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论语求义‖“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的深意是什么?

时间:2008-10-18

时,造字本义:太阳运行的节奏,季节

提示:本文共有 13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很通俗,只有三个字“时、习、愠”比较难把握,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字的本义开始,来分析这句话。

“时,造字本义:太阳运行的节奏,季节。引申义有:名词,适当的机会、日月运行所体现的非空间性的延续、钟点;形容词,当下的、应季的;副词,经常地,偶尔地”——《象形字典》。

“习,造字本义:动词,幼鸟在鸟巢上振动翅膀演练飞行”——《象形字典》

“习,数飞也”——《说文解字》

愠,怒也。——《 说文》

愠,恨。——《 苍颉篇》

“学而时习之”,时,与本文语境有关的是:时机、当下的、应季的、经常地;习,依据语境,可以理解为:一次次地练习、实践。

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是:学到位之后,尽早地、经常地抓住时机,一次次地练习、实践,不也很快乐吗?

这里面,我们可以体会出如下三个意思。

一、学到位了,就要实践,不实践学也就没有意义。

二、在实践过程中,勤奋固然很重要,但时机却更重要,不择时机地实践,处处碰壁不说,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实践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三、“不亦说乎”,是有深意的。“不亦说乎”,字面是不也很快乐吗?但它实际上说的是,一个人性情趣向的问题。

一个人可以喜欢很多东西、很多事,并经常地致力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事。

但孔子认为,人应该确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性情趣向。儒家的理想是“修齐治平”,“学而时习之”正是提高人的能力、雕刻人的性情的有效手段,也是一个人能够实现“修齐治平”理想的基础。

《礼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三字经》中说:“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义”。

学在儒家看来是很重要的,确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性情趣向,也是很重要的,《论语》将这句话放在首章之首,也充分表明了儒家对它的重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说的,也是性情趣向问题。

“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是儒家的理想,但并不代表儒家、儒者就要成为高高在上的孤家寡人。

相反,儒家、儒者应该时常葆有,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打成一片,并以此为乐的胸怀和性情。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要立足于人,实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相处。如果连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容不下,时时想着唯我独尊,还谈什么“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还谈什么“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说在别人不了解、不理解自己的思想、言行时,也不会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儒家的君子,不仅仅是指拥有财富、权利、声名的人和干大事、成大功、立大业的人,儒家的大,也不仅仅体现在大的体量、大的格局。

拥有崇高的生命境界、道德水平,能够平等地看待他人他物,能够理解、包容他人他物,能够打心眼里喜欢,和他人他物和谐相处,不随意地迁怒、怨恨他人他物,也是儒家的君子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甚至可以说,这是儒家的君子的,最主要的特征,因为个体的生命的境界,是个体的体量及其人生格局的基础。

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含义远远不是,它的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它代表的是儒者应该具备的性情趣向,它代表的是儒者应该拥有的生命境界(包括道德水平)。这段话出现在《论语》的首章之首,是有深意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论语求义‖“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的深意是什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论《论语》:学而时习之 缘何不亦说乎?

论论《论语》:学而时习之 缘何不亦说乎?

朋友,孔子,君子,生气,人生,学生,论语,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真理,知音,经典,结果,演习,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孔老夫子,有问题,不亦乐乎,曹操,孙权,刘备,子曰,小鸿,得理,老燕,范仲淹,范文正,许心,不惑

2014-03-19 #故事会

论语新解: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论语新解: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孔子,读者,意思,学说,我心,道理,修养,君子,品德高尚,圣人,境界,学问,小说,所学,有朋自远方来,毕生,论语,传播,教育,人不知而不愠,日复一日,钱穆先生,义中,一理,乐就,其学,子曰,子之学,孟子,孔门

2010-08-30 #经典故事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论语》开篇 大多数人都没读懂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论语》开篇 大多数人都没读懂

学问,孔子,时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时间,不亦说乎,如何是,学而时习之,这句话,乐乐,君子,修养,做学问,论语,朋友,知识,知己,很多人,真的是,没有人,都知道,子曰,在真,容卿,梵高,连贯,马云,人乐

2015-04-17 #经典故事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国人一直在误解的论语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国人一直在误解的论语

学问,孔子,论语,事情,儒家,个人,信仰,意识,意思,文字,知识,经验,过错,逻辑,错误,微笑,不亦说乎,你自己,很高兴,是这个,知识渊博,南怀瑾,子曰,子特,宋明,和民,全篇,伦理道德,伦理,习惯

2020-07-07 #故事会

论语经典成语故事之十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经典成语故事之十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识,过程,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家,不是很,古体字,子曰,好的,东西,书本知识,典籍,在实践中,副词,品德,君子,学上,时机,成语,弄懂,时间,有朋自远方来,春秋时期,温故而知新,朋友,疑难问题,语气,经验,误解

2018-10-31 #故事阅读

颠覆《论语》!“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教你做牛人 别吹牛皮

颠覆《论语》!“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教你做牛人 别吹牛皮

论语,太极,本性,传统文化,有学问,君子,有朋自远方来,本事,过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很多人,学而时习之,意思是,绝不是,这句话,这个学,不亦乐乎,志同道合,身体力行,才可,人和,四书,初中,东西,书本上,书生,佛学,佛性,儒家

2009-11-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论语》1.1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

《论语》1.1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

生气,君子,老师,不了解,公式,四声,有朋自远方来,意思,时间,释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也是,从远方来,了一件,做一个,按一定,很高兴,意思是,都喜欢,不亦乐乎,志同道合,孔子,数学老师,又生,好朋友,好的,下子,一时半会儿,东西

2012-03-06 #经典故事

论语旁解之一: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段落什么意思

论语旁解之一: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段落什么意思

学问,国学,智慧,知己,不了解,有学问,周游列国,上文,都会,论语,东西,个人,内涵,做学问,千百年来,君子,学富五车,段落,日常生活,感觉,志同道合者,待见,心无旁骛,成就感,朋友,有朋自远方来,知己者,胸襟,酒逢知己千杯少,工作

2015-04-13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