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专访《我是余欢水》原著作者余耕:“真实”拥有巨大的力量

时间:2008-09-25

此次制鲜者栏目我们聚焦影视IP背后的原著作者群体,策划并推出IP作者专题

提示:本文共有 39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这是鲜喵的第 1302篇吐血原创

喵族码字员:左柚

编者按

针对影视文娱行业从业人员,烹小鲜(pengxx01)推出了“领鲜者” “创鲜者” “制鲜者”三大专访栏目,其中“领鲜者” 聚焦企业掌舵者和管理者,“创鲜者” 通过“创始人对话创始人”的方式为大家展现创始人之间精彩的交锋,“制鲜者” 则把目光投放在影视大文娱产业优秀的内容生产者,包括制片、导演、编剧、原著小说作者等。

此次“制鲜者”栏目我们聚焦影视IP背后的原著作者群体,策划并推出“IP作者”专题。

纵观这几年的爆款剧集和电影,无不是IP改编而来。不过我们认为一部IP改编影视作品的成功,首先是文学IP作品的成功,是一个鲜活、打动人心“故事”的成功,是背后原著作者的成功。

但鲜有人关注到文学IP背后的作者、故事的创造者们,他们是如何以“笔”为武器,创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讲述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的呢?因此 “IP作者”专题此次将集中探访文学IP作品背后的作者们,揭开他们的“故事之道。”

最近,改编自余耕的小说《如果没有明天》的《我是余欢水》,因展现“中年人”艰难的生存状态引起大众的共鸣。因此我们采访了原著小说的作者余耕,了解他创作出如此“真实”人物背后的故事,作为“IP作者”专题的开篇。

这几天,《我是余欢水》原著作者余耕有点忙。

每天为将近一千本原著小说《如果没有明天》签名、加盖钤印,抽空回答记者的采访,还要参加一些线上直播分享课程。

可见,影视剧《我是余欢水》的热播一定程度上反哺了原著IP。

《我是余欢水》讲述了一位中年男人余欢水面对工作、婚姻怂到卑微,最后因为癌症误诊,实现逆袭的故事。剧中对于中年余欢水现实境遇的描画,激发了不同群体的共鸣,作品最终在豆瓣的评分固定在7.4分。且不论针对剧集中台词关于“女权”的争议而怒打低分,平心而论《我是余欢水》无疑是一部触及现实的成功之作。

这一方面得益于正午阳光团队高水准的制作,演员的倾情演绎、导演的细节把控。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故事本身的魅力,这部取材自余耕的小说《如果没有明天》,故事拥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量。

有网友评价《如果没有明天》是一部“真实可怕”的小说,“人人都笑余欢水,人人都是余欢水”,那么“余欢水”这个人物是如何产生的呢?通过这部小说想要表达什么呢?是否会有“余欢水”的系列作品呢?

《如果没有明天》作者余耕

针对于此,我们采访了《如果没有明天》的作者余耕,听他聊了聊创作心得以及对IP改编的思考。

余耕并不是科班出身,虽然从小喜欢阅读,却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好学生”,被父亲送入体校学篮球,毕业后当过刑警、干过攀岩俱乐部、做过体育记者、当过银行高管,37岁才开始写作。

对此余耕表示:“创作来源于生活,并非一句虚话。这些经历,对于写作者来说都十分宝贵。”

想要抓住读者的心,最重要还是讲一个好故事,讲到读者的心里去。

“人至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存的压力让许许多多豪气干云的青年变成了唯唯诺诺的中年。这样的人物具备典型代表性,所以我一直想写这样一个小人物。”余耕表示。

这个社会上混得最好的和最差的人可能都是中年人,这种好坏的差别极为不平均,但鲜有艺术作品对准“中年人群”,而《如果没有明天》事无巨细将中年面临的困境,职业瓶颈、婚姻危机等展现了出来。

“余欢水这个人物之所以受观众喜爱,我想是因为余欢水身上有许多折射面,这些面折射到不同人身上是胆小、懦弱、自私、虚伪、虚荣……余欢水成功的很大程度源于真实。芸芸众生的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是余欢水。”说起这部作品能获得巨大反响的原因,余耕告诉我们,“如果说《如果没有明天》要向读者传达一点什么,我想就是让大家变得真实起来,从我开始说实话开始。”

的确,真实的力量是巨大,也成为传统文学IP的武器。

《如果没有明天》完成之后,发表于2016年《小说月报》原创版,并于2017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而后被正午阳光、繁星戏剧村看中,被改编成网剧、话剧。

事实上20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年轻化,文学赋能影视、文旅,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学方面,传统文学作品声量渐微,一度陷入沉寂

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像《我是余欢水》这样改编自传统文学作品,以“贴近现实”的故事引起大众的关注,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现实主义作品大放异彩,聚焦原生家庭的现实题材IP作品《都挺好》一时无两。

越来越多的IP运营公司,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主流文学”,爱奇艺即将开发莫言的《丰乳肥臀》,成为其打造的四大超级网剧之一,去年获得茅盾文学奖作品《人世间》《主角》也已进入改编环节。

可见,聚焦“现实生活”的传统的主流文学,或在未来成为IP版权新的争夺点。

余耕对于传统文学影视转化也非常有信心,他认为:“经典文学作品今天是、明天也一定是影视最重要的源头输出。因为戏剧自从诞生之日起,一直都在从文学的母体上汲取营养。”

的确,影视是文学价值重要的的放大器,二者相互成就。对于改编自余耕作品的《我是余欢水》影视剧,余耕表示完成度很好,超出预期。

余耕不仅是一名作家,同时也是一名编剧,目前其作为编剧播出的有《我是赵传奇》,还跟欧阳奋强导演合作过《超萌英雄》。

因此,他熟谙影视作品讲故事的方式,对于正午阳光团队的改编和制作,他表示接受和认可,认为这样的“余欢水”更好看。

1、影视有它讲故事的方式

说起和正午阳光的合作,余耕评价很高,他表示:正午阳光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这是一家能够让合作者感受到温度的公司。作为国内影视界首屈一指的大公司,我接触到正午阳光的人,没有一个是端着大牌架子,都很谦逊平易。他也完全相信其在剧本和制作层面的把握。

事实上,《我是余欢水》与原著小说《如果没有明天》在剧情、结尾上有诸多不同。

如小说中的余欢水是最后才知道自己没有患上癌症,而剧中的余欢水早早就发现了自己没有得病的事实,但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回头后,只得硬着头皮继续活在谎言中。

此外,《我是余欢水》的大结局,余欢水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坏人也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和小说中的结局恰恰相反,小说中的余欢水没有逆袭,因癌症乌龙丢失了一切的他最终还是孤独地回到了原本就悲哀的人生中。

对此,余耕表示:“影视作品有其讲故事的方式,我很赞同这种改编。小说里的余欢水,他的悲惨遭遇远比这个要长,几乎是一丧到底。电视剧如果也这样做的话,估计观众们就该弃剧了。知道自己是误诊,还要余欢水强装癌症患者,这也增强了戏剧性,使人物更富张力。”

对于不同的结局,可以看作是两种不同载体的艺术形式的特色呈现。“小说是个人化的东西,在对现实社会的披露方面也要甚于影视剧,影视剧则需要考虑观众的需求。小说《如果没有明天》的调子基本上属于灰暗色,的确会是一个悲剧结尾。但剧集的圆满、开放结局则更合理。”

同时,他介绍说,正午阳光旗下编剧王三毛和王磊也增加了一些细节,使余欢水更加丰满和立体。如医院门口卖煎饼果子的大姐和电视台白副主任这两个人物加的很巧妙。

历来,IP改编平衡原著与创新部分一直都是让制片方头疼的问题,“尽可能还原原著”被奉为圭臬,很多IP作品因为魔改而遭遇到原著粉的讨伐。但尊重原著的什么呢?情节、故事还是原著的“魂”?毕竟文学语言和影视语言相去甚远,不可能完全还原。

从这部作品改编来说,还原并不代表完全不改变,在抓住作品“核心”的基础上,也可根据影视讲故事的需求做适当变动,无需一概而论。

2、郭京飞,我打9.5分

《我是余欢水》的成功除了制作、故事,演员“郭京飞”可以说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郭京飞把余欢水的中年囧态,淋漓尽致的表演了出来。绩效不达标、上班总迟到、单位领导骂、事业没起色、儿子在成长、家里老婆骂,兄弟借钱不还、邻居欺负上头,最后还被查出胰腺癌晚期。

对于演员郭京飞,余耕表示:“郭京飞的演技自不必说,据说他在拍摄现场经常改戏改台词,说明他很用心,很认真的琢磨剧本琢磨戏,这样的演员不出来都难。”

但事实上,郭京飞的形象与小说中余欢水的形象相去甚远:“小说中的余欢水五短身材,是一个秃顶的中年人,而郭京飞比我想象中的余欢水帅多了,所以定下角色后,我略有些失望。是郭京飞的演技征服了我,他是一个戏路很宽的演员,他的表演张力包裹在一层游刃有余的含蓄中,把余欢水的窝囊劲儿拿捏到颓而不废。如果是10分满分,我给郭京飞打9.5分。”

由此可见,IP作品代表着有价值的好内容,它本身无好坏,重要的是在不同形态转化过程中,能抓住作品的“魂”,在此基础上保证高质量输出,就能够一如既往“打动人心”。

网剧《我是余欢水》能够上线播出收获好成绩,其实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它在电视播出以前,已经通过舞台剧的形式接受了观众和市场的检验。

舞台剧版《我是余欢水》从2017年9月29日首演开始,至今已经历了8轮演出,场次突破200多场。

相比较剧集,余耕告诉我们,话剧受到舞台和篇幅的局限,很好地抓住了“人人都是余欢水”这个灵魂,并大胆地用多人分别饰演余欢水这个人物,使得话剧要表达的东西清晰地传递给观众。

并且《如果没有明天》有声书也已上线,可见好的内容,无论什么形式都可感染观众,发挥其价值。

同时,对于大家关心的余欢水续集的问题,他告诉我们《我是余欢水》的下一部正在酝酿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走向。之前已经写了两个余欢水的姊妹篇,《我是夏始之》和《我是余未来》,也都是写小人物的故事,也很快会和大家见面,对此我们也表示期待。

对于余耕来说,创作是快乐的,也是自由的,他不愿意为自己设限,“只要是人物立得住,人物让我产生去创作的冲动,我就会开始动笔写作。”如今他因为《我是余欢水》影视作品的放大作品而被更多人熟知,日常活动多了起来,他希望这段时间尽快过去,可以回到平静的写作状态中去。

那才是他的战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专访《我是余欢水》原著作者余耕:“真实”拥有巨大的力量”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我是余欢水》首播 剧情真实引共鸣 有望超越《都挺好》!

《我是余欢水》首播 剧情真实引共鸣 有望超越《都挺好》!

余欢,电视剧,观众,中年人,故事,这个角色,郭京飞,剧中,情感,演员,现实,共鸣,好的,都会,感觉,演技,生活中,给大家,这个人,小婷,爆款,班底,事情,事业,人生,内容,儿女,剧情,极尽,好评

2007-05-14 #小故事

《我是余欢水》故事太真实扎心 现实中我们至少得知道这两点!

《我是余欢水》故事太真实扎心 现实中我们至少得知道这两点!

余欢,癌症,苗苗,莫得,钱时,事业,小人物,剧情,妻子,同事,故事,小舅子,彻底改变,志愿者,感情,机车,朋友,脑子,爷们,没病,老婆,车祸,问题,邻居,十年前,医院检查,当你向,整个人,正所谓,职场不相信眼泪

2015-11-17 #故事大全

《我是余欢水》完爆《如果岁月可回头》 讲中年人的故事赢在真实

《我是余欢水》完爆《如果岁月可回头》 讲中年人的故事赢在真实

余欢,岁月,好友,中年人,剧中人,遭遇,还可以,困境,友情,大壮,妻子,感情,青春,中年危机,工作中,生活中,志勇,白哥,白志勇,苏大,大闹,水时,第一感觉,中年男人,上班族,上司,业绩,世界,事业,事故责任

2012-07-05 #经典故事

热播剧《我是余欢水》为什么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

热播剧《我是余欢水》为什么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

余欢,郭京飞,职场,兄弟,这部剧,剧情,剧中,故事,电视剧,演技,广大观众,内心,同事,态度,挫折,老婆,共鸣,变化,给大家,苏明,领衔主演,好的,大闹,主人翁,人气,人生,原著,全剧,作品,印象

2008-12-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余欢水》大结局 叙述手法值得故事创作者借鉴

《余欢水》大结局 叙述手法值得故事创作者借鉴

余欢,故事,剧情,观众,三人组,行为,规则,逻辑,冲突,二哥,十日谈,山炮,高潮,悬念,现实,机会,组织,主人公,人物,功能,外国人,形象,模式,角色,部分,人体器官,创作者,剧中,反派,反差

2019-12-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这部谍战剧火了整整10年!如今 原著作者为你解说背后真实故事

这部谍战剧火了整整10年!如今 原著作者为你解说背后真实故事

谍战剧,这部剧,记者,伪装者,作品,徐则臣,原著,作者,原因,余则成,王凯,胡歌,靳东,导语,人主,主名,全民,兴趣,历史小说,剧情,名声,名记者,大火,小说,热潮,时候,故事,现象,神话,经典

2013-11-08 #故事阅读

《我是余欢水》为何吸引人?《隐秘的角落》是怎么改编的?看这里

《我是余欢水》为何吸引人?《隐秘的角落》是怎么改编的?看这里

网络电影,小说,作品,孙浩洋,电影,院线,视听,题材,创作,内容,市场,网络,时候,编剧,节目,扶贫,普普,上树,东西,产品,创作者,平台,影视文化,管理处,意义,毛驴,用户,短剧,观众,观影

2019-09-14 #故事阅读

少年的你原著小说叫什么名字 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吗

少年的你原著小说叫什么名字 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吗

陈念,北野,少年,魏莱,原著小说,小说,真实故事,同学,同班同学,生活,为了让,北京的大学,校园暴力,易烊千玺,周冬雨,方迪,责任编辑,中男,校园里,爱的,都会,作者,书迷,优等生,人生,人意,事情,人生目标,传统,北京

2016-02-1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