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楷书法的形成

时间:2008-09-01

刘胜角在古代楷书发展史中认为:楷书孕育于隶书之中, 汉简中已出现楷书的雏形

提示:本文共有 15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楷书的形成, 约始于东汉, 一种说法是来源于隶书, 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认为:“它是在隶书俗写体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刘胜角在《古代楷书发展史》中认为:“楷书孕育于隶书之中, 汉简中已出现楷书的雏形。笔画省去雁尾, 转折处已用顿挫, 法体趋渐方整, 有的字简直与楷书毫无二致。三国至魏晋时期的遗迹已经向人们宣告隶书时代即将结束, 楷书的时代已经开始了。所说的‘王次仲以隶字作楷法’, 后人已经辩明, 其楷法仍是隶书, 领楷书之先的是锺繇。”

一种说法是来源于行书, 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说:“我们简直可以把早期的楷书看作早期行书的一个分支。”其理由是:“《宣示表》等帖的字体显然是脱胎于早期的行书的。如果把规整一派的早期行书写得端庄一点, 把在早期行书里已经出现的横画收笔用顿势的笔法普遍加以应用, 再增加一些捺笔和硬钩的使用, 就会形成《宣示表》那种字体。锺繇的行书本来就比一般的早期行书更接近楷书。他在一些比较郑重的场合, 如在给皇帝上表的时候, 把字写得比平时所用的行书更端庄一些, 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楷书。”

上述观点均有其合理性, 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 关于楷书的出现时间的界限应该基本上是一致的, 那就是汉魏之际。汉魏之际字体正在演进, “已经出现了带有较多草书笔意的新隶体。”这种新字体的书写, 又被称为隶书俗体的写法, 应该说早期的行书也以此为基础。所以说无论楷书来源于隶书, 还是来源于行书, 这两者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 那就是在隶书草写的书写过程中笔画不断被简化, 横画的收笔采用了“顿势的笔法”, 使用了“硬钩”, 捺笔写得直利, 点画已经敛笔顿按, 这些后来成为楷书笔画最典型的笔法特征。笔者认为在这些书写特征日益成熟的时候, 楷书就形成了。

曹魏时期的锺繇被后世称为楷书之祖。锺繇 (151-230年) 处在北方, 他的楷书被后世定性为代表了楷书的萌芽与发展。与此同时南方楷书的书写也在经历转变, 从近年来吴国出土的简牍上可以看到具有楷书书写特征的点画同样也在演进变化。南方楷书的发展以吴国为代表, 三国时期的吴简墨迹, 处在楷书的初级阶段, 呈现出楷书特征书写的字体带有许多隶式, 比如《史绰名刺》 具有明显的楷书痕迹, 有的楷式多隶意少, 有的隶式多楷式少。

吴国的楷书墨迹, 以《朱然名刺》的楷化程度为最高, 隶意最少。其特点是横画收笔顿按下敛, 竖画有垂缩之态, 撇画挺劲, 捺画有“三过折”的笔势, 折笔方峻呈圭角, 而且结字欹侧而显姿态, 十分接近后世的成熟的楷书。名刺是士流之间的用品, 其书法反映当时的书写规范和士大夫的审美标准。刘涛在《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中认为:“吴国书法保守, 与中原书风不同, 自不会摹写洛下的锺繇的‘章程书’, 《朱然名刺》上的楷式, 当是渊源于东汉时期流行的隶书变体, 或许就是东汉‘史书’的流变形态。”东吴的楷书面目比较多, 总的来说还或多或少地夹杂隶笔, 但是楷书的流行已是趋势。

因此, 笔者认为汉字在书写过程中, 人为意识的改进促进了字体在魏晋时期的不断变化, 更为适合人的书写习惯的笔画逐渐形成, 那就是楷书的点画特征。由于其处在边缘化, 隶书的特征它不可能不去继承, 新的笔法又不断出现, 一切都没有程式化, 杂糅的现象就成为必然, 稚拙、高古也就成为其特征, 这些特征又为后世对这一阶段小楷的研习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由于使用范围和书写材料的局限性, 裘锡圭先生认为在魏晋时代使用楷书的一直是相当的少, 主要是一些文人学士。所以对于最早的楷书代表书家, 后世都认为是锺繇, 代表作品是传为王羲之临的刻本《宣示表》、锺繇写于东汉建安二十四年被称为“备尽法度, 为正书之祖”《贺捷表》等, 这两者的表现形式是都是小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小楷书法的形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两汉 魏晋南北朝 是书法艺术字体演变中的重要时期

两汉 魏晋南北朝 是书法艺术字体演变中的重要时期

时期,草书,楷书,书法,魏晋南北朝,发展,书法艺术,隶书,字体,篆书,行书,两汉,人们,社会,王羲,书法字体,书法理论,书法史,书法家,书论,发端,文人,文字,文艺,秦篆,流派,秦隶,需求,创作,进步

2016-05-23 #长篇故事

传世书法欣赏:魏晋南北朝(二)

传世书法欣赏:魏晋南北朝(二)

王羲之,陆机,王羲,平复帖,兰亭序,王导,墨迹,法帖,笔画,董其昌,书法,历代,后世,孝女,摹本,文赋,真迹,笔意,行书,乐毅论,谢安,邓文原,黄庭经,名家,作品,典范,双钩,墨色,小楷,年代

2012-05-08 #短篇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 各种书体大体齐备 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鼎盛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 各种书体大体齐备 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鼎盛时代

发展,书体,书法艺术,钟繇,书法,时期,楷书,草书,二王,魏晋南北朝,书札,作品,标志,王羲之,王献之,索靖,胡昭,陶弘景,中国书法,书家,书学,今草,后世,巨大作用,章草,行书,变化,三国魏,书法名家,造像记

2019-02-15 #故事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 魏晋南北朝书法

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 魏晋南北朝书法

王羲之,书法,作品,后世,历代,风格,二王,王献之,书法艺术,书家,书体,后人,字形,时期,楷书,王羲,钟繇,代表作品,墨迹,小王,小楷,抄书,文人,真迹,结构,结体,译经,贡献,辞官,隶书

2011-12-24 #故事会

昆刀切玉:书法文化 带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碑刻《爨宝子碑》

昆刀切玉:书法文化 带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碑刻《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书法,宝子,古茂,康有为,东西,书卷气,朴厚,法度,碑文,笔法,风格,魏碑,任建宁,于挺,宁太守爨,宝子碑,晋安帝,方峻,朴若古,朴茂,法史,鞠彦云,高华,书法研究,全称,书家,书法艺术,人民,云南

2019-12-19 #故事阅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书家及作品赏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书家及作品赏析!

胡昭,钟繇,书法,章草,草书,隶书,卫恒,尤精,书体,羊欣,索靖,书家,书法家,右军,四体书,沉着痛快,颍川,题署,三国魏,严武,书博,伏膺,伯英,凌云台,八绝,出生于,包世臣,吴志,唐李嗣,子熊

2007-07-27 #短篇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 各种艺术形式都有非凡成就 历史地位举足轻重

魏晋南北朝时期 各种艺术形式都有非凡成就 历史地位举足轻重

时期,文学,石窟,风格,发展,书法,绘画,魏晋南北朝,地位,壁画,时候,诗人,刘勰,雕塑艺术,内容,书法艺术,作品,佛像,公元,北魏,塑像,态度,文学评论,文学理论,文心雕龙,汉魏,画家,甘肃,诗品,雕塑

2019-11-27 #长篇故事

战火纷飞 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百花齐放

战火纷飞 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百花齐放

时期,佛教,绘画,方面,魏晋南北朝,书法,风格,文化,是非,发展,影响,体系,石窟,思想文化,儒学,佛像,佛教文化,字体,思想,成就,地区,形式,少数民族,时代,社会,曹不兴,变革,佛教寺院,绘画艺术,书法艺术

2019-02-1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