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考100分 妈给你100块” 物质奖励对孩子有啥影响?家长慎用

时间:2008-07-24

但是,当奖励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真的只是一种能够激发孩子的激励手段吗?奖励教育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家长们又知道多少呢?什么是物质奖励?考100分

提示:本文共有 23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羊驼妈妈(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

奖励,是一种能够焕发进取心和荣誉感的激励手段,生活中,非常的常见,比如工作奖励机制等。

但是,当奖励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真的只是一种能够激发孩子的激励手段吗?奖励教育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家长们又知道多少呢?

什么是物质奖励?

“考100分,妈给你100块”、“只要这次成绩提高,爸就给你买你最喜欢的游戏机”、“只要你读完这本书,妈就允许你周末出去玩”。

这就是物质奖励,通过金钱、物质等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激励教育的方式,相信很多家长都不陌生。

基本上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听到类似的话,尤其是中国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非常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中国家长喜欢用物质奖励激励孩子的原因

中国家长为什么会喜欢用物质奖励的方式去激励孩子,最直接的原因是:这种方式能够短暂有效的教育效果,相信很多家长深有体会。

对于家长来说,希望孩子能够学习好、优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美好的未来等,对孩子有很多的希冀。

但是,有时候会面临孩子并不能达到家长的期望目标,这时候,为了激励孩子学习、努力等,就会通过抓住孩子的“物质需求”心理,而“激励”孩子。

而小孩子作为一个未成年人,他想要得到某样东西,需要得到家长的给予或者认可,他是没有自由的决定权的。

所以,当家长通过让他获得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为条件,让自己好好学习的时候,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是会采取一定的行动的。

这样的结果在家长看来是能够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的,因此,就会屡见不鲜的使用,望以此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但是,对孩子的长期成长过程而言,这种奖励教育方式,同时也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物质奖励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易导致孩子功利孩子,是正处于学习阶段的未成年人,对接触到、感触到的人和事,都不具备正确判断的能力。当一味的通过物质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长此以往,会让孩子认为只有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才可以驱动自己达到你想要他达到的要求。

这就是功利性格的养成,即使是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不论是在友情中,还是在爱情中,甚至是亲情中,需要通过给予物质、功利,才能让孩子去做某一些事情。这种性格,从大人的角度看来,无非是一种缺乏人情味的表现,影响孩子人生的幸福度。

易导致孩子“胃口”越来愈大第一次,妈妈:“只要你考试考100分,妈妈就给你100元”;

第二次,妈妈:“只要你考试考100分,妈妈就给你100元”;

第三次,妈妈:“只要你考试考100分,妈妈就给你100元”;

……

第十次,妈妈:“只要你考试考满分,妈妈就给你100元”,孩子:“那还不如不要,500元才算数”;

第十五次,妈妈:“只要你考试考满分,妈妈就给你500元”,孩子:“1000元吧,500元太没动力了”;

这就像人的口味一样,当世界上还没有盐的时候,人们照样会觉得无盐的美食,也很好吃。

当有了盐之后,人们会觉得无盐的食物吃起来真难吃,当各种各样的调料发明了之后,人们又会发现,原来有些食物只放盐,是那么的难吃。

同理,当用同样的物质去奖励孩子的时候,时间一久,他就会习惯这种物质奖励,会对这种奖励免疫。

这样的奖励已经不能再对其产生激励,这时候,他就会提出更“上一层”的物质奖励要求,孩子的“胃口”需求越来越大。

当到了这一阶段,这种物质奖励的教育方式,主动权会被牢牢的抓在孩子的手中,父母会处于被动的地位,最终可能会因父母不能达到孩子需要的物质需求,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等。

因此,想要通过奖励的方式去激励孩子,父母需要知道正确的奖励方法。

奖励很重要,但什么才是正确的奖励方法呢?

单纯的物质奖励,是一种激励孩子的外在教育手段,而真正让孩子获得成长的,往往是内在的自我驱动力。

心理学家Benjamin Bloom曾提出过这样的研究结果:“动机”和“奋斗目标”,是人的坚持精神背后的因素。

同理,对于孩子的奖励方式而言,与其用外在的方式去驱动孩子,不如,把奖励变成帮助孩子提升自动驱动力。

心理学家Edward Deci建议,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到”,可以刺激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具体做法如下:

让孩子明白做某件事的本质、而不是结果孩子正处于爱玩的年纪,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够深入,比如,他们会觉得写作业会占据他们玩的时候,上补习班会占据他们玩游戏的时间等,他们往往看到的是最表层的东西,最后的呈现结果。

父母想要让孩子的成绩提高,必须要孩子明白学习背后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学习只是为了成绩好。

比如学习可以让孩子可以全面的了解这个世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看很多书之后,你可以给你的好朋友讲很多的故事等。

这种让孩子明白事物的本质的方式,可以很好的为孩子做一个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支撑,相较于外在的物质奖励驱动,这种内在驱动力效果更好,时间更久,对孩子影响最好。

家长视情况进行奖励当孩子做了某件事情之后,家长需要做的是给予孩子一些奖励。

可这个奖励不是为孩子做了某件事这个结果而奖励,而是孩子做了某件事之后,会获得什么好处或者孩子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展现了什么样的优点等而奖励。

记住,奖励永远不要为结果而奖励,而是为了激励孩子做某件事,产生“我能做到”而奖励,帮助其建立强大的自我内在驱动力。

羊驼妈妈结语:

从长远教育孩子的意义上来说,家长与其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不如把奖励作为一种驱动孩子内在动力的方式。

让孩子可以由内而外的自我驱动,主动的成长进步。相信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走的更远。

今日话题:你会给予孩子物质奖励吗?在哪种情况下会奖励孩子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我是@羊驼妈妈,有关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扰,都能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助到大家,让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父母必修课#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考100分 妈给你100块” 物质奖励对孩子有啥影响?家长慎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你洗一次碗 妈妈奖励你一块钱” 用物质奖励激励孩子可取?

“你洗一次碗 妈妈奖励你一块钱” 用物质奖励激励孩子可取?

孩子,家长,奖励,语气,让孩子,这件事,时候,玩具,物质奖励,做家务,兴趣,敏感期,爱心,事情,叠被,文章,父母,积极性,经验,工作,进步,做什么,对孩子,慢慢地,有兴趣,给孩子,了学,考得,陈鹤琴,以真

2019-07-09 #故事会

物质奖励为何总以失败告终?孩子获得内驱力 靠的还是精神激励

物质奖励为何总以失败告终?孩子获得内驱力 靠的还是精神激励

孩子,奖励,物质奖励,父母,小张,成就感,行为,给孩子,效果,物质,孩子们,对孩子,儿子,大人,家长,方面,精神,老师,做事情,内在动机,精神激励,好的,专家,办法,主动性,好好学习,拖地,成绩,才能,方法

2009-07-06 #故事阅读

如何激励孩子?除了使用物质奖励还有什么其他的好方法呢?

如何激励孩子?除了使用物质奖励还有什么其他的好方法呢?

孩子,证书,进步,家长,好的,设计,事情,作用,内容,同学,奖状,成绩,成就感,过程,方法,时间,时候,绘画,让孩子,中考,做作业,方面,甜头,荣誉感,交流,他自己,继续努力,给孩子,金钱奖励,颁发证书

2016-11-10 #长篇故事

《相亲时代》曝光“相亲就奖励”预告 物质条件当前反套路的爱情故事

《相亲时代》曝光“相亲就奖励”预告 物质条件当前反套路的爱情故事

时代,李欢欢,电影,蒋君,李欣,导演,对象,影片,爱情喜剧,男生,男友,刘宇光,孙浩,拜金,女主角,传播有限公司,时代文化,喜剧,令人深思,五台,单身,傲人,剧情,北京,外表,外貌,好感,女生,媒体,开头

2010-09-13 #小故事

激励孩子不能单靠奖赏 心理学家发现物质奖励会降低他们的兴趣

激励孩子不能单靠奖赏 心理学家发现物质奖励会降低他们的兴趣

父母,孩子,李梦,妈妈,奖励,让孩子,兴趣,物质奖励,零花钱,女儿,奖赏,爸爸,事情,作业,方法,爸爸妈妈,多少钱,事事,效果,时候,青少年,教育,某件事,活动,不应该,写作业,教育方法,这件事,多提,妙招

2008-12-27 #故事会

六成家长认为故事对孩子影响大 可大部分家长是陪写作业

六成家长认为故事对孩子影响大 可大部分家长是陪写作业

故事,孩子,讲故事,晓军,给孩子,家长,儿童,父母,特级教师,亲子关系,方式,对孩子,影响,反复听,上海图书馆,习惯,智慧,滋养,爸爸,看法,过程,成家长,写作业,好故事,妈妈讲故事,最常见,爸爸讲,让孩子,读好书,阅读习惯

2007-09-26 #故事大全

六成家长认为故事对孩子影响大 可大部分家长是陪写作业

六成家长认为故事对孩子影响大 可大部分家长是陪写作业

故事,孩子,讲故事,晓军,给孩子,家长,儿童,父母,特级教师,亲子关系,方式,对孩子,影响,反复听,上海图书馆,习惯,智慧,滋养,爸爸,看法,过程,成家长,写作业,好故事,妈妈讲故事,最常见,爸爸讲,让孩子,读好书,阅读习惯

2015-02-22 #故事会

家长再生气也不能对孩子说出这4句话 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家长再生气也不能对孩子说出这4句话 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孩子,小刘,父母,家长,玩手机,人家,会说话,这句话,情绪,好的,一面,句子,别人家,很多时候,生活在,认为自己,刘和平,小婷,来威,蔡永康,人和,小刘家,语言,专业,亲子,人们,人称,代表,伎俩,技巧

2007-05-1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