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马关条约》谈判时 伊藤对李鸿章说的这些话 字字寒入骨髓

时间:2008-07-12

两人先后正式会谈了五次,在第三次谈完后,李鸿章遇刺

提示:本文共有 16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本文来自:百度知道日报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于次年到日本马关,与伊藤博文议和,就签订《马关条约》的事,进行了长达月余的谈判。

两人先后正式会谈了五次,在第三次谈完后,李鸿章遇刺。伤势恢复后,又进行了第四、第五次正式会谈。

最终大致达成了协议,也就是后来中国史上最为屈辱的《马关条约》。

在第四、第五次谈判中,时年55岁的伊藤博文,给已是73岁的李鸿章好好上了课。

他对李鸿章说的这些话,即使如今看来,也足以令国人有寒入骨髓之感。

其一:

中国为难光景,我原深知,故我所备节略,将前次所求于中国者,力为减少,所减有限,我亦有为难之处。

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

伊藤这一番话,就足以看出所谓“议和”,哪里有什么“和”可“议”?

谈判一开始,就直接和李鸿章说:

——我这次开出来的条件,已经考虑到你的难处了。你现在只有“行”和“不行”两句话可以说。

在实力不如人的情况下,李鸿章也只能是弱弱地问一句:

——难道不准分辩?

伊藤答的更绝决:

——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你可以辩论,但我开出的条件,你一点都不能少。

其二:

当李鸿章拿到伊藤开出的条件时,看到日本要求赔款2亿两,便表示:

——“赔款二万万,为数甚巨,不能担当”。

伊藤却回道:

——减到如此,不能再减;再战,则款更巨矣。

这就成了赤裸裸地要挟了。

——两亿我已经很照顾你了,如果不出这钱,那我们就接着打,我会让你掏更多出来。

此话一出,就彻底断了李鸿章继续讨价还价的念头。

其三:

接下来的谈判,就一直围绕如何付款来展开了。

因为毕竟是笔巨款,中国肯定一下子付不起,要延期付,日本就提出延期就要按利息计算。

两人就要不要付息展开了争论,最后,李鸿章有些怒了,来了这么一句:

——日虽得胜,何必逼人太甚,使人不能担当!

伊藤回道:

——不能担当,是否不允之说?

可以想象一下伊藤当时的语气与神情,肯定完全是不屑与蔑视了。

——你说不能担当,就是不和我谈了?

李鸿章只好赶紧说:

——我诚愿修和,只是办不到的事,不能不直说。

其四:

后来再谈到割台湾时,李鸿章明显已经乱了分寸。

从辩论的角度来看,李开始自己给自己挖坑了,他说

——台湾全岛,日本尚未侵犯,何故强让?

伊藤立刻回驳:

——如所让之地,必须兵力所到之处,我兵若深入山东各省,将如之何?

这一下就彻底把李鸿章给将住了,但李鸿章毕竟也是久经官场,立刻应对道:

——此日本新创办法。兵必所已到者,西国从未全据,日本如此,岂不贻诮西国?

李的反应不算不快,不仅反驳了对方,还赶紧把西方列强给拉进来,想用列强来吓唬日本人。

但伊藤的显然已经做足了功课,立刻问道:

——中国吉林、黑龙江一带,何以让与俄国?

你李鸿章说西国从未占过中国领土,那俄罗斯占东北这事,又怎么解释?

李鸿章只好再回到辩论的起点:

——此非因战而让者。

说割这些领土给俄罗斯,不是因为打战打败了,和咱们现在的情形完全不同。

但伊藤却借此步步紧逼:

——台湾亦然,此理更说得去。

既然能割东北给俄罗斯,当然也就能割台湾给日本了。

李鸿章又只能把论点绕到另一个方向,说:

——中国前让俄之地,实系瓯脱,荒寒实甚,人烟稀少;台湾已立行省,人烟稠密,不能比也。

今天我们来看这话,简直就是自取其辱了。东北地方人少就可以割,台湾地方人多,就不可以割?

这不等着被人打脸吗?

但这恰恰是晚清一直挨打吃亏的根源,即,我大清乃天朝上国,四方各国,皆为藩属。

李鸿章的这种领土观,明显远远滞后于时代。但在当时却是官方最真实的写照。

伊藤果然迅速出招,狠狠地打了李鸿章的脸,他说:

——尺土皆王家之地,无分荒凉与繁盛。

就用这句话,伊藤给李鸿章好好地上了一课。

李鸿章彻底无话可说。

直到今天,仍有人在意淫假设,甲午战争如果怎么怎么,中国或许就能赢了日本。

我说,不用做任何假设,大家就看看上面这些谈判内容,就完全可以断定: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清,再怎么也赢不了日本的。

因为,你不仅器不如人,技不如人,最根本的,制度不如人、思想不如人啊!

拿什么赢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马关条约》谈判时 伊藤对李鸿章说的这些话 字字寒入骨髓”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马关条约》: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春帆楼上的博弈

《马关条约》: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春帆楼上的博弈

李鸿章,日本,中国,条件,清政府,谈判,大臣,方面,慈禧,伊藤博文,伊藤,条约,日方,李鸿,陆奥宗光,光绪,台湾,天津,赔款,媾和条约,主和派,全权,会议,双方,战争,时间,马关,主张,光绪帝,列强

2015-04-27 #故事阅读

马关条约签订时 伊藤博文和李鸿章谈了什么?让李鸿章欲哭无泪

马关条约签订时 伊藤博文和李鸿章谈了什么?让李鸿章欲哭无泪

李鸿章,日本,伊藤博文,日本人,台湾,赔款,结果,俄国,慈禧,笔者,伊藤博,欲哭无泪,战争,条件,白银,西方列强,国家,情况,想法,数目,文说,文章,时候,朝代,百姓,谈判,不能再,甲午中日战争,丰太郎,李鸿

2014-10-15 #短篇故事

《马关条约》签署前 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 让日本人暗自庆幸

《马关条约》签署前 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 让日本人暗自庆幸

日本,李鸿章,中国,伊藤博文,清政府,明治维新,国力,海军,改革,伊藤博,文和,方知真,明治天皇,比日,北洋水师,都会,世仇,屈辱,中堂,封建主,人力,亚洲,举国,事情,京师,军舰,全军,光绪,位置,内阁

2008-11-18 #故事阅读

李鸿章与《马关条约》的渊源 不得不服!

李鸿章与《马关条约》的渊源 不得不服!

李鸿章,日本,清廷,中国,马关条约,条约,列强,日方,单戈独,左宗棠,李鸿,谈判,日本人,倭寇,士兵,手下,清政府,马关,舰船,张邵,陆奥宗光,中国舰队,北洋海军,下联,人选,使臣,利益,双方,垃圾,地位

2016-07-04 #长篇故事

《马关条约》签订后 清朝为何有众多官员为李鸿章求情

《马关条约》签订后 清朝为何有众多官员为李鸿章求情

李鸿章,李鸿,很多人,日本,慈禧太后,谈判,结果,马关条约,这些人,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双方,原因,战争,状况,时候,条约,民间,签订条约,御史,面子上,一分一毫,光绪皇帝,世人,体制,个人,世界,人商,事情,企业

2019-04-23 #短篇故事

马关条约的签订 其实大家对李鸿章的误解太深了

马关条约的签订 其实大家对李鸿章的误解太深了

李鸿章,日本,中国,伊藤博文,英国,清政府,李鸿,情况,寄希望于,愤青,日本政府,列强,军事,俄国,偶像,想法,战争,无奈,方面,赔款,金额,马关条约,谈判,不答应,所以说,这么大,下甲,中国清政府,好的,世界

2012-09-11 #长篇故事

历史故事:马关条约

历史故事:马关条约

日本,中国,辽东半岛,马关条约,李鸿章,条约,俄国,全国,军费,利益,声明,德国,朝鲜,美国,条款,沙俄,白银,盟友,规定,通商口岸,谈判,伊藤博文,伊藤,李鸿,科士达,章于,人和,日本政府,日船,产品

2007-08-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去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为什么是李鸿章 而不是别人?

去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为什么是李鸿章 而不是别人?

朝廷,洋人,刚毅,徐桐,李鸿章,曾国藩,内容,列强,外交,话梅,大臣,废物,条约,民心,洋务,道学,谈判,这一期,宋襄公,曾纪泽,知世,军机大臣,大家好,朝元,事情,主张,乾隆皇帝,人选,伊犁,八旗

2016-05-1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