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四代猴王四张猴脸 从活猴章到六小龄童 章家猴戏面临失传?

时间:2008-09-03

为生活所迫,这部分堕民只能从事小商小贩之类的工作,其中一些人则开始成为街头艺人

提示:本文共有 31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明朝初期,皇帝朱元璋发布了一条命令,把那些生活在江南地区的蒙古军队和色目人后裔归为“堕民”,不许他们读书和参加科举,不能和一般平民通婚,也不许迁徙。

为生活所迫,这部分“堕民”只能从事小商小贩之类的工作,其中一些人则开始成为街头艺人。

明朝中期,秦腔传入浙江绍兴和当地“堕民”艺人后代的唱腔结合,到清朝中叶,绍戏开始出现雏形。而到了清末民国,绍戏逐渐在包邮区流行起来,鲁迅先生小时候坐乌篷船看的那个“社戏”应该就是绍戏。

也就是在清末民国,在包邮区的绍戏领域诞生了一个著名的“猴王世家”,这就是著名的猴戏章家。

我们最熟悉的章家猴戏代表人物无疑是六小龄童以及他的父亲六龄童,其实章家猴戏已经传承了四辈,每一代猴戏都是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直到六小龄童这里达到章家猴戏的巅峰。

一、“活猴章”章廷椿

章廷椿是六小龄童的曾祖父,六龄童的祖父,也是章家猴戏的开创者。

在章廷椿时期,章家猴戏还只是章廷椿业余时间参加农历节日表演的节目,他光着脚,把农具当成金箍棒,再戴上木刻的猴子面具,模仿猴子的动作表演孙悟空。

因为章廷椿的猴戏活灵活现,因此章廷椿被绍兴居民称为“活猴章”。

二、“赛活猴”章益生

如果说章廷椿是为章家猴戏开了个好头的话,那六小龄童的祖父、六龄童的父亲章益生则是为章家猴戏打下了一个坚实的物资基础和表演平台。

章益生出生于1898年,一开始他也是像父亲章廷椿一样继续在绍兴当农民,同时在节日里表演猴戏。章益生在父亲木刻猴脸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开始使用布脸。同样由于精湛的猴戏,当地老乡送他个外号“赛活猴”。

上世纪二十年代,章益生不甘平凡,拿着五块钱闯荡上海滩。他先是做行头和道具的生意,赚了第一桶金之后在上海的“天桥”江北大世界开了个简陋的戏院,在这个戏院基础上,通过不断的上演绍戏,打开了绍戏在上海的大门。

六小龄童曾评价自己的祖父,他在猴王世家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无比关键的作用。

三、“六龄童”章宗义

如果说章益生为章家猴戏打下了物资和舞台基础,那么奠定章家猴戏江湖地位的则是章益生的小儿子章宗义。

章益生共娶了两房妻室,大房生了三子二女,均没有进入戏曲行业。二房周风仙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老四“七龄童”章宗信和老五“六龄童”章宗义。

老四和老五继承了父亲的猴戏,但是此时的章家猴戏还没有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更没有打开江湖局面,彼时在上海最火的猴戏是盖叫天的儿子张翼鹏。

张翼鹏堪称我国猴戏上的一个开宗立派的大人物,他不愿意活在父亲盖叫天的名声之下,拒绝了“小盖叫天”的名号,转而自己和弟弟张二鹏开创了张派猴戏。

张派猴戏在上海非常火爆,同样也吸引了章宗义兄弟俩,尤其是章宗义,他非常痴迷张翼鹏的猴戏,默默的学习并学以致用融入了章家猴戏当中,行内管这种学习方式叫“私淑”。

同时,章宗义并不是光学张翼鹏,他遍览群家,在没有师父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悟性和勤学苦练最终成为“江南猴王”,此时的孙悟空已经不用布脸了,而是采用了戏曲界最常用的勾脸。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章宗义的四哥章宗信,章宗信对章家猴戏同样有着极大的贡献,甚至于连章宗信“六龄童”的艺名都是随着四哥“七龄童”起的。

以章家猴戏巅峰作品《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例,“六龄童”章宗义是主演孙悟空,“七龄童”章宗信不仅是配角猪八戒,同时还是该剧的编剧和导演,可见其重要性。

早在六小龄童和电视剧《西游记》之前,六龄童主演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就已经誉满全国甚至扬名国外。伟人还曾为其题词“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要说火,其实六龄童一点儿不逊于小儿子六小龄童。

值得一提的是,章宗义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开创性表演了“跳跪”,跪着时突然跳起来,然后跳下来跪倒。这个精彩的表演技巧也被章金莱带到了电视剧《西游记》中。

四、“美猴王”六小龄童

可以说,章家猴戏的巅峰是六龄童,但章家猴戏一开始的最佳传承人也不是六小龄童,而是小六龄童。

出生于1950年的小六龄童是章宗义的二儿子,从小刻苦学习猴戏,和父亲一样天赋异禀进步飞快,本来以他的资质小六龄童将成为章家猴戏第四代最佳传人。

可惜,天不假年,1966年4月13日,小六龄童因白血病去世,传承章家猴戏的重任则落到了刚刚度过7岁生日的老五章金莱身上。

章金莱出生于1959年4月12日,他是六龄童章宗义的第五个儿子,也是老幺,小名叫来肉。

和天赋异禀的二哥不同,章金莱从小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猴戏的潜质,他像女孩一样文静,喜欢跟在妈妈严茶姑身边。

但是,由于二哥的去世,章金莱义无反顾的接过了章家猴戏的传承重任,开始从头学习猴戏。

老实说,章金莱的猴戏一开始确实不被看好,他甚至远不如六龄童的徒弟刘建杨出色,刘建杨比章金莱小两岁,学猴戏更晚,但却进步最快,一时间刘建杨似乎成了章家猴戏的最佳传人,章金莱则转而进入浙江昆剧团去表演猴戏。

时代的进步改变了章金莱的命运和章家猴戏的发展路径。

1982年电视剧《西游记》开拍,杨洁导演寻找了一圈儿孙悟空,最后将目光锁定在南猴王六龄童这里。

六龄童举贤不避亲,将章金莱推到了杨洁导演面前,最终章金莱顺利通过考核,在《西游记》中担纲主演孙悟空,他同时也有了自己的艺名“六小龄童”。

由于是电视剧,因此戏曲舞台上的勾脸已经不太适合了,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则使用了贴脸技术,也就是在脸上涂胶水然后把猴脸和猴毛贴上去,这样的美猴王形象更为漂亮也更为写实。

同时,六小龄童在表演上也并没有拘泥于章家猴戏的范围,而是大胆吸收了北派猴戏的一些表演特点,再结合人艺表演艺术家董行佶和郑榕的悉心教导,最终他成为家喻户晓的美猴王。

也有网友说六小龄童的猴戏有些脱离猴子的本来样子,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很是明显,似乎不如一些猴戏演员演得更像猴子。

其实,这正是六小龄童表演的可贵之处。关于猴戏是“人学猴还是猴学人”一直是争议话题,而六小龄童在《西游记》中采取的表演方式是先‘人学猴’,在后面的剧集中慢慢变成“猴学人”。这样的孙悟空显然更符合角色成长轨迹,也更符合逻辑。

六小龄童的表现笔者不用说太多,86版《西游记》和美猴王已经成为不可逾越的经典就是证明。

笔者想单独说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六小龄童总是拼命维护孙悟空的形象,抵制任何恶搞。为这件事,他遭受了极大的争议,也经常被一些网友不理解甚至群嘲。

首先说,六小龄童拍摄的86版《西游记》,这部电视剧他拍了接近六年,从22岁接受考察开始一直拍到28岁,可以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他都在全国各地拍戏。

关键是,六小龄童饰演孙悟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除了每天雷打不动的胶水贴脸之外,他还要进行大量危险性很强的表演。

在《官封弼马温》一集中,六小龄童一个腾空,结果钢丝绳断裂他直接摔晕了过去,为此休养了一周多时间,要不是项汉在下面用肩膀接了一下,后果不堪设想。

在《大战红孩儿》一集中,六小龄童被大火烧到休克,几乎濒临死亡。

类似的危险不胜枚举,正是因为这么多辛苦和努力,所以才更显得“美猴王”的形象来之不易。

此外,六小龄童表演的孙悟空形象并不是只代表他一个人,在美猴王身上还同时有六小龄童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伯父、二哥,还包括张翼鹏、李万春等人的心血和艺术成果。

如此集大成之作的美猴王是六小龄童一生的骄傲,当然他会看不惯各种恶搞,这并不是他自私,而是一种信仰。用刘建杨的话说,他们生下来就是为了表演孙悟空的。

不过,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六小龄童只有一个女儿,而他也没有正式收徒弟,也没有几个合适的年轻演员能让他眼前一亮。如今,章家猴戏传到六小龄童这里似乎要失传?

其实,六龄童早就给出过答案:“章家猴戏不一定姓章”,像六龄童的弟子刘建杨就是一个极好的章家猴戏传承人。

从木脸到布脸,从勾脸到贴脸,章家猴戏传承四代,不管将来章家猴戏姓什么,章家四代猴王都会永存史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四代猴王四张猴脸 从活猴章到六小龄童 章家猴戏面临失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假美猴王扮演者 猴戏一点不比六小龄童差 因六小龄童一句话寒心

假美猴王扮演者 猴戏一点不比六小龄童差 因六小龄童一句话寒心

丁健,六小龄童,孙悟空,西游记,六耳猕猴,电视剧,真假美猴王,作品,替身,演员,猴戏,角色,宝莲灯,时候,扮演者,唐僧,杨洁,一句话,西游记续集,名气,导演,场景,字幕,工作者,收视率,替身演员,片尾,电视机,观众们,86版

2014-06-01 #短篇故事

从经典美猴王到被网友抵制 六小龄童是怎么一步步跌落神坛的呢?

从经典美猴王到被网友抵制 六小龄童是怎么一步步跌落神坛的呢?

孙悟空,六小龄童,西游记,网友,形象,周星驰,杨洁,版本,猴戏,张金星,章金莱,86版,网友们,章家,影视作品,一角,人们,上海,举动,六龄童,大话西游,小男孩,导演,猴王,猴子,经典,结果,西游,言论,角色

2019-05-12 #故事会

猴王世家六小龄童 一生只为猴戏而生 经典中的经典西游记

猴王世家六小龄童 一生只为猴戏而生 经典中的经典西游记

孙悟空,西游记,六小龄童,全国,形象,收视率,经典,时候,收视,猴王,神话,人物形象,二哥,电视台,西游记续集,周星驰,华衍,唐僧,张卫健,李绍春,金莱,迟重瑞,闫怀礼,金雄,在看,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还记得,世家,儿子

2010-10-26 #故事大全

国人心中永远的“美猴王”六小龄童

国人心中永远的“美猴王”六小龄童

六小龄童,孙悟空,西游记,猴戏,美猴王,父亲,杨洁,小六龄童,章金莱,导演,电影,二哥,六龄童,猴王,小猴子,形象,文化,梦想,猴子,周星驰,孙悟,章宗义,章金星,一角,哥哥,文体,年轻人,绍剧,艺术,观众

2009-01-16 #故事阅读

致敬六小龄童:永远的“美猴王”

致敬六小龄童:永远的“美猴王”

六小龄童,孙悟空,猴子,猴戏,眼睛,西游记,角色,经典,美猴王,行者,有关,都会,图片,图文,世家,内容,凳子,动作,网络,娱乐圈,毕生,文化,所有人,师徒,小时候,情感,扮相,搔头,时候,有情人终成眷属

2020-02-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老梁故事汇》 20120416 六小龄童 永远的美猴王

《老梁故事汇》 20120416 六小龄童 永远的美猴王

六小龄童,美猴王,孙悟空,猴戏,西游记,老梁故事汇,年有,节目,世家,形象,机缘,经典,纪录,经历,主要内容,无人能,等多项,这个角色,塑造了,付出了,过去了

2017-11-14 #故事大全

美猴王六小龄童的“西游记前传”

美猴王六小龄童的“西游记前传”

六小龄童,西游记,文化,佛教文化,电视剧,玄奘大师,猴戏,理想,艺术,西游,吴承恩,吴承,孙悟空,玄奘,佛教徒,人们,主题,中国,世界,佛教,代人,人生,全国,信念,剧照,悟空,名著,和信,大道理,家族

2009-07-31 #小故事

险些没有成为美猴王的六小龄童的猴王坎坷路

险些没有成为美猴王的六小龄童的猴王坎坷路

章金莱,猴戏,父亲,猴王,西游记,笔者,孙悟空,六龄童,六小龄童,二哥,小庆,杨洁,遗愿,动作,世家,剧组,哥哥,家族,性格,曾祖父,时候,母亲,精气神,资金,刚开始,小六龄童,火眼金睛,产业,儿子,堂上

2008-03-06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