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亲儿子也靠不住 “玄武门之变”的祸根 其实是李渊亲手埋下的

时间:2008-06-30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俩,因为李世民在李渊面前告他们淫乱后宫一事,奉李渊的旨意进宫与李世民进行当面对质。

提示:本文共有 27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俩,因为李世民在李渊面前告他们“淫乱后宫”一事,奉李渊的旨意进宫与李世民进行当面对质。

走到玄武门外,两人感觉气氛不对。他俩立即掉转马头,准备逃回东宫,这时候发现李世民的悍将已将他们团团围定。太子和齐王,中了埋伏,已经走投无路。情急之下,李元吉决定先发制人。他拿起弓箭,准备擒贼先擒王,却哆哆嗦嗦拉不开弓。相反,李世民的表现要沉稳得多。他不慌不忙叫住掉头就走的大哥,不知道跟李建成说了些什么,然后就一箭射穿了他的喉咙。接着,李世民的爱将尉迟敬德也射杀了李元吉,还把元吉和建成的脑袋都砍了下来。结果,当东宫和齐王府的人赶来救援时,尉迟敬德只是把这两颗人头亮了出来,大部分救援部队便溃不成军,一哄而散。

图 |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杀了两个兄弟后,马上去看李渊,李渊居然没有发怒,还来了一句:“我之前是听信了谣言,误会我的好儿子了。”李世民立刻跪倒在地,抱着李渊的大腿痛哭。李渊作为一个父亲还是一个皇帝,在得知自己的一个儿子手刃了手足兄弟,李渊不仅没有惩罚李世民,还封其为太子,而且不久后就宣布退位,将皇帝的位子让给他。

李渊并不是被吓傻了,我们都知道,宣武门之变后李渊被架空了,只能任由自己的儿子摆布。

然而,面对这样的历史事件,我们不免心里有些疑问:李世民为何胆敢在宫门外,公然动手杀害亲兄弟?“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能够如此坦然地接受实事?

其实,发生这种事儿,还真怪不着别人,李渊才是第一责任人。是李渊他自己,亲自为“玄武门之变”种下了恶果。

这事情,还得从李渊的起家说起:李渊和“太原帮”

李渊与隋炀帝杨广是亲表兄弟,本来是隋朝皇室的亲戚。隋朝末年,唐国公李渊在起兵时的官职是“太原留守”,也就是太原地区的军政长官。虽然,李渊在太原为官,但是他在太原的根基并不深,因为他是地地道道的长安人,被派去太原当的地方官。

因此,隋末天下大乱,李渊起兵之初,他对太原本地的官僚集团并不十分信任,太原本地的官僚也没把李渊当成真命天子。太原的官僚们没人真正冒着生命危险,去给李渊打天下卖命。他们只希望李渊能够在动乱中割据一方,不被被人吞并,这样他们的好日子才能够继续。

图 | 唐高祖李渊画像

李渊用兵之初,战略目标是先拿下易守难攻的关中地区。可就在李渊攻打关中的紧要关头,军中传出了突厥准备南下进攻太原的消息。这时候,“太原帮”那些人可就炸锅了,纷纷表示要李渊撤并返回太原。

正在这紧要关头时,李建成与李世民出来,力排众议稳住了局势,在贾胡堡打败了隋军敲开了通往关中的大门。

经过此事后,李渊对他的“太原帮”彻底失望了。所以,在唐朝开国后,“太原帮”在李渊那几乎没有得到任何重要官职,大多数人被李渊用一块“免死金牌”给打发了。这背后,充分显示了李渊对“太原帮”的不信任。

李渊需要培植政治资源,只能仰仗自己的亲信

“太原帮”靠不住,李渊就得打造自己的政治资源。在李渊率军打进长安的时候,李建成是左军统帅,李世民是右军统帅,两个儿子可谓是李渊的左膀右臂。

李建成可不是史书上写得那么不堪,真实的历史中,李建成的能力可一点儿都不比李世民差。李建成曾经率军平定山东,而且多次打退了突厥的入侵。只是他被立为太子后,要经常留在长安,帮李渊处理国家大事。这时李世民却负责率军在各地征战,平定军阀的残余势力,所以李世民的战功才逐渐超过了李建成。后来李世民成功夺取皇位以后,对于李建成的历史形象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丑化。所以我们今天才会觉得,李建成是个无能之辈。

图 | 李建成影视剧形象

李渊之所以能夺取天下,最仰仗的就是两个儿子。所以,开国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两人几乎平分了朝中的军政大权。

李渊失败的“平衡术”,为“玄武门之变”种下恶果

自古以来,皇权与东宫(太子)的权力关系总是很微妙,太子代表帝国的未来,一旦确立了太子,很多政治投机者就会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未来的主子的怀抱。要是太子的权力过大,皇帝的权力难免会受到威胁。

为了防止太子李建成的威胁,李渊选择用增加秦王李世民权力的方法,对李建成形成制约。比如当时太子李建成因为帮助李渊处理朝政,拥有发布皇太子令的权力。这还算正常,但李渊还允许李世民也享有相同的权力。记录唐朝历史的《旧唐书》里就留下了这么一笔,说当时皇太子的命令和秦王李世民的命令经常同时颁布,老百姓都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该听谁的。

这么一来,太子李建成统领下的东宫,和秦王李世民统率下的天策府,实际上都变成了唐朝的政治中心。李渊实行任人唯亲的方针,一直没能建立正常的官僚政治。很多有能力的人都郁郁不得志,要想出头,就只有投奔李建成,或者李世民,先成为他们的家臣。

图 | 李世民

到了这一步,唐朝的政坛上正式形成了“一君两储”的局面。上面有李渊这个皇帝,下面有两个皇储,一个是明面上的皇储:李建成。还有一个是皇储的候补,随时可能挑战皇储的地位,也就是李世民。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李渊信不过那些太原功臣,于是重用自己的儿子,接着又想在两个儿子之间玩平衡,导致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更重要的是,李世民被李渊授予了很大的权力,胆子也越来越大,所以他后来才敢在李渊没死的时候就发动政变。

“玄武门之变”前,因为“杨文干谋反”事件(李渊觉得背后是李世民挑唆的),李渊惩罚了平定叛乱的李世民,这让李世民在政治上非常被动。后来,面对突厥南下侵犯,李渊同意了李建成让李元吉挂帅出征的建议,不仅如此,李元吉趁机要求挑选李世民手下精锐的将士。领兵出征,不会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这等于将秦王府的骨干调离。朝中政治势力被削弱的李世民,就等于是李建成手中待宰的羔羊。

李世民知道,李建成肯定不会放过他。于是,李世民先是进宫拜见李渊,告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状,说他俩跟后宫的妃子们私通,又对李渊哭诉,说他俩已经定下了除掉自己的计划。李渊很惊讶,说明天一早,我就把你们兄弟三人都叫进宫来,当面对质,你明天一早就过来吧。李建成和李元吉知道了消息,准备第二天早上赶在李世民之前进入皇宫,逼迫李渊下令除掉李世民。

李世民早已做好准备,他买通了皇宫北门玄武门的守将。按当时的规矩,早上要进皇宫,必须经过玄武门。第二天一早,就发生了“玄武门之变”。这场宫廷政变,以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结束,李渊被迫封李世民为太子,不久后又将皇位让给他。

结语

李渊在夺取江山后,对“太原帮”不信任,所以无法打造忠于自己的官僚政治。到了晚年,又不顾李建成和李世民已经构成对皇位进行“你死我活”的争夺,仍然玩平衡术,在两个儿子之间左摇右摆,导致他俩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走向白热化。终于,李建成和李世民在玄武门刀兵相见,酿成了流血事件。在玄武门的这场宫廷政变的火种,其实就是李渊亲自种下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亲儿子也靠不住 “玄武门之变”的祸根 其实是李渊亲手埋下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唐高祖李渊默认玄武门之变 竟是因为自己被“绿”

唐高祖李渊默认玄武门之变 竟是因为自己被“绿”

李世民,李建成,太白金星,皇帝,李渊,李元吉,史官,大哥,唐高祖李渊,尉迟,李建,成和,兄弟,官员,封地,征兆,逼宫,秦王,继承人,野史,黑炭,天文现象,这件事,秦王李世民,吉许,唐王,天之,李元,玄武门之变,王李元

2017-09-20 #经典故事

玄武门之变后 心灰意冷的李渊怎么样了?

玄武门之变后 心灰意冷的李渊怎么样了?

李渊,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太上皇,宣武门,农历,大安,皇帝,唐高祖李渊,太极宫,大唐,太闲,滕王阁,贞观,影响,生活,于献陵,多大,太武皇帝,太穆皇后,宫生,建一,李元婴,滕王,王勃,神尧皇帝,太子,和美,史学家,事件

2013-08-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为何在玄武门之变中 没人帮李渊?有三个原因 都非常重要

为何在玄武门之变中 没人帮李渊?有三个原因 都非常重要

李渊,李世民,原因,李建,太子,功劳,刘文静,是一个非常,开国皇帝,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儿子,大臣,开国功臣,态度,王朝,皇位,群臣,清洗,非常重要,李渊立,成一,都会,下场,历代,兵权,势力,后世,史事,实相

2017-06-25 #短篇故事

玄武门之变时 李渊真的在泛舟海池?专家:扯 真相史官不敢记载

玄武门之变时 李渊真的在泛舟海池?专家:扯 真相史官不敢记载

李世民,李渊,李建成,玄武门之变,裴寂,太上皇,李元吉,玄武门,父亲,太子,太极宫,宫女,贞观,史书,儿子,史官,大安,唐高祖李渊,尉迟恭,弘义,李建,陈叔达,成和,事变,世民,东宫,元吉,兵丁,内心,大哥

2014-07-31 #故事阅读

玄武门之变前夜 李渊曾下了一道密诏 李世民:幸好早下手!

玄武门之变前夜 李渊曾下了一道密诏 李世民:幸好早下手!

李世民,李渊,玄武门之变,李世明,李建成,兄弟,府邸,时候,是非,父亲,长子,李渊便,李唐江山,常喜,道密,太史令,头功,儿子,事情,内心,后会,大唐,天下,帝王,密诏,战功,战争,情况,征兆,无奈

2016-07-29 #小故事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 李渊为何没有调兵镇压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 李渊为何没有调兵镇压李世民?

李渊,李世民,秦王,李建成,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军队,笔者,李元吉,太子,宿卫,控制住,世民,大臣,陛下,敬德,陈叔达,元吉,史书,情况,旧唐书,调兵,现实,资治通鉴,两个儿子,这说明,唐武德,侯君集,唐高祖李渊,尉迟恭

2009-05-17 #长篇故事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会发生?李渊的帝王心术害苦自己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会发生?李渊的帝王心术害苦自己

李世民,李渊,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李建,李元吉,成和,突厥,武德,储位,势力,棋子,棋手,唐高祖李渊,王世充,窦建德,齐王李,京师,元吉,历史,关系,史料,唐军,次子,官方,将领,玄武门,洛阳,皇帝

2010-08-04 #短篇故事

唐高祖李渊为什么不能阻止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李渊为什么不能阻止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李渊,李建成,玄武门,李建,这个时候,李元吉,势力,大哥,年纪,惨案,时候,朝政,计划,谁知道,夏立,李渊举,太子,下造,太子府,好的,太子殿,成一,感觉,世人,功大于过,关键,作用,位子,主子

2009-01-0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