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时间:2008-09-23

作为有多年青少年心理咨询经验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强烈推存家长们或准父母来看这本书

提示:本文共有 20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今天,我看完了《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作为有多年青少年心理咨询经验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强烈推存家长们或准父母来看这本书。我的推荐理由如下:

01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托德老师共同创作。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现代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社会教育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先驱。他开创了“个体心理学”,迄今为止,在心理学界依然独树一帜。

这本书出版80多年来,在欧洲特别是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从围绕儿童的生长发展规律讲述了儿童成长的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情绪模式以及行为特征。

阿德勒在书中倡导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在培养儿童健全人格中,阿德勒特别强调了要培养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要重视儿童在成长过程的自卑情结。

你会庆幸,还好早点读到了这本书。

02

在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书中描述的孩子的行为特征自己孩子身上会有。你会和我一样忍不住接着往下看。

阿德勒提出,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前,父母除了具备养育知识,还必须具备心理学知识。

书中提到,作为家长, 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沉着”父母。

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感知父母情绪的能力。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容易跟孩子建立情感连接,跟婴儿建立健康的依恋模式,形成良好亲子的关系。

要做到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最简单的方法是克制好好说话,避免大喊大叫。

我在青少年的心理咨询案例中发现,很多问题儿童的背后,有一个情绪化的爸爸或者是妈妈。

书中提到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孩子行为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比如“可怕的两岁”。孩子到了两岁后,自主意识飞快发展,你会发现,仿佛一夜间,孩子长大了。他会跟你对说干,什么都要自己来。

事实上,孩子在半岁左右开始喜欢到处乱摸,乱爬,乱抓东西。其实这时,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信的信念,孩子知道自己有能力实现一些目标。阿德勒认为这时孩子已经拥有了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叫“自我效能感”。如果家长不知道这个规律,会处处限制孩子的行动,而这样的做法,就等于经常打击孩子的自信。以后孩子就会变得胆小自卑。

同样的,孩子恐惧上幼儿园、在幼儿园打人、拖延症、在路上不跟人打招呼,这些行为背后,都有我们意识不到的原因,孩子又不能用他们的语言来表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做一个精益父母。而这本书为你提供了如何跟孩子沟通的技巧。

03

在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过程中,阿德勒特别强调了,要注意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为此,他研究了一套儿童社交训练的方法,这套训练方法叫CBST法。

CBST法也叫儿童认知行为的社交训练方法。这套方法起源于心理学家贝克的认知行为理论,它的核心思想是:遇到问题,再想一个新的办法!

CBST模式有五个维度:

第一, 知道“是非”观念。即培养孩子的分类行为。

第二, 让孩子学会“选择”。“我要这个还是要那个”,培养孩子学会三思而后行。

第三, 了解事情的先后顺序。训练孩子知道表达事情是这前发生还是之后发生?这样可以训练孩子更好地遵循规则,懂得等待。

第四, 知道相同和不同。让孩子知道,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一样的感受,相同的问题可能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第五, 知道部分和整体。可以让孩子知道两个问题,一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每个人是不同的,意识到人有多样性,要学会换位思考。

04

老话讲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我国文化告诉我们同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让他们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后更快乐、更健康。

与自信相对立的一面是自卑。阿德勒提出,每一个人从小就有自卑情结。一个人的自卑情结会放大困难,消解勇气,不敢去追求成功。

书中举了一个口吃的13岁男孩的案例来说明自卑情结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男孩因为持续口吃而灰心失望,因为灰心失望,不敢跟人交往,由于缺少交流,反过来又加重了口吃。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作为阿德勒眼中的“精益父母”,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自卑情绪以及引起自卑情绪的原因,并且和孩子一起努力,消除这些自卑情绪,建立自信心。

比如孩子受到挫折了要及时引导孩子多去表述,把郁闷的心情表达出来。平时注重用上述的CBST儿童认知行为的社交训练方法帮助孩子社交。

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上大一了。尽管她现在成长得很阳光,我依然还有深深地遗憾,这个遗憾就是如果我能早十八年看到这本书,我的心里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自责。

因为,孩子小时候我因为不懂儿童的生长各个阶段的心理,没有正确的处理好孩子在学校受到的一些挫折,那时我的处理方法伤害了孩子。读完这本书后,我跟孩子进行了一个深度沟通,谈到了当年发生的一些事,认真地听取了孩子的意见,诚恳地表达了歉意。希望这样做能修复一下孩子当年受到的伤害。

所以,我真心地希望,初为父母的您和正准备升级父母您,好好地读读这一本书。您会获益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了解儿童心理学 关爱儿童心理健康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了解儿童心理学 关爱儿童心理健康

个体,儿童,行为,心理,自卑感,优越感,孩子,社会,错误,教育,补偿,阿德,自卑情结,世界,上帝,人格,人性,人物,优越性,力量,意义,感情,感觉,整体,目的论,病者,目标,群体,面对现实,关联

2010-02-09 #小故事

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教育心理学

孩子,让孩子,玩具,笔记,评论,价值,动物,妈妈,电影,小红,儿童,作者,全世界,视频,标记,童话故事,合作,教育,生活,对孩子,小红书,查看更多,这些人,布娃,马当路,还可以,中文,事情,主观臆断,主观

2020-08-26 #小故事

儿童教育心理学 如何关注并引导儿童的发展

儿童教育心理学 如何关注并引导儿童的发展

儿童,孩子,父母,个体,教师,行为,问题,教育,人格,发展,自卑感,社会,情感,追求卓越,影响,生活,人们,学校,个人,环境,方式,错误,教育者,原因,家庭,方向,成人,态度,措施,能力

2009-04-28 #小故事

2013春《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word免费

2013春《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word免费

学生,知识,教师,发展,目标,儿童,教学,特点,过程,小学,差异,问题,阶段,个体,学习者,行为,小学生,记忆,个人,关系,品德,策略,影响,应用,人格,人生,心理学,方式,经验,设计

2020-07-07 #长篇故事

教育心理学:试错的小猫带你了解儿童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试错的小猫带你了解儿童心理学

小猫,实验,桑代克,孩子,笼子,试错,轮滑,教育,教育心理学,饥饿,伍先生,意愿,正面,了学,学习行为,是怎么,动物,动作,学科,家长,心理学,建议,时间,规律,行为,装备,阶段,饿猫,更复杂,笼子里

2020-07-10 #故事阅读

儿童心理学教育小故事

儿童心理学教育小故事

苹果树,果子,经脉,苹果,时候,课程,最重要,还可以,学员,孩子,心理,打工族,模式,联合会,工作,教育,管理,中国社会工作,儿童成长,课程研究,各理,专家学者,大贡,工作委员会,我得,认证中心,都会,寓言,参天大树,力量

2020-04-22 #短篇故事

儿童心理学教育小故事

儿童心理学教育小故事

苹果树,果子,经脉,苹果,时候,课程,最重要,还可以,学员,孩子,心理,打工族,模式,联合会,工作,教育,管理,中国社会工作,儿童成长,课程研究,各理,专家学者,大贡,工作委员会,我得,认证中心,都会,寓言,参天大树,力量

2020-04-22 #故事阅读

儿童心理学教育小故事

儿童心理学教育小故事

苹果树,果子,经脉,苹果,时候,课程,最重要,还可以,学员,孩子,心理,打工族,模式,联合会,工作,教育,管理,中国社会工作,儿童成长,课程研究,各理,专家学者,大贡,工作委员会,我得,认证中心,都会,寓言,参天大树,力量

2020-04-2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