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对联故事百家姓

时间:2008-09-29

第二出自妫姓,冯简之之后,东夷的一支,叫妫夷,当时在今天河南商丘一代活动,后来还建立了一个国,叫冯夷国

提示:本文共有 18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姓氏来源

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后,周文王第十五个儿子,他的后代被封在了冯城,以地名为氏,这一支后来就姓冯了。

第二出自妫姓,冯简之之后,东夷的一支,叫妫夷,当时在今天河南商丘一代活动,后来还建立了一个国,叫冯夷国。这个国还经历了夏商周三代,最后被周武王灭了。这一支的后代都姓冯。

冯姓还有一些其他的来源,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冯姓的来源挺有意思的,有一支出自颍川,据说是汉代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但是再往上追不上去了。

出自上党的也就是今天山西长治的这支姓冯的是西汉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在往上又没有了

冯姓发源在河南,战国末期有一个大将叫冯亭担任韩国的上党守将。后来进入赵国抗拒秦兵。英勇捐躯。他的宗族就分到了山西河北。大家不要小看。他的后人出了很多将相,比如秦的丞相冯去疾。大将军冯劫

从冯姓产生的过程来看,姬、毕、魏、冯在一定程度上讲“三千年前是一家”。

第三为西汉司马迁之后.司马迁因受奸人所害,为逃避追杀,司马迁长子司马临将司字加一竖改姓同.司马迁次子司马观将马字加两点水改姓冯.这在古籍中虽然没有记载,但在民间有不少传说,,陕西省韩城芝川镇徐村有司马迁之墓和司马祠,徐村原住居民是冯同二姓,两姓有冯同不分,冯同不婚的习俗,二千多年来,冯同二姓均认同祭拜司马迁为共同先祖的事实,加之以家谱为佐证,司马迁后代有冯姓,是完全能够认定的.这是冯氏源流上又添了新支脉.

冯汝龙、冯勤俭文、冯缙文:宋代居湖广鄂州,第七世孙勤俭文、缙文迁居虞邑四都永丰乡夏盍湖冯家山。

冯敬:明弘治间自金坛迁居丹徒。

冯盛:明成化中始由山东青州府寿光县纪壹社三户垛迁山西代州籍振武卫中左所。

冯安国、冯棠:南宋初自安吉迁居台州临海勇泉乡,第五世棠,赘居佩居彭溪张氏子端方,元至正间隐居邑之柯溪。

冯节尼:元至正时迁居武进县十堡里,其地即五牧之余巷。

冯廷惠、冯义三:宋初自金陵徙居锡邑之菱岸,第十四世孙义三,明洪武间自无锡菱岸迁宜兴沉荡河西之属塘。

冯端、冯寿二、冯思二:元朝居常熟虞山南麓之冯家浜,第三世寿二迁朱村,寿二之孙思仁赘于武进白氏,实为冯氏迁常州始祖。

冯班:宋末有名福三者渡江来居常熟五渠,因世远不可考,谱断以成为一世祖,明末诗人冯班为总马桥第一支第七世,明末有名怀村者又自五渠迁于屈里。

冯天麟:清康熙间自句容迁崇城署西。

冯政:原籍浙江钱塘,宦居南雄,南宋开禧元年与其子景迁居新会古朗甲底村,再迁南海之南畔村,第五世仪凤由南畔迁居桂洲,其子德仁、德义由桂洲迁大良,德仁居西为西厅房祖,德义居东,为东厅房祖,明景泰三年大良并入顺德,遂为顺德籍。

冯季拔:唐同光二年由江西丰城县铁树观迁湖南湘阴县上十都三甲洪源洞庭湖两虎岩。

冯有运、冯斗牛、冯斗祥、冯斗壁:元末自南昌府丰城县训上偕三子斗牛、斗祥、斗璧迁居湘潭,后与斗璧加原籍,斗牛、斗祥即开南北二派。

冯臣:明初自慈溪迁鄞南乡后仓。

冯□□:宋光宗时由诸暨栎桥里迁居会稽雷门乡宁桑村。

冯尚一:冯氏先世本居金陵,南宋初来居诸暨,本支始迁一世祖尚一,元至正时自暨阳之官员领迁友泉乡之燕山。

冯繁:青州人,为歙州刺史,敬宗进逝世于官,其季子定墓而后居,谱遂以定为迁歙一世祖。

宗祠对联

画家一绝惊秋鹤;文士三言载梦龙。——上联典指清代画家冯秋鹤。下联典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辑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望出杜城为二马;名弛西域号双星。——上联拆字“二马”为“冯”姓。下联典出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外交家冯嫽,与解忧公主合称西汉民族友谊史上的“双星子”。勇士单骑平盗寇;昭仪弱质拦熊罴。——上联典自北宋·冯伸己,单骑出说犯边外邦归降。下联典指汉·冯奉世之女婕妤,随元帝游园,挡住破拦而出之熊,帝叹其忠而进为昭仪。倚树让功成美德;焚笺市义尚高风。——上联典指东汉开国名将冯异,为人谦让,诸将会聚论功之时,冯异常独自避于树下,故军中称为“大树将军”。下联典指战国·冯驩为孟尝君收债于薛,焚债券。归报曰:“为君市义。”得氏周朝,鹊起贤哲封爵位;开基唐代,鸠安寝庙奠馨香。——撰冯氏祠堂联。附: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自题联。欲除烦恼须无我;经历艰难好作人。——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赠子联。

暂借荆山栖彩凤;聊将紫水活蛟龙。——太平天国领袖冯云山自题联。叙穆叙昭,祖有德、宗有功,具见诒谋远大;伦常伦纪,孙可贤、子可孝,即能继述绵长。——佚名撰安徽省绩溪县下冯村冯姓宗祠联。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对联故事百家姓”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百家姓对联故事

百家姓对联故事

下联,百家号,上联,王氏,后代,对联,作者,宗祠,比干,王佑,三槐,三公,百家姓,故事,周文王,于庭,小百科,植槐,王审,王旦,王莽,王氏宗祠,五侯,大姓,世泽,七贤,人物,乌衣巷,兄弟,佚名

2020-09-02 #故事大全

百家姓对联故事

百家姓对联故事

下联,百家号,上联,王氏,后代,对联,作者,宗祠,比干,王佑,三槐,三公,百家姓,故事,周文王,于庭,小百科,植槐,王审,王旦,王莽,王氏宗祠,五侯,大姓,世泽,七贤,人物,乌衣巷,兄弟,佚名

2020-09-01 #经典故事

百家姓对联故事

百家姓对联故事

下联,百家号,上联,王氏,后代,对联,作者,宗祠,比干,王佑,三槐,三公,百家姓,故事,周文王,于庭,小百科,植槐,王审,王旦,王莽,王氏宗祠,五侯,大姓,世泽,七贤,人物,乌衣巷,兄弟,佚名

2010-05-09 #故事大全

百家姓对联故事

百家姓对联故事

下联,百家号,上联,王氏,后代,作者,宗祠,比干,王佑,三槐,三公,对联,周文王,于庭,小百科,植槐,王审,王旦,王莽,王氏宗祠,五侯,百家姓,大姓,世泽,七贤,人物,乌衣巷,兄弟,佚名,国王

2017-01-27 #短篇故事

百家姓对联故事

百家姓对联故事

下联,上联,王氏,后代,宗祠,比干,三槐,三公,周文王,于庭,植槐,王审,王旦,王莽,王氏宗祠,五侯,大姓,世泽,七贤,人物,乌衣巷,兄弟,佚名,国王,家声,王导,王族,福建,紫燕,西王村

2015-01-28 #故事大全

对联故事百家姓

对联故事百家姓

卫青,卫国,对联,周文,王第九子,柏舟,匈奴,外侮,宗祠,祠堂,凝珠,卫宏,文王,封长平,师钟繇,玉映,大将军,立丰,儿子,中国,世说新语,世泽,上联,下联,人口,书法,佚名,倾巢而出,功劳,卫夫人

2016-01-21 #经典故事

对联故事百家姓

对联故事百家姓

河南,阳翟,禹县,皇后,褚亮,褚遂良,史记,太守,刘裕,褚渊,尚书,吴郡,晋恭帝,萧道成,高帝,散骑常侍,太宗,从事中郎,吏部尚书,下联,上联,书法家,内史,公主,刺史,博士,学士,将领,禹州,今存

2013-09-19 #经典故事

对联故事百家姓

对联故事百家姓

公元,泰伯,吴姓,仲雍,越国,香港演员,吴国,吴氏,始祖,春秋,伍子胥,吴王夫差,季历,延陵,梅村,画圣,至德,吴伯雄,吴充,吴承恩,吴敬梓,吴沃尧,吴道子,梅里,孙武,康斋,铁御史,生卒年,上联,下联

2010-09-0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