文共有 24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一生途欢」摄

边走边问那位朋友一些关于上海知青的故事。1965年,安徽省黄山茶林场划交上海管理,建立了上海市黄山茶林场,面积近十万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中,先后有近万名上海知青来这里工作、生活。当时,茶林场场部所在地很热闹很有名气,人们都叫它“安徽小上海”。一是因为居住的都是上海人,说的是上海话,生活习惯等都是上海的;二是有百货公司、电影院、理发店等,有黄山无线电厂、黄山制药厂等工厂,而且物资相对丰富,安徽城市里都少见的白糖、解放鞋、布匹等,在这里都能买到。

山里的景色是很好,但是,当年上海知青们的生活条件非常简陋,劳动非常艰苦。那些十六七岁、二十出头,刚刚走出中学校门,天真、无邪、单纯的年青人,从大上海来到这荒凉的大山之中,吃着极简单的饭菜,住着极简单的房屋,天天在山道上行走,采茶、伐木、砍柴、扛竹。起初的新奇、热情过去之后,会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当然,在当时物质条件十分匮乏、极少走出深山的村民们眼里,这些上海小青年有文化、有活力,衣着时尚,生活富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知青们陆续告别深山、返回上海。他们把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年华留在了大山里,把许多青春的热情与汗水、欢快与眼泪、梦想与迷惘等等留在了大山里。

但是,有些知青没有回城,至少有十一个知青永远留在了东黄山。1969年7月5日,茶林场暴发特大山洪,四队(连)的十一名知青,为抢救仓库里的物资与洪水搏斗,不幸牺牲。九女二男,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19岁。烈士们被埋葬在场部附近的一个山坡上,与青山永远为伴。当时,他们是轰动全国的英雄,今天,他们应当依然是令人敬佩的英雄。不论什么时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应该拥有这样一些为国家、为集体勇于献身的人,而且以他们为荣。

「一生途欢」摄

山路弯弯曲曲,非常安静。没遇到一个人,也没遇到什么车,应该是冬天的原因吧。山底的一大片水杉吸引了我们的眼光。这是一片年轻的水杉林,枝丫细细密密,远看过去褐黄一团,又带些朦胧,青山环抱中格外醒目。秋天时,它们是火红火红的,有一种炫人的。1986年底,上海市与安徽省商定,上海市黄山茶林场将九万亩山地划给安徽黄山,保留约五千亩。这约五千亩山地,至今仍然是上海的一块“飞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上海市黄山茶林场隶属上海市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着力发展旅游产业,与黄山市政府合作,将其打造成一个以海派文化、知青文化、茶文化为特色,以商务会议、运动拓展、休闲疗养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度假区。

回到上海的知青们不会忘记、也忘记不了黄山茶林场,这里有他们的生活痕迹和青春记忆。历史总抹不去,记忆也挥不走,东黄山的雀岭、留杯荡和别的山山水水,早已在他们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朋友说,当年的知青这几年经常结伴组队来这里故地重游,寻找青春往事。2008年举办过一场纪念活动,参加的上海老知青有500多人。刚才在复旦大学黄山疗养院的墙上,我也看到有这么几个大字:“时空无痕,青山作证,知青部落,欢迎回家。”

「一生途欢」摄

走一个多小时后,到了东黄山村。村子里多是徽式建筑,许多是新建的三四层楼房。有的房子相当不错,从外表看一点不差于城里的别墅。地里种着绿油油的青菜,田里则是翻耕过的黑土,埂上立着些成束的干稻草。村里有几家农家乐饭馆,现在是旅游淡季,生意比较清淡。在河边遇见一个村人,聊了几句后,他问我们是不是知青,我们笑笑说是。他友善地说,多来看看,多来看看。

出村过座桥就是大路,可能是省道,至少是县道吧,车辆明显多了起来。接着往前走,过西岭隧道,又走十几分钟,已经十二点多,便上车往谭家桥镇而去。车行不久,经过一个小镇,朋友说这就是上海茶林场的场部,我便隔了车窗认真观看。街道比较宽敞,也比较整洁。沿街建筑大多是米黄色或红色墙面,红色琉璃瓦,中西合璧,优雅大方,具有明显的海派风情。街上往来的人不少,人气挺旺。还有一些从街道穿出去的小巷,看起来有点像老上海的弄堂。很有意思的是,好几个单位门旁边挂着的木牌上,前面几个字都是“上海市黄山茶林场”,然后才是某某某某。作为一块“飞地”,这样突出属“上海”管辖,或许是必要的。朋友介绍,这里是上海的国营企业,很多工作人员是上海人,说的话也大多是上海话,还有上海的派出所。

「一生途欢」摄

2009年,东黄山旅游度假区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这几年,他们朝着皖南地区最大、泛长三角地区最具特色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加快建设,已经建成海派风情区、知青部落怀旧景区、农耕文化景区等,包括心族之旅酒店、东黄山国际青年旅舍、健康中心、东黄山拓展营、cs野战俱乐部、汽车场地越野赛车场、东黄山茶林公园等。靠街边的东黄山国际青年旅舍,由一幢知青时代的3层老楼改建而成,现在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青年旅舍,已经接待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自助青年旅客,因简单舒适而广受好评。里面悬挂着一些知青老照片,摆放着一些知青用过的黄布挎包、搪瓷茶缸等,充满知青文化气息。

在东黄山心族之旅酒店附近,我们下车走了一会。酒店依山而建,与青山绿树融为一体,环境非常优雅,具有海派山林别墅风格。几幢古城堡式建筑,尖顶红瓦,极具有欧洲风味,据说是五星级标准。十来个可能住在这里的游客从我们身边走过,有说有笑,说的是上海话。其中几个大概五六十岁,没准就是当年的知青。事实上,以黄山茶林场为中心区域的东黄山度假区,也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知青文化旅游基地。

「左左」摄

上海市黄山茶林场是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在这里生活、劳动过几年的上海著名作家王小鹰在离开二十年后重返此地后,曾写下这样的文字:“令自己也怀疑,二十年前这里真的生活过一群年轻人吗?这荒山僻岭中真的有过笑声和哭声、有过爱情和仇恨吗?从前的真实如今如梦似幻。于是我们领悟了,这就是岁月流逝,这就是沧海桑田,这就是历史。这段历史正渐渐远去,痕迹将慢慢消失,也可能若干年后会像这大山里飘过的一阵风,无踪无影。但历史是真实的,现在的人们不会忘记,将来的人们也不应当忘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安徽小上海背后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安徽这座城市 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 做过两次省会被誉“小上海”!

安徽这座城市 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 做过两次省会被誉“小上海”!

蚌埠,城市,省会,安徽,蚌埠市,诸侯,涂山,珠园,合肥,垓下,大塘,大禹,安徽省,总面积,平台,时期,淮河,津浦铁路,水塘,珍珠,禹会,遗址,铁路,津浦,而得名,万大,于尧,区的,涂山氏,禹父

2015-09-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安徽这座城市 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 做过两次省会被誉“小上海”!

安徽这座城市 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 做过两次省会被誉“小上海”!

蚌埠,城市,省会,安徽,蚌埠市,诸侯,涂山,珠园,合肥,垓下,大塘,大禹,安徽省,总面积,平台,时期,淮河,津浦铁路,水塘,珍珠,禹会,遗址,铁路,津浦,而得名,万大,于尧,区的,涂山氏,禹父

2018-06-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安徽最低调的城市 实力仅次于合肥被誉“小上海” 现仅为三线!

安徽最低调的城市 实力仅次于合肥被誉“小上海” 现仅为三线!

芜湖,芜湖市,赭山,中心,合肥,广济寺,安徽省,古镇,城市,天梯,宝塔,徽商,水路运输,被誉为,长江,青弋江,商贾云集,玻璃栈道,于其城,古八景,吴楚,塔晴岚,小九华,江滨,贾宜,交汇处,好的,建城,小上海,璀璨明珠

2010-10-30 #小故事

从“小三线”的上海胜利厂 到亚洲水泥之王的海螺集团

从“小三线”的上海胜利厂 到亚洲水泥之王的海螺集团

水泥厂,宁国水泥厂,宁国,胜利,海螺,上海,安徽省,建设,安徽,水泥,海螺集团,公路,地区,大件,山门,三线,小三线,山门洞,开工建设,区的,山下,主山,国家建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小海螺,座山,最省,海螺山,海螺水泥

2020-06-20 #经典故事

跟着故事 再访当年的“小”上海

跟着故事 再访当年的“小”上海

彭玉麟,大通,徽商,曾国藩,古镇,李辉,九华山,曾国荃,李鸿,大通镇,历史,品质,大气,安徽,广东,朝廷,沿江,百姓,进士,黄山,挺身而出,左宗棠,彭公,明嘉靖,明隆,李鸿章,毕子,连皇帝,在当时,按察使

2019-08-07 #短篇故事

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安徽日报

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安徽日报

观众,文博,文物,节目,年轻人,博物馆,类节目,藏品,研究,背后的故事,博物,发财梦,小众,文化,电视,民间,目的,纪录片,需求,传播,启示,传播模式,娱乐元素,单霁翔,唐豆,晋文,故宫博物院,文化类,还可以,传播方式

2020-09-06 #故事阅读

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安徽日报

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安徽日报

观众,文博,文物,节目,年轻人,博物馆,类节目,藏品,研究,背后的故事,博物,发财梦,小众,文化,电视,民间,目的,纪录片,需求,传播,启示,传播模式,娱乐元素,单霁翔,唐豆,晋文,故宫博物院,文化类,还可以,传播方式

2020-09-05 #经典故事

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安徽日报

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安徽日报

观众,文博,文物,节目,年轻人,博物馆,类节目,藏品,研究,背后的故事,博物,发财梦,小众,文化,电视,民间,目的,纪录片,需求,传播,启示,传播模式,娱乐元素,单霁翔,唐豆,晋文,故宫博物院,文化类,还可以,传播方式

2007-06-15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