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文坛巨匠沈从文的北漂励志

时间:2008-05-17

沈从文的一生励志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坛巨匠沈从文的北漂励志文坛巨匠沈从文的北漂励志

中国新长城组委会

百家号01 2215:59

1923年秋天,一个挟着铺盖、土得掉渣的湘西青年,从北京前门站走下火车;月台上的湘西青年,对眼前这座豁然敞开的古老城市说:“北京,我是来征服你的!”

这个土得掉渣的湘西青年名叫沈岳焕,后改名沈从文。

那个年代来北京闯荡的青年千千万万,和所有北漂青年一样,沈从文对北京有着美好的愿望。

在北京游荡一天后,沈从文找到了由清代湘西人出资建立的湖南酉西会馆,因与会馆管事有点远房表亲关系,得以不花租金入住于此。

沈从文来北京的本意,是进一所大学读书。

然而,当时的沈从文仅有高小(小学)文化水平,连标点符号都不会使用;他参加燕京大学国文班的入学考试,竟一问三不知,得了个零分,自然无法正式进入大学学习。

落榜后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天,沈从文被所借住的湖南酉西会馆给赶了出来。万般无奈之下沈从文找了一个隔断间居住,他称之为“窄而霉小斋”。

这间房是由贮煤间改造而成的,又小又潮,房内仅能搁一张小小写字桌、一张小床。在这样一个湿霉霉的房间,零下12度的寒气中,没有火炉的情况下,沈从文开始了他的写作自学之路,开始没日没夜地写作。

沈从文每天早上吃一点冷馒头、泡咸菜,就走出“窄而霉小斋”,跑进京师图书馆看书,一直到闭馆才返回住处。沈从文除了吃饭和睡觉,其它所有时间都在阅读、写作。

虽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沈从文依然乐观;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他立志靠自己的努力闯入文坛。

春去秋来,一年已经过去了,沈从文惊人的学会了阅读和写作。然而,他身上的钱也越来越少,仅有的财产便是两条棉被。

沈从文开始尝试给报社投稿。同许多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一样,沈从文最初的习作,投寄报刊犹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沈从文写稿没有挣到钱,想找份工作来养活自己,但那时候的图书管理员、或者保安之类的打杂工都是要熟人推荐的,独自闯荡北京的沈从文没有任何办法。

一天,饥饿难忍的沈从文看见北京当时军阀,一个排长什么的,在枪口上插个“招兵委员”的旗子,便也跟着他们后头跑,走到天桥杂耍棚那边,要按手印,按一个手印就可以领到饭费,到了最后,沈从文还是溜了。

1924年冬天,天寒地冻,刺骨的寒风刮进沈从文的房间;沈从文只有一件长袖,一条长裤,连件毛线衫或者棉袄都没有,屋子里也没有火炉,他只能裹着破旧的棉被取暖。

沈从文已经快弹尽粮绝了,他三天多都没吃过任何东西了。瑟瑟发抖的沈从文怀着一丝希望给郁达夫写了封信。

1924年11月13日,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没有炉火的“窄而霉小斋”里走进了一个人;他是沈从文来到北京后,第一个给予他温暖的人,这人叫郁达夫。郁达夫来见沈从文,是因为收到了沈从文的求助信。

郁达夫敲开了沈从文的家门,看到沈从文饿的瘦小红肿的脸颊,拿着笔的单薄身子,郁达夫瞬间明白了沈从文的境遇。郁达夫立刻将自己淡灰色的羊毛围巾解下,拍拍上面的雪花,戴在沈从文身上。

这一上午,沈聪文和郁达夫说了很多话,一口气说到中午,郁达夫便邀沈从文一道出去,在附近一家小饭馆吃了一顿饭,结账时,共花去1块7毛多钱,郁达夫拿出5块钱结了账,将找回的3块多钱全给了沈从文。

郁达夫走时还劝沈从文,生存下去最重要,实在不行了,你就去当兵,去偷去抢这些都可以,什么狗屁文艺青年梦,不重要。

还好有郁达夫给他的这3块多钱,虽然沈从文在街口看到要征兵的时候,想去当兵混口饭吃,最后还是不甘心没去;就是这点不甘心,沈从文孜孜不倦的写作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

这一年的12月,在郁达夫的介绍下,沈从文终于在《晨报》副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后又陆续在《现代评论》和《小说月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自此以后,沈从文的辛勤笔耕开始有了收获,他的散文、诗歌、小说相继出现在《晨报》副刊上,同当时的《晨报》副刊主编徐志摩相识并结下深厚的友谊。

在徐志摩的大力推荐下,沈从文结识了许多作家,他的才华渐渐被发现,也逐渐摆脱了贫困潦倒的生活。北漂青年沈从文终于在文坛崭露头角,也如愿当上了大学教授。

就这样,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湘西乡下青年,成了轰动一时的大作家。而那个年代来北京闯荡的青年大部分没能坚持下来,即使能坚持下来,又有几个人能有沈从文的才气?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沈从文最终靠信仰支撑北漂残酷的现实,靠信仰成为闪耀中国文坛的大师级人物。贫困从未限制过沈从文的想象力,他的才华注定在世界文坛拥有一席之地。

身在北京的你,是否也有“北京情节”,是否也怀揣梦想,是否也在默默奋斗?

沈从文也许跟你有一样的心路历程,他的经历甚至比你更加糟糕。任何人在年轻时,总会遇到落魄、辛酸、挫折,但因为年轻,所以这些都没关系。若干年过去,回想起来,你会发现,在那些当时过不去的岁月里,其实还有很多温馨甜蜜的闪光点。

北漂生涯立壮志,

寒室写作犹痴迷。

文坛提名露头角,

休论英雄出身低。

——长城君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中国新长城组委会

百家号最近更新:01 2215:59

简介:长城文化园建设和发展的官方组织委员会。

作者最新文章2018达沃斯论坛主题: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01 2311:2701 2217:4101 2217:00相关文章飞飞说娱乐01 15东方头条01 22夏日微凉01 15财经十美01 21网易财经12 11??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文坛巨匠沈从文的北漂励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学巨匠沈从文的励志故事:苦难的日子里飘满了荷花的清香

文学巨匠沈从文的励志故事:苦难的日子里飘满了荷花的清香

荷花,苦难,清香,沈从文,文学巨匠,干校,泥泞,励志故事,日子里,就达,黄永玉,历史博物馆,乡村,任务,写信给,作文,境地,区委,医务所,厕所,咸宁,小学,巨著,教室,心脏病,文事,日子,泥巴,组织,猪倌

2020-08-25 #故事会

文学巨匠沈从文的励志故事:苦难的日子里飘满了荷花的清香

文学巨匠沈从文的励志故事:苦难的日子里飘满了荷花的清香

荷花,苦难,清香,沈从文,文学巨匠,干校,泥泞,励志故事,日子里,就达,黄永玉,历史博物馆,乡村,任务,写信给,作文,境地,区委,医务所,厕所,咸宁,小学,巨著,教室,心脏病,文事,日子,泥巴,组织,猪倌

2013-09-13 #故事阅读

名人坚持不懈的事例:文学巨匠沈从文

名人坚持不懈的事例:文学巨匠沈从文

沈从文,荷花,苦难,干校,泥泞,就达,黄永玉,历史博物馆,位置,事例,乡村,任务,内容,名人,区委,写信给,励志,医务所,厕所,咸宁,困境,坐标,境地,小学,巨著,当前页,心脏病,态势,正文,教室

2020-06-18 #故事阅读

名人坚持不懈的事例:文学巨匠沈从文

名人坚持不懈的事例:文学巨匠沈从文

沈从文,荷花,苦难,干校,泥泞,就达,黄永玉,历史博物馆,位置,事例,乡村,任务,内容,名人,区委,写信给,励志,医务所,厕所,咸宁,困境,坐标,境地,小学,巨著,当前页,心脏病,态势,正文,教室

2020-06-18 #长篇故事

名人坚持不懈的事例:文学巨匠沈从文

名人坚持不懈的事例:文学巨匠沈从文

沈从文,荷花,苦难,干校,泥泞,就达,黄永玉,历史博物馆,位置,事例,乡村,任务,内容,名人,区委,写信给,励志,医务所,厕所,咸宁,困境,坐标,境地,小学,巨著,当前页,心脏病,态势,正文,教室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名人坚持不懈的事例:文学巨匠沈从文

名人坚持不懈的事例:文学巨匠沈从文

沈从文,荷花,苦难,干校,泥泞,就达,黄永玉,历史博物馆,位置,事例,乡村,任务,内容,名人,区委,写信给,励志,医务所,厕所,咸宁,困境,坐标,境地,小学,巨著,当前页,心脏病,态势,正文,教室

2020-06-18 #故事会

名人坚持不懈的事例:文学巨匠沈从文

名人坚持不懈的事例:文学巨匠沈从文

沈从文,荷花,苦难,干校,泥泞,就达,黄永玉,历史博物馆,位置,事例,乡村,任务,内容,名人,区委,写信给,励志,医务所,厕所,咸宁,困境,坐标,境地,小学,巨著,当前页,心脏病,态势,正文,教室

2020-08-25 #故事会

名人坚持不懈的事例:文学巨匠沈从文

名人坚持不懈的事例:文学巨匠沈从文

沈从文,荷花,苦难,干校,泥泞,就达,黄永玉,历史博物馆,位置,事例,乡村,任务,内容,名人,区委,写信给,励志,医务所,厕所,咸宁,困境,坐标,境地,小学,巨著,当前页,心脏病,态势,正文,教室

2020-02-2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