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人是如何过年丨百家故事

时间:2008-10-03

还有半个月左右,就到了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了,天南海北的游子都期盼着在这一天前赶回家和家人团聚,无数人从人潮中来,无数人又从人潮中去,繁华

提示:本文共有 23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还有半个月左右,就到了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了,天南海北的游子都期盼着在这一天前赶回家和家人团聚,无数人从人潮中来,无数人又从人潮中去,繁华大城市车水马龙的街道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也变得人行渐少,黯然失色,而平时寂寥的广大农村却因为很多人回家“过年”变得热闹非凡了。

春运回家的人

外国人戏称中国的春节就是地球史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迁徙潮,这句话我觉得他们是在羡慕中国的人多和过年的热闹气氛。中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其中9亿多是农村人,在这个科技越来越发达,社会越来越进步的时代,城市里的过年氛围越来越淡,大家都在抱怨过年越来越没有意义的时候,而农村依然沿袭了传统的春节习俗,还是那么的“年味十足”。在几百上千年前,古人是如何过年的呢?

馈春盘

早在晋朝(公元265年-公元420年)的时候,已经有了过年的习俗,由于古时采用的历法和现代不一致,那个时候的人们在“立春”这一时节制作“馈春盘”来庆祝节日。馈春盘是一种风俗习惯。是指在立春日,用蔬菜、饼饵、果品、糖果等汇集在一个大陶盘里,亲友间相互馈赠、共同享用,取生机蓬勃。迎春纳福之意,象征万象更新、吉祥如意的寓意的民间习俗。(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五辛盘指的是: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在古代五辛盘又称春盘。)

唐朝桃花妆

等到了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不流行吃“馈春盘”了,流行放花灯和女子在新年时化梅花妆了,后一点让唐朝的女子显得尤其的美丽。而一年362天都要宵禁的长安城取消宵禁三天,天子与百姓同乐,百姓可以随意在夜晚出游京师重地,做花灯,赏花灯,猜灯谜。一夜之间长安城变成了火树银花不夜天,一阵风吹过,吹散的火焰就像就像盛开的千树繁花,那打着回旋下降的点点星火如雨般坠落到地面。高达威猛的骏马拉着雕刻精美装扮豪华的马车驶过宽敞的街道,只留下淡淡的余香沿路飘散。悠扬的凤箫声幢幢建筑物间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庆祝大唐的盛世太平。

放花灯

宋朝的人们延续了唐朝的换装和放灯习俗,由于经济高度发达,特别是火药的大面积使用,使人们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又添加了放鞭炮和贴门神、春联到过年的习俗里。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

这首诗写的就是在年三十的晚上凌晨,放鞭炮除岁,辞旧迎新。古人用新桃木板雕刻成的门神替换下旧的门神,(或者是纸画的)祈求来年驱灾辟邪,福运满满。这最早的桃符,也是我们俗称的贴门神和春联,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了1000多年后的今天,现代人仍然在延续这个习俗。不管是宋代还是现代,大家都在这一天里换上新的衣服,贴好新的春联,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放鞭炮除岁迎春

除了放鞭炮除岁和贴桃符外,宋朝还开始了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皇帝也会给大臣们发,这得益于宋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据历史记载,宋朝的经济占了当时全球GDP的22.7%,最高的一年财政收入达到了一亿两白银,要知道几百年后的大明王朝一年财政收入也不过500万两,宋朝人民很富裕啊。这个习俗让我小时候过年不缺买糖吃的钱,但是很讨厌自己的钱被父母“保管”,而现在我也在开始“保管”小孩子的压岁钱了,不得不暗自窃喜风水轮流转啊。

过年发压岁钱

其实宋朝过年还有一个我们至今都在延续的过年习俗-祭灶。灶谐音造,古人信奉“灶王爷”源于拜火的习俗,家家户户的厨房东面或者北面,都设有“灶君司命”(俗称灶王爷)的神龛或者画像,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就准备好鸡鸭鱼肉祭“灶王爷”,因为从上一年除夕开始一直到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一直留在家中,监督一家人的好坏和保护一家人的平安,是时候回天庭向玉帝禀报一年的工作了,而后玉帝又会命“灶王爷”带回这一家人新的一年的吉凶祸福返回人间。所以这一天“祭灶”算是请灶神吃饱喝足,上天不要多议论人间的琐事了。可惜现代天然气自来水已经通了大部分的地区,很少能看到90年代的土灶台了,就算想吃一顿柴火饭,还得驾车满大街的找寻,这不得不说是社会进步后传统文化的一种缺失和遗憾。

祭灶神

到了明朝、清朝,过年的活动除了这些外又加上了春游。古人重男轻女,女子一般待字闺中,很少有机会出门。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出门,女子一般成群结队地出门游玩,登高致远散发心情,走百病上城头。有道是: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还有诸如“请紫姑神”,“鞭春牛”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消失在了我们的生活里。

现代女子春游

古人没有WF,没有电视和手机。古代马车很慢,书信很远。古代的人们一样把年过得有滋有味。现代人总是抱怨生活节奏太快,生活压力太大,过年不想回家,过年没有年味,过年没时间回家等等等等……到了过年的时候,祝福短信是群发,红包是微信或者支付宝转账,春节联欢晚会也没人看了,都盯着手机抢红包或者约上三五好友KTV狂欢跨年或者麻将桌上通宵达旦……

过年放烟花

其实不是现代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也不是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后过年和平时没有区别了,而是现代人的心气浮躁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缺失了。过年其实是寄托了一家人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是时候放下手机,走进菜市场,走进厨房和爸妈一起忙碌过年的美食了,你会发现父母的脸上不知何时多了几道皱纹,浓密的黑发间添上了几丝银白。听听他们的唠叨,不要急着反驳,你会发现自己是如此的不了解自己的父母,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珍惜过年的短暂假期。

有烟火的厨房才是家,有家人在的时节才是过年。

年夜饭

“馈春盘”-摘自百度百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人是如何过年丨百家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历史趣闻: 古代人上班也刷脸打卡  古代人上班迟到后果很严重古代人上班历史

历史趣闻: 古代人上班也刷脸打卡 古代人上班迟到后果很严重古代人上班历史

赵孟頫,卯时,工资,差事,朝廷,厅级干部,这几句,迟到了,元明,唐玄宗,大文,多大,得多,诗中,文武官,欧阳询,柳公权,法大,颜真卿,丈夫,人们,丞相,习惯,古人,优良传统,历史,同志,后来人,妻子,天都

2020-09-26 #故事大全

古代人礼仪

古代人礼仪

礼仪,客人,天子,礼节,拜礼,主人,女子,稽首,着地,膝盖,古人,宗庙,左手,诸侯,场合,座次,推手,行冠礼,齐眉,古代人,上身,加冠,右手,尊卑,敬意,方式,男子,专用于,相见礼,书信

2020-05-26 #故事阅读

古代人如何过冬?

古代人如何过冬?

古代人,暖气,大衣,妃子,丫鬟,火炕,皇后,老李,身体,墙壁,手炉,时尚,火炉,皮毛,老张,脚炉,严嵩,西凉国,歌妓,中国,古人,宫殿,斗篷,暖手,空调,温酒,猩猩,粉色,穿着,红色

2019-01-24 #故事阅读

古代青楼普遍 难道古代人没那么传统?比现代人还要开放?

古代青楼普遍 难道古代人没那么传统?比现代人还要开放?

青楼,女子,才艺,文人,颜值,钱财,青楼女子,丝竹,地方,官家,姿色,女性,歌舞,诗作,社会,身份,那时候,常在,华服,周璇,平康里,有才,李商隐,能诗善,诗中,乐也,上客,美人,解语花,艺术世界

2014-08-28 #短篇故事

古代人为什么用白话文交流?难道古代所有人都说古代白话?

古代人为什么用白话文交流?难道古代所有人都说古代白话?

文言文,白话文,白话,口语,文言,书面语,古代人,典籍,朱批,官话,文人,电视剧,百姓,语言,交流,受过教育,我所欲也,是古代,之乎者也,李白,来比,言文,诗中,不一样,儒家,专业术语,元曲,十字,原因,古人

2017-05-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古代人刻苦学习故事

古代人刻苦学习故事

萤火虫,孙康,车胤,资料,古代人,故事,才能,灯油,精神,刻苦学习,孜孜不倦,来当,白绢,专业,一盏灯,作者,书籍,中学生,光点,倦意,口袋,实用类,天半,大雪,学识,情况,把头,手脚,成就,搓手

2020-05-11 #故事会

古代人刻苦学习故事

古代人刻苦学习故事

萤火虫,孙康,车胤,资料,古代人,故事,才能,灯油,精神,刻苦学习,孜孜不倦,来当,白绢,专业,一盏灯,作者,书籍,中学生,光点,倦意,口袋,实用类,天半,大雪,学识,情况,把头,手脚,成就,搓手

2008-06-22 #故事大全

古代人护发小故事之篇一

古代人护发小故事之篇一

篦子,洗发水,头发,虱子,古代人,时候,感觉,人们,用处,观念,我们现代人,那时候,洗头发,帮主,好的,原因,代人,个人卫生,人力,倒垂,噼里啪啦,寄生虫,奴婢,干性,控油,把头,方法,插进,油性,梳子

2014-08-18 #小故事

古代人穿什么衣服御寒?花样一点儿不比现代人少

古代人穿什么衣服御寒?花样一点儿不比现代人少

衣服,帽子,抹额,丝绵,古人,布料,女性,棉衣,毛皮,人们,会用,古代人,外套,时候,昭君,现代人,朝代,服装,规定,面料,研究,明清时期,是用来,有不同,给大家,还真是,其来,有诗云,沈从文,在明

2015-03-19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