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笔杆子常用的22个哲理小故事

时间:2008-05-14

22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5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有意思的、别人感兴趣的故事。

《倾听的魅力》

多年前,一位老作家因为稿酬问题将出版社告到法院,庭审中,他反复就一个问题进行论述,旁听席开始有人打起瞌睡。担任审判长的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宋鱼水不仅没有打断老作家的陈述,而且神情专注,不时轻轻点头,目光从没有离开正在发言的当事人。后来,这位老作家出人意料地对宋鱼水说:“这事发生以后,你是第一个完完整整听完的人,你对我的尊重让我信任你。我尊重法庭的意见。”于是,双方当场达成调解。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倾听的神奇和魅力。(作者:刘海涛)

《父子抬驴》

有一个妇孺皆知的笑话:一对父子牵着驴上街,两人都步行,有人说他们脑袋笨;儿子骑,有人说儿子不孝顺;父亲骑,有人说父亲太狠心;父子同骑,有人说他们不爱驴;最后,父子只好抬着驴回家了。这个笑话告诉我们,如果自己没有主见和定力,处处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只能干出“父子抬驴”的傻事。(作者:邓艳平)

《誉人之美不能过》

东晋十六国时的后赵皇帝石勒,问手下他可以与哪个开国皇帝相比,手下立刻奉上一顶高帽子:“自三王以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意思是说,自盘古开天以来,石勒的地位仅次于黄帝。石勒没有接受这顶高帽子,他说自己要是生在汉高祖时代,“当北面而事之,与韩信)、彭(越)竞鞭而争先耳”;要是生在光武帝时代,“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承认自己出不了这“二刘”之间,怎能和轩辕黄帝相提并论呢? 誉人之美不能过,过了则失之于假。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过头的表扬、虚假的奉承,不但掺着水,而且裹着蜜、藏着毒。(作者:辛士红)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西汉枚乘在《七发》中讲过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楚太子生病,吴客诊断其病源为精神萎靡,开出的药方是学习探讨“要言妙道”,用道德调理自身。楚太子照此办理后,慢慢“阳气见于眉宇之间”,最后“霍然病已”。“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想觉悟看似无形,却决定一个人的状态和行为。(作者:贾世江)

《事事不可都如意》

善借鬼神论人理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述了这么一件事。雍正年间,甲与乙相善,并请乙帮助处理家政。甲官至抚军,又让乙辅佐官政,“惟其言是从”。直到后来,甲发现乙侵吞其所有财物,才察觉乙原来是奸诈之徒。甲对此愤愤不平,一书状纸投往城隍。夜梦中,城隍问他:“乙如此险恶,你为何对他信任不疑?”甲曰:“为其事事如我意也。”城隍喟叹:“一个人事事都能如你意,这是极可怕的,你对此非但不畏惧、不警醒,还乐在其中,你不受骗谁受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事如意”既不合规律,也不合常理。(作者:许加越)

《一分之差,天壤之别》

保龄球比赛有个规则:每一局10个球,每个球得分从0到10。打满分的要加下一个球的分,如果下一个球也是满分,加上就是20分。以此类推,如果全是10分,最后得分就是300分,而每一球得分是9分,最后成绩就是90分。这个告诉我们,一分之差,天壤之别。战场如赛场,一点疏忽大意,可能全盘皆输。(作者:刘加楼)

《庸人治驼》

《笑林广记》中记载,一位医生自称能治驼背,“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就找他来治驼,只见他拿来木板二块,一块置地下,让驼者躺在上面,一块在他的上面,然后用劲压。“驼者随直,亦复随死。”驼者的家人要告官,医生说:“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这个医生能在转眼之间让驼背变得笔直,却不管人的死活。推诿塞责的背后是对民瘼的漠视、对民意的疏离。(作者:王冕 曹培培)

《冬瓜雕猪砦》

浙东有句谚语:冬瓜雕猪砦(音zhài)。砦即是槽,家畜的食器。谚语设为二人应对之词。一人问:冬瓜好雕猪砦么?一人答:好雕的,好雕的。那人问:猪要吃的罢?另一人答:要吃的,要吃的。这则谚语颇有滑稽之趣,是对随口附和、不负责任者的绝妙讽刺。(作者:田之章)

《一马失社稷》

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与里奇蒙德伯爵的军队之间爆发战争。结果,因一颗马钉的缺失,国王所骑战马摔倒,导致国王被擒。失去主帅的国王军队溃不成军,一个庞大的王朝葬送在一个小小的马钉之上,可谓“一失而万无”。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往往并不在于战斗力链条最强固的环节,而是被忽视的那一环。(作者:闫兴国)

《吃菜不许过三匙》

清朝皇帝吃饭时有个“吃菜不许过三匙”的规矩,皇帝如果吃哪道菜超过三口,执法太监就会大喊一声:“撤!”这道菜就必须撤下去,然后十天半月也见不着了,皇帝即使再想吃也没办法。因为皇帝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主要是为避免有人投皇帝之所好,借此邀宠。古人尚有不少警醒之举,当今的领导干部更应谨“爱”慎“好”。可以有健康的爱好,但绝不能广而告之、四处张扬,到处示“好”、随意受“好”。(作者:郝启荣 杨世超)

《善于做分解》

乔治·派克曾是一位钢笔销售者。为了解决当时钢笔共同存在的缺陷,制造出质量更好的笔,他绞尽脑汁。有一天,想到办法的他豁然开朗。乔治将钢笔的改进分成若干部分进行思考,如笔的结构、造型、功能,把笔的构成又分为笔杆、笔尖、笔帽等。通过分解的办法,他逐步解决了制笔的细节性问题,其发明的流线型、插入式笔帽结构还获得了专利。这就是世界著名的派克钢笔的由来。众多克难攻坚的实践表明,问题的体量越大、环节越多,就越要善于做分解。(作者:王昕霖 李超斌)

《积财不如留德》

明嘉靖年间,都指挥使戚景通病危,很多人上门探视。见他住宅简陋,大家关切地问:“您没给妻儿留下一点产业,今后他们怎么过?”戚景通摇摇头,把儿子戚继光唤到病榻前说:“为父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只留给你一颗忠贞爱国之心。”后来,戚继光继承父志、苦练武艺,终成一代抗倭名将。由此可见,精神的传承最有价值,也最能流长不歇。(作者:铁坑)

《公李母量禀教子》

《新唐书·列女传》中讲到一个故事:唐代清官李畲做检查御史时,有一次分得三斛俸禄之米,皆有盈余,原来御史的禄米是不用刮斗的。其母大怒,责其敕归余米。公私不并营,这些妇孺皆知的道理早已深入人心。(作者:郝启荣 林铎)

《我越是用力靠近,你躲得越远》

前不久,杭州某媒体刊登了一封父亲写给90后儿子的信,题为《关少尘,我要跟你“脱离父子关系”》。这位父亲称,儿子上了高中、考进大学以后,父子俩的沟通越来越少:儿子的微信朋友圈屏蔽老爸;常不接老爸电话;在本地上学,回家却越来越少。因此决定,即日起,和儿子“脱离父子关系”,成为“兄弟”!关爸貌似做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甚至有点矫情,却真实地反映了部分父母和带兵人的无奈与失落:“我们之间仿佛隔了一个弹簧,我越是用力靠近,你躲得越远!很多瞬间,英雄累觉已迟暮!”(作者:张顺亮)

《一个环节不能少》

“土不耕则不生苗,苗不灌则不得禾,禾不刈则不得谷,谷不舂则不得米。”种庄稼要想收成好,选种、育苗、耕耘、收割等,一个环节不能少。干部的成长也一样,选准用好非常重要,但后续的教育培养和管理监督同样要跟上。(作者:辛士红)

《牛画非牛》

古籍《独醒杂志》记载,宋人马正惠将珍藏的《斗牛图》展于厅堂,一个交田租的农夫看到此画却暗暗发笑。马正惠疑问其故,农夫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当牛相斗之时,尾巴夹于两股之间,画上的牛却都翘着尾巴,不合常理。马正惠听后深为叹服。倘若与客观事实不符,无论绘画技法多么高妙,也难免闹出“牛画非牛”的尴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凭空想象、闭门造车要不得。(作者:徐新波 郝启荣)

《苏琼悬瓜》

《北史·苏琼列传》记载,南清太守苏琼刚到任,郡民赵颖送上两个新瓜。苏琼坚决拒收,实在无法推辞,只好收下。赵颖走后,苏琼将瓜悬于议事厅门梁以示廉政,家人不解,劝道:“这是何必,以后不再这般便是。”苏琼笑曰:“安有初乐为而复禁者?”于是,送礼者望瓜而却步,不见再有馈赠者上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领导干部接受“馈赠”要慎重,拒腐防变不能搞“下不为例”。(作者:杨博然)

《你的屁股是金子吗》

日本投降后,陈赓在北平与国民党和平谈判时,一个国民党少将对他说:“和你坐在一起,我很领教,如果我的身旁坐的是一个少尉,就讨厌得不行!”陈赓反问道:“像我刚才说的,少尉为什么不能和少将坐在一起呢?你的屁股是金子吗?”一席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个事例,教育起义投诚官兵树立上下一致、官兵平等意识,克服把下级看作奴仆、看自己“高人一等”的思想。(作者:罗崇巍)

《风起青萍之末》

有丰富航海经验的人,一遇极端大风天气,就会把船驶到开阔的港外锚地,而不是躲入貌似安全的港湾。驶入大洋,才能有效避免船岸相撞、船船相撞,避开风浪的侵袭。相反,看似平静的港湾,则往往“风起青萍之末”,隐藏着潜在的风险。赢得发展机遇,坚持稳中求进,争取发展空间,正是这么一个道理。(作者:成金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笔杆子常用的22个哲理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2020年精选党课常用小故事材料100篇 范文赏析 老笔杆子

2020年精选党课常用小故事材料100篇 范文赏析 老笔杆子

仅限,信仰,学习交流,军需处长,彭湃,贺龙,金一南,一门忠烈,井冈山,党课,味道,力量,困境,大水缸,大师,小石头,真理,星星之火,效应,组织,规则,高原,跟党走,马尾,长征,一万小时定律,可以燎原,故事汇,持续努力,编目录

2020-06-12 #短篇故事

2020年精选党课常用小故事材料100篇 范文赏析 老笔杆子

2020年精选党课常用小故事材料100篇 范文赏析 老笔杆子

仅限,信仰,学习交流,军需处长,彭湃,贺龙,金一南,一门忠烈,井冈山,党课,味道,力量,困境,大水缸,大师,小石头,真理,星星之火,效应,组织,规则,高原,跟党走,马尾,长征,一万小时定律,可以燎原,故事汇,持续努力,编目录

2019-10-11 #长篇故事

写作故事大全 第1页 笔杆子家园

写作故事大全 第1页 笔杆子家园

主题,教育,初心,使命,历史,故事,记忆,素材,写作素材,小故事,教育故事,教育历史

2020-08-31 #长篇故事

“笔杆子”讲述介休故事!这位古稀老人不简单!

“笔杆子”讲述介休故事!这位古稀老人不简单!

介休,散文,疫情,张兰镇,正能量,介休市,山西,文章,真心,纪实,积极主动,老家,创作,老党员,为援,任家堡,战地记者,北大门,是农村,战场,一线,七言,七绝,中加,义棠镇,仁爱,使命,作贡献,兴趣,党员

2012-01-30 #故事大全

原创215个五字措施成果短句写总结 笔杆子必备

原创215个五字措施成果短句写总结 笔杆子必备

字类,新时代,措施,成果,传播,其他类,新突破,正能量,新动,新生活,作者,主旋律,优势,动员令,制度,思想,新作,新篇章,新气象,笔杆子,组合拳,精准,精气神,责任田,领头雁,风向标,高压线,党建,新征程,新跨越

2015-07-12 #经典故事

上岸笔杆子倾心奉献:申论大作文标题这样拟才能得高分

上岸笔杆子倾心奉献:申论大作文标题这样拟才能得高分

题目,申论,标题,考生,方式,老师,病句,论点,小伙伴们,一篇文章,好的,得高,主题,乡村,基层,对策,开头,感觉,整体,文化,文采,文章,时评,语句,高质量,上一个,主题内容,切合主题,在申,中经

2007-02-02 #故事大全

爱写作的笔杆子丨徐晓薇:我与书的故事

爱写作的笔杆子丨徐晓薇:我与书的故事

妈妈,漫画书,徐晓,这么便宜,外公,卖书,套书,心情,生气,回家,上下五千年,傻孩子,走过来,名侦探柯南,高尔基,龚丽,在看,实验小学,江南校区,视觉中国,里一,客户端,义乌,一口气,上有政策,主人公,书籍,乐趣,义乌市,叫卖声

2019-10-24 #故事大全

致力传播孝贤文化 鱼台有位行走在基层的“笔杆子”

致力传播孝贤文化 鱼台有位行走在基层的“笔杆子”

吴宝,基层,碑刻,闵维,媒体,通讯员,湿地,老人,鱼台,宣传,于心,第一时间,故事,剪纸,张黄镇,小事,木板,渡船,稻田,群众,记者,工作,接到通知,乔志,余人,扎破,李岩松,武台村,闵子骞,闵子祠

2010-06-18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