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行知求真 以文化人” 上海宝山打造特色教育文化平台

时间:2008-04-26

长期以来,上海宝山弘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崇高精神,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多样化、系统化、立体化的教育文化平台

提示:本文共有 10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10月18日,在陶行知先生的第二故乡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上海“行知读书会”恰好走过一周年,成为“行知基因”融入宝山教育文化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上海宝山弘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崇高精神,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多样化、系统化、立体化的教育文化平台。

上海“行知读书会”成立一年来,坚持“知行合一文教结合”的理念,每两周邀请一位名师名家分享读书感悟、思想新知。24场高质量的分享活动,涉及历史、文学、艺术、科学、建筑等领域。葛剑雄、陈子善、马尚龙、刘统、汪涌豪、淳子、李天纲等沪上名家纷纷带来精彩的读书分享。在读书与赏艺相结合的“行知赏艺会”上,王汝刚、张静娴、周红等艺术家亲临现场与读者交流互动。

如今,“周末去行知读书会听课”已成了众多沪上书迷的新时尚,许多忠实的阅读爱好者经常远道而来参加读书会活动。大场镇党委书记杨金娣说,大场镇将用好读书会这个阵地,积极探索引领社区发展的文化新模式,努力打响“书香上海”文化品牌。2018年12月,“行知读书会”被上海市文明办授予“上海市市民修身行动市级示范点”。

2019年10月18日,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和全国首位美育特级教师王圣民在上海“行知读书会周年荟”上分享行知理念,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28周年。

陶行知先生1891年10月18日出生于安徽歙县。他一生中曾两次来到宝山,在大场镇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并在这里走完了他生命中的最后100天。

在宝山区委书记汪泓看来,继承陶行知先生的伟大事业,弘扬陶行知先生的崇高精神,对于宝山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师陶立德”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洋溢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每年清明节,校长杨卫红都会带领全校师生深情朗诵《行知赞歌》,表达对这位伟大教育家的纪念。杨卫红感慨:在我心里有着永远不变的行知情怀。

以“小先生制”为代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正深深影响宝山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专为来沪务工人员子女开设的宝山区民办山海小学,其前身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平民教育“山海工学团”。在这里,“小先生制”自主课堂模式,打破了以往只有老师讲解这种“独角戏”模式,由师本课堂向生本课堂转变,让学生知学、乐学、会学。

目前,宝山已形成陶行知纪念馆、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区、陶行知教育集团,构建起多样化、系统化、立体化的教育文化平台,让行知文化成为宝山立德树人的主旋律。宝山正着力打造“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让“行知基因”深深植入宝山教育文化的血脉。(邓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行知求真 以文化人” 上海宝山打造特色教育文化平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寻访家乡历史故事 “四史”学习教育上海宝山研学游线路启动

寻访家乡历史故事 “四史”学习教育上海宝山研学游线路启动

四史,宝山,上海,红色,教育,游客,中学,团队,宝山区,新闻,纪念馆,线路,队伍,新时代,博物馆,参与者,基因,居民区,市民,形式,文化,讲解员,路线,活动,启动仪式,吴淞镇,吴淞炮,文创园,文复,智谷

2007-12-25 #长篇故事

《永远的陶行知——101个快乐与成功的故事》前言

《永远的陶行知——101个快乐与成功的故事》前言

陶行知,陶研,故事,话剧,有关,学生,宝山,教育局,领导,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丁德,于漪,于梦,来索,王荣华,耿坚,陶行,闵行,陶斋,责任编辑,人民教育,实验学校,陶行知研究会,诞辰,箴言,上海市,一生,书籍,不吝指教

2020-07-12 #短篇故事

《永远的陶行知——101个快乐与成功的故事》前言

《永远的陶行知——101个快乐与成功的故事》前言

陶行知,陶研,故事,话剧,有关,学生,宝山,教育局,领导,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丁德,于漪,于梦,来索,王荣华,耿坚,陶行,闵行,陶斋,责任编辑,人民教育,实验学校,陶行知研究会,诞辰,箴言,上海市,一生,书籍,不吝指教

2013-05-10 #经典故事

以文化为媒 讲中国故事

以文化为媒 讲中国故事

产品,艺术节,艺术,文艺作品,舞剧,观众,诸迪,人民,全国,需求,创作,当代中国,惠民,博览会,文化,时代,群众,艺术创作,老百姓,院团,题材,面膜,中国力量,永不消逝的电波,草原英雄小姐妹,上海博物馆,中发,中国美术馆,爆款,上海

2014-04-01 #经典故事

以文学的美好赋予人们温暖与力量

以文学的美好赋予人们温暖与力量

青海,作家,小说,梅卓,撒拉族,创作,回族,文学,丛书,民族,世居,作品,文化,藏族,生活,散文,故事,黄河,万玛才旦,次仁,顿珠,韩庆,作者,史诗,文学创作,格萨尔,特征,玉树,精神,龙仁

2016-03-05 #小故事

读了几本书就是文化人了吗?

读了几本书就是文化人了吗?

人生,相信自己,先生,文化人,金克木,钱文忠,一生,感觉,道路,影响,研究,生活中,这本书,季羡林,不一样,和精,好的,女儿,一口气,个人,主见,亲情,事情,价值,作家,信心,回味,后人,内心,再读

2011-03-11 #故事会

民间故事:一家文化人 吃饭比学问

民间故事:一家文化人 吃饭比学问

姐姐,弟弟,一来一往,为题,百家姓,中央,作诗,母亲,民间故事,一家,文化人,比学,酒歌,父亲,一首诗,儿女们,诗一首,一笑,周吴,希范,微微,彭郎,苗凤,郑王,回来了,中年夫妇,下学,一家人,功名,书香

2020-07-16 #小故事

民间故事:一家文化人 吃饭比学问

民间故事:一家文化人 吃饭比学问

姐姐,弟弟,一来一往,为题,百家姓,中央,作诗,母亲,民间故事,一家,文化人,比学,酒歌,父亲,一首诗,儿女们,诗一首,一笑,周吴,希范,微微,彭郎,苗凤,郑王,回来了,中年夫妇,下学,一家人,功名,书香

2020-09-2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