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当代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时间:2008-04-07

西游记创作新故事800字

提示:本文共有 155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2 分钟。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当代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一一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为例 The diSCUSS ion newchange inTV adaptat ion 《Journey West》一tak ing TVdrama((Journey West》fromCCTV Zhejiang TV caseexamp Ies 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申请人:周胜男 导师:高小康 答辩委员会成员: 主委席(签名): 员(签名): 答辩日期:勿年岁月巧日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一一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为例 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硕士生:周胜男 指导教师:高小康 摘要 近两年,影视创作出现四大名著重拍热潮,这些以新版定名的名著重拍剧相 继登陆2010年、2011年电视荧幕,在此次重拍热潮中,《西游记》不同于其他 三部作品,同时期的重拍电视剧出现两个版本,一部是己结束放映的由浙江永乐 影视集团投资的《西游记》(以下简称浙江版《西游记》),另一部是暂未上映 的张纪中导演的新《西游记》,并且还将有多部《西游记》相关电影作品在本年 度登陆荧幕。 论文着眼于名著题材重拍现象,选取名著重拍剧代表央视版《西游记》和浙 江版《西游记》为讨论对象,将从央视版《西游记》和浙江版《西游记》对于小 说《西游记》的具体改编展开,再比较这两部忠实型作品的改编差异,总结两部 作品在改编中的可借鉴的经验和需审视的不足,进而在名著改编理论建设的指导 下探讨《西游记》故事的改编空间。 关键词:西游记影视改编新变改编空间 The diSCUSS ion newchange inTV adaptat ion 《Journey West》一tak ing TVdrama((Journey West》fromCCTV Zhejiang TV caseexamp Ies Major: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ame:Zhou Shengnan Superv isor:Prof.Gao Xi aokangbuperv 1S0r Vrot- ao iaokang :.From lasttwo years,the Adaptation FourChinese Classics became popular again,and some newclassics TVs have been played beenplayed threeones. twokinds of《Journey West》TVdramas.one ZhejiangYong Le group,the other ZhangJizhong,and otherkinds West》in2011. The paper focus famousnovel texts transformed TVdramas,and takes TVdrama{{Journey West》fromCCTV ZhejiangTV caseexamples.Based changefrom storycontent,characters images,and subject twoTV dramas,and twoTV dramas,summari ze twoTV dramas, TVadaptation space West》.Keyword:Journey WestTV adaptation New change Adaptation space 目录摘;要………………………………………………………………………………I Abstract……………………………………………………………………………II 引言………………………………………………………………………………1 一、选题缘起……………………………………………………………………l 二、研究综述……………………………………………………………………l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4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西游记》影视作品的分期梳理……………………………………5 第二节对忠实型改编的理解…………………………………………………8 第三节央视版《西游记》和浙江版《西游记》的简况……………………10 第二章央视版《西游记》对名著《西游记》的新变……………………………11 第一节内容转化中的新变…………………………………………………12 第二节人物演绎中的新变…………………………………………………14 第三节主题生成中的新变…………………………………………………16 第三章浙江版《西游记》对名著《西游记》的新变……………………………18 第一节内容转化中的新变…………………………………………………18 第二节人物演绎中的新变…………………………………………………20 第三节主题生成中的新变…………………………………………………27 第四章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改编中的差异…………………29 第一节内容转化中的差异…………………………………………………29 第二节人物演绎中的差异…………………………………………………30 第三节主题生成中的差异…………………………………………………31 第五章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可借鉴的经验和需审视的不足 ………………………………………………………………………………33 第一节央视版《西游记》改编中可借鉴的经验和需审视的不足…………33 第二节浙江版《西游记》改编中可借鉴的经验和需审视的不足…………34 第六章 “带着脚镣跳舞”:名著《西游记》的影视改编空间…………………36 第一节古典名著改编的限定性和特殊性及建议…………………………36 第二节名著《西游记》的影视改编空间…………………………………38 参考文献……………………………………………………………………………40 后记……………………………………………………………………………43 选题缘起引言2010年2月14日,浙江版《西游记》在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四家卫 视开播,拉开了新版“四大名著”粉墨登场的序幕。随后,新版《三国》和新版 《红楼梦》也相继播映。张纪中版《西游记》也已拍摄完毕,即将播出。同时, 关于这一系列经典名著翻拍剧的争议也是此起彼伏。经典名著重拍无疑称得上近 年年度热点事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完成了对“四大名著”的电视版制作,实现 小说文本向影像视频的转换。近二十年间,央视版《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 传》《西游记》在几代人影像记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被观众视为影视经典。其 中,《西游记》一直是电视台寒暑期热播电视剧,伴随着一代代青少年的成长。 正是因为对文学名著经典和影视经典的珍视,观众对名著经典重拍十分关注。从 开拍前讨论该不该翻拍到播出后对剧作的评论,众说纷纭,但是一致表现出观众 对名著经典重拍不同于一般影视制作的特殊期待。 论文着眼于上述名著题材重拍现象,选取名著重拍剧代表作央视版《西游记》 和浙江版《西游记》为讨论对象,将从央视版《西游记》和浙江版《西游记》对 于小说《西游记》的具体改编展开,再比较这两部忠实型作品的改编差异,总结 两部作品在改编中的可借鉴的经验和需审视的不足,进而在相关名著改编理论建 设的指导下探讨《西游记》故事的影视改编空间。 研究综述(一)关于影视创作的研究 《影视叙事》一书中强调了叙事即内容要素对于电视剧生产与发展的重要 性。“电视剧是一个被艺术和经济原则建构和组织起来的影像文化生产体系,围 绕电视剧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利益均必须透过影像才能得以最终完成。”‘‘尊重 叙事本身,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而个性的影像表达,使叙事成为电视剧影像表达 的第一定义。强调叙事本质并不是放弃影像叙事的丰富表达能力,挖掘丰富多彩 的影像叙事形式和影像叙事形式和影像造型可能性,是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之根 《好莱坞的叙事方法》中提到影视创作者面临的焦虑:“在不朽丰碑的阴影下的处境的痛苦而清醒的认识一没有去反对传统,而是冀图以新的方式继承传 统。”作者认为继承传统要在继承与创新之间保持平衡,好的叙事应“钻研经典 作品,洞察近期成功作品,找出得以流行的基本原则”。 (二)关于小说《西游记》的研究 《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一书梳理了四百年来《西游记》的成书、版本 和主题流变。“《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样,是一部世代累积型巨 著,大致经历了由史书记载、民间记载、民间流传、艺人讲演到文人创编的过程, 其浓厚的历史积淀构成了作品的固有品格。帕从小说文本和相关学术研究资料着 手认识《西游记》的固有品格对于影视创作有指导意义。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小说 《西游记》主题的探讨也能够帮助影视创作者深入理解作品,启发创作理念。 (三)关于《西游记》等影视改编的研究 《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为名著影视改编提出了原则性建议:“在把文 学名著改编为影视作品时,改编者必须能够找到文学名著与当代观众需求的契合 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变深奥为通俗、变典雅为朴实、变曲高和寡为雅俗共赏、 变纯艺术而为具有商品性的艺术。只有这样,改编后的作品才能满足当代观众的 审美需要和娱乐需求,适应商品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规律,既赢得观众,又赢得 回刘婷:《影视叙事》,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第8至9页。 @刘婷:《影视叙事》,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第57页。 @(美)波德维尔:《好莱坞的叙事方法》,白可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lO页。 (美)波德维尔:《好莱坞的叙事方法》,白可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23页。 @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第145页。 市场,真正达到改编名著、普及名著的目的。”《<西游记>:从小说向影视的转型》一文根据内涵重铸和外延重塑的方式 差异将《西游记》的影视改编方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忠于原著式”演变,如 央视版《西游记》和浙江版《西游记》,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靠近原著;第二类 是“以点代面式”演变,即只从原著里选取局部的故事材料,或者仅仅把原著的 故事作为有待加工的“素材”。第三类是“戏说演义式”演变,最突出的代表作 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叙述的是与小说《西游记》几乎无关的故事,但是, 它借用了“孙悟空”的名字,联系上了“取经”的事由,又加上令人刻骨铭心的 爱情故事,并且以玩世不恭的无厘头话语穿插其中,使得这部“演义式”作品成 为“经典”。 《<西游记>的影视创作》一文论述了《西游记》影视创作与改编的两个发 展方向:一是人物的世情化,即改编越来越趋向于普通人的情感和经历,越来越 强调人物情感的普遍性和个性,因而在创作不断充实小说中最为缺乏的“七情六 欲”之内容,这一演化方向早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就已莫定。二是情节的传 奇化,增加了人物的世态人情,渲染一个人间世界传奇化,是加强故事的传奇性, 制造一个异域魔界。两种改编方式重新演绎现代人眼中的取经故事,形成影视创 作高潮。@ 《“翻拍”热的受众心理分析》一文分析了观众对于经典名著翻拍的心理反 应,论文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反应:1.品牌认知心理,即蓝本经典作品的品 牌效应帮助影视翻拍抢占了市场的先机,能轻易地获取受众的认知和选择。2. 怀旧心理,观众通过频繁地接触与经典作品在内容上、概念上、类型特点上都极 为相似的“老样式、新功能”的翻拍作品重温和追忆以往那个经典辈出的年代。 3.批判心理,观众在欣赏影视艺术时都持有一种“期待视野”,期待将翻拍作品 与经典蓝本作对比。该文还指出目前影视界的翻拍风急功近利,将市场、收视率 置于重要地位,翻拍后的影视剧大多缺乏新意,这样将危害影视翻拍的长远发展。 国国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王同坤:《<西游记>:从小说向影视的转型》,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郑艳玲:《西游记》的影视创作刁,电影文学,2008,(00。 @唐冰南:《影视“翻拍”热的受众心理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07,(11)。 (四)内容创意、接受美学等研究 《国产大片内容创意发展探析》一文主要从理念、故事、人物以及形式等内 容创意元素的发展变化来予以探讨,以期促进国产大片的健康持续发展。文中的 看法是电影制作在进行审美的娱乐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回避对特定思想 理念的张扬推崇、对民族及人类文化精神的探索追求,即内容创意的运用。作者 认为一些耗资巨大、包装奢华的影视大片在创造票房辉煌的同时之所以一直伴随 着口碑、信任等问题和危机,一个主要的原因即在于创作者思想理念的缺乏或者 混乱不清,没有很好运用内容创意。 《接受美学新论》书中提到“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灵 性的对象,一方面具有本身我向性自足的特性,另一方面也具有开放的品性和发 展的态势。其发展的动力既根植于作品内部的张力,也借助于外力,特别是读者 创造性阅读的介入。文本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来就不是所谓的‘定本’,而只能是 一种有待于发展的‘不定本’,它的最终完成决定于受众的选择。”这一点正说 明经典名著资源的可开发性。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文献辨析法。收集与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做 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积累,明确影视改编相关理论要点。 2、文本分析法。熟悉名著《西游记》文本内容和相关论点研究,为小说文本与 影视文本的差异比较做准备3、影视鉴赏法。观赏名著《西游记》的影视改编作 品,通过观看影视资料分析影视创作对名著《西游记》改编的大体情况。4、比 较法。在文本分析与影视鉴赏的基础上,集中对央视版《西游记》和浙江版《西 游记》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改编中可借鉴的经验以及需审视的不足,为如何 更好地开发名著《西游记》的故事题材,挖掘《西游记》的影视改编空间作出阐 名著《西游记》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对它从小说文本到影视改编文本@李盛龙:《国产大片内容创意发展探柝》阴,电影文学,2009,(09)。 @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学林出版社,1995,第7页。 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其中有些研究文章中引用的资料是稀有宝贵的,提出的观点是新颖独特的。通过掌握这些资料, 可以很好地从整体上了解目前的研究情况。本论文的侧重点在于对名著《西游记》 两个分属不同时代的忠实型改编作品的分析比较,探讨两个改编版本在忠实基础 上对原著的改变,进而探讨名著《西游记》的改编空间。 第一章概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央电视台主导完成了将四大名著搬上电视荧幕的电视 剧拍摄工作,电视剧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备受观众 好评。2008年至2009年度,影视创作同期出现四大名著电视剧《西游记》、《三 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重拍热潮,以新版定名的名著重拍剧相继登陆 2010年、2011年电视荧幕,从准备拍摄到结束放映期间,这些名著重拍剧引发 了观众的持续关注和热议,相关讨论主要围绕此系列新版作品与80年代版的对 比展开。网上评议将此类名著翻拍剧戏称为“剧二代”,国家广电总局也在近期 发文禁止名著题材电视剧的泛滥制作。其中,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西游记》(以 下皆简称央视版《西游记》)深受广大观众喜欢,自开播以来,央视版《西游记》 的重播率远高于《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每年寒暑假期许多电视频 道都有放映央视版《西游记》。而在此次重拍热潮中,《西游记》也不同于其他三 部作品,同时期的重拍电视剧出现两个版本,一部是已结束放映的由浙江永乐影 视集团投资的《西游记》(以下简称浙江版《西游记》),另一部是暂未上映的张 纪中导演的新版《西游记》,并且还将有多部《西游记》相关电影作品在本年度 登陆荧幕。 第一节 《西游记》影视作品的分期梳理 小说《西游记》从内容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三个主体部分,每个部分又保有一 定的独立性。第一部分是第一至第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三界的故事;第 二部分是第八至第十二回,写唐太宗入冥,由此引出取经缘由;第三部分是第十 三至第一百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护送唐僧到西天取经,一路上师徒 四人斗妖斩魔,历尽千辛万苦,经历了八十一难,终于到了西天灵山,见到了佛 祖如来,取得了真经,护送回东土,四人也修成了正果,变成了佛。小说《西游 记》串联式的故事结构为影视改编题材选取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大部分《西游记》 影视作品偏爱演绎第一部分美猴王的故事和第三部分取经的故事,从中攫取独个 的精彩故事片段,而由于改编方式的差异,目前还没有影视创作实现对《西游记》故事的全本演绎,其中选择忠实型改编方式的央视版《西游记》和浙江版《西游 记》对《西游记》故事的涵盖量最多,基本展现了小说《西游记》的主题故事框 架。下面是对已播映的各种形式的《西游记》影视改编作品的分期梳理: 20世纪20年代《西游记》影视作品主要是电影:1926年《孙行者大战金钱 豹》、1927年《西游记女儿国》、1927年《铁扇公主》、1928年《西游记莲花洞》、 1926年《猪八戒招亲》、1927年《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1928年《西游记孙 悟空大闹黑风山》、1928年《西游记无底洞》、1928年《红孩儿出世》、1927年 《西游记十殿阎王》、1927年《猪八戒大闹流沙河》、1927年《车迟国唐僧斗法》、 1927年《盘丝洞》(1927)、1928年《火焰山》、1928年《真假孙行者》,其中的 代表作是影后蝴蝶主演的《铁扇公主》。 20世纪60年代《西游记》影视作品也主要是电影:1960年六龄童拍摄的绍 剧戏曲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6年《西游记》、1966年《铁扇公主》、1967 年《盘丝洞》、1968年《女儿国》。 20世纪80年代《西游记》影视作品:80年代初长春电影制片厂《火焰山》、 中央记录电影制片厂《孙悟空大闹无底洞》、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戏曲电 影《真假美猴王》;1982年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 20世纪90年代《西游记》影视作品:1993年TVB版电视剧《西游记》、1998年 TVB版电视剧《西游记2》、1995年《大话西游》系列电影《月光宝盒》和《大 圣娶亲》、1999年动画片《西游记》。 20世纪其它年代《西游记》影视作品:1941年卡通片《铁扇公主》,1958 年木偶片《火焰山》、《大闹天宫》、《金猴降妖》、《人参果》,1978年日本版电视 剧《西游记》(第一部《西游记》电视剧)。 21世纪初期《西游记》影视作品:2000年电视剧《西游记后传》、2000年 美国版电影《美猴王》、2001年中日韩合拍音乐剧《新世纪悟空》、2003年电视 剧《西游记续集》、2002年电视剧《齐天大圣孙悟空》、2005年电影《情颠大圣》、 2006年日本电视剧新版《西游记》、2010年电视剧《西游记》、2011年电视剧《西 游记》。 最具代表性的《西游记》作品:电视剧央视版《西游记》和电影《大话西游》; 最具代表性的《西游记》人物: 央视版《西游记》中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 空当选完美演绎名著人物的十张脸; 最具代表性的《西游记》音乐:央视版《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当选改革开放30年优秀电视剧歌曲第4名; 最具代表性的《西游记》台词:电影《大话西游》“曾经有一分真挚的爱情 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 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 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综合上述梳理情况,《西游记》故事一直都是我国影视创作钟爱的题材蓝本, 相关《西游记》作品影视形式也呈现多样性,包括:电影、戏曲、话剧、电视剧一 网剧、动画片等,而这些影视形式各异的《西游记》相关作品又采取了不同的改 编方式,本文主要关注对《西游记》进行忠实型改编的电视剧作品。同时,由于 小说《西游记》是串联式结构,由许多独立完整的故事组合而成,因而,影视创 作对《西游记》故事取材选择可以各不相同。但不同时代《西游记》影视作品对 《西游记》故事取材上有一定的趋同性,被多次拍摄的相同故事题材都是大家一 致认可的《西游记》精彩故事。可见,《西游记》影视作品制作集群化和经典故 事重拍现象不仅出现在当代,在其他时代也有发生。 第二节对忠实型改编的理解 “改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从一种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转换为另一种艺术形式 的改编;再一层是根据历史发展要求对原著从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继承与完善。” 在此定义下, 《西游记》故事向《西游记》影视作品的转化正符合改编的第一 层意义。而基于《西游记》故事改编的《西游记》影视作品因对《西游记》故事 的继承角度和深度差异又可划分为不同改编类型。 《<西游记>:从小说向影视 的转型》一文根据内涵重铸和外延重塑的方式差异将《西游记》的影视改编方式 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忠于原著式”演变,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靠近原著,如央 视版《西游记》和浙江版《西游记》;第二类是“以点代面式”演变,即只从原 。张德祥:“名著”改编中存在的问题,《文艺评论》,2005(3)。 著里选取局部的故事材料,或者仅仅把原著的故事作为有待加工的“素材”。第三类是“戏说演义式”演变,最突出的代表作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 此外,还有一类《西游记》相关影视创作,它们借用《西游记》故事中的人 物再进行故事演绎,其实完全脱离了《西游记》故事,这一类创作应当属于原创, 而不能误认为是对《西游记》故事的改编,如: 《春光灿烂猪八戒》等系列剧。 在上文改编定义中,第二层含义说到“根据历史发展要求对原著从思想上和艺术 上的继承与完善”,在三种改编类型中,此层含义对忠实型改编的实践要求最高, 但是,如何理解继承和完善的尺度以及历史发展要求,即如何把握忠实程度,却 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忠实原著应该是指在透彻理解原著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原著 的思想精髓、主题意蕴、人物形象基调、情节结构特点和风格样式,并在改编的 过程中做到基本不走调。”这里谈到了对原著的继承是忠实型改编必须遵守的 改编原则。而对于“根据历史发展要求”和“对原著从思想上和艺术上完善”则 是忠实型改编需要开拓的方向,这两点既包括时代背景因素,特别是改编者和观 众所处的时代即当代性,也包含对原著新的解读和创造,如论文《对21世纪重拍 四大古典名著改编剧的思考》中谈到“按照现代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改编 者也是名著的‘特定’接受者和阐释者,在接受和阐释的过程中,改编者必然会 将自己的创作心理定势乃至自己的全人格贯注于改编过程中,在改编过程中与原 著作者、甚至前此所有的名著研究者进行一次富于创造性的‘对话’,进而在改 编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理想,融入自己对原著的独特感悟和感 受,从而对原著进行独特的再创造。”因而,忠实型改编在应对忠实度把握问 题时,不能只停留在继承层面,还应在原著、时代背景和独创性三方面寻求契合 点,从而全面实现改编的含义和不断创作优秀的忠实型作品。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忠实型改编在对原著的继承上并不是照搬原著,也 不是全盘吸收原著内容要素,即使达到对原著的最大量化继承,也不能等同于原 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忠实型改编作品首先是对原著艺术形式的变化,文 学艺术作品与影视艺术作品有着不同的艺术特性,“影视艺术具有极强的视觉特 点,是时空艺术,它依靠镜头画面产生了直观的形象,直接让观众看到;文学则 依靠语言文字作媒介,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看到的是一个个文字,通过文字符 秦俊香:对2l世纪重拍四大古典名著改编剧的思考,《当代电影》,2010(1)。 @秦俊香:对21世纪重拍四大古典名著改编剧的思考,《当代电影》,2010(1)。 号构成的词、句、篇的信息,在读者的头脑中化成一个个具体形象,这一形象是各人脑子里产生的,是间接的,也是不相同的,与文学传达的意义的暖昧性、不 确定性相比,影视所具有的天然具象性决定了其画面的明白性和确定性。”泽 列诺夫 库利科夫在《美学的方法论课题》说到“审美信息单渠道性的规律。 根据这个规律,作品中包含的审美信息与传递这一信息的渠道、表达这一信息的 语言紧密相联,因而,按另一渠道或用另一种语言来传递时,就不可能绝对等值 了。在这里,我们把审美信息理解为审美作品,即艺术家通过作品的结构用审美 符号系统传达给欣赏者的感觉和情感、思想和情绪、形象和状态的总和。审美符 号是审美信息的载体。”圆迈克 费瑟斯通认为: “观众们如此紧紧地跟随着变 换迅速的电视图像,以至于难以把那些形象的所指,联接成一个有意义的叙述,他 (或她)仅仅陶醉那些有众多画面叠连闪现的屏幕图像所造成的紧张与感官激。” @电视观众的影像体验特征也使得电视剧作品很难转化名著中精深的思想内涵 和精神价值。文字性是文学艺术作品的主体性质,在转化过程中文字信息的流失 是不可避免的,如一些许多精彩的议论、精辟的思辨和深沉的哲理,有时很难实 现影像转化;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心理刻画是作品表现深度的重要方式,可以运 用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在影视艺术擅长通过行为动作、 对话来表现人物个性,展示大量理世界的独白有悖于影视的视觉特性。因此,文 学艺术作品向影视艺术作品转化必然会发生内容、语言、细节、表现形式等各方 面的变化。忠实型改编作品只能最大限度接近原著,但无法等同原著。 简而言之,忠实型改编作品既要坚守“根据历史发展要求对原著从思想上和 艺术上的继承与完善”原则,也要注意文学艺术作品与影视艺术作品的表现差异, 在对文学原著改编时,合理应用影视艺术特有的审美规律。 第三节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的简况 在众多《西游记》影视作品中,央视版《西游记》和浙江版《西游记》选择 忠实型改编路线。这两部电视版《西游记》的片头都标明改编自吴承恩的原著《西 燕筠:名著改编及其审美期待,《山西教育学院学报(太原)》,1999(4)。 @转引自杜书该:论媒介及其对审美——艺术的意义, 《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英〕迈克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第8页。 游记》,是以小说《西游记》为剧本基础,在基本故事框架和结构、主体情节内 容、主要人物等方面都忠实于原著。两版电视剧都选取小说《西游记》的第一部 分和第二部分为故事主干,对第二部分未作涉入。由于两部影视作品集数、篇幅 不同,并且都没有全部展现原著中的八十一难故事,故而各自涵盖的故事数量和 内容也不相同。 央视版《西游记》是中央电视台本着“忠于原著,慎于翻新”的原则在20 世纪80年代历经数年筹拍,一共二十五集,该剧以86%的综合总评和89.4%的收 视率创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收视奇迹。 浙江版《西游记》由浙江永乐影视集团投资拍摄,一共52集,首次播映即在 浙江、山东、安徽、福建四大卫视黄金档播出,自拍摄到播映引发广泛的热议, 褒贬不一,从造型、剧情、场景、台词、特技到演员都受到观众的批评,不少网 友将该剧称为“虎年第一雷剧”。 下文将从央视版《西游记》和浙江版《西游记》对于小说《西游记》的具体 改编展开,再比较这两部忠实型作品的改编差异,总结两部作品在改编中的可借 鉴的经验和需审视的不足,进而在名著改编理论建设的指导下探讨《西游记》故 事的改编空间。 第二章央视版《西游记》对名著《西游记》的改编 央视版《西游记》只有25个剧集的长度,却涵盖了小说《西游记》里大部 分精彩故事,并且塑造了魅力独特的《西游记》人物屏幕形象。它从小说《西游 记中》选取了30个故事,分别是:孙悟空的取经前传;唐僧身世——江流儿故 事;寻访取经人;悟空回心转意保唐僧,受服紧箍咒;白龙化为白马;观音禅院 与黑熊怪;收服猪八戒和沙僧;四圣试禅心;人参果故事;白骨精故事;黄风怪 故事;金角、银角大王故事;乌鸡国故事;荆棘岭八戒之功;木仙庵谈诗;红孩 儿故事;车迟国斗法故事;女儿国故事;火焰山故事;祭赛国故事;黄眉怪故事; 朱紫国金圣娘娘故事;蜘蛛精故事;老鼠精故事;玉华州传艺与狮子精故事;玉 兔精故事;灵山换经故事;通天河落水晒经故事;回东土送经,上西天受封;此 版电视剧剧集安排如下: 祸起观音院计收猪八戒 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 第11集一第15集 智激美猴王 夺宝莲花洞 除妖乌鸡国 大战红孩儿 斗法降三怪 第16集一第20集 趣经女儿国 三调芭蕉扇 扫塔辨奇冤 误入小雷音 孙猴巧行医 第21集一第25集 四探无底洞传艺玉华洲 天竺收玉兔 波生极乐天 在忠实于小说《西游记》主体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央视版《西游 记》本着虬滇于创新”的原则也有对原著内容进行少量改动的表现,而在主题演 示上也有不同与原著的方式。 第一节内容转化中的新变 1.简化故事情节。影视艺术的叙事节奏要快于文学叙述,从小说向影视转化 时,其故事演绎节奏变快,情节内容也需要提炼和浓缩。当小说《西游记》改编 成电视连续剧,每个剧集都要有凝练的故事情节,为使故事情节更集中连贯,央视 版《西游记》舍弃原著前七回章节,并从取经故事中减少冗赘重复部分,以展现最 清晰的故事情节。小说《西游记》第二部分中有较多篇幅讲述了唐僧的身世故事。 央视版《西游记》中将此简化为观音寻访取经人时在酒馆听闻店小二所简述的一 段玄奘身世原委。在车迟国,唐师徒与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国师斗法中,原著 构思神奇、想象奇特,然而文字想象并不能完全转化成影像,特别是在技术受限 的时期,因而,央视版《西游记》只选取了求雨、坐禅、猜物以及悟空与虎力大 仙比试砍首的情节,而删去原著中悟空与羊力大仙比下油锅、鹿力大仙比剖腹的 斗法情节,故事结尾处,虎力大仙身亡,鹿力大仙、羊力大仙逃逸。小说《西游 记》中对取经故事中妖精作乱的缘由都有交代,体现着因果循环,如朱紫国国王 与金圣娘娘分别三年,是因为他年轻时射伤了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之子,因此有 分离之难;此外,黄风怪与百花羞的关联、乌鸡国国王受难缘由、天竺国公主受 难缘由等等在小说中都有因果设计;但在央视版《西游记》中直接省去了缘由说 明,而将情节演绎集中到唐师徒与妖精的冲突上。另一方面,为了淡化人物某方 面个性,央视版《西游记》将相关情节也作删除,如在树精与唐僧谈诗的故事中, 12 悟空救走唐僧后只是用言语恐吓了树精,而没有如小说中那样,悟空棒扫树根, 灭绝了本无恶意的树精;这样的考虑在蜘蛛精的故事中也有体现,剧中蜘蛛精为 毗蓝婆收作扫地者,而原著中蜘蛛精是被悟空打成肉酱了;这些细节的删除是为 了维护观众心目中悟空的光辉形象,淡化其野性、残忍的个性因素,让观众更容 易接受。 2.添加故事成分。为了满足剧情表现需求,央视版《西游记》在原著情节基 础上添加了原著之外的情节元素,剧中这样的添加并不多,但很出彩,如:在女 儿国故事中,剧中添加了女王邀请唐僧到其寝宫观赏国宝和结尾处女王送别唐僧 的情节,这里的添加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情感性和人性化色彩,也丰富了唐僧的个 性;在祭赛国丢失国宝故事中,剧中添加小白龙变真身前往碧波潭寻祭赛国佛宝, 在悟空、八戒与九头怪争战时,小白龙不露声色地与万圣公主周旋,任其千娇百 媚,柔情相付,小白龙心不为动,终寻回佛宝。 ’3.变异故事情节。关于小白龙受难缘由,剧中没有遵循原著,进行了改动, 原著中小白龙因为烧毁夜明珠,忤逆父王,被告至天庭而受罪;央视版《西游记》 中小白龙的受难前情是在悟空离开唐僧到东海时,东海龙王见到悟空腰间三太子 的玉佩说起:三太子洞房花烛夜发现新妻万圣公主与九头龙私会,愤起与九头龙 执兵相斗却不敌九头龙,盛怒下三太子捣毁洞房,连玉帝的贺礼夜明珠也被摔碎, 因其伤帝威被天庭降罪囚困鹰愁涧,想来剧本的改动是因为考虑到我国观众的情 理观念,父亲因一颗夜明珠而告儿子受罪的确不符合中国亲情伦理。在女儿国故 事中,央视版《西游记》将此集故事命名“趣经女儿国”,其趣因于唐僧、八戒 饮下子母河水而受孕的神奇妙思,也因于女王对唐僧的一场情思。女王可谓是此 版作品中情感表现最细腻的人物,朝堂之上初见唐僧,痴凝失神,眼中一往情深, 唐僧拜见三次才回转;剧中着力设计“梦境”、“游园”、“赏宝”“送别”四 个场景,充分发挥影视艺术的画面感、动态感,设置秀美的花园外景和华丽的皇 宫内景,加之精心搭配的服饰、妆容、道具等细节,并在视觉特色之外融合音乐 语言的魅力,配上情境相合的伴奏歌曲,女王的深情执着溢于言表,在梦问与唐 僧相悦,在游园与唐僧诉情,在寝宫柔情万千,其痴情纯情荡气回肠,一声御弟 哥哥引人动容,此情此景实现了视觉、听觉和知觉的完美结合,达到了震撼人心 的艺术效果,感染了无数观众。 第二节人物演绎中的新变 央视版《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主要以唐僧师徒为主,佛、仙、妖、鬼 等角色只是辅助性地出场。在人物造型上,剧中基本与人物本身特性联系起来, 特别是妖精的动物性外形,但有一定的美化,如悟空、八戒、沙僧的外貌在原著 中是十分丑陋、凶恶的,悟空是尖嘴缩腮、毛脸雷公嘴、罗圈腿、拐子步、红屁 股、长尾巴;八戒是黑猪一个,长嘴巴、蒲扇耳、黑脸短毛、身粗肚大;沙僧面 目凶狠、晦气脸,挂着骷髅头;剧中考虑到电视艺术的画面特性和观众的审美需 求,对三人形象中的妖怪特征有所弱化,虽然剧中人物初次见到他们都受惊吓, 但观众眼里他们的样子却丝毫不显得丑恶,反倒有较强的可爱度和艺术的喜感。 央视版 《西游记》对四个主要人物的个性表现有类型化、单一化的倾向,即对人 物个性集中表现几个突出的方面,而没有全部表现原著中人物的复杂而变化的个 性,如唐僧,为求取真经,历经艰难险阻,锲而不舍,仁慈虔诚;孙悟空,本领 超群,嫉恶如仇,不食人间烟火;猪八戒,憨厚淳朴,爱耍小聪明,对世俗的食 色颇感兴趣;沙僧,忠厚本分;这些主体个性已在观众心中定格。在表现方式上, 剧中人物个性主要通过人物行为和人物关系来间接展现,而较少运用人物语言、 心理活动等直接因素。 孙悟空。央视版《西游记》中孙悟空在整体故事和取经大业中都占据了第一 号人物地位,其出场最多,西行一路都主要是其降妖护师的风采表现,其个性也 聚焦在机灵勇敢、神通变化上;央视版《西游记》中悟窄对上天宫做官更多是抱 持一种新鲜、好玩的心态,无人相告为官的受约束,他到大宫依然由着自己的性 子;其实他并不真的在意官大官小,弼马温也做得开心,只是官位品级意味着受 重视程度,他当然不能接受被看不起;第二次上天宫做齐天大圣,他再次发现未 被同等对待,于是才无视天宫存在,扰乱蟠桃会,酒醉后偷食仙丹,挑衅天宫威 严,引发与天宫的对立冲突;正是在一番番较量中,悟空见到天兵天将的虚弱, 也意识到自己的强大,心中更是不满天宫对他的轻视,才说出取代玉帝的话来; 参考姚小鸥:古典名著的电视剧改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4 受压五行山时,悟空叫嚣的是被如来欺骗,五百年后,观音点化指路,他也只为 获取自由身而认错,愿皈依佛门,至于他心中是否真的觉得错了,剧情未作体现, 一路上大闹天宫是悟空自我炫耀、震慑妖魔的辉煌史迹。央视版《西游记》中悟 空的第一位师父是他跋山涉水才拜得的,须菩提老祖于悟空有传教授艺之恩;他 对这位师父尊敬备至,并深得师父意旨,当他因不遵师诲、炫耀变化之功而被师 父狠言驱逐时,他认错求宽恕,泪言未报师恩、心中有愧;当他求找医活人参果 树之法途经三星洞时,见到师父的观宇荒废无人,不禁悲泣伤怀;悟空的第二位 师父是受观音菩萨指定的,唐僧对于悟空有救身之恩,悟空对于唐僧有救护之责, 他对这位师父由不敬渐转向敬爱关怀,唐僧病中流泪时,悟空好言劝慰、服侍在 侧;悟空在两位师弟面前有着大师兄的威严和道义,对八戒时时戏弄,对沙僧一 直和和睦睦。悟空与其他人物的联系涉及不多,他与各路神仙交情不错,与人生 果树的主人镇元大仙不打不相识结为兄弟,而与牛魔王的结义之情也是点到为 止,对作恶妖精一律无情,对受难者则侠义相助。 唐僧。央视版《西游记》中唐僧被改动的幅度较大,原著中“那长老大惊失 色”或“流下泪来”的行为和自私、无情无义的话语在剧中都被删减,突出的是 唐僧为师的庄严和取经的坚定之心。剧中,唐僧有着凡人的弱小无力,遇到擒捉 时总会受到惊吓,还会被凶恶的妖怪吓晕,受擒捉后大多只能等待徒弟救援,但 也有几次参与降妖,一次是比试云梯坐禅,另两次是在悟空劝服下与老鼠精、玉 兔精周旋;在唐僧的意识里人妖分属两立,在蝎子精处,他便说人妖岂能相同对 待,因而对悟空打杀妖精,他并无异议。唐僧坚守取经宏誓,虽无力应对长路险 恶,被擒捉时常忧心丧命后取经大业便中断,虽时时思念故土,不知何时能够取 得真经还乡,病中还流泪担忧耽误取经行程,他在种种压力和不确定因素中却未 有丝毫退意,不曾放弃。唐僧还是一个慈祥的师父,他为悟空缝制虎皮裙时针针 线线都显爱心;他处于三位徒弟的保护中,因三人个性不同,他与三人的关系表 现也不同。他与悟空有过冲突,却渐渐依赖悟空,遇事也昕悟空主见,还知问悟 空辛苦;他对八戒有些偏袒和宽容,偶有教化;对沙僧从无批判。 猪八戒。央视版《西游记》中八戒憨拙可爱,他有贪吃贪睡贪色、临阵脱逃 等小毛病,却无坏心眼连要降他的岳父高老爷称他老实、勤劳;他对浑家高翠兰 体贴呵护;他对唐僧细致照顾;他虽怕悟空打骂,却也伺机反击;他唯一敢欺负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当代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为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当代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西游记,重拍,浙江,名著,作品,热潮,张纪中,央视版,摘要,四大名著,导演,故事,本年度,电视,版本,荧幕,电视剧,试论,投资,影视创作,另一部,影视集团,影视改编,未上映,相关电影,还将有,在此次

2020-07-09 #经典故事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西游记,重拍,浙江,名著,作品,热潮,张纪中,央视版,摘要,四大名著,导演,故事,本年度,电视,版本,荧幕,电视剧,试论,投资,影视创作,另一部,影视集团,影视改编,未上映,相关电影,还将有,在此次

2020-07-10 #故事大全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西游记,重拍,浙江,名著,作品,热潮,张纪中,央视版,摘要,四大名著,导演,故事,本年度,电视,版本,荧幕,电视剧,试论,投资,影视创作,另一部,影视集团,影视改编,未上映,相关电影,还将有,在此次

2020-07-10 #小故事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西游记,重拍,浙江,名著,作品,热潮,张纪中,央视版,摘要,四大名著,导演,故事,本年度,电视,版本,荧幕,电视剧,试论,投资,影视创作,另一部,影视集团,影视改编,未上映,相关电影,还将有,在此次

2020-07-09 #长篇故事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西游记,重拍,浙江,名著,作品,热潮,张纪中,央视版,摘要,四大名著,导演,故事,本年度,电视,版本,荧幕,电视剧,试论,投资,影视创作,另一部,影视集团,影视改编,未上映,相关电影,还将有,在此次

2020-07-10 #长篇故事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西游记,重拍,浙江,名著,作品,热潮,张纪中,央视版,摘要,四大名著,导演,故事,本年度,电视,版本,荧幕,电视剧,试论,投资,影视创作,另一部,影视集团,影视改编,未上映,相关电影,还将有,在此次

2020-07-10 #小故事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西游记,重拍,浙江,名著,作品,热潮,张纪中,央视版,摘要,四大名著,导演,故事,本年度,电视,版本,荧幕,电视剧,试论,投资,影视创作,另一部,影视集团,影视改编,未上映,相关电影,还将有,在此次

2012-02-16 #经典故事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西游记,重拍,浙江,名著,作品,热潮,张纪中,央视版,摘要,四大名著,导演,故事,本年度,电视,版本,荧幕,电视剧,试论,投资,影视创作,另一部,影视集团,影视改编,未上映,相关电影,还将有,在此次

2012-11-19 #故事大全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试论名著《西游记》故事在影视改编中的新变——以央视版《西游记》与浙江版《西游记》

西游记,重拍,浙江,名著,作品,热潮,张纪中,央视版,摘要,四大名著,导演,故事,本年度,电视,版本,荧幕,电视剧,试论,投资,影视创作,另一部,影视集团,影视改编,未上映,相关电影,还将有,在此次

2018-10-1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