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郑和下西洋的那些事儿

时间:2008-05-10

浡泥国就是今天的文莱,500年前曾称雄加里曼丹岛

提示:本文共有 39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安德门外石子岗乌龟山南麓,有一座奇怪的古墓——浡泥国王墓,是15世纪初浡泥国王卡纳的墓。

浡泥国就是今天的文莱,500年前曾称雄加里曼丹岛。

真是奇怪,堂堂外国国王的墓,为什么会出现在南京呢?

而在南京市鼓楼区下关狮子山麓,有一座“天妃宫”,这里供奉着一位女神。这又是为什么呢?

1405年7月11日,现苏州太仓刘家港,几十艘超级宝船陈列港外,锣鼓喧天,黄旗招展。

只见领头最雄壮的宝船上令旗一挥,整个船队好整以暇的驶出海港,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郑和下西洋。

更加令人惊叹的是,这样的远航竟然总共发生了七次。在28年里,郑和船队遍访东南亚,足迹继续向西,涉及印度、红海和东非。甚至有传言,郑和船队曾经发现了南极洲和美洲。

郑和下西洋留下了无数的传奇故事。

第一次远航,还没有离开大明王朝的疆域,就遇上了暴风雨(很可能是台风),郑和船队向 “妈祖”祈祷并用了牺牲祭祀。

“妈祖”是中国沿海地区传说中的海神,也称天妃。

郑和归航以后,向明成祖朱棣汇报了这次艰难的航行,建议建造天妃宫,感谢妈祖护佑郑和航海平安。在之后的6次远航之前,郑和都要率队前往天妃宫祭祀妈祖。

▲妈祖名叫林默娘,图为台湾的林默娘雕像

在当时,从东亚到东南亚、以至印度洋海域,明朝是最强大的国家,而其他地区仍处于分裂的状态。

很多地区纷争不断,弱肉强食,海盗横行,郑和的远航并非为了劫掠财宝,而是为了弘扬国威,邦联外交,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建立当地新秩序的作用。

▲马六甲市,郑和雕像

郑和的第一次远航就远至的回国路上,途经苏门答腊岛的三佛齐旧港,当时的海盗陈祖义非常嚣张,在日本、台湾、南海、印度洋上横行霸道,劫掠了50多座城市。郑和当即决定率兵剿匪,共歼灭五千多海盗,生擒陈祖义,并把他带回大明王朝枭首示众。

第二次远航,途经爪哇(现印度尼西亚),当时爪哇分裂成西爪哇与东爪哇,正在内战,西爪哇兵误杀明朝外交人员170人。

西爪哇国国王大惊失色,派出一位使者跟随郑和船队来到大明王朝,在朝堂上承认了自己犯罪的事实。

明朝政府判处西爪哇国赔偿黄金六万两,西爪哇国摄于明朝的军威,乖乖的奉上赔偿,与明朝恢复了外交关系。看了这段历史,你是否有些似曾相识?

第三次远航,郑和船队来到了印度洋,途经锡兰山国(现在的斯里兰卡),当时的锡兰山国国王认为郑和对他不恭敬,把郑和诱骗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的船队,想要一举歼灭当时最强的海军。

郑和一不做二不休,带领两千精兵突袭了锡兰国都,俘虏了国王和皇室成员,并押解他们回国。明成祖赦免了他们,让锡兰国另择贤君。

▲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中,有郑和活捉锡兰国王的情节

听了上面几个故事,你可能以为郑和远航就是一直在“打怪升级”。

其实更多的时候,郑和船队的职责是外交。在这过程中,大明王朝结交了很多朋友,很多小国的国王仰慕大明王朝的文化,来到华夏大地访问、旅游、学习甚至生活、居住,浡泥国王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的加里曼丹岛被三个国家占据: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文莱只有两个城市,是其中最小的国家。

然而在历史上,加里曼丹岛更响亮的名字叫做婆罗洲,当时最强的国家就是浡泥国(现在的文莱)。

1402年,浡泥国年轻的新国王卡纳登基。1405年,恰逢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郑和船队曾经来到浡泥国,但浡泥国王估计是听闻了郑和船队的名气,派使节来到南京朝见明成祖。

1408年,更是拖家带口,加上随从大臣总共150人的超级阵容来到明朝,在华夏大地上生活了一个多月,受到了明成祖的盛情款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个多月后,浡泥国王在南京因病去世了。

弥留之际,他在遗嘱中表示将自己在中国埋葬的愿望。听闻这一消息,明成祖非常哀痛,下令停朝三天,太子和亲王都参加了浡泥国王的葬礼。

前面我们提到的浡泥国王墓就是这位年轻国王的永生之地,现在是中国和文莱两国世代友好的见证。

第五次远航,郑和船队到达了非洲东部的亚丁湾。非洲列国带回了一大批非洲的原生态动物,比如猎豹、鸵鸟、犀牛、狮子、斑马、长颈鹿,让明代朝臣大饱眼福。

尤其是那最高的长颈鹿,明朝君臣没有一个认识,干脆有人翻出上古典籍中对传说中的神兽——“麒麟”的描述,发现极为相似,长颈鹿就这样成了中国的祥瑞——麒麟。

显然,这是拍马屁者所为。

一直以来,在很多宣传领域,往往会突出郑和宝船的大,甚至有人说它和现在的航母差不多大。其实,关于郑和宝船的大小,一直到现在还是有争议的。

1739年完成的《明史》中这样记载:“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按照这个44丈来计算,宝船约有140米长。

140米长,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史上最大的船——“海上巨人”号油轮:458.45米

辽宁号航母:306米

171驱逐舰(海口号):154米

传说中的郑和宝船:140米

史上最大的木船——怀俄明号:140米

北洋水师定远号:94.5米

静海寺记录的郑和宝船:45~50米

包括李约瑟在内的很多国外学者都接受了郑和宝船有100多米的观点,然而国内的众多学者却对此存在质疑。

从施工的角度来看,龙骨的铺设是建造船舶的第一步,它沿着船的中心线,从船头到船尾,起着支撑着整个船体的作用。如果龙骨不结实,容易断裂,那么在航海过程中船体就有解体的风险。

在郑和的时代,炼钢技术还没发明,更不用说现代的铝合金技术和复合材料了。

一根木头的强度毕竟是有限的,姑且不说当时有没有100多米的参天大树来提供木料,就是有,在海上遇到风浪,也很难保它不至于断裂。

▲郑和宝船模型,香港科学馆

史上最大的木船——美国的怀俄明号虽然也有140米长,却是在20世纪才建造起来,这已经比郑和还晚了500多年。再者,怀俄明号虽说是木船,却是由钢铁连接起来。

▲史上最大的木船:怀俄明号,长140米。

还有动力的问题,船越大,在海上航行需要的动力也就越大。

郑和那个年代可没有蒸汽机,更没有现代的内燃机技术,那是如何驱动如此庞大的船体呢?有记载,需要两百多人同时划桨,才能让宝船运行起来。

这显然是一个“皇帝金斧头”或者“马可波罗百万先生”之类的故事,一艘宝船上400-600人,有1/3到一半人要为船提供动力,这些人的食物又得占据重量,显然是不明智和不经济的。

▲郑和宝船真的有这么多水手划桨吗?

原来,《明史》中的记载来自马欢的《瀛涯胜览》,马欢参加了后面四次远航,他从1416年开始记录航行中的事件,经过35年修改和整理,在1451年定稿。

在这之后,《明史》也好,《三宝太监西洋记 》也好,其中关于宝船尺寸的描述都可以追溯到《瀛涯胜览》。

考古学有一条原则:孤证不立。既然这些数字都来自同一个源头,那就应该对这一点进行挑战或旁证。

▲马欢《瀛涯胜览》

就在天妃宫对面,有一座“静海寺”,是明成祖为褒奖郑和航海的功绩而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后来的晚清时分,《南京条约》就在此签订。

静海寺的一处碑文里提供了关于郑和宝船的关键信息:

永乐三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海道永乐四年大船驻于旧港口即古之三佛齐……首陈祖义金志名等于永乐五年七月内回亦由是……永乐七年将领官军乘驾一千五百料海船并八橹船……国王阿烈苦奈儿谋劫钱粮船只……阿烈古奈儿并家……

这里的故事前面我们都提过了,但其中的“二千料”、“一千五百料”是啥意思呢?

根据多方研究,中国传统海船的“料”指的是船只的净吨位容积,即可载空间总体积为多少石。经过换算,二千料海船大约长48米。

再后来,郑和的副手——洪保墓中出土了《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铭藏》,其中的铭文写道:

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贲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

也就是说郑和船队里最大的巨舶是“五千料”宝船,经过换算,“五千料”宝船大约长70米。

▲洪保墓中寿藏铭文。

在南京龙江地区的漓江路,有一个“郑和宝船厂遗址公园”,据说郑和的宝船当年就有一部分在这里建造。

我们看看下面的卫星图,黄色框内为6号船坞,上口宽约 44 米,下底宽 12 米,深度仅仅为 5 米,传说中100多米的宝船怎么放的进去呢?

▲南京,郑和宝船厂遗址

1957年,考古工作者们在这里发现了一根舵杆,长度约为11米左右,有人认为只有100多米的超级大船才会用如此之大的舵。

其实不然,中国传统的福船船型,舵杆的尺寸本来就特别大,所以这并不稀奇。这种长度的舵杆恰好对应于45-50米的船,这反而成了郑和宝船长度最有力的实物证据,也是让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数据。

近些年来,也有人试图复原传说中100多米长的郑和宝船,但都无疾而终。

我们小结一下,对于郑和宝船的一些观点和传说,我们可以做一些判断吧。

郑和宝船的长度约为140米可能性不大郑和船队率先发现了美洲大陆和南极洲 可能性微乎其微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搜查建文帝可能性微乎其微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对付中亚一霸帖木儿几乎不可能综上,郑和宝船和下西洋已经非常伟大,无需通过神话去证明,在求真务实中去学习总结才是我们当代人应有的态度。

如今,我们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开始建设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为“一带一路”,这正是继承我们先辈的伟大精神。

郑和下西洋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继续开拓,仅仅不到一百年后,哥伦布就发现了新大陆,西方世界由此得以助力,迅速发展。我们已经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不能再错过即将来袭的“大航天时代”了。

▲不管这算不算大跃进,有人往这方面去想,总比坑蒙拐骗、歌舞升平要好得多

最后,本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这么多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景点,我们可以来一场南京的“郑和之旅”。

浡泥国王墓——郑和宝船厂遗址公园——天妃宫——静海寺——郑和墓

▲南京牛首山,郑和墓

▲南京郑和纪念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郑和下西洋的那些事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郑和下西洋简介?论文 关于郑和下西洋简介 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相关参考文

郑和下西洋简介?论文 关于郑和下西洋简介 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相关参考文

郑和,郑和下西洋,国家,陈祖义,简介,明成祖,海盗,船队,旧港,大船,礼物,论文范文,三保太监,下西洋,使者,世界,中国,俘虏,兵士,参考文献,国王,故事,我国,海盗船,资料,财物,西洋,范文,郑大,郑和七次

2020-09-03 #经典故事

郑和简介: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简介: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太监,西洋,人数,历史,据载,龙江,明成祖朱棣,锡兰山,马欢,麻林迪,简介,时期,战乱,后人,三宝,东非,东洋,刘家港,南京,印度,太仓,文莱,痕迹,爪哇,船队,记者,长颈鹿,非洲

2020-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下西洋,人数,据载,西洋,龙江,郑和,锡兰山,马欢,麻林迪,东非,三宝,东洋,刘家港,南京,印度,太仓,太监,文莱,爪哇,船队,长颈鹿,非洲,麒麟,木骨都束,明永乐,明成,于镇东,于宣,仁宗,卜喇

2020-05-29 #小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下西洋,人数,据载,西洋,龙江,郑和,锡兰山,马欢,麻林迪,东非,三宝,东洋,刘家港,南京,印度,太仓,太监,文莱,爪哇,船队,长颈鹿,非洲,麒麟,木骨都束,明永乐,明成,于镇东,于宣,仁宗,卜喇

2020-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下西洋,人数,据载,西洋,龙江,郑和,锡兰山,马欢,麻林迪,东非,三宝,东洋,刘家港,南京,印度,太仓,太监,文莱,爪哇,船队,长颈鹿,非洲,麒麟,木骨都束,明永乐,明成,于镇东,于宣,仁宗,卜喇

2020-09-04 #短篇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下西洋,人数,据载,西洋,龙江,郑和,锡兰山,马欢,麻林迪,东非,三宝,东洋,刘家港,南京,印度,太仓,太监,文莱,爪哇,船队,长颈鹿,非洲,麒麟,木骨都束,明永乐,明成,于镇东,于宣,仁宗,卜喇

2020-09-04 #短篇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下西洋,人数,据载,西洋,龙江,郑和,锡兰山,马欢,麻林迪,东非,三宝,东洋,刘家港,南京,印度,太仓,太监,文莱,爪哇,船队,长颈鹿,非洲,麒麟,木骨都束,明永乐,明成,于镇东,于宣,仁宗,卜喇

2020-09-05 #小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下西洋,人数,据载,西洋,龙江,郑和,锡兰山,马欢,麻林迪,东非,三宝,东洋,刘家港,南京,印度,太仓,太监,文莱,爪哇,船队,长颈鹿,非洲,麒麟,木骨都束,明永乐,明成,于镇东,于宣,仁宗,卜喇

2020-09-0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