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魏晋名士多风流 何以王羲之例外?

时间:2008-09-12

更向我们展示了一副别开生面的世家集会

提示:本文共有 17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千古明君李世民不光文治武功卓越,而且书法鉴赏造诣也很高,生平最爱的就是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真迹-《兰亭集序》,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一部书法作品,曲水流殇,一气呵成。

更向我们展示了一副别开生面的世家集会。

确实,魏晋之际,空谈集会是常有之事,要不《兰亭集序》也不可能诞生。王羲之从小处于这样的环境当中,又出身于具有“华夏首望”之称的琅琊王氏,势必这样的集会参加也不在少数。

也许因为常和其他世家子弟集会,高谈阔论,使得他的非常随性,不拘一格,没想到后来还被当时的太尉鉴相中,成了他的东床快婿。

起因是郗鉴早就有意把漂亮女儿嫁到王家,他先派管家到王家考察。

考察当日,王家子弟个个衣着鲜亮人如玉,管家不知选哪个好?王导领来人到东厢房去看,只有王羲之独敞着衣服,露着肚子躺在东床上吃着大饼,管家回到府上,将这个情况如实禀告郗鉴,鉴当即拍板,定下了王羲之。

此故事传为千古佳话,用来表明王羲之超然的行止和鉴的慧眼识珠,可谓“翁婿相得”的典型,这就是“东床快婿”的由来。

仔细一想,和两宋的榜下捉婿还有那么几分相似味道。

而他的老婆名叫(又叫郗睿),此女肤白貌美,温柔娴静,宛若月中仙子,乃当时万千男人心中女神。

新婚后的王羲之,可谓春风得意。

所以王羲之不惦记其他大姑娘小媳妇是有原因的。

一,郗睿本身的美貌才名与不凡家世。

前面也提到过,璇本身是当朝太尉郗鉴之女,生的花容月貌,性格宁静,宛若月中仙子,如果王羲之再出去惦记小媳妇,就如文轩之与敝舆。更何况王羲之岳父确实不凡。

郗鉴何许人也?

其能文能武,文能著书立说,武能统御千军万马。鉴的祖父是东汉御史大夫郗虑,有深厚的家学渊源,而时处于乱世(两晋之交),他一方面发愤读书,一面召集流民,组织武装,然后以“流民武装”崛起,一步步做大。乃至于最终被封太尉,掌全国兵权。

在他掌权时期,高平郗氏一门虽比不起王氏这样的一流望族,但也不是中小门阀可以相比的。

如此美貌才华与家世,也难怪王羲之对她一往情深。

二,就是王羲之自身洒脱的性格

其出生于琅琊王氏,叔父为当时的丞相王导。岳父郗鉴作为全国太尉,在看中其是潜力股的同时,也未尝没有兼带看中他王氏子弟这个身份。

因此在东床选婿时王羲之的表现,在其岳父鉴看来,是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一种是胸怀大志、蔑视权贵的霸气。时值乱世,谁可独善其身?即使是王家、这样的家族,也有可能在兵荒马乱中瞬间凋零。作为全国的高官,出身军旅,郗鉴对此不可能没有感触。

而当时家子孙除了女儿郗璇,尽皆年幼,不堪大任。所以他要觅一佳婿撑门面,而王羲之家世显赫,乃是当朝宰相王导的侄子,性格超脱,有富贵之相,正是作为女婿的最佳人选。

可惜,并没有看到王羲之这个女婿的本质,其实他并不热衷于权力。

我们翻开王羲之的职业履历,做过秘书、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中军将军、会稽内史、右将军等职。这些职务,最高为三品,右将军则为虚职,可见,王羲之并未进入东晋朝廷的权力核心。

正常情况下,热衷于权力的人,都会想方设法混脸熟,越接近心脏的地方越能得到血液,王羲之不是不懂,只是不屑。

这一切都源于他的洒脱性格。也正因为如此,王羲之才能闲情雅致和孙绰、谢安等42位当世风流人物在兰亭集会,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更多时间陪伴爱妻璇,恩爱一世,与其生下七子一女,全部培养成当时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特别是七子王献之,更是与父亲并称二王,与晋室联姻数代,为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

他的妻女司马道福与王神爱,皆曾活跃于宫门。

所以淡泊名利,还是热衷于富贵,王羲之有自己选择,也知道哪种对于自己更加需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最后我们都知道了,没有成为“威权人物”的王羲之,成了郗鉴女儿璇“心里的宝”。

美貌与智慧集于一身的璇,并不像她父亲那样看重权力,她不仅喜欢,简直是迷恋王羲之淡泊权势、醉心书法的超然之态。璇同样爱好书法文章,写得一手娟秀工整的楷书,俩人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俩人还是当时的模范夫妻,但不是梁鸿、孟光那样的"举案齐眉式",而是现代版的"如胶似漆式": 出则携手同行,入则灯下共读,清风明月,花前廊下,感情几十年如一日。

千年以后,当我们回想历史,多少权势人物似夜空中昏暗的星星,王羲之却如朗月,分外明亮!这一缕照亮史书的皓月之光,关于他的才华,关于他的深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魏晋名士多风流 何以王羲之例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魏晋风流的名士 身为王羲之的儿子 东晋才女都下嫁

魏晋风流的名士 身为王羲之的儿子 东晋才女都下嫁

主人,王徽之,儿子,才华,时候,竹园,王羲,下人,上司,个性,夫婿,现实,活法,父亲,竹林,马匹,管理,不着调,只可惜,有一次,每一个人,那个时候,魏晋,帕斯,曹参军,王凝,谢道蕴,谢安,谢道韫,连马

2012-12-14 #长篇故事

“魏晋书风”:王羲之父子皆有自矜自夸处 然并不失名士风流

“魏晋书风”:王羲之父子皆有自矜自夸处 然并不失名士风流

王羲之,魏晋,草书,书家,隶书,自矜,王献之,蔡邕,钟繇,楷书,行书,书法,谢安,新书,争胜,书体,右军,子敬,时代,书法史,书名,名士,小楷,文字,笔势,风气,刘涛,主流,学者,地位

2014-08-21 #故事会

魏晋名士的乱世风流

魏晋名士的乱世风流

名士,乱世,曹丕,谢安,魏晋,曹操,袁彦伯,谢道韫,阮籍,魏晋名士,时代,人生,后世,故事,旷达,现实,深渊,玄远,生命,竹林七贤,和解,不作为,仰望星空,黎红,伯遂,孙恩,嵇康,徐徐,建安七子,曹植

2007-12-25 #经典故事

魏晋风流 名士茶道

魏晋风流 名士茶道

陆纳,谢安,刘琨,名士,文人,侄子,魏晋,左思,人们,后世,大名,女儿,时期,时候,精神,诗句,杜育,陆羽,叔叔,吹气,院中,橘子,清茶,瓷器,加工,影响,多年前,中多,何意百,叶老者

2013-01-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魏晋名士嗑药 纵酒背后的风流

魏晋名士嗑药 纵酒背后的风流

五石散,时期,何晏,魏晋名士,纵酒,何平,司马氏,阮籍,钱穆,魏晋,名士,文人,后遗症,政治,文人雅士,热量,生命,衣服,裤子,生活,学术文化,是他们,刘义庆,山下,嵇康,庄子,曹操,王谢,高洁,鲁迅

2009-10-05 #经典故事

《魏晋名士的风流》读书笔记

《魏晋名士的风流》读书笔记

世家,儒学,传统,玄学,王氏,司马氏,魏晋,家风,何晏,名士,集团,江左,士人,桓温,桓氏,王弼,王戎,司马懿,嵇康,发源地,陶侃,著名人物,泰山,浔阳,的士,夏侯玄,庾氏,庾亮,王衍,士族

2020-08-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谈魏晋名士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谈魏晋名士

嵇康,阮籍,山涛,朋友,礼法,钟会,司马氏,魏晋南北朝,鲁迅先生,司马昭,庄子,爱琴,魏晋文学,两个人,魏晋名士,个人,力气,战乱,广陵散,放达,时期,时代,方式,特点,民族,母亲,洛阳,生命,礼教,竹林七贤

2011-01-26 #故事大全

魏晋风流名士 为何偏爱用“吹哨”来表现自己的儒雅?

魏晋风流名士 为何偏爱用“吹哨”来表现自己的儒雅?

名士,时期,文人,魏晋,吹哨,世俗,内心,吹口哨,诗经,经世之,高洁,俊逸,人们,情怀,权贵,狂歌,正是这样,表现自己,风流名士,魏晋名士,放浪形骸,于林,刘备,司马昭,将心,王维,诸葛亮,阮籍,牧人,名节

2017-10-2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