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坛经中的两则小故事 折射六祖惠能大智慧!今人得多学精修

时间:2008-03-25

书中记载了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

提示:本文共有 16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因记录的都是六祖惠能法师的言行,故又称《六祖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的言论集合,由其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佛教经典。书中记载了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

《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论,提倡“顿悟见性”的修行观。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惠能法师所说的“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接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其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互为依托。

另外,《坛经》还主张唯心净土观点。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惠能反对离开世间万象空谈佛法,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他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必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现世世界)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极乐世界)人心恶”。

此经书到底如何呢?哲学诗画为大家摘选了其中的两个小故事,一起来品读,悟得。

故事一:惠能的开悟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译文——五祖用柴棍敲了石碓三下后离去,惠能便心领神会五祖用意,于三更时分来到五祖方丈室。五祖用袈裟遮成围幔,不使别人耳闻目见,为其秘密传授《金刚经》。当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即当下彻悟。一切万法,不离妙明觉性。如:湿性不离水,热性不离火,甜味不离糖,咸味不离盐。

故事二:惠明的大悟

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娃陈,名惠名,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慥,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惠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译文——迟后有数百人追赶而来,想要夺取衣钵。其中有一位僧人,俗姓陈,法号惠明,在家时曾经做过四品将军,性情粗躁,决意抢回衣钵,较其他人率先追及惠能。惠能将衣钵放在石头上,说:这袈裟、钵盂是传法的信物,岂可以用暴力夺取。惠能隐身于野草丛中,惠明赶到,提拿衣钵不动,于是转变心念而疾声高呼:行者行者,我为求法而来,无意夺取衣钵。

于是惠能出来,跏趺坐在石头上面。惠明恭敬顶礼说:希望行者为我传授无上禅法。惠能说:你既然为求禅法而来,可于无缘离戏中安住,不生一念取舍之心,我来为你直指心性。惠明静默良久,惠能说:不思虑善,不思虑恶,于善恶未起时,即是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诸佛本源,法界实相,惠明言下大悟。

再问说:除了刚才的密语妙意外,还有其他密语妙意吗?惠能说:你认为我有所隐藏吗?为你传法,不会隐藏丝毫密语妙意。如果你能反观自心,妙意就在你左右。惠明说:我在黄梅参学已久,实在未曾省悟自己本来面目。今蒙直指心性,个中觉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在行者即是我的师父。

惠能说:你虽然这样想,但我与你依然同尊黄梅五祖为师,希望你善自护持心性。惠明又问说:我今后弘法利生的因缘在哪里?惠能授记说:止步到袁州,蒙山居可留。惠明作礼,辞别而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坛经中的两则小故事 折射六祖惠能大智慧!今人得多学精修”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六祖坛经|以惠能为师

六祖坛经|以惠能为师

惠能,教授,个人,法门,本心,明心见性,经典,见性,六祖坛经,过程,顿教,六祖惠能,作用,弟子,教人,本性,影响,并非是,我还在,持续地,习禅定,修习禅,周法界,无著,世俗,万物,修善,世间,众生,偈语

2010-03-13 #短篇故事

六祖坛经|六祖惠能开示 佛祖到禅宗六祖一共传承了几代?

六祖坛经|六祖惠能开示 佛祖到禅宗六祖一共传承了几代?

尊者,禅宗,大师,中国,六祖惠能,佛祖,六祖,开示,坛经,说法,今贤,大士,达摩,中国禅宗,历史,惠能,祖师,尸弃佛,弘忍大师,拘留孙佛,惠能大师,拘那含牟尼佛,有不同,毗婆尸佛,菩提达摩,迦叶佛,达摩祖师,释迦文佛,代及,修尊者

2010-05-08 #故事大全

六祖坛经|惠能出山讲法

六祖坛经|惠能出山讲法

惠能,法师,佛法,佛性,状态,佛经,听闻,善根,法门,本性,本心,禅宗,觉悟,禅定,行者,衣钵,讲经,隐遁,黄梅,在动,好比是,涅槃经,祖亲,东山法门,凡夫,师奇,德王,在讲,向南,上座

2011-09-30 #故事大全

六祖坛经|受持禅宗法门

六祖坛经|受持禅宗法门

法门,禅宗,先圣,顿教,个人,过程,实际,惠能,山顶,教授,本心,禅门,六祖惠能,受持,境界,坛经,益处,老师,身份,六祖坛经,直指人心,达摩祖,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光芒,发愿,半山腰,共通,圣人,喜马拉雅

2012-05-12 #故事阅读

六祖坛经心得

六祖坛经心得

善知识,惠能大师,伎俩,禅师,百思,心地,惠能,菩提,自性,万法,若依,系缚,而行之,一真,周法界,可名,善法,汝今,闻之曰,诸山,世界,万物,世人,善人,口说,凡人,佛法,国王,山河大地,天堂地狱

2020-08-03 #长篇故事

从《六祖坛经》看顿悟与渐悟

从《六祖坛经》看顿悟与渐悟

六祖,渐悟,大师,神秀大师,坛经,净心,自性,禅宗,本性,文字,智慧,六祖惠能,中华文化,北宗,悟入,法门,觉悟,见性,南宗,惠能大师,一念,佛学,佛教,基础,宗旨,宗派,才能,所作,执着,见性成佛

2020-02-11 #故事大全

修身与论六祖惠能大师 二

修身与论六祖惠能大师 二

六祖,女人,关系,东华寺,灵鹫寺,世间法,东华,灵鹫山,佛学,因缘,坛经,弘法,生命,禅寺,顶峰,安僧,弘化,六祖坛经,出世间法,方丈,东华山,个人,人生,公元,印度,古人,如来,学问,孩子,悟道

2016-12-14 #经典故事

《六祖坛经》与禅宗 一

《六祖坛经》与禅宗 一

六祖,长老,坛经,关系,弘法,讲法,师兄,东华,大众,弟子,法身,生命,禅寺,落发,安僧,武则天,六祖坛经,六祖惠能,方丈,吃茶去,法都,上达,云门,人生,佛教,佛法,禅宗,农民,口头禅,后人

2015-04-0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