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汪曾祺诞辰100周年 像“人”一样说话 是有魅力的语言

时间:2008-09-28

文丨粪提 审丨易桉在中国著名的京派文学史上,有一位与老舍比肩的作家,他还被人尊称为中国最后的士大夫。这个人,就是文学巨匠汪曾祺。今年是汪曾祺

提示:本文共有 8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文丨粪提 审丨易桉

在中国著名的“京派”文学史上,有一位与老舍比肩的作家,他还被人尊称为中国最后的“士大夫”。这个人,就是文学巨匠汪曾祺。

今年是汪曾祺诞辰的一百周年,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文字非但没有被岁月淡化痕迹,反而越发鲜亮起来。在这个时代,汪曾祺的文字之所以显得越发珍贵,不是因为他写的句子多么华丽。相反地,正是因为他文字中的平实、烟火气,才让人着迷。

像“人”一样说话,才是真正有魅力的语言

写作语言对于作家来说是孕育创作风格、方向的母体,从五四运动开始,胡适之把白话文从老百姓的日常话语变为写作的语言,像“人”一样说话在作家中变成了一件有魅力的事情。

到了民国后期,向人民群众的日常话语汲取营养已经变为了文化界的共识,这其中有功利的目的,即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广泛的人群接受。但逐渐地,也变成了审美的标准。

而汪曾祺更是如此,他曾在著作《小说笔谈》中谈到自己在西单,听到大马路上宣传注意交通安全的广播“横穿马路不要低头猛跑”。他认为这个广播写的尤其好,多一个字累赘,少一个字也不可,确实是美的语言。

这些普通人的说话方式在汪曾祺的小说、杂文里面,不断的回炉锻造,变得炉火纯青,成为其独特的灵感源泉,亦是汪曾祺文字美的源泉。

写出“普通人说的话”也需要学习

普通人可能以为,如果日常话语这么美,岂不是谁都可以成为作家。其实不然,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更可贵的是后期加工、提炼的过程。因此,普通人的语言是艺术的支撑,而不是艺术本身。

而汪曾祺真正的艺术功底,在于对百姓语言中语法的提炼与加工。他创作中,他特别反感曾经一度流行的长句。在他看来,日常对话时,没有人一口气说很长的句子,而在写作中也应如此。一段长句哪怕构思再精巧,终究失去了味道,这个味道就是“人”味。

在他看来,小说的语言想要生动,一定要把长句切开,同时不必严格要求一个句子中,多么符合规矩。语言是要有生命的,而这个生命要在普通人聊天说话中去寻找。

文字和语言都是线性的、动态的,它一直在演化,同时也在传承。正因为有像汪曾祺这样文坛巨匠们,我们才能欣赏到另一种文学之美。

(版权说明:本文由大时代资讯V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汪曾祺诞辰100周年 像“人”一样说话 是有魅力的语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闫作雷 “抒情考古学”:汪曾祺《受戒》的一种读法

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闫作雷 “抒情考古学”:汪曾祺《受戒》的一种读法

汪曾祺,和尚,佛教,小说,寺院,仁慧,善因,人性,信仰,民国,铁桥,现实,明海,小庙,章太炎,理性化,高邮,方丈,寺庙,江苏,经济,生活,土地,收入,话语,事功,僧人,二师,庵里,政治

2020-08-04 #故事阅读

汪曾祺诞辰100周年 出他的《聊斋新义》是最好的纪念

汪曾祺诞辰100周年 出他的《聊斋新义》是最好的纪念

聊斋,汪曾祺,新义,故事,蒲松龄,原著,新书,策划人,史航,止庵,汪朗,先生,传记,世界,小说,情节,方式,时代,父亲,蛐蛐,魅力,著名编剧,著名学者,随笔作家,张三,新时代,传奇性,丫环,世俗,人物

2017-09-20 #小故事

汪曾祺百年诞辰 他的第一本图画书延后推出 值得读者共同期待 北晚新视觉

汪曾祺百年诞辰 他的第一本图画书延后推出 值得读者共同期待 北晚新视觉

汪曾祺,老鼠,老鹰,先生,图画书,故事,老师,汪朗,王祖,称呼,他的作品,小故事,这个故事,喜鹊,乌鸦,作品,时间,民间故事,汪先生,王树兴,王老师,耗子,大爷,中国,关系,博洛尼亚,国画,小猫,尖嘴,意思

2020-08-26 #长篇故事

汪曾祺无与伦比的语言魅力

汪曾祺无与伦比的语言魅力

作家,语言,思想,小说,这个世界,生活,个人,民族,结构,自序,中国人,对生活,揉面,短篇小说,读者,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东西,作品,散文,文章,文集,方言,气质,本质,杂书,短简,精神,素质,艺术

2015-10-19 #故事大全

汪曾祺的书单

汪曾祺的书单

汪曾祺,汪先生,风俗,小说,杂书,民歌,影响,先生,作品,散文,民间文艺,民族,书房,史记,戏曲,文章,语言,归有光,创作,西南联大,外国文学,岭南,年轻人,笔记,游记,笔下,结构,野菜,生活,契诃夫

2012-06-28 #故事会

汪曾祺:“不失其赤子之心”

汪曾祺:“不失其赤子之心”

汪先生,汪曾祺,作品,作家,小说,语言,生活,巧云,人物,创作,中国作家,对生活,中国,作品中,赤子之心,文字,题材,影响,沈先生,该如何,一粒米,世界,写作者,兔子,句子,尿碱,手法,文章,活色,猎物

2020-06-14 #经典故事

百年汪曾祺留给孩子们的礼物!

百年汪曾祺留给孩子们的礼物!

老鹰,老鼠,大爷,耗子,汪曾祺,故事,读者,形象,细节,胡子,插画家,王祖,创作,中国,尾巴,礼物,童谣,去向,传统,代表作,先生,做派,士大夫,媳妇,意味,文字,画家,穿越时空,粮仓,语言

2020-08-27 #长篇故事

咸菜茨菇汤:汪曾祺笔下的味觉记忆

咸菜茨菇汤:汪曾祺笔下的味觉记忆

茨菇,咸菜,青菜,小题,汪曾祺,家乡,土豆,北京,好感,苦味,沈从文,沈先生,散文,大水,小说,意思,腌菜,语言,加肉,汤里,沈老师,黄芽菜,有一种,北方人,盘黄,运来,下雪天,下文,会上,习惯

2024-01-19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