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七旬老人为何不肯进手术室?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动

时间:2008-06-04

再等一下,记者怎么还没有到呢?7月4日,手术室门外,今年73岁的老人杨兴宇迟迟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提示:本文共有 26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当年修建的石拱桥。

“再等一下,记者怎么还没有到呢?”7月4日,手术室门外,今年73岁的老人杨兴宇迟迟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咋回事呢?原来,早在26年前,杨兴宇为了避免更多的村民因涉险渡河丧命,主动提出建桥,并上门一家家“化缘”,在筹集到3000余元后,他顶着巨大压力,带领全村村民硬是修建起了一座估值上百万的石拱桥。杨兴宇在“化缘”时曾给大家许诺,以后会在桥头立一块功德碑,将大家的善款刻在碑上,让后辈们永远铭记。

但遗憾的是,20余年过去,如今,当年的记账簿已找不到,以至于曾经给大家许下的诺言化为泡影。

对此,杨老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就是怕自己万一下不了手术台,无法将这事的原委告诉村民们,“如果真那样的话,这将会是我这一生中最为遗憾的一件事。”杨老感叹道。

跳蹲渡河夺人命 他誓要建一座拱桥

今年73岁的杨兴宇,出生于遵义市喇叭镇瓦龙村,是一名老党员。

距离遵义市50余公里的瓦龙村,是一个有山有水的灵秀之地。该村的中坝组与堰塘、殷家坡、上台坝以及虾子镇青山村青杠组田土相连,隔河相望。

将几个组“隔断”的河流名为鱼涧河。因河两岸没有桥梁,散立在河中30余个“跳蹲”成了1500余人往来和田土耕作的必经之路。

一旦遇上灾害天气,河水必涨,急需的耕种和收割也得暂缓,有时一等就是十天半月,途经的村民只能踩着高低不平的石墩过河。据不完全统计,自解放以来,因过河遇险者数以百计,已溺水死亡的就有二十几人。

“不行,不能再死人了,得想个办法。”每当事故发生后,老杨总是看在眼里,痛在心头,后来,他暗下决心,平生誓要建一座拱桥,以解两岸村民多年之苦。

挨家挨户“化缘” 共筹到3000元善款

有了想法后,行事果断的杨兴宇说干就干。

1992年冬天,杨兴宇找到本组的几名党员共商建桥方案,虽然大家都支持,可资金问题却让他们望而生畏。“钱的事情,包在我身上。”见到大家一筹莫展,杨兴宇拍着胸脯说,即便是砸锅卖铁他都要把桥建好。

从那以后,每天夜幕降临,村民们总能看到杨兴宇走村串寨的身影。“2元、5元、10元……”他都一一记录在册,实在没钱可出的,就出点米,遇到难啃的“钉子户”,他苦口婆心做对方思想工作,实在不行的,他则自掏腰包以村里孤残老人的名义填写捐资名单。

后来,当其他村民知情后,苏再明等人也跟着老杨一起,挨家挨户“化缘”,大半个月后,在历经诸多挫折下,几人终于筹得资金3000余元。

在老杨“化缘”过程中,背后的冷言冷语也时常灌进他耳朵。有的认为他贪图虚名,有的认为他痴心妄想,家人也曾抱怨过,你修桥图什么?

集全村村民智慧 石拱桥终得建成

支持也好,反对也罢,想着拱桥建好后,村民再也不用拿生命作为“赌注”后,杨兴宇别无选择,也没有退路。

为保障桥梁设计安全科学,杨兴宇找到了曾经参与虾子官仓大桥建设者石匠李光茂,而李光茂则被他的诚心和干劲所感动,于是,便答应参与中坝组石拱桥的修建。

动工之前,杨兴宇自发成立了建桥委员会,自己亲自担任总指挥,将整个建桥工序中涉及的石材开采运输、施工安全、技术指导、后勤供应等进行分工管理。

紧接着,他用募捐来的3000元善款买来16吨水泥、10挑灰桶和2个粪砂罐准备带领村民们一起干。

没想到的是,才开工,大家就遇到了一件辣手事。

因修建石拱桥需要的石料价格太贵(5000元材料费),而老杨手里的3000元早已所剩无几,这该咋办呢? 无奈之下,老杨等人只好组织村民在山顶自己开采石料。

“人最多的时候,一天竟有200余人一起干。”老杨的儿子杨顺东告诉记者,就在拱桥快竣工时,大伙儿又遇到了难题,因水泥用尽了,石桥建设被迫停工。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镇党委书记李化齐送来2000元,鼓励大家不要泄气,继续建桥,并利用周末时间亲赴建桥现场肩挑背扛参与石桥建设。

经过4个多月的建设,一座长32米,底部宽28米、高10米、拱面宽12米、呈梯形状的石拱桥屹立在河床上,至建桥结束,仅石材开采就达数万方。

2015年初,原遵义县交通局曾邀请建桥专家对“群力桥”进行测算,按照当时的造价,没有300万元是无法建成的。

如果没有他带头 哪有现在的便捷路

1993年,群力桥如期建成完工后,杨兴宇名声大噪,妇孺皆知,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在谈到群力桥建设过程时,他总是谦虚地说,功劳是大家的,我只是尽了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我会继续用自己的行动,为群众办实事。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当年,“群力桥”虽然修通了,但与瓦龙村堰塘组公路依旧未接通,1995年底,杨兴宇又发动群众义务投公投劳修建了堰塘至群力桥约3公里长的乡村道路,群众的出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改变。

2003年底,由于群力桥至堰塘公路泥泞难行,杨兴宇又带动群众义务进行维修。

当时参与修桥的村民苏支永坦言道:“千千有个头、万万有个尾。”老杨就是这个“头”,当时没有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做,现在哪有这座桥,这条路。

后来,为了记住老杨的功绩,有人提议将中坝桥命名为“杨家桥”,老杨对此坚决不同意。他认为,此桥聚广大群众之力而建,应该取名为“群力桥”,“群力桥”因此而得名。

承诺一直未兑现 他愧疚了20多年

事实上,这些年来,杨兴宇除了带领大伙修桥铺路外,他还一直心系群众。

2006年,原遵义县在瓦龙村水洋坪实施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时,部分群众对工程建设不理解,杨兴宇又义务到群众家中做思想工作,促使项目顺利完工,该项目成为2007年全省现场观摩点。

2007年底,瓦龙村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需要对中坝组的土地进行流转,群众担心土地流转后无地可耕,不愿意流转,又是杨兴宇逐家逐户的做群众思想工作,全镇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流转由此诞生。

2日凌晨,杨兴宇老人突然脑溢血病倒了,在医院病床上,杨老仍在想着大伙的事。他深感愧疚地说,当年他挨家挨户“化缘”时,答应给出资的村民立一块功德碑,岂料,后来登记的账簿找不到了,以至于曾经给大家许下的承诺化为泡影,这是他这一生中最为遗憾的一件事。

4日下午,就在杨兴宇被推进手术室之前,他一直不愿意进去,他在等待记者的到来,希望将这事告知大家,并不是他违背了自己的诺言,而是事出有因。

当记者答应老人的请求后,老人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7月13日,当记者致电杨老的儿子杨顺东时,杨顺东告诉记者,自7月4日父亲进行开颅手术后,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直到12日下午,老爷子意识才清醒一些,到了13日上午,老爷子可以进行简单交流,相信再过几天,老爷子肯定又要提及修桥及功德碑了,如果大家看到该报道后,想必大家也不会误解他了,而老爷子也就可以放下心理的包袱,在医院安心养病了。

记者田儒森 摄影报道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七旬老人为何不肯进手术室?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浏阳镇头:七旬贫困老人等待背后的暖心故事

浏阳镇头:七旬贫困老人等待背后的暖心故事

老人,干部,路口,扶贫,宋辉,客户端,化名,女儿,对象,放鞭炮,湖南日报,湖南,村干部,村里,欧阳泽,罗刚,荣庭,黄霞,责编,七旬,一家,故事,党和政府,低保金,亲人,农村,危房改造,半边,土坯房,咸菜

2016-01-01 #短篇故事

117秒|济南七旬老人创作漫画《老两口》背后的故事

117秒|济南七旬老人创作漫画《老两口》背后的故事

老伴,吴国梁,漫画,叶秀云,老两口,生活,癌症晚期,齐耳,舜玉小区,原型,小区,患上,形式,明白人,意义,济南,高见,眼镜,点滴,点点滴滴,癌症,病情,短发,老人,身材,鼻梁,两年前,不断地,医院检查,体会到

2013-05-28 #故事阅读

117秒|济南七旬老人创作漫画《老两口》背后的故事

117秒|济南七旬老人创作漫画《老两口》背后的故事

老伴,漫画,吴国梁,叶秀云,老两口,生活,癌症晚期,齐耳,舜玉小区,原型,小区,患上,形式,明白人,意义,济南,高见,眼镜,点滴,点点滴滴,癌症,病情,短发,老人,身材,鼻梁,两年前,不断地,医院检查,体会到

2012-08-22 #故事大全

七旬老人往派出所“扔”钱?这背后的故事很暖心

七旬老人往派出所“扔”钱?这背后的故事很暖心

老人,蔡吉,老人家,派出所,民警,儿子,爷爷,现金,一次又一次,好意,年纪,父亲,不收钱,里人,有家,大厅,住处,个人,信息,口罩,前台,场面,口齿,帮帮忙,家常,家属,大门,座椅,情绪,摇手

2011-05-19 #故事会

元宵节当天 安徽七旬老人捏面灯 背后的故事让子女感动

元宵节当天 安徽七旬老人捏面灯 背后的故事让子女感动

油灯,涡阳,动物,孩子,家里人,老人,眼睛,食品,工作,姚桂英,元霄节,杨庄村,高振,都会,全凭,不变,习俗,人们,代表,健康成长,元宵,叫法,典型,才艺,属相,情感,意思,春节假期,棉花,样子

2020-04-20 #故事阅读

七旬老人手里的小纸条刷屏网络 背后的故事很暖心

七旬老人手里的小纸条刷屏网络 背后的故事很暖心

老人,孙秉,纸条,公交车,老太太,驾驶员,福州路,线路,坐过站,司立,孙师傅,杨正,陈建,赵波,劲松三路,都会,齐鲁医院,司机,刷屏,分公司,乘客,地方,崂山,天气,家人,巴士,师傅,年龄,总站,思维

2011-05-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七旬老人手里的小纸条刷屏网络 背后的故事很暖心

七旬老人手里的小纸条刷屏网络 背后的故事很暖心

老人,孙秉,纸条,公交车,老太太,驾驶员,福州路,线路,坐过站,司立,孙师傅,杨正,陈建,赵波,劲松三路,都会,齐鲁医院,司机,刷屏,分公司,乘客,地方,崂山,天气,家人,巴士,师傅,年龄,总站,思维

2013-05-23 #故事会

清朝七旬老人娶17岁少女 背后的爱情故事 道出前生今世的恩怨

清朝七旬老人娶17岁少女 背后的爱情故事 道出前生今世的恩怨

美人,丫环,妻子,夫人,婢女,少女,梁氏,乡试,夫妻,媒人,老者,这么大,下子,前生,女儿,年纪,结果,黄冈,回家,原来是,还怎么,白头偕老,其美,子笑,文光,芦荻,歌者,使者,看门人,中一

2018-03-10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