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北京少数民族上班族:我不愿意过传统节日!就因为这四点

时间:2008-04-07

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现状以及未来有一些基础的判断,好吧,我说得准确一点,有一些深度的判断,为了验证我们的判断是否客观,我们开启了新一轮的社会调查,

提示:本文共有 17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口袋节日的初衷是将中国8000余个传统节日装进你的口袋,不是出于商业的目的在做这件事,仅仅是觉得这8000余个传统节日有点意思,非常有点意思!

我们收集了56个民族,也包括72个未识别民族总计8000余个传统节日的文献资料,这个过程耗时很长,犹如我在上期谈到的那样(可以点击我的头像进入我的主页查看文章:传统节日都没人看了你还写?作者:都没人看了还不写?),最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我还是单身狗,现在我大儿子已经6岁了。

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现状以及未来有一些基础的判断,好吧,我说得准确一点,有一些深度的判断,为了验证我们的判断是否客观,我们开启了新一轮的社会调查,兵分两路,一路走大城市,一路走田野方向,我会把这个过程不定期的跟大家分享,并且最终会形成一份报告,公之于众。

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具有代表的人群:

出身于少数民族地区,通过读书,走出大山,到大城市工作和生活。

在新旧生活方式、多元文化中游离、徘徊、甚至迷茫。

应调查对象的要求,本文不会上她的照片,我曾建议她上一张美美的照片,万一有人相中,嫁在北京了呢?

她告诉我说:要嫁早嫁了!

这信息量很大,我至今仍未解读出来。

为了行文的方便,在本文中,我给她起一名字,叫“阿花”,很有年代感!很有区域特色!对吧?

阿花是出身于贵州黔东南的一名苗族女孩,在北京工作了6年,如同大多数北漂一样,她每天要花3小时40分钟在地铁上,有4名室友,一年回一次老家...

最初跟阿花联系,说明我们的来意之后,她是很吃惊的,一方面觉得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有一个陌生的人来跟她聊熟悉的苗族传统节日,另一方面是不解,觉得你们做这个有什么用呢?

跟阿花聊了一个小时左右,占用了她的时间,咖啡钱还是她付的,很谢谢她。

之后我整理了录音材料,本文就不以访谈对话的形式将内容一一罗列出来,而将核心问题提取出来:

阿花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说的传统节日是单指苗族的节日?还是说法定的节日,像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之类的?

阿花果真是做产品经理的,思维和逻辑是如此的清晰!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背后却有故事的问题,而我最终的回答是:都算。

我把阿花的回答总结成一个答案:我不愿意过!

这个答案的背后有些是很直接的原因,而有一些却是需要冷静并且深度思考的问题:

一、会形成负担

我跟阿花聊到了很多苗族的古老传统节日,犹如苗年、姊妹节、四月八、鼓藏节等,可以感受到阿花觉得很骄傲,同时也很遗憾,因为要想过节,就得请假回老家,而时间成本以及路途上面产生的费用会给阿花造成一定的负担。

二、场景缺失

在阿花工作的北京,自然是不具备过苗族传统节日的土壤及氛围,而即便回家,很多节日被旅游包装,人山人海,已然失去了记忆中那个节日的感觉。

三、西方文化的冲击

这个原因并非阿花提出来的,是我问的,问到一个很持久的问题,就是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否喜欢过洋节而不喜欢过传统节日?阿花的回答让我感到意外,阿花认为洋节和传统节日并不是矛盾关系!也不是逻辑关系,并不是因为有了洋节,所以不过传统节日。我仍然把这一点写上来,是因为阿花说在她身边有这样的现象。

四、节日文化的表层理解以及功能性缺失

对于很多的节日,阿花是不知道节日背后的文化的,尤其是一些祭祀类的节日,因为阿花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无神论的,是反“迷信”的,犹如一些祈求丰收的节日。

可她不知道的是,在特殊的农耕文明时期,在对大自然的认知非常有限,科学技术及生产力极端底下的前提下,人们非常积极的采取行动,以保证庄稼的收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跟现在建大棚防冰雹、打农药驱虫、施化肥增收是一样的逻辑,这些节日背后所反映的却是苗族积极的生活态度!

苗族的很多节日是具备功能性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社交功能,比如非常典型的姊妹节、龙舟节等,可是进入到当今信息时代以后,人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某信、某陌、某探之类的社交应用层出不穷,以至于节日的功能性缺失了,参加节日的原始动力就没有了。

跟阿花聊完,我有着非常明显的感受,阿花从骨子里面是爱着苗族的传统节日的!不愿意过传统节日的背后也有很多的无奈。

文章的最后再次谢谢阿花,也别忘了咱们的约定,明年回老家来过姊妹节,万一脱单了呢?

如果你觉得传统节日有点意思,可以加关注,我会把中国8000余个传统节日分享给你,哪怕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消失!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北京少数民族上班族:我不愿意过传统节日!就因为这四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精神和物质需求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精神和物质需求

节日,宗教,群众,民族,节日活动,宣传,人们,少数民族,感情,希望你能,节日文化,文化,作用,功能,精神,发展,活动,宗教节日,希望你,精神需要,中华民族,信仰,把头,苗族,范围,藏族,蒙古族,马克思,多民族,三月三

2018-10-12 #故事会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苗年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苗年

苗族,游方,踩芦笙,传统节日,人们,形式,舞蹈,芦笙,青年,下跳,主人,乐舞,乐器,日期,农历,全身,打扫卫生,娱乐活动,场地,地区,威望,姑娘,场所,女子,山坡,小伙子,才能,新衣,斗牛场,早饭

2007-08-31 #长篇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继承积淀和宣传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继承积淀和宣传

文化,伊斯兰教,宗教,节日,伊斯兰文化,中国,民族,历史,功能,各民族,经济文化,节日文化,佛教,傣族,清真寺,类型,民族文化,世俗,云南省,伊斯兰,传统节日,地位,山地,成果,歌舞,民族性,特点,畜牧,科学,穆斯林

2011-03-16 #故事会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泼水节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泼水节

泼水,姑娘,傣族,祝福,德昂族,节日,青年,人们,小伙子,阿昌族,男女,姑娘们,活动,人间,布朗族,太阳,竹篮,采花,仪式,傣家,吉祥,清水,节日期间,象脚鼓,鲜花,习俗,传说,佛寺,佛像,少数民族

2007-11-04 #故事会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蒙古族牧业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蒙古族牧业节日

牧民,蒙古族,牲畜,农历,人们,牧草,草场,节日,马群,印记,套马,植物,骑手,本哈,马日,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土地,民族,科尔沁草原,篝火,蒙古,草原,蹄声,速度,牧民们,节日盛装,草原上,高寒地区,中蒙

2020-01-06 #短篇故事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藏历年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藏历年

节日,藏历,小鬼,汉族,民间,猴子,背水,舞蹈,藏族人,酥油,青稞,面具,表演,一年里,妇女们,换卡,洛萨,达洛,家庭主妇,周期,五行,佛祖,全家,初一,凤舞,南坪县,动作,口气,吉祥,相配

2019-02-08 #小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 裕固族牧业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 裕固族牧业节日

吉雅,牲畜,烈马,神像,主人,农历,牧民,节日,裕固族,鄂温克族,鄂温克人,萨满,小羊羔,人畜,周岁,呼伦贝尔盟,塔吉克族,奶茶,河西走廊,牧业,牧畜,篝火,草原,陈巴尔虎旗,马鬃,马尾,骑手,活动,小马驹,节日里

2018-11-20 #短篇故事

美丽泸沽湖 这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里居然没有中秋节

美丽泸沽湖 这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里居然没有中秋节

普米族,火塘,节日,泸沽湖,民族,多吉,传统节日,文化,洛克先生,人和,怀抱,地方,中秋佳节,习惯,习俗,人们,传统,全家老小,功课,嘛呢堆,岩洞,天时,安泰,宁蒗,妻子,家人,少数民族,年饭,库姆,本世纪初

2008-04-2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