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许知远对话赫拉利:AI时代我们真的会被算法控制 成为无用之人?

时间:2008-06-11

76年的许知远对话同样是76年的赫拉利,相当有看点

提示:本文共有 42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这两天经朋友的推荐 ,我看了11月1日的十三邀,许知远对话赫拉利那期。

76年的许知远对话同样是76年的赫拉利,相当有看点。

一位是风清云淡的人文主义学者,曾经是《三联生活周刊》、《经济观察报》、英国《金融时报》中国版主笔、专栏作家。

一位是来自以色列的牛津历史学博士,全世界知名网红作家,出版有《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这三本书在全世界受到好评和争议,《人类简史》累计销售三百万册,《未来简史》销售二百万册。尤其在中国受到热捧,仅去年一年的时间,销售额将近一个亿,就连引进此书的中信出版社的梁俊先生也坦承,此书销售之火爆远远超出预期,为中信出版社贡献了重要的销售份额。

而且,在中国,人们对赫拉利的追捧就象是对待一个摇滚明星一样,赫拉利在中国半天的出场费是20万美元,一百多万人民币,这可比写书拿版税赚钱多了。

上一个受到如此热捧的书和作者,我印象中是凯文凯利。

许知远的温和中带有犀利的提问在赫拉利面前,完全不起作用。

无论是在书中还是直面镜头,赫拉利给人的感觉是高度的坚定和自信,气场逼人。

这次的许知远有点懵,从直觉上觉得赫拉利的表述是不对的,但因为自身知识体系以及对方整个逻辑体系过于庞杂,老许明知道不对,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一开始看上去弱弱的,完全不经打的样子,与赫拉利的神采飞场和逼人气场完全成反比。

连我这个看客,短短几分钟之内,就被赫拉利口中博杂的知识和层出不穷的新名词,立刻被粉碎成了渣渣。

镜头之下会放大一个人的缺点,而身上自带的光环会被缩小,但镜头之下的赫拉利敏锐、精干,眼神如鹰,口吐莲花。

服了,确认过眼神,确实是全球知名网红作家。

所以,这一集就是两个同样杰出的同龄人思想剧烈碰撞的一集,老许很难受,很无力,但最后的追问却全在点上。

为了理解赫拉利,理解这位中世纪历史学家的成长环境对他世界观的塑造和影响,许知远带着工作人员远赴以色列,而正在以色列游学的王石先生也在本集中多次陪同出镜。

在《人类简史》中,赫拉利主要提出的观点是:虚构故事是人类相互合作与协作的基础。

他认为:在现代人类社会中,让几十亿人都相信并合作的虚构故事是:金钱、帝国和宗教。

为什么有人愿意辛苦的用血汗来换取几张彩色的纸呢?

因为人们接受了这个集体的想象,相信金钱是一种互相信任的系统。

起初是黄金和白银,此后出现了跨国家、跨文化的货币区后,虽然人们仍然有不同的语言,信仰也不同,但都信服着同样的黄金白银,货币体系。

而除金钱之外,他认为国家故事是第二个虚构故事,帝国是一种政治秩序,具备文化多样性和疆域灵活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类和整个地球逐渐融合。

第三个虚构故事是宗教,“宗教认为世界上有一种超人类的秩序,而且并非出自人类的想象或者协议,以这种超人类的秩序为基础,宗教会发展出它认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和价值观。”

在《未来简史》中,赫拉利也提到了,当社会发展到神圣的意志讲不下去的时候,现代宗教就是人文主义,而现在,他认为人文主义也讲不下去了,因为未来是AI的时代。

他认为在AI时代,人类会相应的变成三种人:

无用的人,没有自主的人,神人。这三种人之间不可能平等。

因为机器算法越来越精确,所以很多工作机器人比人类做得更好更精确,律师、医疗诊断、股市高频交易等,甚至在艺术领域也不例外,拥有巴赫风格算法计算机谱写的曲子,大家评价比巴赫更象巴赫。

所以会出现无用之人。

为什么会演变出“没有自主的人”,因为算法比你了更解你自己,未来的最佳决策是算法得出的,相应的,你也就没什么自主权了。

那些神人指的是可以站在算法背后控制算法的人。

但成为“神人”也会有副作用,有的能力升级了,而无关的能力就降级了。演变到最后会成为什么?有意义吗?

而许知远崇尚人文主义,所以他对于赫拉利过于矮化人的精神是感觉十分不舒服的。许知远认为他低估了人的适应能力和人的精神世界。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

一、智人透过语言,通过虚构故事形成了大规模的社会协作能力,从而拥有了强大的力量。

二、农业革命并不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人类,人类被丰收的幻象所欺骗,却过上了更加辛苦的生活。

赫拉利提醒人们,历史的所有进程,并不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是人类不断犯错,以为让自己更轻松的事情,却陷入了更大的陷阱。

三、历史从未关心过个体的幸福和快乐,而这却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急需补上的一课。

不得不承认,赫拉利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重新解构了历史。许知远则认为,赫拉利为什么可以这么笃定?你现有的体系有什么缺陷吗?赫拉利认为,如果有,那么我也已经修改过了。

许知远是带着质疑去的以色列,他想知道赫拉利建立的这个体系到底有多大的说服力,逻辑是否顺畅,这本在中国如此热卖和受到追捧的书,老许的质疑是,历史应该是开放性的,而赫拉利的体系却是封闭的,它让你顿悟,但却是他喂食给你的他的知识,他的体验,而封闭了人们自我思考和探索的可能性。

在耶路撒冷,王石带着老许拜访了一位律师,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一位即将成为拉比的老师。

“两千多年以前,我们民族内部充满了仇恨和愤怒。”

“在我们的国家故事里,他们占据我们的地方,袭击我们,屠杀我们。”

“我们从小到大生活在这里,却没有固定的身份”

“有了围墙之后,安全多了,以前经常有爆炸,我的孩子每天早上要上学,当时我吓得直哭。”

“他们建设了高墙,他们隔离我们。”

树荫下,许知远问这位三个孩子的妈妈,有可能消除仇恨吗?

不能。

但是我们在做心灵抚慰的工作,要先从意识上了解,我们这个民族需要无差别的爱。努力说服人们先放下。

所以,在以色列的宗教纷争中长大的赫拉利,对于多种宗教的不同虚构故事所引起的战乱、仇恨、纷争感受比出生在其他地方的人更深。他感叹本来是让人宽容的宗教,却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战争。

按照赫拉利的观点,帝国、金钱、宗教都是统治和协同分工做出的虚构故事,那么该如何摆脱出来呢?

是要创造自己的故事吗?老许问。

“你不需要创造自己的故事,你需要更好地了解自己。

如果你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你就不需要这些虚构故事。”

不可否认,赫拉利具备一种能力,一种宏观上的出色的叙事能力,可以化繁为简的将那些枯燥而艰深的历史研究讲得通俗易懂,并且自成体系。

也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和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很颠覆以往的认知。

全部引用二手知识,这也没什么,大部分的人都用的是二手知识,再加工,再利用。

关于《人类简史》这本书,中信出版社的卢俊先生说的最为深刻,它为什么在中国引起这样大的轰动,正是因为创投圈的人中热起来的,因为管理一个公司,经营一个企业,你必须也要让所有人去相信一种愿景,相信未来,才能完成协作,作为创业者,必须拥有出色的讲故事的能力。

虽然这本书在中国热销,但在线支付的打开率不足15%,真正的阅读完成率可能只有2%..

但是关于未来,关于科技,关于数据战争,以及他所提到的无用的人,没有自我的人和神人的表述,我不是很认同。

中国对于未来学的热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就开始了,我记得我还上小学的时候,我上大学的表姐们热于谈论的书就有《第三次浪潮》、《数字化生存》、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

那时很好奇他们所谈论的东西,自己也悄悄的翻看过,有些内容至今都还记得。无外乎很多工作会消失,很多人会失业,很多人会被淘汰。当第一次看到这些时,小小的我对于未来有一种好奇和向往,还有隐隐的担忧,担心父母亲人会失业,担心自己在这样的小城市所受到的教育是会被时代远远甩下的。

但是如今到了我也能轻松说出,二十年前如何如何的时候,我对于未来反而不再担心。

因为我们生活的当下,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手机上的应用没几天就要更新一次,每更新一次,对所有用户来说,大家都是平等的,因为所有人一样的陌生,都要重新开始了解。

几个月未见的朋友,身边的伴侣换了没换都要小心翼翼的去问。

更别提大家的工作,动不动就跨个行,创个业,兼个职,人人都是寻找各种可能性的斜杠中青年。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至于工作机会,大把的岗位消失了,但更多新的岗位又被创造了出来。

有的行业消失了,但有的却迎来了蓬勃向上的机会。

记得小时候,中国加入WTO前,媒体最爱宣传的就是入世之后,冲击最大的两个行业一个是汽车业,一个是酒店业,当时国产汽车怎么个破就不用说了,全国遍地的参差不齐脏乱差的小旅馆也让人头疼,但最终结果如何?反而是最不看好的这两个行业持续增长了十几年。

再从历史的长河,拉开很长的维度去看的话;

每一次科技和技术的进步对于人类的平等来说,都是一种倒退。

因为这些科技和技术的进步往往都是大多数人付出了代价,只有少数人得到了好处。

每一次都会加大阶层的划分,加剧不公平和剥削。

但是,从整个人类历史角度去看,因为科技一直在进步,所以人类获得了巨大的生产力,从而多数人和少数人都受益了。

最终还是决定性的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和福利。

而文化是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它们体现了生存的智慧,构成各种文化的社会标准增强了社会的结合和生存。

所以各种留存于世的不同文化往往都是最有利于最大限度的繁衍后代,以保证种族的生存,最大限度的保证经济的维持,最大限度的加强军事力量保证族群的生存安全。

赫拉利提到的未来,他也认为应该去加强数据的处理标准和规范,谁来保护数据的合法使用,谁来保证人的权益不受到数据泄露而带来的侵害。

我理解的意思就是需要为科技寻找一个“伦理罗盘”。

但是如果未来真如赫拉利所说,我们的生活会完全被数据和算法摆布,成为无用的人和没有自我的人,我真觉得过了。

如果人类真的乖乖听从算法的安排,那么历史上人类也不会屡屡干蠢事了。

如果真的听从算法的安排来做决策,并且能够推行,人性的复杂和多变又从何而来?仅中国历史上那一次次失败的变法不就是例证吗?从算法从决策上来说都对,但实际上呢,因为种种人为的利益和复杂的形势,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从来都是技术进步与制度变革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每一次危机的渊源都是由于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

所以,在未来,AI时代也许会存在巨大的风险,但人类相应的制度变革和适合族群生存的新文化也会协同科技发展,最终科技、文化、社会制度将达到统一和融合。

未来会发生什么?赫拉利说他不预测未来,也不提供答案,而许知远那些质疑的追问也很有力量,所有的一切都指向最重要的事:

什么是最真实的自我?

如何成就自己?

寻找真实的自我恰恰需要思考和沉淀,而不是寻求那些简化过的答案,以及总是去寻求弯道超车的捷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许知远对话赫拉利:AI时代我们真的会被算法控制 成为无用之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青园|许知远:追寻青年梁启超的足迹

青园|许知远:追寻青年梁启超的足迹

梁启超,许知远,历史,时代,少年,青年,变革者,传记,史料,世界,个人,人物,情绪,日本,著作,康有为,史传,谭嗣同,价值,学理,思想,情感,故事,细节,精神,记者,过程,研究,游荡者,启超

2019-08-04 #经典故事

真诚 不着调的许知远 与永远在调的许倬云 坂本龙一们

真诚 不着调的许知远 与永远在调的许倬云 坂本龙一们

许知远,个人,成见,文化,世界,话题,老先生,时候,人类,历史,建筑,思想,理性,男人,谈话,于谦,倪大红,坂本龙一,徐峥,陈冲,主题,哲理,同类,城市,声音,对方,导演,感觉,政治,方式

2010-05-19 #故事阅读

断章▪取益

断章▪取益

特朗普,赫拉,自由主义,革新,人类,身体,数据,人工智能,力量,和心,算法,观点,宗教,内涵,微信,故事,技术,时代,权威,社会,笔记,经济,领域,发展,变革,自由意志,中提,于赫拉,何新,道本

2008-11-14 #故事大全

对话小鹏智能算法专家 揭秘“人机大战”的背后故事

对话小鹏智能算法专家 揭秘“人机大战”的背后故事

小鹏,泊车,赖健,自动泊车,场景,效率,升级,汽车,摄像头,硬件,挑战,功能,博世,后视镜,方案,智能,系统,路线,车辆,雷达,人机大战,自动驾驶,原因,辅助,主机厂,传统,单元,大脑,惯性,用户

2014-03-18 #故事阅读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什么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能?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什么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能?

世界,人类,C++,信息,技术,算法,能力,21世纪,变化,工作,人生,学校,技能,生活,大多数人,生活在,身份,东西,世界观,事实,事情,内心,墨西哥,大人,孩子,简史,职业,身体,好的,你已经

2016-10-02 #故事阅读

华院数据宣晓华:数学的力量|甲子引力

华院数据宣晓华:数学的力量|甲子引力

数学,科技,算法,中国,数学家,数据,人工智能,定义,先生,发展,学科,21世纪,丁石孙,对话,研究,智能,科创,好的,引力,问题,子光,晓华,区块链,力量,博弈论,小姐,时代,理论,观点,题目

2017-10-29 #故事会

互联网思维牛不牛?别急 又一个颠覆的思维已经来临

互联网思维牛不牛?别急 又一个颠覆的思维已经来临

思维,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关系,万物,场景,算法,时间,问题,小爱,事物,价值,产品,全局,商业,同学,时代,智能,能力,规律,路况,软件,加工,对话,一句话,举个例子,互联网时代,预测未来,链接

2014-07-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

算法,人类,智能,人文主义,神人,机器,生物,巴赫,更了解,作者,世界,信念,宗教,年度,意识,数据,比人,现实,生命,科学,豆瓣,观点,改造,我们自己,无用的人,这本书,数据处理,尤瓦尔,赫拉,比尔盖茨

2017-11-18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