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荔枝情深:家国情怀的别样表达

时间:2008-04-12

200多年前,岭南佳果荔枝漂洋过海,在非洲大地扎根成长,并日益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作物,其中尤以马达加斯加为盛

提示:本文共有 60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在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和新年里,一批批来自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等非洲国家的荔枝,如期走上了欧洲人的餐桌,为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增添了许多团圆喜庆的氛围。

200多年前,岭南佳果荔枝漂洋过海,在非洲大地扎根成长,并日益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作物,其中尤以马达加斯加为盛。来自中国驻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发布的消息显示,马达加斯加为世界第五大荔枝产区,仅次于中国大陆、印度、越南和中国台湾。

荔枝情,家国情。荔枝在非洲的生长印记,与南顺人在非洲的成长轨迹相似——离开祖国、扎根异乡,顽强拼搏、崭露头角,并逐步走向更加宽广的世界舞台。但就如荔枝的英文名litchi依然保持着鲜明的中文发音一样,南顺人无论在哪里,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

“离支”入非

南顺乡亲扎根异乡结出硕果

“咔嚓!”陈健江拧紧剪刀用力一合,一根串着累累红果的枝条应声而落。

陈健江是居住在马达加斯加港口城市塔马塔夫的南顺侨领。他所剪下来的红果,就是荔枝。数年前,陈健江在城郊买下了一块占地面积约180公顷的地块,专门用来种荔枝。在遭受了两个“小年”后,他的荔枝园在今年迎来了丰收。

“今年荔枝的品相不错,但树枝还得好好修剪。”一边说着话,陈健江一边仔细地查看树木的生长情况,并再度拧紧了剪刀——又是“咔嚓”一声,又一串荔枝离开了树干。

荔枝,本身就带着离别的意味。最早关于荔枝的文献,来自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中把荔枝叫做“离支”,即离开枝丫的意思。

马国的史料记载,离开原产国中国的荔枝,几经漂泊,于1802年进入马达加斯加,并陆续在毛里求斯、南非、卢旺达等国家生根发芽。

来自中国驻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发布的消息显示,马达加斯加为世界第五大荔枝产区,仅次于中国大陆、印度、越南和中国台湾。而位于马国东海岸的港口城市塔马塔夫,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运输条件,都非常适合荔枝产业的发展壮大。这座城市的荔枝产量在马国占比超过七成。每年10月底,荔枝红透,第一艘载满荔枝离开非洲驶往欧洲的大船,也总是从这里出发。

塔马塔夫,也是南顺乡亲离开祖国登陆马达加斯加的第一站。就在荔枝进入马国后不久,第一批华人也在塔马塔夫登陆,开启异国谋生之路。

北京大学教授李安山表示,最早抵达马达加斯加的华人名叫陈敖,是广东顺德沙滘人。在陈敖立稳脚跟之后,一批批南海、顺德老乡也陆续乘船而下,前往这个同样长有岭南佳果的国家寻求发展。

几经磨难,在塔马塔夫的南顺乡亲如同荔枝树般,深深地扎根在了马国大地上。凭借不懈的努力,许多南顺人都在马国的政商界崭露头角,并逐渐积累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在异国他乡结出了累累硕果。

情如荔甜

华人华侨身在非洲心系祖国

2019年11月29日的清晨,骤雨初歇,闷热的塔马塔夫有了几丝清凉的味道,头顶荔枝的非洲姑娘袅袅走过街道,准备到集市上去售卖这些还沾着雨水的鲜果。

在塔马塔夫南顺会馆的新址——华侨总会礼堂里,3名非洲少女正在厨房忙碌,她们要把一筐筐荔枝的外壳逐个剥下,并把果肉放入铁盘中。当天,礼堂承接了一场当地人的婚宴,这些晶莹剔透的荔枝肉将作为婚宴的美食,供宾客们享用。

离开原产地中国的荔枝,在非洲栽种的历史已经超过200年,并早已成为非洲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它的英文名litchi依然保留了鲜明的中文音调;而离开祖国的南顺乡亲,在非洲的生活奋斗历程也接近200年,他们一代接一代地在非洲大地上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始终不忘的依然是故乡——

抗日战争时期,包括南顺会馆在内的马达加斯加各个侨团聚集在塔马塔夫,协商捐款抗日事宜,并为此成立了剧社,在整个马岛巡回演出筹集资金,支援祖国抗日。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里求斯的华人华侨特别是年轻一代,时刻关注着祖国的成长与建设,他们以诗言志,与祖国同频:“星光!星光!你像海燕一般的英勇,飞越在暴风雨的天空。天空布满了黑暗,你要飞跃得更加英勇,冲破周遭的黑暗!”

1998年1月,中国与南非建交,此时包括南海侨商在内的粤港澳商人在南非已有1万多人,他们成立了南非粤港澳总商会,并帮助筹建中国驻南非大使馆,得到了外交部的高度肯定……

“情如荔蜜甜,心比荔枝果核更细致。”粤剧名伶红线女的一曲《荔枝颂》,唱出了荔枝情深,也道出了无数非洲南海乡亲的心声。

塔马塔夫华侨总会副主任梁国辉,祖籍佛山南海,在马国出生长大,会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身为“侨三代”,他坚持让自己的子女都上华侨学校,并回中国读大学,研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还曾多次带他们去自己的南海老家。

梁国辉年事已高,他对自己的未来早已有打算。“我是一定要回南海的,落叶归根,南海就是我的家。”梁国辉说。

佳果回甘

中非合作搭起“连心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1000多年前,荔枝就已经是令人倾心不已的美味佳果。而这一由唐代诗人杜牧写下来的动人诗篇,也成就了荔枝中的佳品——妃子笑。

陈健江的荔枝园里栽种的,就是妃子笑,它还是中马两国农业合作的成果。

数年前,来自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专家曾经受邀到马达加斯加进行考察研究,他们也把最新的农业技术带了过去,其中就包括妃子笑的栽种技术和培育方法。而陈健江的荔枝园,就是这一次中马农业合作的见证者和试验田。

如今,专家早已回国,而妃子笑则在马国肥沃的大地上开花结果。“专家们不仅带来了技术,更带来了丰收的喜悦。”陈健江说,“今年的这一批妃子笑我不打算卖,我要送给我的亲朋好友们一起分享。”

在非洲,来自中国的专家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妃子笑。

光是2019年10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分院院长林纯莹就飞了两趟加纳。援非8年,这位南海女医生已经给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从2011年开始,林纯莹就作为援非医生往返在中国与加纳之间。第一次援助持续两年,其间她只回国了一次,但她母亲的头发却已经全白了。

亲人的牵挂让她歉疚,但是加纳当地的病人情况更让她放心不下:“身为一名心血管病专家,我在加纳亲眼看到了太多的患者,是因为医疗设备的不齐全、科室建设的不完善等原因而耽误了治疗,太可惜了!”

从2014年起,林纯莹开始推进“中加西非心脏合作项目”,为加纳定向培养心内科医生。如今,她所带出来的弟子已经可以独立操刀重大手术,还有人已经成为了加纳首屈一指的心血管病医生。这支由她一手培育的“带不走”的医疗队,正在加纳当地不断壮大。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的芬芳甘甜,让人齿颊留香。而非洲所带给南海警察黎倍君的回忆,也如同荔枝般美好。

现任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指挥中心指挥长的黎倍君,曾在2013年作为维和警察远赴非洲利比里亚执行任务,为期一年。在这个刚刚经历完动荡的西非国家,黎倍君感受到的却是非洲人对中国的信任与友好。“当地人对中国人特别亲切!”黎倍君说,“我每一次走在街上,当地人都会争着用中文‘你好’来跟我打招呼!”

从农业合作到医疗援助,从民间交流到官方交往,在非洲大陆生生不息的荔枝,见证着一座座中非“连心桥”的搭建与应用。“中非合作是平等自愿、互利共赢的合作,基础非常牢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刘继森说,“而且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合作的前景也将非常广阔,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社会建设方面,都将迎来更多机遇。”

■对话

马达加斯加新任驻华大使罗班松·让·路易:

拟在佛山设立交流办公室

增进马国与广东交流合作

“马达加斯加当前正在大力推动工业化发展,希望加强‘马达制造’与‘佛山制造’‘广东制造’的对接和合作,实现发展共赢。”马达加斯加新任驻华大使罗班松·让·路易说。罗班松2019年12月29日抵京履任,在出发前,他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接受了南方日报“寻访全球南海会馆”调研组专访。

罗班松与中国渊源颇深,祖父来自广东顺德,他于1952年在首都塔那那利佛出生,为第三代华人。“岑信生”,是他的中文名。

“我对中国的印象很好。”在以驻华大使身份赴华之前,罗班松曾以马达加斯加卫生部长身份到过甘肃考察医疗事业,曾回到故乡寻根,也曾作为马达加斯加代表团成员参加北京奥运会。如今,再度踏上祖父的故乡,罗班松对中马之间的交流合作抱有美好愿景。

“包括佛山制造、广东制造在内的中国产品,在马达加斯加很畅销,有着很高的美誉度。”罗班松提到,未来希望与故乡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包括争取在佛山设立交流办公室,增进马达加斯加与广东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华字号”商品在马国意味着友好

“我的祖父是顺德乐从人,1917年来到马达加斯加,父亲1925年在马国北部的城市出生。”罗班松的家族起源历史与大多数马国华人相似,祖辈自南顺地区来到非洲东海岸的岛国,从此落地生根。

“祖辈时常跟我提起,他们搭乘一艘来自中国的船,在印度洋上航行。”他的这一家族记忆,就是当年南顺华侨漂洋过海经历留下的历史场景。

罗班松的父亲继承了华人的优良传统。“我的父亲在马国做小商品生意,通过卖汽水、蜡烛、鞋油起家,在当时华人圈里父亲的生意做得比较好。”

父亲为中马混血儿,母亲具有马国与法国血统,这让罗班松具有多元文化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熏陶,更能以一种客观的角度看待中国与华人,“南顺华侨就与本地人相处得很融洽。”

在罗班松看来,无论是当年华人从事的商贸活动,还是如今中国制造的产品到来,这些“华字号”商品都意味着友好。“中国的商品价廉物美,对改善马达加斯加国人生活很有帮助。”罗班松表示,中国正在帮助马达加斯加,“中国也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他国进行贸易往来,中马两国的关系很稳固。”

罗班松认为,中国对马达加斯加的帮助,不仅体现在道路、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方面,也体现在深层次的人文交往等方面。比如,中国通过开展技术合作派遣专家组,在当地培训了大批技术人员;邀请马国官员赴华参加研修班和学历学位教育,为马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分享了中国发展经验。

如今,罗班松成为马达加斯加新任驻华大使,肩负起增进马中交流的重任。“每次到中国都能感受到这里的变化与发展。”他表示,希望马达加斯加与中国能有更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也希望马国下一代的年轻人能够有更多与中国交流的机会。

希望更多马国产品远销中国

在马达加斯加京城中华总会青年会的周日聚会上,老华侨吴础禧特地在旧年历上手绘了佛山五区的地图,向华侨们介绍远在万里的故乡。

在场的罗班松也认真地听了介绍。罗班松说:“我曾多次到访佛山、广东,并专门进行过寻根之旅,感觉佛山是一座制造业发达的大城市。”他表示,希望马达加斯加将来的发展能与佛山一样快,更希望和佛山达成更密切的合作关系,比如在佛山设立交流办公室,增进马国与佛山、广东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接过手绘的佛山地图,罗班松翻到空白页,现场画出一幅马达加斯加地图。在地图上,他标注出国内中部及沿海的一些铁路位置。“铁路建设对马国经济有很大的帮助,商品的流转进出会大为方便,希望能得到中国的支持。”罗班松说,马中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他对马中之间的经济合作抱有美好愿景。

罗班松的愿景就是从本国的发展方向出发的。新一届马达加斯加政府于今年推出了新施政纲领。其中包括了在工业化领域推广“马达制造”(Vitamalagasy)标志,实施工业化计划,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展销;在农业领域提高粮食产量,支持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农业相关领域,实施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等计划;在基础设施领域推进新建公路与国道修复工程,改进交通运输服务;在卫生健康领域加强疟疾等疾病防控工作。

“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我希望推进更多的马国产业与广东开展经贸合作,也希望看到更多的马国产品在中国销售。”罗班松表示,同时,也希望中国企业能在马国健康发展,增进彼此交往。

事实上,经过中马双方共同努力,如今中国已成为马达加斯加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目的地国。2018年,中马两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12.1亿美元,建交以来增长了100倍。

马达加斯加是第一批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非洲国家之一。当记者谈起“一带一路”时,不谙中文的罗班松听到后也念起来,讲出这个词的汉语发音。罗班松表示,将推进马达加斯加同“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对接,不断促进两国互惠互利。

■现场

40年风雨不改的青年会:

每个周日都是聚会日

“好波!”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京华小学的水泥操场上,传来一阵阵用粤语发出的欢呼声。一群年轻人正在打篮球,只见一人大步向前,举手投篮,球在空中划出了一个优美的弧线,然后就进入篮筐。

对于南海乡亲杜建威和伦永坤来说,这样充满活力的画面,他俩几乎在每个星期日都会看到,甚至也会是这个画面中的活跃分子——每个周日,都是他们的聚会日。

他们,指的是马达加斯加京城中华总会青年会的成员们。40年前,一群在马达加斯加的青年华侨们自发成立了这样一个协会,他们大多祖籍广东南海和顺德,父辈们不乏是南顺会馆的会员。

从成立之日起,会员们就约定每个周日都举行一次聚会,由青年会的会员们轮流做东,地点大部分时间都设在京华小学里。40年风雨不改,聚会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包括中国驻马达加斯加大使杨小茸,以及新任的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罗班松·让·路易都曾来参加。

2019年12月初,南方日报“寻访全球南海会馆”调研组来到马国,受邀参与了一次青年会的活动。当天做东的,刚好是杜建威和伦永坤两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他俩先后从佛山南海来到马国打拼,在异国成了情深义重的好兄弟。

当天一大早,杜建威和伦永坤就分工合作,一个人去拿烧鸡,另一个去拿烧乳猪——这是早就已经下订、请当地粤菜师傅做的地道美食,也是这一次聚餐的“硬菜”。

提着鸡、端着猪,杜建威和伦永坤分头开车到京华小学会合。此时,操场上已经有人在打篮球、打排球,而操场旁用铁皮搭建起来的棚房里,一张张长方桌已经铺上了淡紫色的桌布,桌上摆好了透明的玻璃杯,还有银色的叉子和金色的餐盘。房间的一角,还有人支起桌子打麻将,搓牌声和夹带着粤语的笑声此起彼伏。

虽说是青年会的聚会,但是不少人的面孔却并不年轻。“很多中年人、老年人都会来。”杜建威说,“他们当年是青年,在这里拍拖(粤语,指谈恋爱),成家后又带着儿女们参加,到现在他们老了,就带着孙儿来参加。”

如果说南顺会馆等华人侨团更多的是出于抱团取暖、社会交往等需求聚在一起,那么青年会更多的则是承担了一种“社区组织”的功能——除了像杜建威和伦永坤这样独自闯荡异国他乡的南海人之外,青年会的大部分会员都是“侨二代”,他们的父辈在马国已经安了家,相比起父辈讲究的忠和义,到了他们这一代,更需要的是具体入微的交流,他们更希望能够在一种平等宽松的环境中挥洒汗水、收获欢乐、结交朋友。

如同杜建威所言,青年会能够40年持续举办周日聚会的原因,就在于它对友谊的珍惜和珍重。“大家都是平等的,轮流做东,不分你我,有钱的就多出点钱,有力的就多出点力,至紧要在一起开开心心。”他说。

“饮胜(粤语,指干杯)!”不一会儿,已经斩成块的烧鸡和烧乳猪陆续从厨房里端了出来,分派至每一张长桌上,玩牌的、玩球的人们都陆陆续续地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同时往自己的杯子里倒满饮料,举杯庆贺。

撰文:罗琼 卢浩能 田人心

统筹:叶能军 赵进

策划:何又华 林焕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荔枝情深:家国情怀的别样表达”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感受别样家国情怀!一等功臣 抗洪英雄为东莞新生上“开学第一课”

感受别样家国情怀!一等功臣 抗洪英雄为东莞新生上“开学第一课”

国防,国防教育,活动,东莞,历史,同学们,讲座,新生,新时代,主题,情怀,武装部,朱世学,师生们,师生,强军,祖国,老兵,一等功臣,国防意识,南城街道,全民,东莞市,专题讲座,亲身经历,南城,同学,国家,学生,战斗故事

2009-01-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永年故事:半路出家 却在“方寸世界”刻出别样情怀

永年故事:半路出家 却在“方寸世界”刻出别样情怀

来源,情怀,艺术,技艺,中国传统,世界,世界杯,中国,云南,作品,篆刻,荔枝,评论,飞机,创作,新媒体,篆刻艺术,张一山,侯勇,墨德,朱凡,李俊锋,王澄,祖伏羲,红孩,赵金华,鸿儒,中国梦,北京金台艺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

2020-06-24 #故事大全

“疫情下的家书”系列音频今日上线荔枝APP!家书纸短情长 家国之歌磅礴!

“疫情下的家书”系列音频今日上线荔枝APP!家书纸短情长 家国之歌磅礴!

疫情,家书,音频,活动,传播,广州市,家国,人们,故事,爸爸,工作,社科联,一线,奶奶,荔枝,武汉医院,上线,中华儿女,书信,亲人,全球,口罩,四海一家,学生,市民,广东,情怀,方式,武汉,父母

2012-11-02 #长篇故事

感受家国情怀 关于家国情怀当代名人事例的介绍

感受家国情怀 关于家国情怀当代名人事例的介绍

梁衡,作家,家国,历史,散文,重阳木,基础,情怀,生态,理论家,读者,记者,香山,全委会,古思,曾荣,管仲,齐桓公,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署,新角度,新观念,留家,都会,上个世纪,修养,事物,乡愁

2015-05-29 #故事阅读

感受家国情怀 关于家国情怀当代名人事例的介绍

感受家国情怀 关于家国情怀当代名人事例的介绍

梁衡,作家,家国,历史,散文,重阳木,基础,情怀,生态,理论家,读者,记者,香山,全委会,古思,曾荣,管仲,齐桓公,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署,新角度,新观念,留家,都会,上个世纪,修养,事物,乡愁

2012-07-23 #长篇故事

感受家国情怀 关于家国情怀当代名人事例的介绍

感受家国情怀 关于家国情怀当代名人事例的介绍

情怀,梁衡,家国,作家,历史,理论家,记者,全委会,重阳木,于家国,曾荣,管仲,齐桓公,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署,当代名人,新角度,新观念,留家,事例,乡愁,互联网,人数,人教版,人文,华表,作品,人民日报

2018-09-05 #故事大全

家国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浓浓的家国情怀

家国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浓浓的家国情怀

国是,家人,爱家,习近平,家国,爱的,爱群,公益,使命,厦门,新春佳节,央视网,工作室,家庭,微信,总书记,情怀,短片,深入群众,日报社,理想,矩阵,肩膀,避风港,发展,为大家,人的心,勇敢地,微视频,家国天下

2008-05-24 #小故事

名家荐书·李华荣:青少年读的书 要紧扣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也是一种博爱的表现

名家荐书·李华荣:青少年读的书 要紧扣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也是一种博爱的表现

活动,李华荣,情怀,青少年,这本书,书香,主题,家国,爱的,全民,中国梦,一线,互联网,历史,小康,天眼,思想,攻坚战,新闻,校长,格局,疫情,科技,科学家,读的书,贵州,贵州省,高原,攻坚,防控

2015-05-2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