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见字如面》:立足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借鉴

时间:2008-06-29

正如节目拆信嘉宾许子东所揭示的,书信在走向消亡,但书信里所承载的文化、文明不应该消亡

提示:本文共有 18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本文章由福美满之娱独家发布,欢迎各位朋友来领略~

《见字如面》立足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密切关注和积极传承。正如节目拆信嘉宾许子东所揭示的,书信在走向消亡,但书信里所承载的文化、文明不应该消亡。节目只选取中国的书信,不涉及外文书信,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因界限放宽为所有书信而导致节目外延过宽、范畴过广的弊端,省得给人以囫囵、杂芜之貌,还可以特写中华文明自身,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使节目易于做深、做透,进而表明延续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准定位。

节目选取的书信,无不蕴含并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智慧和神韵。如萧红写给弟弟的《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既流露出姐姐对弟弟的浓情厚意,又以点带面地表达出节目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如果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塑造了《见字如面》的厚重内涵,那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中华历史的借鉴则概括出节目的深层旨归。《见字如面》整合书信中的历史经验,细写节目的现实意义,为观众当下及未来的社会生活提供经历岁月洗礼的借鉴和大有人生裨益的补充,实现节目主旨对实际需求的功能回馈。

书信作为文化的一种有机表现形式,其间的人物与故事本就包含着学习的指向。这不仅涵盖彼时彼境的收信人,使其因应书信的内容做出反应;同时,借由《见字如面》对书信的发现和朗读,更囊括此时此境的广大受众。书信中的历史虽已过去但未曾走远,其中反映的问题及相应的经验,在充分尊重具体条件的语境中适当转化和运用,便显现出相当程度的参考意义。节目在明星读信前后设置的嘉宾拆信环节,交代信件的历史背景,厘清信件的归属脉络,让受众对信件的认知从粗浅的了解迈向更深的理解。

即出于评点、发掘信件的历史借鉴价值,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的有心之举。陈寅恪写给傅斯年的《此点关系全部纲纪精神》一信,虽是开会请假的小事,可当事人专注于教学、严肃于学术的品格不仅在民国时期已广被推崇,而且值得当世镜鉴。拆信嘉宾由此引申当今学术界“教学与科研”常相矛盾的现状,也可在此信中找到对应的答案,引发现实回响。整体而言,《见字如面》之新意和深意,从表现节奏和意义层次上均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探索出一条缓慢而深刻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路径。表现节奏上,舍快速求缓慢,不急不躁地凸显节目风格;意义层次上,舍浅显求深刻,精意覃思地锻造节目品质。《见字如面》采取明星读信的清简形式,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速度放慢,安静而徐缓地呈现书信文化,从表现节奏和风格上流露出创新之处。这种缓慢的节奏,不仅从源头上契合了书信作为传统沟通载体的私人倾诉风格,而且体现出《见字如面》制作者在提升文化类综艺节目品质上的创新意识。

《见字如面》主打差异化思路,选取新鲜的书信选题配以明星读信的清新形式,这其中瞄准少数、避开多数的考量,本就表明节目决心以不同于其他节目样貌出现的意图。之所以说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表达是有节奏的,是因为内容呈现方式并非只有加速一种,缓慢的速度同样具备表现力上的节奏感。

《见字如面》平均时长 1 小时,每期读 6 ~ 7 封信,平均每封信的朗读时间为 9 ~ 10 分钟,这种安排使得信件的每个字词、每个句段、每种语气都得到全面、细微的展现,加强了观众对于此时此刻被读信件的经验性认知和移情式理解。因为速度缓慢,节目在纵向上对内容细节的刻画力度得到加强,读信过程的焦点和中心就是每一封被读的信件本身,而非在快速的节奏感、压迫的整体性,以及匆忙奔向、急促引出的下一个内容上。节目对表达速度的缓慢处理,意味着向往一种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的“书信速度”,代表着对相关节目表达节奏的创新思考。

《见字如面》摒弃了当今综艺节目的跟风随大流、一味追求收视率的做法,以优质的中国传统书信文化为节目内容,但是节目制作主旨不是普及即将逝去的书信传统,也不是从信的文物价值出发,节目制作更多的是从节目传播价值去考量入选的每一封信。每一封入选的书信都具有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的价值,每一封信都通过明星朗读形式传达给受众,唤醒了我国电视受众对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热爱。《见字如面》导演用冷静客观的态度审视现代互联网与传媒的关系,通过对节目形式的策划、节目内容的选取、节目传播模式的创新,让受众体味到每一封信背后的历史和故事。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的成功之处是值得借鉴与研究的。

编辑:张林/审稿: 刘丽/本文章为百家号作者独家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有发现必追究其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见字如面》:立足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借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怎么评价节目《见字如面》?

怎么评价节目《见字如面》?

形式,综艺,节目,张爱玲,信件,时代,观众,历史,人物,文学作品,明星,文化节目,私人信件,见字如面,夏志清,好的,文化类,读一,都会,一盏灯,快餐,大众,人生,个人,人心,也要去,主人,会风,作家,内容

2020-05-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怎么评价节目《见字如面》?

怎么评价节目《见字如面》?

形式,综艺,节目,张爱玲,信件,时代,观众,历史,人物,文学作品,明星,文化节目,私人信件,见字如面,夏志清,好的,文化类,读一,都会,一盏灯,快餐,大众,人生,个人,人心,也要去,主人,会风,作家,内容

2020-05-19 #短篇故事

怎么评价节目《见字如面》?

怎么评价节目《见字如面》?

形式,综艺,节目,张爱玲,信件,时代,观众,历史,人物,文学作品,明星,文化节目,私人信件,见字如面,夏志清,好的,文化类,读一,都会,一盏灯,快餐,大众,人生,个人,人心,也要去,主人,会风,作家,内容

2020-05-20 #长篇故事

见字如面第四季播出 用书信触碰过去那些鲜活的故事

见字如面第四季播出 用书信触碰过去那些鲜活的故事

书信,历史,见字如面,中国,节目,人们,大会,形式,时代,疫情,观众,中国成语,文化节目,汉字听写大会,关正文,翟毓红,科研人员,利的,文化类,实力,人物,个人,会风,传统,初衷,公安干警,信件,内心深处,场景,团队

2017-08-04 #长篇故事

用书信讲述中国故事——浅析网络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的成功原因

用书信讲述中国故事——浅析网络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的成功原因

综艺,网络,年年,人文精神,原因,层面,数量,形式,情感,文章,清流,质量,和解,统一,最近几年,内容与形式,文化节目,电视综艺,见字如面,进行分析,异军突起,参差不齐

2020-08-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荣故事:见字如面

荣故事: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个人,同学,年代,邮票,书信,时候,书桌,信件,人们,信息,心事,情感,文字,温度,生活,文字里,给自己,刘同,任时光,将心,学生时代,爱的,盖上,一生,中专,信末,习惯,亲情,人间

2009-08-02 #长篇故事

见字如面:宁静小村的故事

见字如面:宁静小村的故事

广场,小村子,时间,老头,回家,司机师傅,奶奶,水泥路,很多人,那个人,山下,续续,陆陆,在摇,一直流,不一样,向家,好的,有一家,胡同里,都铺,济南,一条线,抵得住,小山村,亲事,事情,二爷,儿子,人群

2014-04-18 #经典故事

一封家书 一段故事见字如面书评

一封家书 一段故事见字如面书评

爷爷,书信,信件,家人,母亲,曹禺,经远舰,蔡琴,黄永玉,这本书,亲人,人们,友谊,媒体,故事,火车站,甲午海战,魅力,一封家书,见字如面,这封信,为正,关正文,信都,宝玉,时永,杨德昌,李春波,秦楚,陈京莹

2020-08-1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