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怪才姜文的《邪不压正》 看似混乱的叙事 蕴含很多故事

时间:2008-05-11

几乎每个人物内心都有仇怨:李天然的杀父之仇,蓝爸爸的家国之仇,巧红难以言说的隐仇故事就随着复仇的进行而层层推进

提示:本文共有 22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整个影片围绕着一个主题:复仇。几乎每个人物内心都有仇怨:李天然的杀父之仇,蓝爸爸的家国之仇,巧红难以言说的隐仇……故事就随着复仇的进行而层层推进。但是李天然武功高强,杀掉两个人简直易如反掌,如果没有阻碍,电影可能很快就结束了。这个阻碍就是李天然的心病。他内心的胆怯使他在直面复仇时犹豫不决,害怕得不敢动弹。那为何他最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在蓝爸爸令人看不透的指引下,还依旧坚定地选择了复仇?这就不得不提到影片中两个女性角色:巧红和凤仪。当李天然躺在凤仪身边时,凤仪告诉他,她愿意与他一起私奔,愿意帮助他。李天然笑了笑说“你帮不了我”,随后便向这个离自己仇人最亲近的女人吐露了心声。

李天然在痛失养父,全城人都认为是他杀死了自己的师傅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马尔代夫的两座岛,他所需要的,是信任与安全感。而他在凤仪的怀中,找到了久违的安全感。凤仪对他的爱是男女之情,而李天然看凤仪更像是母亲。巧红也是一个与李天然拥有类似故事的女人,但她比李天然更怯懦,仇人站在她面前,她还是下不了手。她最后对李天然说,自己是在利用他做实验,现在实验成功了,自己也该去实践了。没错,人在自己不敢做某件事情时 ,总爱怂恿其他人去完成类似的事。巧红自己不敢复仇,就希望李天然能勇敢地去复仇,这并不是坏事。正相反,她激起了李天然的血性与勇气,让他敢于去面对。李天然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了自己的复仇,升华了电影的主题,邪不压正。《邪不压正》的故事时间点,是一个内外冲突,交织渐变的一个时段。电影一边忙着虚构架空,师门败类,国家兴亡。一边潦草凌乱,落回卢沟桥事变,日军开进到哪个门。片中人物,全程都在夺门而入,摔门而出,天上掉钱,墙头落体,不好好说话。前一秒出门,后一秒大棒槌。前一秒打针,后一秒调情。这就导致电影角色纷纷站不住脚:一开始心狠手辣的,后来像个白痴。一开始骚浪贱的,后来有高尚节操。一开始玩心计的,后来卸了一嘴牙。最惨的就是主人公,他空有一副强健体,没有任何报仇驱动力。

逃过一劫的,大概只有周韵,因为她一直在飘。这些人物,也盖满了过往姜文作品,猩红色的大印。白大褂、白大腿和骚入骨的声线,打针一章的既视感,根本就是重复《太阳照常升起》最耐人寻味的陈冲段落。屋顶上的行走,屋檐上的自行车,也是乱入的马小军,远远打望着青春期的永恒女神米兰。有人说,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以后就停止了思考,去依赖永动机般的魔怔台词与癫狂节奏。但有一个比较,是触目惊心的,那个拍出《鬼子来了》的姜文,如今只会拿坦克与驴屁股做文章。已经不需要翻译的美国人形象,中文很溜,但无疑是非常失败的嘴炮角色——你从他的死法,就能知道姜文是多么不屑于交代他的七七八八。

姜文自己,看似贪了一个反转黑化的好角色(他以为)。演这种深藏不露阴谋家,挑战演技,太爽。然而,这个人除了放放鸽子、暗中圈点人力车夫,好像并不干嘛。结尾安排一出营救张将军抗日,同样让人一头雾水。我意思是,这可能是个有趣故事,但你这样东打一枪,西轰一炮,该切左肾,留了左肾,真的让人搞不懂状况啊,到底是什么玩意。继续斗志昂扬、鼓着胸大肌跑全马+铁人十项的彭于晏,与卖屁股和大腿的许晴,倒真是天生一对。我对依然少年气,战斗力爆表的彭于晏没有看法,可是,他美利坚学了大半天,李小龙COS了好几出,最后跟着《师父》跑出来的廖凡胡乱拆招是怎么一回事?尽管姜文解释,相中彭于晏是眼前一亮,然而,电影里的彭于晏,是相当模板的人物存在。这不只是因为猛然醒悟喊爸爸的倒胃口,而是彭于晏的电影人设,四五年来,差不多就这样子了(打拳的《激战》和骑车的《破风》,甚至乱入《明月》刘黑仔)。

许晴的角色,无疑是赤裸裸的剥削——从冯小刚电影里剥来,也无情地削去人物的正常情感。剑桥毕业的,和墙头的自由落体,有何干系?肆无忌惮地跟亨德勒父子卖骚,与朱潜龙的媾和又掌嘴,到底哪个更糟糕。

姜文这次延续了自己的风格,他站在了一个较高的位置叙述了整个故事,使这个故事更加客观并具有了讽刺意味。也许是最近在看《电影语言的语法》,正好看到了关于多名演员的对话以及静态对话剪辑的部分,在影片中有多人坐在一圈儿对话时,我都特别注意了一下。对我的感觉就是:高潮十分紧凑,节奏感十足。书中谈到如何使静态对话不显冗长时,用的是剪掉非必要部分,只展现高潮部分的对话。而姜文则是用戏剧化的手法处理了演员的对话,使整段对话高潮迭起,一整段儿戏下来流畅且节奏紧凑。尤其是蓝爸爸和师兄吃饺子的那段对话,一唱一和,戏剧感很强烈,节奏令人很舒服。那电影的讽刺意味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大量的声画对位就完成了这项工作。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开枪打死了另一个人,这时候响起了一段沉重或者恐怖的音乐,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对杀人者的恐惧,会自动赋予杀人者一种令人惧怕的力量。而如果这时响起的是一段爵士风格的乐曲,且也不对死者进行特写来描述其悲壮的话,整个画面会有一种诙谐的感觉,不论死者还是杀人者在叙述者眼中都是渺小的,不足为道的,甚至是可笑的。这样讽刺性就表现出来了。这部电影中,姜文就利用了大量英语和法语的歌曲,来达到这种效果。还有一点使我很佩服姜文。他分明是用一张严重脱离现实的手法来讲述这个故事,但却把这个故事建立在真实的历史时期。这个度如果拿捏不好,很容易拍出一部轻蔑历史的闹剧。但姜文却对这种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既不显枯燥又不是流于浮躁,这也许是和原著的内容有关,不过姜文确实也驾驭住了。

姜文在上影节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如果有人用嘴回答你,他的电影表达了什么,你别信,为什么呢?因为属于两种表达方式”。原谅我的语言单薄,无法将电影的全部讲述出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怪才姜文的《邪不压正》 看似混乱的叙事 蕴含很多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邪不压正》:最好的姜文作品 最好的北平故事

《邪不压正》:最好的姜文作品 最好的北平故事

姜文,邪不压正,北平,李天然,原著,传统,一步之遥,张北,故事,武侠小说,时代,却没有,那时候,卓别林,大立,常常见,蓝青,那中,阿莫多瓦,钱德勒,再发,好的,面师傅,像极了,中心,东西,一生,世界观,个人,主人

2013-03-22 #长篇故事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的历史原型你知道吗?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的历史原型你知道吗?

这部电影,电影,朋友,角色,彭于晏,历史原型,人物,剧中,导演,故事,明星,演技,黑色幽默,这个角色,邪不压正,姜文,周韵,唐凤仪,孙传芳,廖凡,由姜文,施剑翘,李天然,让子弹飞,许晴,一步之遥,剧情,交际花,夫人,台柱子

2010-06-04 #故事会

《邪不压正》的故事将拍Netflix剧集 姜文继续出演!

《邪不压正》的故事将拍Netflix剧集 姜文继续出演!

北平,姜文,帕梅拉,法兰奇,中国,保罗,廖凡,斯诺,海伦,韩世清,英国外交官,女儿,少女,未知数,署长,英国人,谋杀案,北洋时期,邪不压正,周韵,中曾,伦坡,彭于晏,帕梅,戴笠,许晴,英双,分析师,外科医生,中国元素

2015-01-18 #短篇故事

邪不压正:就是这么任性 姜文只说自己心中的故事!

邪不压正:就是这么任性 姜文只说自己心中的故事!

姜文,李天然,电影,北平,影评人,彭于晏,邪不压正,民国,这部电影,导演,角色,蓝青,原著,侠客,观众,世界,味儿,魔幻现实主义,朱潜,这个角色,医生,张北,时代,演员,魔幻,唐凤仪,女性角色,相较于,老北京,下文

2013-08-22 #短篇故事

崔永元说《邪不压正》故事原型是他!姜文怎么看?

崔永元说《邪不压正》故事原型是他!姜文怎么看?

姜文,电影,让子弹飞,导演,故事,票房,作品,豆瓣,太阳照常升起,彭于晏,邪不压正,一步之遥,时候,廖凡,这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老北京,鬼子来了,中国,人性,北洋,大奖,时间,改编自,影片,才华,英雄,争议,创作,在这部

2017-09-24 #短篇故事

《邪不压正》不容错过的姜文经典高分电影 你看过哪些?

《邪不压正》不容错过的姜文经典高分电影 你看过哪些?

姜文,故事,师傅,大师兄,这部电影,电影,时候,彭于晏,秦书田,是一部,妹子,人物,县长,名字,太阳,年代,孩子,影片,感觉,战争,爱情,经典,美国,芙蓉镇,阳光,雕像,太阳照常升起,就像是,周润发,刘嘉玲

2016-12-12 #小故事

《邪不压正》:不愿讲好故事的姜文 还怎么“站着挣钱”

《邪不压正》:不愿讲好故事的姜文 还怎么“站着挣钱”

姜文,故事,电影,作品,剧情,观众,邪不压正,导演,姜派,让子弹飞,这部电影,记住了,中国,商业片,志异,情节,暗喻,电影院,豆瓣,口碑不错,张艺谋,彭于晏,许晴,陈凯歌,影评人,下姜,好的,老北京,这都,口水

2011-05-06 #长篇故事

《邪不压正》 姜文犯了一个和张艺谋一样的错误

《邪不压正》 姜文犯了一个和张艺谋一样的错误

姜文,张艺谋,情节,啰嗦,红楼梦,观众,邪不压正,彭于晏,胡适,时代,结构,周韵,是一部,一环,作品,导演,学者,故事性,故事片,相声,电影,红高粱,讲故事,是如此,一壶,张长李,李天然,朱潜,朱天,蓝青

2013-03-2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