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华严经和宗镜录中 对大乘佛教修行者发心发愿的详尽指南

时间:2008-08-23

人在世间的生存状态,只是一种暂时的、无常的状态。难以持久。宗镜录说得好:泰来运合,赏悦暂时,报尽缘终,悲忧长久。物极则反,因果相酬,处业系中,

提示:本文共有 21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人在世间的生存状态,只是一种暂时的、无常的状态。难以持久。《宗镜录》说得好:

“泰来运合,赏悦暂时,报尽缘终,悲忧长久。物极则反,因果相酬,处业系中,谁能免者。”

运气好的时候,万事万物,无不称心如意。然而这种状态无法持久,“报尽缘终,悲忧长久”,等到福报已尽,这一切都会终结,随后长久身处悲哀忧愁和罪业之中。永明寿禅师接下来感慨:“物极则返(反),因果相酬”,每个人都身处业力包围之下,谁也无法得免啊!今天主要说人生种种状态,与修行者发心发愿一一对应的关系。

沙罗双树

一、高僧永明寿如何发菩提心

因为人生在世的短暂、因果业力的包围,所以《宗镜录》中继续总结道:

“莫言无畏,其祸鼎沸;勿言无伤,其祸犹长。”

不要说你不害怕生死祸福,因果之灾非常可怕;非但可怕,而且持久,用现在的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既然如此,我们该当如何是好?永明寿禅师给出的答案是:

修行之路

“争如一念还原,绍隆佛种,念念不忘利物,步步与道相应。”

“一念”,并非我们平时所说的念头。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过唯识宗理论,就是“一切唯心,万法唯识”,一切万有都是唯心所造。因此“一念”当中,包括了此身与此心、内在与外在。能够“一念还原”,才有资格“绍隆佛种”,绍是继承,隆是发扬,继承和发扬佛法。如何发扬?

佛光普照

“念念不忘利物,步步与道相应。”

这两句话,将大乘戒律精神描述得非常生动具体。每一念,每一步,都不忘普度众生,都合乎于道。这才是真正的戒律。

二、《华严经》中如何发菩提心

接下来,对于大乘精神,《宗镜录》引用《华严经》的原文,给出了更为详尽的答案: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于一切众生,生利益心、安乐心、慈心、悲心、怜愍(悯)心、摄受心、守护心、自己心、师心、大师心。作是念言,众生可愍,堕于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稠林,我应令彼住于正见,行真实道。”

娑婆净土

什么才是大乘精神?对于一切众生,都持度灭的念头,以“利益众生之心”,“使众生得安乐之心”,“慈悲之心”,“怜悯之心”,“包容之心(摄受心)”,“守护之心”,“无分别心(自己心)”,“以一切众生为名师之心(师心、大师心)”,以上述的种种心,树立对众生的慈悲之念。

“堕于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稠林”,众生迷茫,找不到真正的路。众生智慧,但不是好的智慧而是恶慧。众生都有欲望,但不是好的欲望而是恶欲。“恶道稠林”,恶道密集,像稠密的森林,难以找到出路。

心湖倒影

“令彼住于正见,行真实道”,让他了解生命的真谛,走上人生的正路。这就是度尽一切众生的大乘菩萨道。接下来,《宗镜录》继续引用《华严经》,对众生的种种执迷,菩萨有针对性地所发种种菩提心一一进行阐述。

三、针对众生的争斗与贪婪,如何发菩提心

“一切众生分别彼我,互相破坏,斗诤瞋恨,炽然不息,我当令彼住于无上大慈之中。”

这句话,是教众生去掉分别心、是非心、贪嗔痴满疑,生出慈悲心。众生如是,学佛之人尤当如是。胸怀宽广,心地博大,则所见皆明,天地皆宽;心有拘泥,自闭门户,自外光明;除却我法,一切皆谬,自缚于尺寸之地,此为佛魔所困之相,舍本逐末,南辕北辙;尚且自顾不暇,岂能成普度众生之大者!

冰霜傲骨

“一切众生贪取无厌,唯求财利邪命自活,我当令彼住于清净身语意业正命法中。”

这句话,是教众生放弃贪嗔痴“三毒”,舍掉入世的钱财,舍掉出世的执着,追求清净的正法。贪求眼前短暂的东西就是“邪命”,追求不生不灭的根本才是“正命”。

四、针对众生的“三毒”和愚痴,如何发菩提心

“一切众生常随三毒种种烦恼,因之炽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我当令彼除灭一切烦恼大火,安置清凉涅槃之处。”

贪嗔痴“三毒”,困扰人生,犹如火烧火燎。“出要方便”,跳出烦恼网罗的要领。这句话是教出家人发菩提心,希望让众生灭去烦恼大火,放置在清凉涅槃之处。

红尘眷恋

“一切众生为愚痴重闇(an)妄见厚膜之所覆,故入荫翳稠林,失智慧光明,行旷野险道,起诸恶见,我当令彼得无障碍清净智眼,知一切法如实相,不随他教。”

这句是说,一切众生都被愚痴、重暗、不正之见所蒙蔽,犹如眼前覆盖着一层厚膜,因此失去了智慧光明,看东西犹如身在密林;又说,众生犹如路人,孤身行走旷野之上,跋涉险峻道路之中,处处穷山恶水、恶见风起云涌。因此发愿说,让众生觉醒自身那双清净智慧之眼,觉悟一切法“如实”“无分别”的道理。

五、针对众生的“人行邪道”“颠倒入魔”,如何发菩提心

“一切众生在于生死险道之中,将堕地狱畜生饿鬼,入恶见网中,为愚痴稠林所迷,随逐邪道行颠倒行,譬如盲人无有导师,非出要道谓为出要,入魔境界恶贼所摄,随顺魔心远离佛意,我当拔出如是险难,令住无畏一切智城。”

一切众生起心动念,都无所依凭,任意西东,仿佛随时可能触犯法律的罪犯,随时可能跌入地狱的灵魂,一旦被愚昧、执着的恶见所控制,走上邪道,则行事颠三倒四,如同盲人没有导师,“非出要道谓为出要”,把堕落当高尚,把无知当高明。实际上早已进入魔道,远离佛法本意。发愿说,要将众生从这样的困境中拔救而出,使众生“住”于无畏、智慧的境界。

寥廓雪原

以上,《华严经》、《宗镜录》以极尽华美的语言文字般若,生动描述了种种人生境遇,明确指出了修行者需一一对应所发的种种“菩提心”;劝诫人们要想得清楚、活得明白,坚持修行、度人度己,最终觉悟般若智慧,证得一点本性真如。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华严经和宗镜录中 对大乘佛教修行者发心发愿的详尽指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读宗镜录:高僧永明延寿指出佛教修行者常犯十种过错“法师十过”

读宗镜录:高僧永明延寿指出佛教修行者常犯十种过错“法师十过”

佛法,法师,功夫,佛经,名利,启迪,佛学,众生,修行者,戒律,私货,践行,何利,当当,思想,佛家,入口,宗旨,智慧,木叉,真知,经典,翅膀,要旨,观点,道理,遗教,金刚经,研究,一切都

2013-04-05 #短篇故事

聪明人爱笨办法:密宗与禅宗渐宗修行法与宋朝奇书宗镜录不谋而合

聪明人爱笨办法:密宗与禅宗渐宗修行法与宋朝奇书宗镜录不谋而合

佛门,密宗,宗镜录,禅宗,聪明人,兰花,说的是,代表,佛教,佛法,修行者,宗派,外道,无邪,智慧,法门,爱好者,皆空,研究者,第一义,道理,学法,生活,一般人,宗喀巴大师,往往是,顿悟成佛,包罗万象,按部就班,步步为营

2018-01-05 #长篇故事

佛教一代奇书宗镜录:唐末五代高僧 4句格言说透学佛修行三要素

佛教一代奇书宗镜录:唐末五代高僧 4句格言说透学佛修行三要素

文字,永明,道理,义丰,佛门,文质,佛家,效果,盘根,话不多,佛法,内涵,境界,实证,比喻,法界,祖师,见闻,经文,不简单,就能够,这个时候,一真,之光,宗镜录,孔子,文和,斯乃,三祖,禅一

2013-02-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修行之道 要发心 福慧双修方成正果

修行之道 要发心 福慧双修方成正果

菩提心,修福,修慧,众生,大众,福慧双修,福德,佛道,可居,善法,世间,修行者,利益,哥哥,弟弟,成就,时候,智慧,璎珞,翅膀,资粮,食物,生活,什么是,因为他,单阳,增福,得果,罗汉,阴灵难

2016-04-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发心修行不难 按这三个部分去摸索

发心修行不难 按这三个部分去摸索

目标,因缘,法门,佛法,这三个,佛门,时候,执着,不退转,菩萨,偏差,方法,立场,精进,部分,在哪里,一切诸佛,不用担心,很清楚,那才,高远,你念,只有你,华严经,不变,东西,业障,人家,光线,做法

2020-05-29 #故事会

中国古代科技秀——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中国古代科技秀——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数学,九章算术,内容,方面,人们,勾股定理,算术,中国,代表,传本,分数,后世,成书,成就,教科书,数学知识,数学史,方法,春秋战国,智慧,盖天说,理论,著作,发展,影响,1世纪,算得上,向臣,木杆,杜忠

2010-03-10 #故事会

学佛修行要懂得发心 你知道佛教发心有几种吗?

学佛修行要懂得发心 你知道佛教发心有几种吗?

佛家,菩提心,众生,生活中,佛教,善行,正念,佛学,福报,佛陀,思想,大众,大悲,愿心,成就,时刻,精神,人生,佛教文化,利益,动力,团体,大发,常识,意念,文化,现象,目标,直心,经典

2014-07-30 #短篇故事

故事 做事与发心

故事 做事与发心

朋友,众生,利益,菩提心,福报,大和尚,功德,成就,事情,执着,好的,世间,事业,人间,人心,发愿,命运,声闻,对方,菩萨,食品,为了让,你朋友,使我们,岁的时候,我的朋友,佛道,善道,富贵,福田

2015-11-25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