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宇宙的起源与八卦图的奥秘

时间:2008-09-22

八卦的理论是:方内一定还有一个内切园;圆外一定还有一个外切的正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天中有地;地中有天

提示:本文共有 43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起源与思索之二

易玄灵

2012-8-28 20:17

二、宇宙的起源

大约在4百年以前,曾经流传过“天圆地方”之说,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地是宇宙的中心......

后来,随找科技的发展,此说被推翻.那么,古人为何有如此之说法?难道是古人搞错了吗?

其实, 在相对久远的“太极八卦图”中,人类的先哲就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暗示,从 “太极八卦图”的理论出发,我们不难理解到“天圆地方”之说的谬误,正确的说法恰恰相反,应该是“天方地圆”才对!

为什么说是“天方地圆”才对呢?因为地为圆为一个“点”这个点相对来说是一个实体,是以实质形式存在的;而天为“方”,这个“方”并不代表天的形状是方的,这个方的含意是“方向”:东南西北为四方;八卦之中又有八方;气象学以及天文地理等学科进一步细分为16方和32方;八卦的动变又有64方和128方…也就是说:相对于“地”的中心点,向四面八方无边无际,无穷无尽伸展的虚空,我们都可以把它理解为天。八卦的理论是:方内一定还有一个内切园;圆外一定还有一个外切的正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天中有地;地中有天。从小到无极,到大到太极。

小到无极是个什么概念呢?小到一个颗粒,一粒微尘,甚至小到以非物质的方式存在的程度;小到无论在显微镜下,还是利用现代科技的最高手段都无法发现的程度,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举例来说:某人有一个犯罪的动机,就这个动机而言,无论是用脑电图、心电图、还是用现代科技的任何手段,你都无法发现这个动机的存在。它是以一种意识的、思维的、非物质的方式产生的,你有权怀疑他的这个动机,但你无权否认这个动机的存在。

有时候,相对于科学而言:“存在就是真理!”

我们可以把一粒微尘理解为地,微尘四周的虚空就是它的天;我们可以把一座大山理解为地,大山周围的虚空也是它的天;我们可以吧地球、星球、太阳理解为地,它们周围的虚空一样是它的天。相对而言:一切实质的、有形的、重元素一类的物质,我们都可以把它理解为地,而一切虚无的、非实质的、轻元素一类的物质,我们都可以把它理解为天。能这样理解,我们就窥知了宇宙的最初形态:它是由多到太极个小到无极的、阴阳未分的、胶着在一起的“小天”和“小地”所组成。

八卦的理论也可以在数学科学中得到证明:方中有园,圆中有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天中有地,地中有天,从小到无极到大到太极,在数学中的表达方式是:再小的方也有一个比它更小的内切圆,再大的方也有一个比它更大的外切圆的存在。这就说明,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没有绝对的大和小,也没有绝对的动和静;就事情而言,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就生物而言,也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一切都是相对的,宇宙无时无刻不处于动和变之中,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发展,大到星系、太阳、地球;小到人类、花草、树木,全部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包括人类疾病的发展,花草树木的生死枯荣,人类对善恶的认知程度以及人类对世界观的态度等等…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动和变的产物!

要想了解宇宙的起源,首先还要从天体的质量和“黑洞”谈起。

为了研究“黑洞”美国宇船局研制发射了高能的天文观察系统,在其发回的X射线宇宙照片中,天文学家发现了惊人的一幕,那些人们认为已经湮灭了的星体发射出比太阳这样的恒星体更为强烈的宇宙射线,这证明了宇宙中确实存在着看不见的“黑洞”。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和宇宙间的一切物质,都具有强大的相互吸引力,正因为地球引力的存在,才能吸引地球表面的物质不能随意地飞离地球,人们想要把人造卫星送上地球运行轨道,至少要使发射的火箭有每秒钟8千米的速度,不然,因为地球吸引力的存在,人造卫星就会被拉回地面。这个速度被我们称为第一宇宙速度。同样,要把一只飞船送到火星上去,就必须要让飞船摆脱地球引力的控制,其发射的火箭的速度要提高到每秒11千米,这个速度被我们称为第二宇宙的速度,又称为天体表面的脱离速度。不同天体的表面脱离速度也不同,与天体的质量关系密切,比如: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小,其表面脱离速度就比地球小的多,而太阳的质量比地球大得多,其表面脱离的速度也必然比地球大许多。

当宇宙中的天体密度或质量大到一定限度的时候,连光速也低于它的表面脱离速度,它的强大的引力场吸引附近的一切的物质而不向外反射任何物质,光速也达不到它的表面脱离速度,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它的存在,所以称为“黑洞”。

黑洞的核心部分是巨星坍缩后的一个质点,其无比强大的引力场形成一个类似于大气的“引力圈”所不同的是,大气层的地球表面脱离速度是每秒11千米,而引力圈的黑洞表面脱离速度比光速还大。任何东西,包括光靠近它,都会被吸进去。由于它存在一个无比强大的引力场,就会吸引附近的一切天体落向黑洞,当天体接近但还没有到达黑洞的引力圈时,就会围绕着黑洞的外围做高速旋转并因摩擦产生高温,释放出强大的高能X射线,一旦天体进入引力圈的范围内,就会以比光速还要快的速度向黑洞的质点撞击,最终坍缩后和黑洞的原质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新的质点。这时,黑洞的引力近一步加大,引力圈的半径也近一步向外膨胀和扩张,更加强大的引力场吸引周围的一切物质和天体近一步向黑洞靠近并最终落入黑洞,其结果是黑洞的引力近一步增强,引力圈的吸引半径近一步膨胀和扩张,使一些更大质点的天体落入“黑洞”。

理论上认为,恒星到了晚年,耗尽全部的核燃料后,由于自身引力开始塌缩,当坍缩物质的质量达到比太阳质量大3倍的时候,就有可能形成黑洞,那么,宇宙中将有无数大大小小的黑洞存在。同样的道理,宇宙到了晚年,宇宙中的一切天体,包括人类以及所有的动物,植物都将被黑洞所吞噬。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会落入大大小小的黑洞里面,宇宙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宇宙的暮年,宇宙中不再有动物,植物及一些小天体的存在,而是黑洞与黑洞之间的吞噬。超引力的黑洞将吞噬掉无数普通的黑洞---其结果是黑洞的质量大大增强,引力向外膨胀和扩张后有能力吞噬掉更大质点的黑洞,最终的结果是所有大大小小的黑洞都被另一个质量超级强大的黑洞所吞噬。

无论是黑洞对天体的吞噬,还是黑洞与黑洞之间的吞噬,都会引起无数大大小小的爆炸,但由于黑洞超强的引力,所有的爆炸都不能摆脱黑洞的引力半径而被外界观察到。宇宙的末日期,是宇宙中最后剩下的两个超级强大质点的黑洞与黑洞间的相互吞噬和较量。我们把这两个黑洞称之为“纯阴黑洞”和“纯阳黑洞”,也可以说是正无极黑洞和反无极黑洞,这两个超级强大的黑洞相互吞噬,一个质量更为强大的黑洞试图吞噬掉另一个质量比它略小一点的黑洞,这个过程几乎是同时吞噬和同时吸引的过程,当“纯阳黑洞”与“纯阴黑洞”相互进入对方的引力圈后,其自身的引力和另一个黑洞引力所产生的合力,使“纯阴黑洞”和“纯阳黑洞”以比光的速度还要快数万倍的速度进行撞击。就在合二为一的一瞬间,正反无极子实现超级对撞,产生超级大爆炸和超能粒子流…释放出大量正反太极子和无极子,如此石破天惊的一幕,把如此强大的两个黑洞的质点炸的粉碎,阴洞和阳洞的超强引力场瞬间消失,引力圈的引力化为乌有,宇宙间一切构成黑洞质点的物质都在大爆炸的瞬间,在超能粒子流的作用下以比光的速度还 快千万倍的速度向宇宙的四面八方炸开,同时产生一连串的大大小小的爆炸和物质间的毁灭····释放出各类宇宙物质,试想:超强纯阳黑洞与超强纯阴黑洞撞击的瞬间,毁灭宇宙的同时又诞生了一个全新状态的宇宙,也就在这一瞬间,宇宙,完成毁灭后又再生的全部过程,被炸散的天体由于质量的不同,其引力场的强度也不同,吸引半径也不同,在互相吸引合二为一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爆炸释放出更多的宇宙物质,宇宙新生期的特写就是胶着体和一些类似流星体的小块天体的混合。随着小天体不断碰撞质点加大,在超能粒子流的作用下,所有天体都在直线运动的同时做自由落体下沉运动,各类天体的运动轨迹呈抛物线形运动,在宇宙中形成一个大大的漩涡,在这个过程中,早已有无数的天体被吞噬和湮灭。相对于人类而言,这个过程太过久远无从考证,但是,现在人类所知的太阳系、银河系、以及质量强大的恒星、巨星就是足够的证明。这些星体并不是一诞生就有如此强大质点,而是一些小块星体与其他星体和微尘碰撞吞噬,经过长达百亿年的演变进化,发展而来的产物。

在太阳系中,大多数星体都围绕太阳转,科学研究的结果是星体的“公转”和“自转”,其实,所谓的“公转”就是星体的运动方式—直线运动与自由落体相结合的抛物线型,正因为宇宙空间足够的大,抛物线的最终结果就是一个圆,也就是所谓的“公转”。由于太阳的质量较大,势必将吸引和它周围的一切天体和它结合,而各类天体的“自转”(包括地球),就是为了让自身的能量增加,使能量相对守恒,不轻易被太阳的吸引所毁灭,一旦天体自身的能量耗尽停止自转,很快就会变成一颗死星一颗流星。在太阳系的外围,同样存在着质量类似于太阳或远远大于太阳的星体,正是因为这些或远或近星体的引力存在,其对太阳系星体的引力程度和太阳对这些星体的引力程度相对守恒,才使得太阳系里的这些星体一直围绕太阳做旋转,而没有直接被太阳所吞噬。就“地球”而言,地球在被太阳吸引的同时,周围任何天体在引力足够的情况下,都能相对对地球造成吸引和被吸引。这种能量相对守恒的方式一旦因某个巨星因能源耗尽死亡而遭到破坏,宇宙中将有无数颗星体因能量无法与吸引它的强大天体抗衡,瞬间湮灭!

如果有一天,太阳系内的九大行星,突然有一颗被黑洞吞噬复存在,那么,由于黑洞质点的引力瞬间增强,引力半径大幅度扩张,界时,黑洞周围其它天体被黑洞吞噬的速度,不是用亿万年计算,也不是用几万年计算,而是随时、瞬间都可能发生!

同理,月球围绕地球转,就是因为它离地球较近,地球对月球产生足够的引力,但由于离月球较远的其他天体引力也同时对月球产生吸引,地球的能量无法达到排除其他天体引力对月球的影响,而把它吸引下来的程度。

宇宙的新生结段,被炸散的天体几乎都是小的天体和小的行星体,但由于质点的引力,天体与天体间相互吞噬,使一些小天体合二为一,变成相对质量强大的天体,就成为小的行星体,并在大大小小的爆炸中,释放出各类宇宙物质。宇宙的青年时代,天体中的行里和恒星共同存在…当宇宙中出现黑洞的时候,说明宇宙以步入中老年的状态,宇宙的进一步的发展是黑洞对它周围一切物质的吞噬过程,宇宙发展的末期,黑洞周围的天体不复存在,而是黑洞与黑洞间的直接吞噬…之后,再次重复大爆炸的宇宙的毁灭和再生!

相对而言,宇宙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起点和终点,毁灭后再生,再生后毁灭。周期循环,无止无休!

原创作品发布于七年前的QQ空间,当时,诸多类似的文章还不多,而今,诸多我当初的猜想,都已经成为现实的存在!促使我有重新发布想法,供爱好者共同交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宇宙的起源与八卦图的奥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伏羲八卦图是打开宇宙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伏羲八卦图是打开宇宙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伏羲,太极图,八卦,八卦图,龙马,伏羲氏,宣朗,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图,朝阳,启明,中天,三阳,万物,太阳,夕阳,太极,渭河,洪洞,返照,卦台山,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胡缵宗,中白,本图,石隐,石奇,由周文,马洞

2011-08-20 #经典故事

浅谈宇宙起源的奥秘

浅谈宇宙起源的奥秘

宇宙,时代,理论,星系,观点,其理,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大爆炸,天体,天文学家,学说,物质,空间,伽莫夫,史蒂芬·霍金,庄子,强子,普朗克,阳清,阴浊,霍伊尔,三生万物,中不,四方,乾坤,不变,人们,前人,亿光,冰山一角

2010-05-06 #长篇故事

人类究竟有多渺小 宇宙生命简史 探索宇宙起源的奥秘

人类究竟有多渺小 宇宙生命简史 探索宇宙起源的奥秘

生命,这一年,寒武纪,鱼类,地球,时间,来到了,人类,两栖类,太阳系,大陆,已知,所在,科学家,氧气,生物,软管,脊椎,银河系,地球上,最古老,征服了,比可,发现了,中分,主人,光合作用,全身,历史,变青蛙

2011-11-29 #故事会

为啥霍金想的都是宇宙的起源 黑洞的奥秘 人类的未来这些大问题

为啥霍金想的都是宇宙的起源 黑洞的奥秘 人类的未来这些大问题

霍金,大问题,科学,问题,假说,理论,观测,人类,人文,疾病,黑洞,研究,关系,博士,科学家,奥秘,宇宙学,小儿,意义,想法,时候,文化,普通人,结果,生活,他的儿子,十年里,宇宙的起源,小故事,小宇宙

2012-04-07 #短篇故事

六十张图说古代传说:伏羲画卦(4)太极就是阴阳 玄奥的八卦图

六十张图说古代传说:伏羲画卦(4)太极就是阴阳 玄奥的八卦图

太极,石头,伏羲,时间,古文化,神话传说,天空,天地间,天地,文章,神话,阴阳,龙马,中国古,宇宙的奥秘,有一天,王之先,大家好,龙马山,专栏,三皇,万物,一生,专宠,中国,中华民族,两仪,事情,信息,代表

2014-11-02 #小故事

我们是怎么研究宇宙起源的

我们是怎么研究宇宙起源的

恒星,宇宙,光谱,化石,吸收线,天文学家,文梦,恒星光谱,金属含量,低分辨率,口径,星光,暗线,海选,过程,后续,研究,考古,天文望远镜,宇宙的奥秘,小伙伴们,我的天,种元素,米以,上和,大森林,天文爱好者,家一样,天文,人类

2016-04-15 #经典故事

万物起源的概念——混沌

万物起源的概念——混沌

神话,人类,创世神,圣经,造物主,民族,神话故事,宇宙万物,体系,概念,上帝,奥秘,故事,文字,起源,研究,万物,内容,宇宙,智慧,状态,经历,人类文明,世界,含义,口头,差异,希腊,希腊神话,所创

2020-06-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人类为何要探知宇宙

人类为何要探知宇宙

...文明,生命,行星,以此来,人类的起源,地外文明,探索宇宙的奥秘,我们知道,我们的故事,第二个家,是人类,这种人,不可思议,在其他,人们,下期,总会,感兴趣者,对宇宙,关注我,感到好奇,您了解,这一切

2011-12-28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