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明太祖的几则轶事

时间:2008-03-31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在政治上采取铁血手腕的帝王

提示:本文共有 20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明太祖几则轶事。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在政治上采取铁血手腕的帝王。并且他的一生也是充满争议的。他出生在农民家庭,起于草莽之中。最终获得胜利。一统天下,建立了明朝,成为了明朝的开祖皇帝。带来了汉族对中原地区最后两百多年的统治。朱元璋在登上皇位后,却大量杀害有功的大臣,采取铁血手腕治国,严邢酷厉。和很多开国皇帝不同,他刚刚建立起明朝的时候,国家政治经济就是烂摊一片。就连田间地里都是一片荒芜,所到达的地方都是废墟。很多城市都被破坏得很严重,路边到处都是死人的白骨。

对内急需解决,对外敌国虎视眈眈,还在与北元打仗。要说开国的难处,谁能比得上他。可是这么一个破烂不堪的国家,到了他的手里,不过三十多年,就整顿的焕然一新了。田地八百五十多万亩,所产的粮食产量远远比超唐宋元各朝代。城市重新恢复了以往的繁荣昌盛,经济发展迅速。国仓乃至官仓都存满粮食,驱除了敌人的对外威胁,收复了丢失的城池和国家领土。建立了一个繁荣强大的明王朝。无论历史对朱元璋是如何评价的,都不可忽视他对明朝所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朱元璋的名人轶事来更为全面的了解这位开国皇帝。

穿破烂衣服的朱元璋。由于朱元璋的成长环境不好,他小的时候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虽然他后来成为了皇帝,但他一生都奉行勤俭节约。当上皇帝后,他的吃穿用度都很勤俭。有一次朱元璋外出巡查时,因为天气太热,所以脱掉外衣,里衣都是破旧的。身边随行的官员都很吃惊。在朱元璋勤俭节约的影响下,他的后宫妃子和大臣都很节约。很多衣服都是穿了又洗洗了又穿,多次使用。马皇后平时的生活也很简朴,就连做衣服剩下的布料也用来做其他的东西。甚至有传说,朱元璋看到一个内官穿着新的靴子在雨中走感到很心疼,心疼到哭了。在洪武三年的一次朝臣聚会中,朱元璋拿出了一床他用过的被单给大家传看。大臣们发现这个被单是用很多布料一起制成的。朱元璋对他们说:“那个被单是用很多做新衣服的剩余布料做成的,我感觉它比用一整块布做成的还更漂亮。”

亲自种地。朱元璋有一次喝一种葡萄酒很喜欢,是从山西朝贡的。但后来朱元璋听说,这种葡萄酒的制作过程很耗费工力,价格也很高,于是他再也不喝了。还有浙江的大米,味道很是香甜,朱元璋非常喜欢吃。但是因为要从这江南地区运过来,路途非常的遥远,所以运过来价格翻了很多倍。朱元璋却站在农民的角度上说:“让他们把种子送过来一些,打算自己在宫里面种。”历史文献记载,南京皇宫最大的特色是三水风景很少,阁楼也很少。朱元璋充分利用自己曾经是一个农民,把宫里面的树木花草都砍了,然后开垦田地。朱元璋把宫里面的空地都开垦为菜地,供给皇宫用度。朱元璋批改奏折累了,就到自己的菜园里面去遛一遛。看宫里面的人浇水、种地、除草,还觉得津津有味。有时还指点他们的工作,这个皇帝应该是一个爱运动的皇帝。有一次有一个负责农业的官员谎报了农田的产量,没有想到朱元璋问了几个问题以后就暴露,哑口无言。朱元璋非常愤怒,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农民出身,非常关心民生农业。

工作勤劳,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劳爱民的皇帝。他的工作量一直都非常大,除此以外,他还会给自己找额外的工作,非常关心民生问题,从来不担心自己的工作太多。从他登基到他去世的那一天,他几乎都没有好好休息过。在他死后的遗诏中有说,他在位31年,每天都担心国家安危,民生问题,不敢有一天的懈怠。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人曾数过朱元璋在八天以内批改了1660件奏折。处理国家政事3391件。平均下来,每天要批改200多件奏折,处理国家政务400次。他不光自己勤于政事,还要求他的官员也一样勤政爱民。朱元璋给,官员的,年假就只有三天。

分别就是冬至过年以及朱元璋的生日。有一次江南闹水灾,朱元璋让户部立即拨款救灾。户部原本计划花几天时间制定一个方案,但是朱元璋等了几天以后,还没有见到计划就非常生气。后来他要求户部必须第二天之前出一个方案。那边受灾地区的加急文件当天晚上送来,官员们抓紧时间晚上去制定方案来。经过几天的辛苦劳动,圆满的把这次灾情解决了,朱元璋后来才反应过来,这两天官员们的辛苦。朱元璋又感动又后悔,犒赏了大家的辛苦。别人在吃的时候,你站着。他对百姓很严格,但对官员更严格。他在位的时候,整治贪官污吏,惩罚非常严苛。甚至还发布诏令说,鼓励百姓们把贪官污吏举报。所以当时很多百姓都去检举贪官。

这在当时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官员的作用。朱元璋也很喜欢表彰大臣。各地廉洁的官员,他都会提拔他们。但要求每隔三年他们要上京城述职。但凡是考核成绩优秀的,都坐着吃香喝辣。而表现比较普通的,就让他们站着吃。最惨的是考核成绩差的就站在那儿看着他们吃,直到宴会结束,才可以离开。朱元璋还设立了贪官碑。通过这几个小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朱元璋的为人处事,以及他强烈的个人风格。他勤俭节约,还有治理国家的手腕。这些优秀的品质,推动了明朝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他把明朝从一个破败萧条的国家,这里成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大明朝。才有了大明朝开国的奇迹,才有了洪武之治。毛主席曾评价到:“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明太祖的几则轶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明太祖的几则轶事

明太祖的几则轶事

朱元璋,官员,百家号,国家,皇帝,明太祖,作者,大臣,时候,轶事,工作,有一次,手腕,农民,奏折,布料,户部,文章,百姓,勤俭节约,价格,农业,历史文献,城市,大明,政事,方案,民生问题,田地,皇宫

2020-09-03 #故事会

明太祖朱元璋的轶事典故

明太祖朱元璋的轶事典故

朱元璋,伽蓝神,东西,六甲,大明,皇后,群臣,青菜,四菜一汤,祝融,炎帝,两大碗,快乐时光,老和尚,僧人,一肚子气,伽蓝,一醉方休,专人,事情,保家,保身,日子,扫帚,大殿,光明,公正廉洁,功臣,后裔,圣火

2020-05-30 #小故事

祭明太祖 金陵怀古 康熙皇帝轶事

祭明太祖 金陵怀古 康熙皇帝轶事

历史,六朝,康熙,金陵,南京,官员,江宁,大业,天下,形势,故宫,明太祖,昔者,祖陵,燕京,靖难,于帝,吴宫,孙权,宋齐,应天意,明太祖朱元璋,明宫,明宣宗,明成祖朱棣,明神宗朱翊钧,普施,朱瞻基,李自成,燕秦

2012-01-08 #小故事

春秋乱世始于分封 为何明太祖还要分封?明太祖:给军权不给治权

春秋乱世始于分封 为何明太祖还要分封?明太祖:给军权不给治权

藩王,明太祖,诸侯,分封制,明太祖朱元璋,明史,诸侯国,百姓,西戎,政权,兵权,周天子,权力,统治者,管理,洪武,公元,画像,秦国,诸王,政治体系,西周分封制,兵力,兵部,势力,区别,官员,建文帝,时期,目的

2019-11-05 #故事大全

此人被明太祖贬到了边疆 却深受明太祖养子的尊敬和崇拜!

此人被明太祖贬到了边疆 却深受明太祖养子的尊敬和崇拜!

人参,沐英,官员,辽东,问题,朱元璋,历史,军队,双方,后世,女真族,行为,明太祖朱元璋,一生,云南,后人,名声,女真,朝代,族人,皇帝,盐井,老百姓,钱财,争议,发展,他的名字,大开,比别,蓝玉

2009-12-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开国皇帝叫太祖 宋太祖 明太祖 清太祖 为何隋朝却叫隋文帝

开国皇帝叫太祖 宋太祖 明太祖 清太祖 为何隋朝却叫隋文帝

谥号,庙号,杨坚,太祖,开国皇帝,李渊,皇帝,高祖,武元皇帝,隋文帝杨坚,隋文帝,好的,白手起家,父亲,祖先,正常来说,这种东西,宋太祖赵匡胤,宗有德,明太祖朱元璋,杨忠,隋太祖,在当时,先祖,动力,制度,功劳,君王,后人,后代

2013-07-30 #经典故事

明太祖与高僧吃饭 吃完饭高僧写了一首诗 明太祖听后暴跳如雷

明太祖与高僧吃饭 吃完饭高僧写了一首诗 明太祖听后暴跳如雷

明太祖,高僧,和尚,太祖,皇上,胡子,了头,字句,寺庙,皇帝,一首诗,那么长,有才,朱元璋,诗中,在明,后元,拒绝了,交情,再加,以下犯上,僧人,后世,命令,时期,学识渊博,大臣,天下,威望,志向

2008-09-21 #故事阅读

宋太祖 元太祖 明太祖 清圣祖 谁长得最帅 我来告诉您

宋太祖 元太祖 明太祖 清圣祖 谁长得最帅 我来告诉您

国家博物馆,朱元璋,展厅,展板,帝王,形象,宣传,元太祖成吉思汗,元武宗海山,刚毅,宋太祖赵匡胤,张异,明太祖朱元璋,前言,倒像,大气,肖像,画展,电梯,标题,康熙,明太祖,忽必烈,成吉思汗,战场,清圣祖,皇族,简介,展览,往来

2009-07-3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