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故事】】曹雪芹在海淀山后:乡野田居 行医济民

时间:2008-06-23

据专家学者考证,曹雪芹在香山居住期间,经常沿着这条山间小道从正白旗到山后的白家疃村访友

提示:本文共有 36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这是海淀·故事第934篇文章

传统文化系列之八

曹雪芹:乡野田居,行医济民曹雪芹:乡野田居,行医济民15:19来自海淀故事

在北京植物园樱桃沟水源头的东侧,有一条古山道,红学家们称它为“曹雪芹小道”,它南起北京植物园黄叶村,经卧佛寺、樱桃沟、三炷香至温泉镇白家疃村,全长6.6公里,其中山间小道约2.8公里。据专家学者考证,曹雪芹在香山居住期间,经常沿着这条山间小道从正白旗到山后的白家疃村访友。

曹雪芹小道

曹雪芹小道,是连接海淀山前地区和山后最近的通道,对于《红楼梦》的孕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条小道沿途的许多风物,比如石上松、元宝石、黛石、灵芝草等,都被曹雪芹融入了《红楼梦》等故事情节中。

上回的故事中,我们讲了曹雪芹在海淀山前地区,寄情风物,著书黄叶村的故事。

【故事】曹雪芹在海淀:寄情风物,著书黄叶

今天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曹雪芹小道的后半程,在白家疃村的后山上,曹雪芹又留下了哪些故事?

曹雪芹如何来到白家疃?

白家疃的风物与《红楼梦》有什么关系?

白家疃的民间有哪些关于曹雪芹的传说?

……

我们采访到了白家疃村退休教师、红学爱好者柳荣惠老先生,听他讲述曹雪芹在白家疃村的故事。

柳荣惠

白家疃村位于海淀区温泉镇,传说元代此地有小河流过,南岸有白姓人家,以河滩取村名,称白家滩,后讹为白家疃;又有说法道:这里曾为宋代杨六郎部队摆放盔甲之地,故名“摆甲滩”;亦有传说称,这里的先民以制作盔甲为生,盔甲摆出来供人挑选,故名“摆甲疃”。

白家疃村南青山环绕,青山再往南,与香山和北京植物园接壤,相传这里是曹雪芹生命中最后五年生活过的地方,当地民间留下许多曹雪芹的传说,引得无数“红迷”前来寻踪探访。

海淀山后的这半程曹雪芹小道,把小石桥、大戏台、空空庙、废艺斋、怡贤亲王祠、水灵榭等景致联通在一起,为后人构建出一副曹雪芹在白家疃生活、休闲的图景,亦成为红迷追寻曹雪芹踪迹、游客探访游乐的经典路线。

水灵榭

小石桥:结庐在此,赏景治学

在白家疃村口,有一座看上去不太起眼的小石桥,旁边立着一块文物保护的标识牌。1973年,红学家吴恩裕考证:曹雪芹从山前樱桃沟北上,经三炷香搬家到山后白家疃,于怡贤亲王祠西边不远之处,建有“土屋四间”,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五年。根据考证,曹雪芹的住所“四间土屋”,就在这座小石桥的对面。

小石桥

曹雪芹的朋友曾在《瓶湖懋斋记盛》里描写过曹雪芹在白家疃的居所:“有小溪阻路,隔岸望之。土屋四楹,斜向西南,筑石为壁,断枝为椽,院堵不齐,户牖不全,而院落整洁,编篱成锦,蔓枝杞藤”。曹雪芹在这里的住所虽然简陋,但仍是精心收拾,因而“有陋巷箪瓢之乐,得醉月迷花之趣”,自成一番意趣。

当你亲自到了白家疃,就能体会到这个西山脚下的小村庄的美丽:青山似黛,植被丰沛,正如敦敏和张宜泉的诗中所描绘的 :“庐结西郊别样幽”“门外山川供绘画”。这里自然景色秀美,环境寂静和谐,是著书、修书的理想环境。遥想当年,曹雪芹或许常常踱步于村西小石桥附近,思考着《红楼梦》的修撰……

红楼梦源曹雪芹雕像

怡贤亲王祠:老友相聚,往来鸿儒

位于白家疃村的怡贤亲王祠是怡亲王的家庙,而怡亲王家与曹雪芹家族渊源颇深。怡亲王胤祥,是清圣祖玄烨的十三子雍正帝的弟弟。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的时候被封为和硕怡亲王。

怡亲王曾经负责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条,也曾经负责审理曹雪芹父亲曹一案。雍正初年整顿亏空案中,胤祥还曾在皇帝面前为曹家讲情,也对曹家有过实际的关照,曹雪芹对胤祥一直以来心存感激。

在胤祥主持直隶治水工程时路经白家疃,看到此地山清水秀、风景优美,顿生爱慕之心,于是在雍正八年在此建造别墅,然而未待建成就逝去了。

白家疃百姓感激胤祥兴修水利等好事,请命将别墅改建为纪念胤祥的贤王祠,得到雍正恩准。

曹雪芹和胤祥之子弘晓等人关系亲密,当小怡亲王回来祭祖之时,他们总在此相聚。弘晓也非常仰慕曹雪芹的才华,对他的小说十分赞赏,曾亲自带领家人抄录曹雪芹的《红楼梦》,史称“怡府过录本《石头记》”。

空空庙:曹郎中行医济民

白家疃村的南边,曾经有一座空空庙,庙只有一间,面积约十平方米。因为庙中没有神祇偶像和牌位,空空荡荡,当地人称之为“空空庙”,此庙后在平整土地时被拆除。

关于空空庙的来历也是众说纷纭,有传说其历史可追溯到宋代,与杨六郎在此的一次对战有关,究竟如何,难以追溯。但巧的是,《红楼梦》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过场人物:空空道人。然而在关于曹雪芹的各种传说中,事涉此人的并不很多。

在白家疃的村民间,却流传着一个关于“空空道人”的传说。当年,香山旗里有位大夫时常过来给穷人看病而且还不要钱,每次来都在南边山根一间空庙,临时借来桌椅给人看病。后来这位大夫搬到桥西住,安了家之后,看病的人方便多了。这个空庙就是当年的空空庙,这位大夫村里人也称呼他为“曹郎中”。

在空空庙里为村民看病,又不愿留下姓名,便借庙名作为自己的斋号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白家疃的这座“空空庙”无疑为《红楼梦》以及曹雪芹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香山地区曾经广为流传关于曹雪芹为贫苦百姓治病的传说,《香山的传说》中就有张宝章、严宽先生搜集整理的《芹圃先生的医德》;《曹雪芹传》中也对这段故事有所描述。

香山一代的医馆有许多,但当地能看得起病的人却不多。曹雪芹迁徙西山后,为了给无助的病人解除病痛,便就地取材,用当地出产的药材给无钱治病的百姓看病开药。

就这样,曹雪芹为许多贫苦百姓,治愈了多种顽症,人们交口称赞他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废艺斋:技多且精,著书传世

在曹雪芹小道上,樱桃园后头,现有一座名为“废艺斋”的宅院,是今人为纪念曹雪芹而专门修建的。

伫立在废艺斋门前,凭栏远眺,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曹雪芹先生笔耕不辍的坚毅和济世救人的高尚情怀。而“废艺斋”这个名字便来源于曹雪芹的另一部著作《废艺斋集稿》。

《废艺斋集稿》分装成八册,分别包含了治印、风筝扎糊、编织、脱胎、织补、印染、竹制品和扇骨的雕刻、园林设计、烹饪等各项技艺。其中,烹饪技艺是曹雪芹妻子的大作,其他则皆为他本人亲自撰写。

《废艺斋集稿》中最早的一册是《南鹞北鸢考工志》,也是唯一得以流传在世的一册。这本小册子的编写动机,则来自于曹雪芹的老友于书度。

废艺斋

这个故事要从乾隆十八年讲起。当时曹雪芹的朋友于书度旅居京师,因身有残疾,便以卖画为生,但家中人口众多,收入仅能维持温饱,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年关将近,于书度在走访曹雪芹时谈到了自己的困境,提到想请曹雪芹帮忙制作几个风筝,以便拿来赚几钱银两。

没料想,曹雪芹制作的风筝十分精美,其样式更甚过专职做风筝的老师傅的作品,这一卖就卖了好价钱。于是于书度就请曹雪芹教他做风筝的手艺,又请曹雪芹帮他绘制了许多新的图样。靠着卖风筝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好了许多。

看到于书度靠着卖风筝日子有所好转,曹雪芹便萌生了把自己掌握的风筝制作技术编订成册,以帮助残疾人谋生的想法,于是他编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收集、整理了南、北风筝的图谱和制作方法。

后来,敦敏曾在宴会上讲述过曹雪芹编写这本书的原由和经过,席间有人感叹道:“好一片济世活人之心,当世知芹圃者能有几人?”

迁居到白家疃之后,曹雪芹又重拾起《南鹞北鸢考工志》的修订完善工作,在和妻子的聊天、作画、刻章之间,萌生了把他掌握的其他技艺也编撰成册的想法。

因为不可能人人都制作风筝,要是整理一下其他的技艺,便可以帮到更多的老百姓,于是曹雪芹便给这部书命名为《废艺斋集稿》。乡民们也感念于曹雪芹的恩德,对他的称赞传颂至今:“教民养生之道,无论大术小术,均传圣德,扶伤救死之情,无论有心无心,悉具阴功。”

可惜的是,这部集稿并未留存于世。幸运的是,1943年,孔祥泽先生有幸见到了当时流传于世的一部《废艺斋集稿》中关于风筝的一册,手抄了其中大半内容,按照这部册子里的做法和图样制作了风筝并命名为“曹氏风筝”,并一代代把这项记忆传递于子孙,让我们有幸得以借着孔家人之手,看到曹雪芹当年制作的风筝的模样。

孔祥泽先生

曹氏风筝

曹雪芹从乾隆二十三年春迁徙到白家疃,到乾隆二十八年除夕去世,除乾隆二十四、二十五年南京之行一年外,在白家疃村整整生活了五年时间。在这五年里,他完成了《废艺斋集稿》的整理工作,又投入了大量精力于《红楼梦》的修改之中。

曹雪芹已经离我们远去,留下的曹雪芹小道、怡贤亲王祠、小石桥、废艺斋、水灵榭、空空庙等这些与红楼梦有关的遗迹让我们仿佛可以跨越时间触摸到他,体悟揣测他当年在这里生活的心境。

“日望西山餐暮霞,门外山川供绘画”,寂静山谷里,喧闹不在,游人全无,只有对曹雪芹历史烟尘的陈述和西山荒林的思考……

朗读者:王丹

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目前担任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杨家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书记助理,主要负责党务工作。

平时爱好朗读、跑步、乒乓球等,是一个性格随和、活泼开朗的姑娘。

采访、文、编辑 / 王瑛

部分摄影 / 王坤

朗读者 / 王丹

音频剪辑 / 张少禹

审校 / 冯焕丽

更多海淀人物故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故事】】曹雪芹在海淀山后:乡野田居 行医济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组图:青岛平度一个山村的实景 名字叫做“九山后”

组图:青岛平度一个山村的实景 名字叫做“九山后”

村庄,九山,程家村,旧店镇,庄东,庄规,和村,花开时节,这个村,胶东,故事,平度市,位置,山区,周边,地图,山脉,感觉,景色,概念,深山,特色,距离,西山,青岛,青山,这组图片,名字叫做,不太远,久在樊笼里

2009-07-30 #短篇故事

《全民目击》孙红雷演技炸裂 诠释父爱如山 龙背山后面的故事

《全民目击》孙红雷演技炸裂 诠释父爱如山 龙背山后面的故事

童涛,周莉,林泰,剧情,龙背,影片,录像,检察官,孙红雷,郭富城,林萌萌,事件,凶手,司机,女儿,故事,案件,父爱,秘密,视角,逻辑,父爱如山,神秘人,梁家辉,陈思成,一片天,都会,人影,事迹,事情

2015-12-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胶东乡村游记:海阳北部有三“晶” 晶山夼 晶山后 晶泉

胶东乡村游记:海阳北部有三“晶” 晶山夼 晶山后 晶泉

晶山,村庄,向东,地名,发城镇,徐家店镇,海阳,距离,母仙,郭城,向西,主峰,徐家店,笔者,郭城镇,上世纪,依山,卫东村,山以,山以东,山后,王晶,林寺山,交汇处,宫家,女孩,人名,乡镇,习惯,世代

2011-11-19 #故事大全

组图:莱阳市河洛镇大山后村 位于“大山之后”的聚落

组图:莱阳市河洛镇大山后村 位于“大山之后”的聚落

村庄,大山,大山后,旌旗,莱阳,向北,大山乡,双山,山区,时候,西沟,于格庄,区的,向东,张梦鲤,西边,丽的,大山里,座山,胶东,故事,北郊,一段距离,关系,名字,名人,地图,地名,图片,地形

2012-09-29 #故事会

前有钟南山后有张文宏 这位“网红”医生凭什么比肩钟南山?

前有钟南山后有张文宏 这位“网红”医生凭什么比肩钟南山?

张文宏,医生,疫情,病毒,很多人,党员,病人,华山医院,第一时间,非典,主任,人们,仁者,医者,员工,报告,时间,父母心,疾病,社会,禽流感,非洲,生活,隔离,企业老板,因为他,得上去,收红包,是一名,是一位

2011-06-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孙红雷演技炸裂 “我会死在龙背山后” 一个父爱与救赎的故事

孙红雷演技炸裂 “我会死在龙背山后” 一个父爱与救赎的故事

孙红雷,林泰,女儿,父亲,龙王,林萌萌,全民目击,形象,小龙,红雷哥,儿子,天庭,观众,少女,指认,演技,父爱,生命,黑社会,龙背,为了让,山下,王为,萌萌,萧龙,邓家佳,那林,座山,都会,大哥

2020-08-16 #小故事

此人上梁山前是个贪官 上梁山后看清宋江为人 急忙选择下山保命

此人上梁山前是个贪官 上梁山后看清宋江为人 急忙选择下山保命

戴宗,宋江,英雄,下场,梁上,组织,有些人,水浒传,决策,后半生,好汉,工具,敌人,梁山,笔墨,神行太保,英雄好汉,施耐庵,味和,生和,一生,一段时间,一身,素材,政治,人物,作者,作用,原因,分界线

2009-10-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水浒传》中武松上梁山前锋芒毕露 为何上梁山后变得沉默了?

《水浒传》中武松上梁山前锋芒毕露 为何上梁山后变得沉默了?

武二郎,梁山,集团,宋哥哥,个人,性格,哥哥,武松,低调,老虎,怀忠义,山下,武二,打老虎,打抱不平,死而无怨,会报,团里,时候,水浒传,独行侠,老总,酒馆,鸳鸯楼,生活,吃馒头,百家号,赤手空拳,云浦,李逵

2016-01-25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