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钱币知识:周总理和第三套人民币的故事

时间:2008-06-12

第三套人民币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7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与比价相等,并在市场上与之混合流通;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取消了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4种金属币。这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历时38年2月10天。

第三套人民币纸币的设计、印刷,周恩来总理作了许多具体指示。他指出原设计稿的画面面积太大,不太像票子;色彩太鲜艳,不够协调,人像一般化,个性不突出;有些票子的背面图是应该互相掉换,如原第三套人民币5元精品的背面图景是“石油矿井”,原2元券的背面图景是“露天煤矿”,两者互相掉换,以“露天煤矿”用作5元券的背面图景与其正面炼钢图景配套,以“石油矿井”用作2元券的背图景与其正面机械工业图景配套,这样更为合理;

原设计稿中1角券图景为“干部参加劳动”(即“红一角”),考虑到1角的票子学生们可能用得多些,要求改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图景;连1元券稿样中有一处汉语拼音错误,也被周恩来指明改正。搞样设计时,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著名教授进行座谈,听取意见。因此,这套人民币的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周总理与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

第三套人民币诞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经济困难时期,原计划从国外引进高级印钞机,结果因国际关系紧张而“泡了汤”。中国年轻技术员李根绪向北京的苏联专家康诺诺夫讨教,结果这位“老大哥”连连摇头说:“这是仅次于原子弹的绝密技术,不能外传。”对此,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中国制钞专家,在周总理带领下,打破垄断,自行研发最新工艺,终于使我国造币技术一步跨越了20年,跻身于当时国际一流水平,结束了依靠外国人印钞票的历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钱币知识:周总理和第三套人民币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者荣耀一周总报:新英雄“阿古朵”登场MVP皮肤“曜”

王者荣耀一周总报:新英雄“阿古朵”登场MVP皮肤“曜”

阿古,技能,游戏,效果,优惠,坐骑,原价,数量,时间,点券,皮肤,部分,飞将,头像,完整版,英雄,活动,云鹰,花木兰,被动技能,内容,位置,令牌,回复,名单,地雷,战场,敌人,点点,特惠

2020-10-06 #短篇故事

《哪吒之魔童降世》首周总票房破5亿 超越《银河》成国漫新巅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首周总票房破5亿 超越《银河》成国漫新巅峰

哪吒,票房,降世,动画电影,电影,镜头,巅峰,实时,团队,猫眼,特效,银河,精神,就知道,这部电影,敖丙,剧本,人员,丰碑,冰面,剧情,千百年来,天花板,天命,套路,导演,影片,故事,新纪录,版本

2009-05-18 #小故事

关于人生现实的说说 有道理和内涵

关于人生现实的说说 有道理和内涵

生活,时候,人生,道理,个人,人性,命运,哲理,岁月,故事,样子,经历,阳光,不管什么,但不能,你应当,既然是,给人一种,给自己,心甘情愿,理所当然,伏藏,得多,好一,好的,要你,世间,世界,东西,人情冷暖

2011-11-10 #故事阅读

克雷洛二人寓言《孤理和旱獭》想一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克雷洛二人寓言《孤理和旱獭》想一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狐狸,旱獭,任人唯,丑行,本质,鸡毛,统治者,只看到,幽默地

2020-04-08 #小故事

克雷洛二人寓言《孤理和旱獭》想一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克雷洛二人寓言《孤理和旱獭》想一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狐狸,旱獭,任人唯,丑行,本质,鸡毛,统治者,只看到,幽默地

2020-06-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克雷洛二人寓言《孤理和旱獭》想一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克雷洛二人寓言《孤理和旱獭》想一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狐狸,旱獭,任人唯,丑行,本质,鸡毛,统治者,只看到,幽默地

2020-07-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克雷洛二人寓言《孤理和旱獭》想一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克雷洛二人寓言《孤理和旱獭》想一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狐狸,旱獭,任人唯,丑行,本质,鸡毛,统治者,只看到,幽默地

2020-09-25 #经典故事

大学之间的有趣故事 传说人大 北理和农大组建中国农民工大学

大学之间的有趣故事 传说人大 北理和农大组建中国农民工大学

大学,中关村,专业,全国,高教,学校,中国,北京,巨头,理工科,大街上,这个名字,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传说,传言,学生,学科,密度,精华,所大学,真的是,清华,语言类,都知道,这几个,这四个,高校,诞生了,北理

2007-11-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如何在写作过程中做到借物喻理和以小见大?

如何在写作过程中做到借物喻理和以小见大?

花生,父亲,道理,文章,喻理,作者,果实,落花,特点,好处,事物,母亲,落花生,读者,情况,思想,答案,美工刀,订书机,格物致知,做有用,只讲体面,生活中,东西,人生,作文,刀片,反面,圆规,大地

2020-09-11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