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从朱军太太到女企业家 做谁背后的女人 真的很重要?

时间:2008-03-24

不仅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要守得住寂寞创得了辉煌

提示:本文共有 23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当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不仅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要守得住寂寞创得了辉煌。于是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了家庭这个小天地,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那么,对婚后的女人而言,到底应该重家庭还是重事业?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有许多优秀的女强人在照顾好家庭的前提下,事业也是风生水起,不禁让人佩服。著名主持人朱军的妻子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典型。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她把自己热爱的舞蹈发展成了事业,由一个普通的舞蹈工作者变成艺术公司董事长,活出了真正的自己。

美满姻缘,却为异地所困

1988年的那一次偶遇,正值花样年华、清纯美丽的谭梅,在部队大院槐树下钩槐花的情景撞进了朱军的心里,从便注定了两个人一生的缘分。在部队的一次下乡演出中,负责打打追光灯的朱军,不仅让长发飘飘、舞姿优美的谭梅变成了那个舞台的主角,从那以后,也变成了他人生舞台的另一半。

比谭梅大6岁的朱军从恋爱到结婚,一直把谭梅当小公主一般宠爱。会亲自为谭梅做衣服、鞋子、做家具,虽然生活清贫,但让谭梅在感受到旁人羡慕的眼光之余,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丈夫对自己无比浪漫的爱意。但仅仅2个月后,朱军因为一次主持的优异表现,被中央电视台看中,有机会去北京大展拳脚。可面对新婚妻子和大好前程,朱军右左为难。此时,谭梅却一点也不胆怯,她告诉朱军放心的去发展自己的事业,她会照顾好自己。从此,两个人便开始了艰难的两地生活。

为了朱军在北京过得好一点,谭梅把他们的积蓄都给了朱军,自己一个人在兰州生活。小时候有家人的陪伴,学习时有老师同学的陪伴,部队时有战友的陪伴,恋爱时有爱人的陪伴,现在结婚了到变成了一个人。没有了朱军全方位立体式的照顾,谭梅必须快速地适应自己生活。出人意料的是她真的做到了,这也让朱军对妻子刮目相看。

要在都是精英的中央电视台站稳脚跟,朱军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异于常人的。于是每周日和谭梅短暂的相聚变成了两个人互诉衷肠、互相鼓励的美好时光。终于在一年后的婚纪念日,朱军的节目审批通过能够播放了,他激动地和妻子分享了这个好消息,感谢她大力的支持和默默的付出,维护了他们的小家庭。

千里赴京城,只为一人心

从兰州到北京1300多公里的路程,对于谭梅和朱军来说,是这个浪漫的数字,这里面包含着远超过这个数字的思念和牵挂。眼看着朱军在北京的发展越来越好,谭梅便想着分居两地终究不是办法,于是她也萌生了去北京的念想。

通过将近一年的努力准备,谭梅考取了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从此,他们结束了分居生活,开启了新的“北漂”生活。两个一穷二白的年轻人,在偌大的首都打拼,谭梅还在上学,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居无定所、时常搬家是常事,精打细算、吃了上顿没下顿也是常事。

尽管如此,能在一起彼此照顾、相互取暖,让谭梅觉得日子还是有奔头的。终于在1998年,朱军在央视转正,他们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第二年谭梅进入海军电视艺术中心,两个人终于都在北京扎下了根。人生最可贵的,莫过于得只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从1988年到1999年,从兰州到北京、从相识到结婚,谭梅一直在默默地跟随着朱军的脚步,用实际行动支持着丈夫为事业和梦想拼搏,用勇气和爱温暖着他们的家。

为爱回归,却心有不甘

2002年,谭梅和朱军的小家庭迎来了一位新成员,他们的儿子。还特地起名为朱思潭,纪念他们的爱情。为了照顾孩子,谭梅的生活重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演艺事业,逐渐转向了幕后。

同时,谭梅也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生产不到半年,她便恢复了窈窕身材。在日常生活中,她会利用照顾孩子的间隙,练习自己的基本功,保持业务水平。虽然在家中深居简出,但谭梅走到那里,都会有人被她出众的气质所吸引。邻居们也总是会向她请教各种专业问题,这也让她在平凡的婚后生活中找到了一些乐趣。

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谭梅逐渐开始有了新的想法。从十几岁就走入兰州军区,继而考入军艺、就职海政,谭梅前半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部队里度过。人生路上,会有许多选择。对谭梅而言,这次选择对她的人生意义非凡。她明白离开就意味着彻底和过去的自己告别,心中有太多的不舍。留下就只能按部就班继续过原来的生活,又有些许不甘。

告别过去,重新开始

最终,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反复纠结,谭梅下定决心走出军营转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能更好地陪伴家人。朱军也希望爱人可以安心享受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在陪伴孩子期间,教邻居学习舞蹈的事情让她想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舞蹈空间,用来传递艺术的美。于是,在2006年,谭梅开创了一家名为“八八空间舞蹈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作为丈夫,朱军在开心的同时,也担心妻子为此吃苦受累。于是在最初的那一两年,朱军时不时的就会向谭梅打问公司的情况,也随时准备好接受她干不下去回家的“最坏打算”。可没想到的是谭梅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还做得风生水起。不仅用自己的专业和专注打造了“八八空间”这个金字招牌,自己也由朱军心中的“小姑娘”变身成为大家口中的“女强人”。

在朱军的巨大光环下,不论谭梅有多大的成就,人们总是习惯性地称呼她为“朱军妻子”。而对于这个称呼,谭梅也是欣然接受。从另一个角度说,谭梅和朱军也是相互成就。为了更好的平衡夫妻之间的关系,在内,谭梅进一切可能照顾好双亲和孩子;在外,谭梅奋力打拼,完成自己的梦想,在各方面与朱军齐头并进。所以,如果没有今天的朱军,也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谭梅。生活上相敬如宾,事业上相互扶持,二人这种夫妻关系也是颇让人羡慕。

结语

从人妻、人母转变成为女强人、女企业家,谭梅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我们不得而知。从北漂到企业家,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了最美的人生之舞。她不甘于现状、积极努力的生活方式也是值得我们现代女性认真学习。谁说事业和家庭不能兼顾?也许需要的仅仅是你踏出那一步的勇气。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勤奋的娱乐小故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朱军太太到女企业家 做谁背后的女人 真的很重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朱军情人节超浪漫 亲手画玫瑰花送爱妻 情话朴实感人

朱军情人节超浪漫 亲手画玫瑰花送爱妻 情话朴实感人

朱军,谭梅,太太,儿子,功底,感情,观众,绘画,老师,人之间,倪萍,曾为,朱思,范增,董卿,赵忠祥,一家人,书画,主持人,作品,低调,全家福,全国,助理,公元,刀子,含苞待放,天分,妻子,安全感

2019-09-06 #长篇故事

女企业家分享创业故事 展现新时代女性创业精神

女企业家分享创业故事 展现新时代女性创业精神

女企业家,熊威,创业故事,领域,追梦,重庆,电视台,国际妇女节,会上,众人,农业,分量,初心,听众,勇气,和信,女人,沟通交流,平台,实告,女性,所在,掌声,时代,精神,科技,素质,纷纷表示,记者,行业

2012-05-01 #故事阅读

开州区女企业家创业故事分享暨读书活动凝聚创业发展她力量

开州区女企业家创业故事分享暨读书活动凝聚创业发展她力量

女人,女企业家,活动,部分,世界,重庆,企业,精神,活动中心,而美丽,形象,民营企业,社会,男人,发展,旅游,徐徐,区总工会,区图书馆,科技有限公司,一片空白,书记,人心,内心,创业者,团区委,城市,女性,妇女,姐妹

2009-03-31 #故事阅读

开州区女企业家创业故事分享暨读书活动凝聚创业发展她力量

开州区女企业家创业故事分享暨读书活动凝聚创业发展她力量

女企业家,活动,女人,重庆,部分,世界,创业故事,妇联,企业,精神,活动中心,她力量,而美丽,形象,民营企业,社会,男人,发展,旅游,徐徐,创业发展,区总工会,区图书馆,科技有限公司,一片空白,书记,人心,内心,创业者,团区委

2020-09-24 #长篇故事

开州区女企业家创业故事分享暨读书活动凝聚创业发展她力量

开州区女企业家创业故事分享暨读书活动凝聚创业发展她力量

女企业家,活动,女人,重庆,部分,世界,创业故事,妇联,企业,精神,活动中心,她力量,而美丽,形象,民营企业,社会,男人,发展,旅游,徐徐,创业发展,区总工会,区图书馆,科技有限公司,一片空白,书记,人心,内心,创业者,团区委

2007-09-29 #故事会

朱军18岁儿子近照曝光 身形健硕高过朱军 儿子名字暴露太多故事

朱军18岁儿子近照曝光 身形健硕高过朱军 儿子名字暴露太多故事

朱军,谭梅,朱思潭,孩子,央视,妻子,爱情,弦子,儿子,父亲,上升期,事业,时候,祖国,舆论,行李,黄河水,黄河,两个人,微微,小儿子,在哪里,好的,水一,甘肃电视台,越来越好,个人,丈夫,上进心,人缘

2008-08-22 #长篇故事

“人老了 真的很可怜” 这个老太太的无奈 我们早晚会懂

“人老了 真的很可怜” 这个老太太的无奈 我们早晚会懂

老太太,小马,孙子,电话,四合院,时候,老太太说,老太,话费,马俪文,东西,养女,冰箱,厨房,北京,四季,孩子,对联,屋子里,房子,房东,报纸,灯笼,灰尘,煤气,电话线,租客,老人,院子,在屋里

2016-09-12 #小故事

女企业家董思阳女企业家创业故事董明珠

女企业家董思阳女企业家创业故事董明珠

女士,中国,财富,富豪,百富榜,焦扬,朱珠,董剑,年发,个人,全国,位置,慢速度,报纸,杂志,特色,论坛,趋势,首富,分析,中国经济,有特色,媒体发布,我最近,每次都,来参加,而且是,这是为什么,在说,在放

2017-02-25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