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古文字 中国人的灵魂 要好好继承 别让它失去

时间:2008-03-28

一直对中国古代文明好奇,特别是古文字,每一个字都有先哲们的智慧。因此她有无穷的魅力。每个文明的开端都是从文字开始,而文字创造首先从象形字开始。

提示:本文共有 12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一直对中国古代文明好奇,特别是古文字,每一个字都有先哲们的智慧。因此她有无穷的魅力。

每个文明的开端都是从文字开始,而文字创造首先从象形字开始。“画成其物,随体诘出”,这句话意思是依样画葫芦。然而,古人是最聪明的,不会是真的象素描一样地画,而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张口虎,长鼻象,短腿大肚猪。瘦身犬,鹿角叉,牛羊有耳角不同。长尾鸟,短尾隹,老鼠龇牙长尾巴……”

比喻:牛。选择两隻牛角作为主要特征。

甲骨文:牛

羊,也是选羊角作为特征,但羊角是弯卷的。

甲骨文:羊

这种象形字的创造,只能表达一种事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独字组合成一个字,他所表达的内涵就会大大丰富了。如:祥。祥字由示和羊组合的。“羊”在古人来看,性格温顺和善,食草而不与人争食,更不会伤人。羊肉可食,羊皮羊毛可做衣服,因而,被负予一种美好的像征。“示”字指代祭祀用的供桌。将羊放在供桌上进行祭祀天地,祈福风调雨顺,大吉大利。所以“祥”就有吉祥的征兆。

再来说一个“聽”听,这是繁体字的“听”。为了寻求其真正的意义,我们必须从古文字开始。

金文:听

甲骨文的耳和口。

“听”,字体分解

耳+口,就是听。意思非常简单:口说话,耳朵就能听到。非常直观的表达。

但是,字不能停留在一个时段,时代来到春秋战国,这“听”有了较大的发展。(下图)

金文:听

这“听”字增加了内涵。字的上部没变,下部多了土和古字。

金文:听。字体分解

“土”代表孕育生命,这不但是繁殖人类,而且是长出粮食。“古”指过去的知识和故事。我们组合这几个字就能得出“听”的内涵:我们坐在地上听着过去的故事;或者有人在传授古老的智慧给我们。这时“听”就带有学习的味道了。时间再度拉近到秦汉时期。小篆“听”。(下图)

小篆:听

将这字拆开来。

耳+人+土+十+目+心

耳+人+土+十+目+心

那么多字组合,有点眼花。让我慢慢说来!左边,“土”在这里是一座高山,高山上站着一个人。人上面突出“耳朵”,那就是听嘛!。右边,十和目是一个组合,代表“省”字,省者,反省也。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是也。“心”,是深埋在身体里,不能拿出来的东西。

最后我们组合这几个字会浮现出一个非常美妙的画面。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看著远方,云雾中射出几道金光。闭上眼睛,伸展双手,聆听着内心的指引。这时“听”意义就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抑郁,颓丧,苦闷,还是轻松,振奋,舒畅。

可是,现在,“听”字被简化了。古人的智慧被终结了,不復存在了,我们心痛啊!有时候在传授中国文化传统时,只能大力宣扬先哲们的伟大来唤起我们的一点点自豪感。

再来说一下被简化了的“听”字。

“斤”,古人的意思是一把斧子。

不由得我们去想:一个人拿着斧子对着我说话。多么恐怖的场面。这样被别人威胁我去“听”,我服吗?

字的形态不断地改变,内涵不断的更新,这是潮流的趋势,不可逆的。但是在变的时候我们要将之前好的东西继承下来。中国最权威的文字学家唐兰,曾任北大教授,中文系主任,去到香港中文大学讲课,他叹了一口气说道:“有句话过去不敢说,现在要讲,汉字是不该简化的”。

临《散氏盘》

临《散氏盘》

一家之言,如有不当,恳请指教。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古文字 中国人的灵魂 要好好继承 别让它失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湖北挖出一批汉简 上面文字改写历史 专家感慨:古中国太发达了

湖北挖出一批汉简 上面文字改写历史 专家感慨:古中国太发达了

数学,成就,导引术,历史,内容,医学,考古专家,九章算术,人们,竹简,部分,发展,古中国,是一本,春秋战国时代,中医,中国,大部分,学者,帛画,意念,战国时代,数学知识,方面,标题,精细化,马王堆,论述,中国人,中国医学

2018-10-27 #故事会

朗读者当文字遇见声音—《有些人的灵魂能让你记得一辈子》冬一朗读

朗读者当文字遇见声音—《有些人的灵魂能让你记得一辈子》冬一朗读

温顿,老人,孩子,故事,秘密,厅里,儿童,先生,地下室,辈子,捷克,时代,生命,箱子,观众席,英国,观众,车站,资料,人的灵魂,为了让,他自己,没有一个,门才,责任编辑,声音,上个世纪,人堆,个旧,主持人

2020-07-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古陶瓷鉴赏入门十大要诀!(珍藏版)

中国古陶瓷鉴赏入门十大要诀!(珍藏版)

瓷器,古瓷器,绘画,历史,服饰,雕塑,中国古,人物,古陶,分类,造型,书法,文字,装束,中国,陶瓷,图案,皇帝,用品,纹饰,艺术,研究,民俗民风,名人,器物,建筑,瓷雕,考古,人们,仕女

2018-10-15 #长篇故事

实物见证:中国史上最早剧本并非汉文写成

实物见证:中国史上最早剧本并非汉文写成

文字,焉耆,剧本,新疆,死文字,论语,展览,西域,内容,吐火罗文,弥勒,新疆地区,汉文,古于阗,古龟兹,阿斯塔那,吐鲁番,地区,学生,展品,文物,语言文字,遗物,高昌,古焉耆,曾为,锡克,贾忠,圣月,发现了

2018-08-21 #故事会

这里不是中国 却在断崖上发现了古汉字 让专家当场流泪

这里不是中国 却在断崖上发现了古汉字 让专家当场流泪

燕然,石壁,匈奴,历史,价值,我国,燕然山,研究,山铭,窦宪,发现了,汉字,人们,文字,精神,蒙古,中华民族,东汉时期,专家,华夏,中国,典故,作用,保家,军队,勒石,功绩,卫国,原因,史记

2018-08-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象形文字的教案

象形文字的教案

汉字,象形字,学生,老师,文字,小朋友们,喜羊羊,人们,意思,方法,象形,太阳,形状,我国,教师,过程,幼儿,图片,情感,特征,目标,画面,创作,中国古,中国古代,是怎么,汉字中,变变变,兴趣,中国

2009-09-15 #故事大全

甲骨文进课堂 小学生触摸中国古汉字 看看您的属相甲骨文怎么写

甲骨文进课堂 小学生触摸中国古汉字 看看您的属相甲骨文怎么写

甲骨文,汉字,同学们,小学,中国,内容,单字,形式,文字,方面,殷墟,甲骨,老师,王懿荣,罗振玉,和意,北五里,发现了,学堂上,汉字文化,火磨,牛字,新学期,学堂,含义,书法,中药,产物,兴趣,兽骨

2012-02-26 #短篇故事

中国文化流传至今 其余三大文明已经失传 文字传承是关键

中国文化流传至今 其余三大文明已经失传 文字传承是关键

文字,文明,部落,图形文字,中国,人们,历史,民族,文化,甲骨文,统一,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来代,和普,和意,世界,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事情,习性,事宜,产物,华夏民族,古国,古印度,历史渊源,古埃及,少数民族

2012-11-0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