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何荣锋:“一饭之恩”百万相报

时间:2008-09-25

何荣锋故事是编的

提示:本文共有 19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一饭之恩铭记于心日报版

1993年,因家庭变故,17岁的何荣锋不得不中途辍学。他揣着母亲四处借来的100元钱,离开重庆酉阳老家,和两个同乡结伴到浙江打工,以偿还家里欠下的巨额债务。

到杭州后不久,身上的钱便用完了。“累了就窝在农民家的柴禾垛里眯一会,遇到好心人接济的米饭就算是一顿大餐。”何荣锋回忆说。

“我们三个到浙江仙居县时,就开始沿路乞讨,邋遢的样儿常常遭人嫌弃和鄙夷。”对于过去那段“流浪”经历,何荣锋没有刻意回避。在他看来,正是那段乞丐经历让恩人戴杏芬在自己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一天,何荣锋三人走得筋疲力尽,突然看见前面走着一位20几岁、穿着绿色毛衣的女人。突然女人回头,见三个“小乞丐”实在可怜,二话没说,就将三人带回家,为他们做了一顿饭菜,又打来热水给他们泡脚,还留他们在家住了一晚。

这个女人就是戴杏芬。

第二天告别时,戴杏芬给何荣锋和同伴包了一把香蕉和一袋馒头干,还塞给他们30元钱。

“姐,我找到工作以后,给你写信,把钱还你。”

“钱不用还,落脚以后,来信报个平安就是了。你们记住,要做一个善良、诚信的好人。”

就这样,戴杏芬、浙江仙居县杨府乡杨府村与那件绿色毛衣一同深深地刻在了少年何荣锋的心里。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回到这个地方来报恩,以全新的形象,站在姐姐面前。

思念恩人成了习惯

离开浙江,何荣锋听说有老乡在天津一家砖厂干得不错,打算前去投靠。谁知火车坐过站,阴差阳错到了沈阳。

在沈阳,何荣锋干的第一份工作是135元一个月的车床厂小工。一个多月以后,他存下30元,给戴杏芬寄了去。

1994年,得知在家具厂干学徒挣得多,何荣锋在沈阳一家家具厂找到刷油喷漆的工作。第二年,不到20岁的他就当上师傅,还收了徒弟,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

此时,收入不错的何荣锋时常挂念起戴杏芬。“姐姐要是有啥困难,我现在也有能力帮她了!”何荣锋开始给戴杏芬写信,可相继寄出的信件要么查无此人,退了回来,要么就石沉大海。

“慢慢地,给姐姐写信成了一种习惯。”每当何荣锋得意或失意之时,他就用给戴杏芬写信的方式把心得记录下来,鼓励自己永不放弃。

依靠过硬的油漆手艺和仗义的豪爽性格,何荣锋逐渐赢得越来越多家具行业老板和工友的认同。“有了积蓄和人脉,我觉得是时候自己干了!”就这样,何荣锋创立了自己的家具厂。

迟到二十年的感恩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何荣锋没有停止对恩人戴杏芬的寻找。

2013年,何荣锋偶然结识了一位仙居县的朋友,后又通过杨府村村长辗转联系到戴杏芬的一位亲属,最终找到了已搬到浙江临海的戴杏芬。多年以后,何荣锋才知道,当初错把“戴杏芬”误记为“戴信芬”,再加上戴杏芬出嫁、外出做生意,无法查收信件。阴差阳错地,将这份感恩推迟了20年。

2013年3月2日下午3点多,何荣锋激动地拨通了戴杏芬的电话:“姐,我终于找到你了!我就是20年前那个被你收留过的小男孩……我记了你20年,找你了20年,今天终于找到你了!”当听到戴杏芬声音那一瞬间,何荣锋泪流满面。

不久后,何荣锋带着妻子到浙江与戴杏芬见面。“20年过去,姐的笑容一直没有变,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当年的“一饭之恩”,何荣锋决定以百万元相报。他拿出一份大礼——一张百万元的现金支票。戴杏芬收下了何荣锋的情谊,却拒绝了何荣锋的支票。她告诉何荣锋,你能够记得我,就是我最大的感动。

重情重义难忘乡情

时隔二十年与恩人重逢的喜悦,逐渐化作姐弟温情。两年多来,何荣锋管戴杏芬叫“姐”,戴杏芬唤他“锋弟”,他的三个小孩都叫戴杏芬“大姑”。

何荣锋坦言,从未预料到自己单纯的报恩举动会引起众多关注。从当初流落街头的小乞丐,到今天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他把原因归结为——重情重义,懂得回报。“重庆人耿直、仗义!从小母亲就告诉我,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

何荣锋的重情义在酉阳老乡陆小明口中得到证实。1994年,14岁的陆小明就认识了何荣锋。他回忆说,那时何荣锋能挣钱了,有许多重庆老乡前来投靠。何荣锋管吃管住,缺钱的借钱,绝不让老乡跟着他饿肚子。

这段无法抹去的故乡情延续至今。现在,何荣锋每次回酉阳老家,都会慰问村里的老人,捐助上不起学、揭不开锅的孩子,同时还担任家乡一所学校的名誉校长。

采访中,何荣锋还伤感地讲述起一个故事——他每年回乡慰问的老人中,有一位“倔强”的老奶奶。每次见何荣锋回来了,就会亲自到茶田里摘下绿茶,非要何荣锋收下茶,才肯领慰问金。去年,96岁的老人临终时,从床边摸出一包茶,交代儿孙带给何荣锋。当获悉老人的临终遗言时,何荣锋大哭了一场。

“对家乡的感情,是我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何荣锋,1976年出生,酉阳宜居乡元丰村人,17岁时因家贫辍学外出谋生,一路乞讨落脚沈阳,先做学徒后自办工厂,现为辽宁省沈阳玖玖利峰集团董事长,旗下公司业务范围遍及家具、商贸、涂料、实木家装全房定制等。他始终不忘20年前流浪时的一饭之恩,2013年曾欲以百万元感谢恩人,轰动全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何荣锋:“一饭之恩”百万相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何荣锋    何荣锋:“一饭之恩”百万相报

何荣锋 何荣锋:“一饭之恩”百万相报

何荣,浙江,恩人,支票,故事,沈阳,仙居,电话,辈子,张百万,杨府,梅子,家具厂,身无分文,拒绝了,一顿饭,乞丐,仙居县,企业家,好心人,女子,姐姐,小伙,时候,老板,现金支票,热水,男孩,礼物,血泡

2020-06-27 #长篇故事

何荣锋    何荣锋:“一饭之恩”百万相报

何荣锋 何荣锋:“一饭之恩”百万相报

何荣,浙江,恩人,支票,故事,沈阳,仙居,电话,辈子,张百万,杨府,梅子,家具厂,身无分文,拒绝了,一顿饭,乞丐,仙居县,企业家,好心人,女子,姐姐,小伙,时候,老板,现金支票,热水,男孩,礼物,血泡

2015-11-06 #故事大全

何荣锋:“一饭之恩”百万相报

何荣锋:“一饭之恩”百万相报

何荣,浙江,恩人,老乡,老人,杨府,家具厂,仙居县,沈阳,酉阳,在沈阳,陆小明,一饭之恩,一家,习惯,女人,姐姐,母亲,老家,毛衣,经历,绿色,工作,回忆说,小乞丐,就这样,给他们,重情重义,阴差阳错,元丰村

2020-06-27 #故事阅读

感人:重庆酉阳39岁何荣锋  为萍水相逢的姐姐“一饭之恩” 以百万相报

感人:重庆酉阳39岁何荣锋 为萍水相逢的姐姐“一饭之恩” 以百万相报

何荣,浙江,家具厂,姐姐,恩人,老乡,老人,杨府,仙居县,在沈阳,荣锋,陆小明,一饭之恩,习惯,沈阳,女人,家乡,母亲,毛衣,男人,老家,经历,绿色,酉阳,工作,回忆说,小乞丐,就这样,给他们,重情重义

2008-07-29 #短篇故事

男子何荣锋受陌生大姐一饭之恩 20年后欲以百万元相报

男子何荣锋受陌生大姐一饭之恩 20年后欲以百万元相报

何荣,沈阳,大姐,一饭之恩,一家,辈子,浙江,父亲,温岭,公益电影,这些年,沈阳人,王珊,上戴,面馆,诚实守信,两地,丈夫,企业,人生,原型,全部内容,厚礼,影片,同行,商人,天津,小伙伴,姐弟,家乡

2020-06-27 #故事大全

男子何荣锋受陌生大姐一饭之恩 20年后欲以百万元相报

男子何荣锋受陌生大姐一饭之恩 20年后欲以百万元相报

何荣,沈阳,大姐,一饭之恩,一家,辈子,浙江,父亲,温岭,公益电影,这些年,沈阳人,王珊,上戴,面馆,诚实守信,两地,丈夫,企业,人生,原型,全部内容,厚礼,影片,同行,商人,天津,小伙伴,姐弟,家乡

2017-04-03 #经典故事

“乞丐成富豪”何荣锋:20年前一饭之恩 以百万相报 却惨遭拒绝

“乞丐成富豪”何荣锋:20年前一饭之恩 以百万相报 却惨遭拒绝

何荣,韩信,恩人,时候,朋友,父亲,三个人,浙江,债务,大娘,家庭,支票,故事,杭州,盗贼,生活,讨债,这件事,刘邦,有知恩,杜江,大将军,一碗面,一家面馆,利的,小村庄,都会,面馆,一员大将,一字之差

2007-08-09 #故事会

乞丐富翁何荣锋:20年前一饭之恩 事业有成后以百万相报

乞丐富翁何荣锋:20年前一饭之恩 事业有成后以百万相报

何荣,兄弟,杏芳,乡亲们,父亲,何家三,浙江,猪肉,老人,在路上,沈阳,温岭,内心,农民,姐姐,尾款,无奈,饭菜,信芳,三兄弟,都会,故事,卖完,四川,少年,日子,时间,杭州,消息,盘缠

2010-01-20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