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老俞疫情周记丨以乐观的心态做最坏的准备 并为最好的结局而努力(4月12日)

时间:2008-06-02

北京的天空已经杨花飘舞,浓烈得像雪花一样,只不过雪花是冬天的宣言,杨花是夏天的先兆

提示:本文共有 43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时间过得好快,又一周过去了。北京的天空已经杨花飘舞,浓烈得像雪花一样,只不过雪花是冬天的宣言,杨花是夏天的先兆。

这一周越来越忙于新东方事务。中国的疫情控制住了,武汉也开放了,但实际上全国防疫形势依然严峻。没有人希望出现第二次失控,所以完全复工复产还有待时日。

公立学校的学生还没有被允许全面回到学校复课,培训机构的学生回到线下教室上课估计还有漫漫长路。新东方的不少业务和国际接轨,包括国外考试、出国咨询、国际游学等。因为海外疫情还在继续发展,这些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未来的艰难也不太好预料,所以只能收缩战线,静待变化。

就像我昨天直播说的那样,人生的故事并不一定能够自己掌控,企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因素,比如大形势的变化、科技的颠覆、新冠肺炎病毒的来临。这些都不在个人能够掌控的范围之内。我能够为新东方做的,就是在现有形势下集思广益,为新东方做出最好的决策,和中国大部分企业一样,努力度过难关,蓄势待发。

在疫情期间,我想得最多的是后半辈子如何度过,才能更加快乐和有意义。其实想想都没有半辈子了,真正能够活蹦乱跳的有效年龄所剩无几,而且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没有人能够预料,所以一定要珍惜每一天,更好地利用起来。

想想已经过来的岁月,觉得自己还是虚度了不少年华。虚度年华倒不是说浪费了多少时间。我从年轻开始就很珍惜时间,尽管没有做到分秒必争,但也没有浪掷光阴。我说的虚度年华,是在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中,做过不少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在错误的道路上,你走得越勤奋,离人生的目的地就越远。做事业,一个错误的判断,就会导致大量资源和时间的损失。如果错误不可挽回,还会导致终生遗憾。想想在新东方的发展过程中,因为自己眼光的局限、格局的狭窄、能力的缺位,给新东方带来了不少的曲折,也失去了本来应该抓住的很多时机。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觉得任何战术的勤奋都掩盖不了战略上的懒惰。作为事业的领头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要比一马当先勇冠三军重要万倍。

今天的我,知识结构的落后和对于新事物的迟钝,正在严重影响着新东方的发展。所以疫情期间我思考最多的就是要让年轻一代管理者尽快走向前台,来引领新东方以后的发展。而我自己应该仅仅作为一个新东方的象征存在,可以为新东方呼号鼓劲加油,但确实不能再不管不顾冲到一线厮杀了。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但至少在大方向上不要再犯错误。

至于个人的生活,我倒觉得不难决策,无非是阅读、写作、讲课、旅游,用轻松的方式为大家介绍中国和世界的文化风俗民情。同时利用新东方的资源为中国农村地区和山区的孩子提供教育服务。这个应该是我一生不变的努力。

海外疫情的现状,我相信大家都在关注,具体细节我就不再详述了。海外确诊总数达到了1700395例,去世人数超过了10万人。这场世界性的灾难还在持续,是否会最终失控还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就像我上次说的那样,对于欧美世界,我并不是太担心。从经济实力到医疗条件,应该都能够扛得住。最担心的还是那些人口密度大,经济和医疗条件又不是那么好的国家和地区。现在按照表面数据看,本周和上周相比,新增确诊人数只增加了48%,和前几周都超过百分之百相比,增速明显下降了,这是好现象。

在确诊人数中,美国一国就占了53万,已经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但实际上之所以人数这么多,是和美国先进的检测技术有关的。由于检测条件的便利,美国自愿去参加检测的人数比例远远多于其他国家的比例。另外,美国现在已经开始检测带有抗体的人员。一旦确定一个人有了抗体,就可以相对自由地行走工作,也就能够让经济更加快速复苏。我觉得很多国家数据没有上来,是因为检测技术还没有到位,比如印度或者印度尼西亚,好像总共也没有检测几万人。所以这些地方携带病毒的人数到底有多少,实际上是个未知数。

网上依然在进行病毒到底源自哪里的大讨论。这样的讨论更多是属于自嗨型的。我们有很多人一厢情愿希望病毒起源于美国,这种愿望是好的。要真是起源于美国,对于中国真的是太有利了,不仅疫情起源于中国的压力没有了,而且对未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大有好处。但我们这样的讨论,意愿再好也是没有用的。我相信最终科学事实和科学家会精确得出病毒到底源自哪里的结论。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这次瘟疫是全人类的灾难,只能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任何想要嫁祸于一个国家的行为都是卑鄙狭隘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当特朗普说“中国病毒”的时候,我觉得他很卑鄙的原因。中国现在应该展示的是大国胸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世界一起抗疫,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英国首相鲍里斯因为新冠肺炎进入ICU病房时,新浪微博发布了这一消息,有四十多万人为这一悲哀的事情进行了点赞。对于这样的幸灾乐祸,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一场人性的灾难。我始终想不通,对这样一件我们本来应该表达同情的消息,为什么那么多人点赞。我只能悲哀地理解为,一些国人已经变成了人性冷漠和善恶不分的牺牲品。

鲍里斯并没有做任何伤害中国人的事情,英国这些年和中国还算友好相处,不像美国处处为难中国。现在的世界形势,一定是争取更多的朋友,比树立敌人要重要一百倍。再从作为一个人的角度来说,对别人的不幸表达同情,应该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做人有三不能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这一次好像不少人把这三者都笑齐了。

人性为什么会到如此不堪的地步呢?我觉得还是过去几十年,我们对于做人的基本的教育缺失了。我们的教育,喊着崇高的口号,做着功利的事情,整个社会充满了掩盖下的丛林法则。

人类共存中一些最美好的原则:同情、博爱、怜悯、慈悲、尊重、理解、宽容等,正在不断失去,代之以嘲讽、打击、冷漠、狭隘、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等。关键是这些恶劣的行为,不仅没有被压制和惩罚,还成为有组织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被鼓励存在。

允许这些恶劣行为存在的状态,不管鼓励者出于什么目的,都已经把中国民众撕裂开来。再进一步走向极端,就会让整个社会开始撕裂。一个对于做人做事缺乏底线和共识的社会,对于对错没有标准的社会,一旦撕裂开来,其后果应该是非常可怕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提出很多年了,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够背诵出来,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真的非常好。如果国人们真的能够按照这一核心价值观,来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我们言行能力,一定会比现在好很多。在对待一些不断引起我们争执的事情上,也更加容易达成基本的共识。但如果一方面宣传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允许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言行存在,那核心价值观就只有存在在墙上的价值了。

这周大家议论最多的事情,是方方日记的英文版和德文版很快就要出版。很多人对这件事情表达了愤怒,不少人觉得这一定是早就预谋好的一场阴谋,旨在颠覆中国,抹黑中国的抗疫形象。

我对方方日记这么快就要出外文版,也感到比较吃惊和不适。因为中国疫情还没有结束,海外疫情还在猛烈发展,这个时候出版日记确实不是时候。我倒不认为日记的出版能够给中国造成多少不利,也不会因此就降低或者提升外国人对中国的评价。在国外出版描写灾难的书籍比比皆是,还没有听说哪本书引起了外交重大事故或者国家之间关系的改变。我也不认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设计。

方方作为一个文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出版是人之常情。但也因为方方是文人,所以缺乏政治敏感性和对于国际关系的敏锐判断,所以才会让日记在这个时候翻译出版。我想大家都应该同意,中国需要敢说话说真话的人,方方在这方面是当之无愧的。日记在这个时候是否应该出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我本人而言,我对方方日记本身是肯定的,对于日记现在翻译在国外出版,是有保留意见的。

好了,这些话题都太严肃,还是不讨论为好。还是讲讲我这周学习了什么东西吧。这周我阅读了三本书,第一本是英国作家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的《自下而上-万物进化简史》,第二本是刘勃老师的《传奇中的大唐》,第三本是朱永新老师的《未来学校》。

《自上而下》是一本不错的书。主题思想就是人类社会的一切秩序和规则,都不是自上而下被预先制定出来的,而是自下而上被演化出来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从科学的角度,奠定了万物演化的基础。

人类社会的秩序,原来一直被认为是杰出人物引领的结果。但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也是演化出来的,只是到了成熟的时机,有人出来轻轻一推,总结了一下而已。比如电灯的发明,即使没有爱迪生,也会有李迪生出现,因为科学和技术的积累和进步,已经到了必然会出来的时候。

人类的道德秩序、文化发展、经济规律、思想演变等等,都是自下而上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再形成上下互动,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这一理论对我们看待事物的发展,提供了独到的视角。也可以在部分意义上,解释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之所以读刘勃老师的《传奇中的大唐》,是因为刘勃老师在新东方的“精雕细课”上开了一门课,这门课名称是《先秦诸子40讲》,给我们如何看待先秦诸子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上次我已经把这门课推荐给大家。刘勃老师也出版了不少书籍。既然讲课有趣,写的书也一定有趣,所以我就买了几本他写的书:《战国歧途》《失败者的春秋》等。《传奇中的大唐》是其中的一本。在本书中,刘勃老师根据唐代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用风趣的口吻,详实的陈述,分析简述了中国唐代文人,和那个时候的妓女、龙女、狐狸精等精灵古怪的关系,以及背后的社会形态和文人心态。这是一本轻松好玩的读物,茶余饭后阅读最佳。

朱永新老师一直是教育界我尊重的人物。他对教育探索的热情也一直感染着我。上周的时候我们一起见面小聚。他和我开始探讨他新近出版的一本书《未来学校》。我说收到了他寄给我的书,但还没有来得及开始阅读。于是这周我开始阅读他的这本书,并且和他约好了在这个周末,也就是今天晚上八点,一起和他做一次直播,用我的直播平台来和他一起畅聊一下中国教育和未来教育的话题。《未来教育》讲述了朱老师对于世界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现代科技对教育会做出什么样的改变,以及未来我们将以何种方式进行终身学习。如果大家对教育发展感兴趣,读一读这本书一定会很受启发。

天气越来越热,小区里的丁香花在盛开,空气中充满了丁香花的芬芳。这几天的阳光一如既往的灿烂。人们已经开始习惯疫情中的生活,但其实我们正在经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严峻考验。疫情带来的家庭困境、经济衰退、世界格局变化,人与人关系的撕裂,其后果现在还没有全部体现出来。我们只能以乐观的心态,做最坏的准备,并为最好的结局而努力。

广告时间:刚才提到了刘勃老师的课程,上次已经宣传了一次,但课程确实值得一听,所以今天再宣传一下。想听这门课的朋友请扫下图二维码。另外,新东方的另一个应用“书加加”,上面有很多精彩的英文书和课程,你要是想学习,也可以下载进去听听。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老俞疫情周记丨以乐观的心态做最坏的准备 并为最好的结局而努力(4月12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老俞疫情周记丨我们面对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3月29日

老俞疫情周记丨我们面对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3月29日

中国,美国,疫情,国家,灾难,人数,政府,东西,人类,包机,学生,新东方,留学生,纪录片,规定,发展,世界,信息,作用,囤货,工厂,情绪,时刻,病毒,工作,特朗普,美帝,是这样,输入性病例,航空公司

2016-07-28 #经典故事

老俞开课丨10

老俞开课丨10

成本,做事情,新东方,事情,个人,时间,要素,效率,时候,精力,面子,上市公司,人与人之间,最重要,这个人,中国,关系,方法,概念,氛围,老百姓,行为,资源,交流,成长历程,世界上,做人做事,契约精神,防人之心不可无,最核心

2019-02-26 #故事会

老俞闲话丨光阴的故事

老俞闲话丨光阴的故事

日子,岁月,事情,人生,记忆,生命中,再回首,时光,情感,日记,点点滴滴,石头,道路,伤痛,写日记,动物,大石头,少年,尘世,时候,生命,时空,时间,河流,经历,美景,天高地远,爱上层楼,还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

2012-02-28 #故事大全

疫情周记

疫情周记

加拿大,疫情,口罩,蒙特利尔,超市,病例,评论,周记,买菜,同学,塑料,店里,电梯,药店,次门,蒙特,蒙福,医护人员,周前,写文章,人民,个人,一家人,专栏,中国,代价,感染率,城市,坐电梯,塑料袋

2009-08-08 #故事阅读

抗击疫情周记600字

抗击疫情周记600字

疫情,优优,爸爸,视频,国家,标语,蚌埠,作文,时刻,冠状,周记,到来,万家团圆,不出门,肺炎病毒,这是个,不速之客,欢乐祥和,仪和,好的,归原,里一,改变了,正文,内容简介,全国,事情,中央,人们,全家

2014-06-16 #小故事

关于2020年疫情的周记

关于2020年疫情的周记

疫情,新型冠状病毒,周记,一线,全国,口罩,武汉,医护人员,人员,国士,城市,妈妈,年味,肺炎,不一样,和家人,力量,同学们,哥哥妹妹,围栏,工作者,文档,盼望着,老家,英雄,防控,张霆,李兰娟,每一个人,山和

2014-05-01 #经典故事

疫情周记

疫情周记

疫情,患者,病毒,医护人员,没有了,光彩,人们,一线,勤洗手,力量,医院,姓名,汽车,条幅,春光,建筑工,工资,所得,武汉,活力,阴云,神山,红色,贡献,飞沫,工作,防控,大街上,可以看见,笼罩在

2016-03-14 #经典故事

疫情在家包饺子周记10篇

疫情在家包饺子周记10篇

饺子,妈妈,包饺子,饺子皮,周记,奶奶,爷爷,样子,肉馅,妈妈说,爸爸,馅儿,可是我,怎么也,我和妈妈,右手,心里美,滋滋,水饺,菜刀,我只好,疫情,下子,切肉,力气,勺子,厨房,压出,吃饺子,声音

2016-07-2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