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寻找年画里的年味儿

时间:2008-08-26

每当家家户户欢欢喜喜地在门窗、墙壁贴上年画,祈求来年家宅平安、风调雨顺,一股浓浓的中国年味儿便扑面而来

提示:本文共有 39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年画,是中国的古老传统文化;过年贴年画,是中国人的传统年俗。每当家家户户欢欢喜喜地在门窗、墙壁贴上年画,祈求来年家宅平安、风调雨顺,一股浓浓的中国年味儿便扑面而来。在浓浓的年味儿中,对于中国人来说,年画就不只是一幅画,还是承载着追梦的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图腾、幸福之舟。

年画起源于门神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年画四大家

年画的题材包罗万象,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神仙与吉祥物、世俗生活、娃娃美人、故事传说。年画种类分为门神类、吉庆类、风情类、戏出类、符像类、杂画类等。在中国历史上,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和江苏桃花坞木版年画在全国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中国绘画领域里,年画客观上已经成为历史,但民间年画的题材内容可以说是继承了各代“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优良传统。因此可以说,民间年画是中国美术史中值得研究的一门课题。

年画在回归

年画作为庆祝年节的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形式,成为了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和沟通“媒介”,充当了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和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承载了自然和人文信息,传递了中华和合文化精神内涵。

中国年画的演变见证时代变迁,反映人民审美取向,是人民心理诉求与文化的外化。岁月流转,年画已然成为时代文化印痕的记录者,当今年画的再度“回归”, 一定程度成为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的一抹亮色。

年画大观园

山东省高密扑灰年画

山东省高密市姜庄的扑灰年画亦称“民间写意画”,作画时先用柳枝烧制的炭条打好草稿,然后用毛笔勾描,再用白纸拓印,一稿可拓扑多张,“扑灰”由此得名。扑灰后的画稿还要加以手绘,经多道工序后才能成画。

清初扑灰年画吸收了文人画的艺术因素,嘉庆年间又对天津杨柳青、潍县杨家埠两种木版年画的技术进行了吸收与改造,逐渐形成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年画派系。咸丰年间高密涌现出一大批年画制手,出现了“老抹画”、“红货”两个主要流派。

河南省朱仙镇木版年画

河南省开封市位于豫东平原。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距开封城南二十多公里的朱仙镇就已有了木版年画。明清两代,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十分兴盛,作坊最多时达三百余家。清末民初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始衰落,大多数作坊迁回开封市内,于是开封又成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生产与销售中心,城内出现了“天成”、“云记”、“汇川”等名噪一时的老字号年画作坊。1949年后,开封市先后成立了开封年画社、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社等团体机构,对木版年画的传统工艺进行挖掘、整理。

河南省滑县木版年画

滑县木版年画是流传于河南省滑县的一种民间美术样式,它源于明武宗年间,前后历经二十七代人的传承,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滑县木版年画有族谱、中堂、对联等百余种表现形式,多以历史典故、传说故事、吉祥图案等传统内容为题材。与朱仙镇木版年画相比,滑县木版年画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更多地带有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朴素性,更多地体现了乡村社会的精神信仰和审美趣味,显示出民俗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湖南省滩头木版年画

滩头木版年画是湖南省惟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以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滩头镇地处湖南省隆回县东南部,此地民风古朴淳厚,习俗独特,历史上曾出现过造纸村,雕刻村,色纸、花纸、香粉纸巷和年画街,手工业十分发达,且分工明确,相互配套。滩头自古巫风炽盛,民间祭祀活动甚为流行,用于祭祀的纸马品种繁多,其制作工艺与后来的滩头木版年画有着内在的传承关系。

滩头木版年画从造纸到成品所有工序都在滩头当地完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生产系列,这在全国年画制作中较为鲜见。传统的滩头木版年画有四十多个品种,分为门神画像、寓意吉祥、戏文故事三大类,在滩头木版年画的工艺中,蒸纸、托胶、刷粉等传统工序均为滩头所独有,“开脸”也是有别于他处年画的独特技艺。滩头木版年画的制版难度在于线板雕刻,在这方面“高福昌”年画作坊的“陡刀立线”技术很有名,其行刀角度一致,使用均匀的暗劲,转折、交叉处稳当不乱,完全靠感觉和技巧把握。

天津市杨柳青木版年画

杨柳青木版年画发源于千年古镇杨柳青。明代永乐年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及天津漕运的兴起使杨柳青成为南北商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经济日益繁荣。周边地区的木版年画艺人先后迁居杨柳青镇,发展业务。而杨柳青镇外盛产的杜梨木非常适宜雕版,有了这种可用的工艺材料,杨柳青木版年画随即兴起,并日益走向兴盛,出现了全镇及周边村庄“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

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寓意吉祥,雅俗共赏。它采用刻绘结合的手法,刻工精美,绘制细腻,人物生动,色彩典雅,成为我国著名的年画品种之一。杨柳青年画是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在中国民间文化和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江苏省桃花坞木版年画

桃花坞木版年画产生于明代,当时在苏州七里山塘和阊门内桃花坞一带有数十家画铺,年产量多达数百万张,故以桃花坞为名。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画、刻、印分为三大谱系,在长期的创作、生产实践中,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各自摸索出了独特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特殊的工艺制作程序。

桃花坞木版年画制作一般分为画稿、刻版、印刷、装裱和开相五道工序,其中刻版工序又分上样、刻版、敲底和修改四部分,其主要工具为“拳刀”,同时以弯凿(剔空)、扁凿、韭菜边、针凿、修根凿、扦凿、水钵、铁尺、小棕帚等工具配合使用。套色印刷亦有一套程序,主要包括看版、冲色配胶、选纸上料(夹纸)、摸版、扦纸、印刷、夹水等步骤。

河北省武强木版年画

武强县是著名的民间年画之乡,地处冀中平原,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衡水市管辖。武强木版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其丰富的内容是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据现存资料考证,武强木版年画产生于宋末元初,明、清两代最为鼎盛。武强木版年画制作采用传统手工木版套印而成。在题材方面,既有传统的人物、山水、花鸟,亦有当代现实生活及时事新闻,其中对传统美德的宣扬表现得尤为突出。武强木版年画有门画、灶画、中堂、对联、窗花、灯方、斗方、条屏、历画、炕围画等几十种形式,充分表达了下层平民百姓的思想感情,它在辞旧迎新的欢乐气氛中散入千家万户,吉利红火,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山东省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一种民间版画。明代隆庆二年后,杨家埠年画艺人创立了“恒顺”、“同顺堂”、“万曾城”、“天和永”等四家画店。清代乾嘉年间,杨家埠木版年画开始兴盛,至咸丰年间达到鼎盛,一时间,当地出现了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的盛况,年画人才辈出,杨家埠木版年画曾行销大半个中国。

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方法简便,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每年春节年画题材都会更换一次,许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现之后,马上就能够在年画中反映出来,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杨家埠木版年画还间接地记录下了中国民居和民间社会生活的情况,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广东省佛山木版年画

佛山木版年画的生产兴盛于清代乾嘉年间,20世纪30年代后渐次萧条。以技艺划分,佛山木版年画包括原画、木印、木印工笔三种类型;以题材划分,则有门画、神像画和岁时风俗画三种类型,其主要功用为祭祀、祈福和装饰环境,体现了人们驱邪纳福的愿望。

佛山木版年画为当地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反映着佛山本地文化的历史根源以及佛山传统民间绘画和印刷工艺的一些基本情况。

重庆市梁平木版年画

重庆市梁平县的梁平木版年画属于民间美术梁平“三绝”(竹帘、年画、灯戏)之一,至今约有三百年的历史。

梁平木版年画的内容大体可分三类,一是门神,主要有《将帅图》、《立刀顿斧》、《加官晋爵》、《扬鞭》、《五子登科》等作品;二是神话传说,主要有《老鼠嫁女》、《麒麟送子》等作品;三是戏曲故事,主要有《四郎探母》、《踏伞》、《钟馗嫁妹》等作品。梁平县也生产各种类型的花笺、花纸和门画。在年画等的绘制技法上不仅继承了传统水印木板年画的工艺流程和川派雕刻技术,也吸取了徽派、金陵派的雕版套色技术,还运用西洋绘画中的焦点透视,巧施阴阳(明暗画法),区分远近;其构图饱满简洁,人物夸张变形,色彩对比强烈,动静处理得当,造型古朴粗犷,使人过目难忘。

四川省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龙门山中段与成都平原北部连接,成都自唐以来便是国内雕版印刷的中心,绵竹受其影响,相传在宋代已有木版年画生产。绵竹木版年画与地方习俗紧密联系在一起,仅张贴就有许多规矩,不能违背。画中种种图像亦有不同的象征与解释,和图像一起反映或呈现在各种民俗仪式中。明清时,除神佛题材外,绵竹木版年画中已大量出现戏曲题材,绵竹的画师根据川剧剧目绘制年画,创作出《白狗争凤》、《五子告母》等作品。从体裁论,绵竹木版年画有“红货”和“黑货”之分,“红货”是指彩绘年画,“黑货”是指以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片。

绵竹木版年画制作包括起稿、刻版、印墨、施彩、盖花等工序。其艺术特点一是手工彩绘,同一张版因不同的手绘,效果不一;二是对称性构图;三是运用色相和色度对比,尤善用金色(如沥金、堆金、贴金)。但比较而言,最见特色的还是“填水脚”(指用剩余颜料涂抹的一种样式)。

凤凰卫视祝您己亥年,

幸福如意,阖家安康!

资料来源:中国手艺网、央视等

编辑:巴塔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寻找年画里的年味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看看年画中的水浒108将 潍坊年画题跋体验展让“年味儿”变浓

看看年画中的水浒108将 潍坊年画题跋体验展让“年味儿”变浓

年画,潍坊,作品,展览,木版年画,代表,潍坊市,长卷,个人,人物,吉祥,大展,寓意,新闻记者,水浒,爱好者,记者,闪电,题跋,传统文化,文化内涵,潍坊年画,高密扑灰年画,刘先生,吴用,杨家埠,李杨,杨柳青,林冲,鲁智深

2010-07-28 #故事阅读

猜谜语 做灯笼 拓年画 元宵节济南府学文庙好热闹

猜谜语 做灯笼 拓年画 元宵节济南府学文庙好热闹

游客,活动,灯笼,府学文庙,于悦,伦堂,张娜,文庙东,红柱,济南府学文庙,和家,西廊,农历,传统,亲子,中华,书本知识,内容,全过程,年味儿,家训,基本知识,实习生,家长,巨匠,年画,廉政,感情交流,拓印,清官

2016-02-20 #小故事

舞龙 画年画 和小猪赛跑带孩子到乌村过一个有趣的传统新年

舞龙 画年画 和小猪赛跑带孩子到乌村过一个有趣的传统新年

乌村,亲子,冬令营,乌镇,孩子,大自然,活动,孩子们,时间,爷爷,父母,农活,江南,年味儿,带孩子,习俗,保姆,传统,脚步,小猪,小朋友,家长,年画,手机,房间,暖气,知识,电视,蔬菜,菜地

2014-03-06 #故事阅读

沈阳 大同:古城百姓找年味儿

沈阳 大同:古城百姓找年味儿

大集,大同,人们,古城,传统节日,年味儿,记者,蒲河,对联,崔琳,传统文化,城市记忆,农历,东西,人群,年味,桂林,葫芦,魏碑,活动,烟火气,区蒲河,干儿,李渊涛,沈北新,那可,新华社,古城城,手工编织,沈阳市皇姑区

2012-08-20 #经典故事

年味儿作文600字word免费

年味儿作文600字word免费

红包,发红包,口感,味儿,噼里啪啦,年夜饭,手气,抢红包,烟花,红色,花朵,完美地,大厨,爷爷,窗花,新一年,节节高,吃年夜饭,在天,作文,一大,一家人,年味儿,同学,吃货,吸吸,外婆家,外婆,姑姑,姿态

2016-02-12 #故事会

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学生,年味儿,活动,能力,师生,方式,目标,生活,调查,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知识,集体,实践活动,在那,主题,年味,文化,过程,老师,节日,范文,计划,可操作,中国传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活动中,情感,感觉

2020-09-10 #小故事

春节的内涵和意义变了吗?年味儿一直都在

春节的内涵和意义变了吗?年味儿一直都在

年味儿,王师傅,压岁钱,年味,小杨,父母,朋友,家人,小时候,城市,意义,红包,活动,中国人,和家人,在广州,时代,亲戚,变淡,孩子,干果,年夜饭,感觉,年货,挂灯,时候,糖果,花市,发展,回家

2020-03-19 #长篇故事

2020年版《欢乐中国年》立体绘本 “玩”出浓浓年味儿

2020年版《欢乐中国年》立体绘本 “玩”出浓浓年味儿

孩子,孩子们,这本书,年货,场景,中国传统,贴春联,主题,传统,年味,文化,故事,笑开颜,习俗,工艺,年味儿,年夜饭,放鞭炮,整本书,效果,机关,贺卡,走亲访友,附赠,熏陶,猜灯谜,环保,贴对联,让孩子,于亲子

2017-10-1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