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豆瓣8.9分的悬疑剧《隐秘的角落》真有那么好吗?

时间:2008-05-14

整个六月的网络影视作品里,并没有更优质的竞品,所以这一枝独秀足够吸睛

提示:本文共有 38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隐秘的角落》成为爆款之作,是不少因素的加成。整个六月的网络影视作品里,并没有更优质的竞品,所以这一枝独秀足够吸睛。而该剧“破圈”走红所依托的“表情包引爆流量”,也和此前诸多爆款剧如出一辙。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人民的名义》到去年夏天的《延禧攻略》再到这一部的“秦昊带你去爬山”,表情包刷屏潮永远势不可挡。再加上囿于审查制度,该剧留下了不少可供解读的暧昧维度,也让它在电视剧里显得耳目一新。

那这部大结局上线后豆瓣评分仍稳居8.9、连章子怡都在微博赞称“可抗衡美剧英剧”的网剧,确实有那么好吗?这视乎我们要在哪个坐标系里评价它——作为悬疑类型剧本身?还是要结合电视剧制播的现下语境?

文笔欠佳的小说原作

有趣的是,《隐秘的角落》虽然是基于原著改编,但在其爆火后,原作《坏小孩》却并未备受追捧。尤其在豆瓣上,不少评论认为“是剧改提升了原著”,更多短评则都在吐槽小说的“网络爽文式”文笔——后者乍一看还挺令人惊讶,原来这个全民刷网文的年代,竟有这么多读者在意一位网络作家文笔不够好。

《坏小孩》的文字确实比较粗糙,但剧里两个最核心的戏剧冲突依然来自小说(张东升杀岳父母和朱晶晶坠楼)。应该说原著提供了很好的蓝本,才让《隐密的角落》有悬疑剧的类型根基。而如果单论悬疑水准本身,小说和剧其实各有硬伤无数,但也各有让人眼前一亮之处。

《坏小孩》所取法的悬疑传统是非常日式的。给予正评的读者大多提到它“有东野圭吾的感觉”,而即使忽略“小孩的恶意”是东野圭吾和凑佳苗都曾运用的叙事资源,其实小说一开篇的“悬崖边拍照时推下山伪装失足”就是松本清张的短篇《年轻男子》里使用的杀人方式,所以熟悉日本社会派推理的读者不难从中读出神似韵味。

不过一如作家叶扬的豆瓣评论所写:“虽然每个人物都有著复杂性,可真实感却很飘忽”——她精准指出了原作的“硬转折写法”并未能展示出人性之复杂,简单来说就是:《白夜行》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我们“即使无法同情犯罪者,仍然会有一丝遗憾。”而《坏小孩》虽然结尾反转的暗黑力量感很足,但看完我们只觉得小孩的恶超乎想像,却难以油然生出同情。

而在这一点上,剧改的确是很成功的。

悬疑剧缺乏悬疑感

《隐秘的角落》对原作的根本改动,就是最大限度弱化了小男主角的恶。小说里朱朝阳一个初二男生身上有六条人命,剧版则全都转嫁给了张东升,朱朝阳顶多算见死不救(还被处理得很隐晦)。大反派从“弑父的小孩”变成“一步错步步错的成年人”,不但更符合一般观众的接受度,可供发挥的叙事空间也大幅增加。

人设乾坤大挪移之后,剧里的张东升无疑是个让人同情的犯罪者。再加上秦昊的“爬山梗”和“秃头梗”带火的大量表情包,该剧顺理成章实现了“以人物带作品”的话题流量。不过,豆瓣也有一条高赞短评指出:“如果所有人都在夸一部剧的表演,这部剧肯定出什么问题了。”这其实也是《隐秘的角落》一片叫好之声里大家不会刻意去谈的问题:演员的亮眼,盖过剧作。

此前从没有哪部网剧能集结“秦昊+张颂文+王景春”三位第六代电影实力男演员,而秦昊一个人创下的热搜,就确保了该剧出圈。但回到其作为类型剧的剧作层面,它是一次成功的改编,却不是一部出色的剧本。功能性人物的增添和对支线人物性格的完善虽然做得细致丰满,但事件的推进也好(巧合套巧合再套巧合),小主角们的行为动机也好(白血病需要筹钱),又都套路得毫无新意。

增加了王瑶弟弟这种功能角色的改编,比原著里“朱朝阳指使张东升去杀人”更合乎逻辑,而让朱朝阳父母变得有血有肉,也是对枝叶角色的很好加工。但既为悬疑剧,缺乏悬疑感是最为遗憾之处——剧作一路线性向前:意外触发意外,没有新意外就引入新角色,人越死越多,直到最后大爆发。

《隐秘的角落》的主创接受“腾讯贵圈”的访问时,对于“有没有考虑过小孩们的行为动机太单薄”回应道:“如果设计太复杂的动机,会违背孩子童真、简单的出发点。”听上去颇有道理,但“动机简单”和“动机陈旧”并非一回事,其实比“得白血病要做手术”更为灵巧的勒索动机还是不少。

审查制度下的成功改编

《坏小孩》里的神来之笔,出自朱朝阳对成年人的冷峻嘲讽:“在成年人眼里,小孩子永远是简单的,即使小孩会撒谎,那谎言也是马上能戳穿的。他们根本想像不到小孩的诡计多端,哪怕他们自己也曾当过小孩。”

日本社会派推理向来偏爱描写“儿童之恶”。孩子可以有多可怕呢?深刻影响过东野圭吾的松本清张写过一个中篇小说《潜在影像》,故事的悬疑谜底,就是一个七岁男孩因为憎恶同自己寡居母亲有染的伯父,所以杀死了他。

心怀恨意的小孩,将谋杀伪装为意外。这是《坏小孩》所描述的故事,却不可能被原封不动照拍成剧,所以我们也无法脱离审查语境去评价《隐秘的角落》。就如同《少年的你》在校园霸凌题材里并不算多出类拔萃,但观众会觉得,重重掣肘下能拍成这样实属不易。而且《隐秘的角落》还不像《少年的你》选择了直接“妥协”,它用相对暧昧的方式,为观众留下“细思极恐”的多重解读空间——单这一点,就足以让该剧全网刷屏。

原著那个借鉴了东野圭吾画风一黑到底的故事,要在国内被影像化就必须大刀阔斧地改。几乎所有对该剧的好评,都会提到它是“现有审查制度下的成功改编”——儿童之恶,被改成了儿童视角下的成人之恶。

我个人的感受是,对小说的“洗白”确实大大限缩了整个故事去探索“小孩内心之复杂”的可能性,但难得在于主创并未放弃探索(否则也就沦为一部平庸温情正能量剧了)。除了对朱晶晶见死不救的暧昧处理之外,剧本还用了一些其他细节展现朱朝阳的复杂性,譬如他会刻意去离间张东升和小伙伴的关系,父亲刚死没几天就若无其事告诉母亲自己又考了第一等等。

见到“洗白”,更相信“黑化”

而网友对最后一集各种脑洞大开的解读角度,恰恰代表了这种探索很成功——明明给了一个看起来十分美好的结局,却又能调动有心观众挖空心思去找出朱朝阳“黑化”的草蛇灰线,这说明多数人看完这部剧后,内心的直觉判断是“小孩并不单纯”,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能get到:这是为了过审才虚构出一个童话结局——大家明明看到的是“洗白”后的剧情,但都觉得“黑化”版本才是真相。剧改能达成这样的效果,也算是对原著精神进行了巧妙还原。

剧外的观众们不相信这部剧想讲的是“美好童年”,而剧内的小孩们也不相信困境面前有美好的解决方式。我有一位朋友对该剧的观察极其敏锐,他认为《隐秘的角落》最厉害的其实是贯穿始终的背景设置——两个接近被社会完全遗弃的未成年人,在亲人遭遇重症时,丝毫不会考虑寻求任何可能的社会救助。“他们知道除了自己去凑钱外(哪怕是犯罪凑钱),别无他法解决这个困境。这种祖国花朵们精准到绝望的认知,大概才是最隐秘的。”

也正是这种剧外对美好结局、剧内对社会现实心照不宣的认知互文,赋予了《隐秘的角落》在当下电视剧语境里脱颖而出并创造延展讨论的巨大能量。观众们是过度解读吗?引用“知乎日报”所说:“只要没有超过原著的暗黑程度就不算。”小孩们是天性本恶吗?恐怕酝酿这恶意的背后土壤才是该剧真正的隐秘不宣。

观众要求并不高

那么,《隐秘的角落》对于网剧的未来发展是否有典范意义呢?

该剧的成功,首先证明多数观众要求并不高。不少好评都说:“太久没看到这样的国产剧了”。其实剧本身没好到能被封神,但因品质高于平均水准就已经让国产悬疑网剧大翻身。可见创作者只要够有诚意,能让观众看到一部编导演各方面都算“在线”的作品,就成功了大半。

口碑与光环下难免也有误读。譬如一些文章称赞该剧有“电影感”,剧里用了不少电影演员没错,但“电影感”是没有的。并不是有光影调色外加特写景别用得少,就长得像电影了(《少年的你》大量用特写,还是电影感满满)。《隐秘的角落》就是一部正常电视剧的拍摄手法,大银幕演员“降维”演出虽然自带高级感,但“靠演员带作品”所实现的成功,和类型创作足够成熟所取得的成功还是不能混为一谈。

我们觉得那些“现象级美剧”好看不只是因为多线叙事节奏快,形式上的借鉴并不难,但类型生产力更指向一套高度圆熟的工业标准。像Netflix出品的网剧,就不太可能出现《隐秘的角落》里的时代混乱感(热播的《还珠格格》和徐静王瑶用的手机款式,至少相差七八年)。而且因为悬念欠奉,剧集中段的支线还挺拖沓(比如从老陈家偷回相机)。值得肯定的是大大加分的配乐,悬疑情绪的调动几乎都由丁可的原创音乐来承担,加上每集又选取了与主题相合的独立音乐作为片尾曲,音乐方面的走心程度,《隐秘的角落》在网剧里首屈一指。

擦边球方式的各种拓展

《隐秘的角落》之所以为电视剧的内容生产“打下一剂强心针”,是它一方面透过创作者在红线边缘留下的暧昧空间,让更多人发现在现有审查制度下,“黑化”的故事还是可以被巧妙讲出。假如不需要过审,该剧一定更有力量——大家丝毫不怀疑这点,但框缚就摆在那里,如果未来更多悬疑剧想探索人性之复杂,也只能去拓展各种擦边方式。

另一方面,主流视频平台经过了两三年对类型剧“精细化运营”的经验积累后,也慢慢发现悬疑剧相对来说更容易出爆款,因而将其视为主攻方向。《隐秘的角落》破圈,让观众对爱奇艺“迷雾剧场”自制的其他未播出剧集也有了更多期待。悬疑剧的好处是它在“强规定情境”里的戏剧冲突不但抓人,还可以纳入对现实问题不动声色的批判。如果专门去拍一部讲儿童如何在原生家庭里性情扭曲、如何遭遇社会系统冷漠对待的伦理剧,不但不容易过审,而且效果也远不及将其融在悬疑事件里。

所以作为一个忠实的悬疑剧迷,由衷希望《隐秘的角落》的热度能带动起更多有心创作者在这个类型领域深耕内容,打磨出更多本土悬疑精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豆瓣8.9分的悬疑剧《隐秘的角落》真有那么好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继《隐秘的角落》后 又一部悬疑神剧开播 上线四集豆瓣8.9分

继《隐秘的角落》后 又一部悬疑神剧开播 上线四集豆瓣8.9分

电视剧,悬疑,题材,演技,观众,角落,隐秘,秦昊,剧中,剧情,真相,网友,豆瓣,王景春,白宇,爆款,市场,古装,上线,下线,剧场,十日游,尸体,开头,悬疑剧,质量,宋洋,宁理,张东升,张超

2019-07-25 #经典故事

豆瓣8.2 继《隐秘的角落》后又一高分悬疑剧 baby演技翻身之作

豆瓣8.2 继《隐秘的角落》后又一高分悬疑剧 baby演技翻身之作

保罗,玩具熊,女孩,摩天大楼,妈妈,娃娃,对方,屋子,房子,故事,警官,生活,调查,他自己,这部剧,和保罗,才让,慕残者,郭涛,好朋友,悬疑剧,人称,主人翁,下场,事业,剧中,全集,保安,假人,关系

2019-10-22 #长篇故事

《沉默的真相》豆瓣评分9.1 高于《隐秘的角落》为何未形成爆款

《沉默的真相》豆瓣评分9.1 高于《隐秘的角落》为何未形成爆款

角落,隐秘,观众,真相,小演员,剧情,悬疑剧,悬疑,正义,热度,出圈,全民,作品,摩天大楼,演技,结局,角度,是一部,这部剧,中来,秦昊,不一样,越来越好,悬疑片,大年,功劳,剧本,原因,坏人,好人

2014-11-08 #故事大全

《隐秘的角落》后又一爆款 豆瓣9.2 等了3年 终于要回归了

《隐秘的角落》后又一爆款 豆瓣9.2 等了3年 终于要回归了

朴武,姜镇,案件,次长,森林,检察官,秘密,证据,服务中心,隐秘,角落,悬疑,人性,剧情,人民,凶手,名义,地址,对方,悬疑剧,死者,电影,观众,精髓,韩剧,有关,就这样,亲爱的朋友,卡司,木丝

2016-07-14 #短篇故事

《隐秘的角落》后 又爆出一部9.2分悬疑剧

《隐秘的角落》后 又爆出一部9.2分悬疑剧

真相,江阳,严良,张超,侯贵,迷雾,剧场,地铁,隐秘,角落,警察,悬疑,检察官,紫金,问题,镜头,风格,江潭,作者,人物,作品,力量,地铁站,台词,官商,导演,小说,悬疑剧,时候,改编自

2017-09-21 #故事阅读

黑暗悬疑剧 胆小者勿近 堪比恐怖大片——《隐秘的角落》

黑暗悬疑剧 胆小者勿近 堪比恐怖大片——《隐秘的角落》

张东升,朱朝阳,隐秘,角落,悬疑,孩子,岳父母,开头,秦昊,悬疑剧,人命,人生,大片,妻子,故事,片头,电视,真凶,类型,细节,老人,观众,谎言,风格,题材,重新开始,刘琳,严良,史彭,王景春

2009-11-20 #故事阅读

在《隐秘的角落》之后 “普普”又有了一部新的悬疑剧

在《隐秘的角落》之后 “普普”又有了一部新的悬疑剧

摩天大楼,演技,演员,悬疑剧,隐秘,普普,郭涛,角落,张东升,王安迪,姐姐,故事,明星,刑警队长,非常好,宣引,张子枫,朱朝阳,曹恩,杨颖,杨子姗,杨子,秦昊,王圣,珊珊,路然,闫亮,陈雪,好的,摘要

2007-09-18 #经典故事

9.2分 超过《隐秘的角落》 《沉默的真相》成为悬疑剧的黑马

9.2分 超过《隐秘的角落》 《沉默的真相》成为悬疑剧的黑马

真相,悬疑剧,剧情,电影,剧照,角落,隐秘,这部剧,烂尾,剧场,尺度,时候,感觉,摩天大楼,迷雾,电视剧,结局,观众,豆瓣,逻辑,爱奇艺,一定是,是一部,在劫难逃,不公平,就达,张海峰,连贯,都会,一等功

2015-08-0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