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武汉战“疫”前线直击:点赞战“疫”一线90后河南医护人员

时间:2008-06-22

河南第五批医疗队总计300人,其中90后共有106名,最年轻的1998年出生

提示:本文共有 21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我想,我会成为爸妈心中的骄傲!”1997年出生的黄飞飞是洛宁县中医院儿科的护士,她是河南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中90后的一员。

河南第五批医疗队总计300人,其中90后共有106名,最年轻的1998年出生。

“我们90后是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一代,请80后、70后、60后的前辈相信,我们能够承担得起更多的社会责任。”1994年4月出生的郑州市中心医院综合ICU护师王文雅说。

靠谱,靠得住,担当,担得住,为第五批医疗队90后医护人员点赞。

有担当的90后

“我是党员,义不容辞”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90后自我、个性化,他们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崛起、物质的极大丰富、文化的分化多元,他们刷着b站、追着动漫、“吃鸡”游戏……但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最具个性的90后年轻人,放下手里的“吃鸡”游戏、穿上了闷热的“大白”防护服,汇入抗疫的大军之中。

90后的基因里本就刻写着责任担当,血管里本就涌动着家国情怀。

“我是2月13日进到方舱医院的。来到武汉就像是一次挑战,进舱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我现在已经做好了准备。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王文雅戴着眼镜,人如其名,温文尔雅,“2月16日,我在前线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会像前辈们一样,去承担,去战斗。”

1994年出生的封丘县中医院康复科护士臧博星,工作已经5年了,“武汉人挺好的,听到的最多话就是‘谢谢’,我们给他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加油’。我也是一名党员,在这特殊的时刻,义不容辞,也必须冲锋在前,尽我所能照顾好患者。”

有情怀的90后

“国家有难,我应该站出来”

2003年非典时,90后还只是被保护的孩子们,如今,他们已经活跃在抗疫最前线,他们自豪地说:“这是90后的担当!”

李虹燕,1994年11月出生,郑州市中心医院EICU护师。“非典的时候,我还小不懂事,很多人在保护我们,现在我也是医务工作者了,国家有难,我应该站出来。来到武汉之后,看到城市都空了,虽然晚上看着万家灯火,但路上空空荡荡,莫名地感觉很悲伤。”

来到武汉的第二天,生于1992年5月的郑州三院消化科护士费静把自己的一头长发剪了,她在2月14日凌晨2点到早上8点进入方舱医院。“原来的头发一直长到腰间,有两三年都没剪过了,平常我很爱美,偶尔还烫发做个发型。这次来武汉,全部都剪了,待我长发及腰,这个世界肯定非常美好。”2月初,费静对妈妈说,如果需要去武汉前线,我肯定会报名的。妈妈一听这句话当时就哭了,妈妈说:“我就只有你这一个姑娘,我不想让你去。”但妈妈又说了:“但是我支持你去,你做的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上学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说过,救死扶伤是一个医者的最大职业道德。”费静说,我现在只不过是实现了上学时候老师说的话。

有爱心的90后

“患者对我们都很友好”

截止到2月17日上午,青山方舱医院A舱入住患者173名,B舱入住患者156名,中老年患者居多,年龄大的80多岁。

刘怡雪,是郑州七院心外二神外二病区主管护师,出生于1990年12月。新冠肺炎肆虐以来,郑州七院全院已经有近千人报名请战,愿意支援湖北武汉一线。

“我是2月15日下午2点到晚上8点进方舱医院A舱的,虽然我是护理组的组长,但进去之前还是感觉有点小紧张。进去之后看到患者,对我们都很友好。2月15日全天,A舱收治了173名患者,我快下班时候,有一位70多岁的阿姨不住对我说‘姑娘,看把你们累的……’”说到这里,刘怡雪眼睛湿润了。

王晓珊,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护士,出生于1990年8月,2011年毕业参加工作。第五批医疗队,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来了5名全都是女同志,“在来武汉之后,我给单位领导说,我一定要来,我年轻,又是党员,还单身,我觉得我去是最合适不过了。”说起在方舱里的工作情况,印象很深,“我在B舱负责感控,还负责B舱4区的患者。在方舱里穿着防护服,我还戴着近视镜,外面是护目镜,两层镜子都被水雾充满了,基本上是什么都看不清楚。只有水雾积成水滴从镜片上流下来,才能看清一点东西。”

有坚守的90后

“24年来做得最正确的一个选择”

正如一位90后所说:“我们是能担当的一代,是值得信赖的一代。”

苏雨,郑州三院消化内科护师,1996年出生,是郑州三院来到武汉前线的医护人员中最小的。“2月6日早上6点接到了单位通知,我随即报名去武汉,来之前都没给爸爸妈妈说,现在他们已经知道了,只说了一句话‘干了这个工作,你就要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现在上初一的妹妹,已经把我当成了英雄。我已经火线入党了,这也是让我非常骄傲的事情。”

“2月14日下午2点,我第一次进舱,刚进去时候有点紧张。”苏雨说,“来到武汉抗疫前线,是我24年来做得最正确的一个选择,如果能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来。”

出生于1990年9月的邵青青,是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河南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第四大组感控总组长,也是“2019年第五届河南最美护士”的当选者。“我是2月15日下午2点进舱的,进舱时下着大雪。B舱床位多,那一次我们去了12名护士。穿好防护服后,我在隔离服后背上写了‘河南 中’,前面写了‘H 邵青青’,H代表护理。很多患者看到我背上写的字,都点赞说‘河南,中!’。”邵青青说。

2020年,最早的90后已经到了而立之年,这次疫情是时代和人民给予90后的一次大考。经此一役,90后已经提交了优秀的答卷,也更加明白了责任与担当。90后,已经长大!

来源:中原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武汉战“疫”前线直击:点赞战“疫”一线90后河南医护人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武汉直击|了不起!战“疫”一线的“90后”河南医护人员

武汉直击|了不起!战“疫”一线的“90后”河南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患者,90后,医院,疫情,方舱,邵青青,河南省,李琨,武汉,护师,医疗队,记者,湖北,第一线,亨达,唐晓,来武,程雅,黄飞,小组,护士,病区,青春,工作,挑战,博星,我们年轻人,中医院,冲锋在前

2009-10-28 #经典故事

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虽辛苦 但我们一定能够胜利丨武汉直击

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虽辛苦 但我们一定能够胜利丨武汉直击

医护人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理,工作,疫情,记者,隔离病房,勇气,一线,儿子,肺炎,时刻,时候,武汉,父亲,病区,病房,病情,负担,重压,重症,防护服,医护,告诉记者,身体上,卫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不,中南医院,总医院

2020-07-14 #小故事

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虽辛苦 但我们一定能够胜利丨武汉直击

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虽辛苦 但我们一定能够胜利丨武汉直击

医护人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理,疫情,工作,记者,隔离病房,勇气,一线,儿子,肺炎,时刻,时候,武汉,父亲,病区,病房,病情,负担,重压,防护服,告诉记者,身体上,卫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不,中南医院,总医院,讲述了,休息区

2020-07-03 #故事大全

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虽辛苦 但我们一定能够胜利丨武汉直击

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虽辛苦 但我们一定能够胜利丨武汉直击

隔离病房,工作,医护人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时刻,防护服,口罩,头套,工作服,憋死,手套,时候,流程,缓冲区,负担,重压,鞋套,考验,隔离,主管护师,不习惯,准备好,刚开始,告诉记者,喘不过气,我们知道,重症医学科,这种事,没有人,身体上

2020-07-03 #故事阅读

战“疫”使者——记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河南医护人员

战“疫”使者——记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河南医护人员

医疗队,医护人员,湖北,患者,河南,武汉,医院,方舱,我省,党员,疫情,病区,病人,老人,阿姨,伍营,吴亚,护士,时候,防护服,都会,名患者,一线,医生,千纸鹤,小时,河南省,队员,白衣天使,穿着

2016-08-24 #经典故事

河南女厨师李娟的“战疫”日记:用美味支援武汉一线抗疫医护人员

河南女厨师李娟的“战疫”日记:用美味支援武汉一线抗疫医护人员

武汉,医护人员,宋师傅,李娟,来武,厨师,河南,烩面,熬粥,师傅,协会会长,厨房,家人,节日,工作,医务人员,一线,出齐,名厨,日记,晚餐,烧鸡,餐饮行业,刘国梁,卢永良,宋师,孙桃香,杜永,金乾,马允

2009-01-11 #短篇故事

致敬武汉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致敬武汉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您们,全国人民,医学专家,叔叔,病毒,阿姨,最值得,刘智明,李文亮,李兰娟,钟南山,医护人员,人群,中国,冠状,医生,河南省,小学,名字,地方,团圆饭,奶奶,家门,孩子,安危,家人,形势,意识,情况,敬意

2011-04-24 #经典故事

直击一线医护人员:疫情不退 我们不回家

直击一线医护人员:疫情不退 我们不回家

医护人员,医院,患者,疫情,琴琴,监利县人民医院,才能,疑似,病房,病区,防护服,资料,回家,新型冠状病毒,那天起,突如其来,李洁,顾静,黄建平,新闻中心,荆州电视台,位置,人群,勇士,先戴,定点,单位,医生,口罩,名医

2018-04-0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