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徐庶归降曹操后 最终的结局如何?为何诸葛亮知道后会连连叹息?

时间:2008-10-20

对于这一典故来说,出自文学作品三国演义

提示:本文共有 22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对于这一典故来说,出自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曾有这样一个情节故事,也即徐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设计骗到曹营。彼时,曹操派遣大军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

在此基础上,“徐庶进曹营”后与“关羽降曹”事件演化为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当然,这是《三国演义》中的虚构情节,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则没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说法。并且,诸葛亮在得知徐庶在曹魏的结局之后,还忍不住叹息。那么,问题来了,徐庶归降曹操后,最终的结局如何?为何诸葛亮知道后会连连叹息?

首先,徐庶本名福,本是寒门子弟。中平六年(189年),徐庶为人报仇,披散着头发逃走,被官吏抓住。官吏问徐庶叫什么名字,徐庶一句话也不说,官吏于是把徐庶绑在柱子上作出准备肢解的样子,并击鼓下令周围市场里的人出来辨认,但都不敢说认识这个人。后徐庶的党羽一起来将徐庶救走(之后魏国史书《魏略》中为徐庶作传时依旧采用了他的本名徐福)。徐庶非常感激,于是不再舞枪弄棒,一改自己平时的气节去求学。由此,对于年轻时期的徐庶,可以称之为一位快意恩仇的侠士了。当然,在一番挫折之后,徐庶终于醒悟,走上了求学之路。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篡夺东汉王朝的大权后,引起了曹操、袁绍、袁术等诸侯的讨伐。在此基础上,中原之地自然陷入到战乱中了。对此,徐庶为了避乱,与同郡石韬南下至荆州居住。到了荆州之后,徐庶结识了诸葛亮,关系友好。因此,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徐庶和诸葛亮结下了比较深厚的情谊。而这,也是诸葛亮和徐庶各为其主之后,前者依然在打探后者消息的重要原因。建安六年(201年),刘备被曹操击败而南下依附刘表,刘表让刘备于新野驻扎抵御曹操。在此期间,徐庶选择投奔寄居于荆州的刘备。

值得注意的是,徐庶以刘备是汉室皇亲,而且信义著于四海,前往投奔,刘备见徐庶后,非常器重他。对于徐庶来说,之前一直处在荆州,却迟迟没能获得荆州牧刘表的赏识。所以,在汉室后裔刘备来到荆州之后,徐庶自然主动前往投奔,想要辅佐刘备成就一番事业。不过,徐庶并没有嫉妒贤能,而是主动为刘备推荐更多的人才。建安十二年(207年),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乃是卧龙,将军愿意见他吗?”刘备说:“你可以和他一起来。”徐庶说:“这个人可以见,但不能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放下自己的身份亲自去见他。”于是,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与此同时,荆州牧刘表病逝,次子刘琮接领荆州。就刘琮来说,并不打算抵抗曹操,于是派遣使者请求投降曹操。彼时,徐庶与刘备屯于樊城,听闻此事后,刘备率众南行,徐庶带家眷与诸葛亮一起随刘备逃亡,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大军追上,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大军所掳,徐庶为了保全母亲,辞别刘备,前往曹营。

因此,对于徐庶来说,并没有跟随刘备太长的时间,更没有为刘备立下什么功劳,如果硬要说什么功劳,应该就是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了。值得注意的是,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渲染了徐庶来到曹营后,一言不发的情节。不过,实际上,徐庶在曹魏为官期间,并没有真的一言不发。延康元年(220年)徐庶以徐福之名列入曹丕的劝进表,也即在曹操去世后,徐庶和司马懿、陈群、贾诩、王朗等大臣一样,都劝曹丕篡汉自立。黄初四年(223年),徐庶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古代官名,秦朝 始置。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就御史大夫来说,负有劝谏皇帝,监督百官的职责。因此,就徐庶担任的御史中丞,不仅需要经常发言,还应当为魏文帝曹丕提出意见和建议。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听闻徐庶与石韬(郡守、典农校尉)官职都不太高,于是连连叹息道:“难道是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与石韬两人呢?”由此,徐庶最终是在曹魏担任一个不高不低的官职,而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诸葛亮表达了叹息的态度。

最后,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在得知徐庶在曹魏的结局后,之所以忍不住连连叹息,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诸葛亮和徐庶很早就结下了友谊,因此,从朋友的角度出发,诸葛亮自然希望徐庶能够在曹魏功成名就。不过,就徐庶担任的御史中丞等官职,显然是不掌握什么实权的文官,并且在地位上也远远比不上尚书令、太傅、司徒、司空等官职。基于此,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叹息,自然有对徐庶结局的鸣不平。另一方面,徐庶在曹魏的结局,之所以是一个不高不低的官职,原因还是因为曹魏人才济济,拥有太多的谋士和文臣,这让徐庶在曹魏无法崭露头角。

所以,在笔者看来,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叹息,显然也是因为曹魏人才太多了,这会直接影响到自己匡扶汉室的事业。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和夷陵之战后,蜀汉元气大伤,不仅丢失了荆州之地,也损失了大量的人才。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正式开始了北伐中原之战。虽然诸葛亮致力于匡扶汉室这一目标,不过,因为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巨大实力差距,导致诸葛亮最终于公元234年病逝五丈原,也即没能击败强大的曹魏。而通过徐庶在曹魏的官职,诸葛亮窥一斑而知全豹,意识到了曹魏的强大,从而忍不住连连叹息。对此,你怎么看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徐庶归降曹操后 最终的结局如何?为何诸葛亮知道后会连连叹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徐庶投降曹操后最终的结局如何?为何诸葛亮知道后会连连叹息?

徐庶投降曹操后最终的结局如何?为何诸葛亮知道后会连连叹息?

诸葛亮,刘备,曹操,御史中丞,中郎将,好友,三国志,演义,正史,诸葛,帽子峰,三国演义,事迹,事务,人员,人才,彭城,成就,结局,老母,胶南,荆州,赤壁大战,遭遇,诸葛亮传,格瓦拉,侍母,刘表,刘备才,司空

2015-05-07 #长篇故事

“身在曹营 心在汉”的徐庶 为何曹操不杀他?徐庶结局又怎样?

“身在曹营 心在汉”的徐庶 为何曹操不杀他?徐庶结局又怎样?

曹操,刘备,徐母,剧照,谋士,人才,天下人,诸葛亮,号召力,司马懿,张飞,都知道,出谋划策,人生,乱世,儿子,利益,名声,地盘,孝道,待遇,政治,起色,麾下,竞争,很多人,从实际,周瑜,关羽,大才

2020-06-02 #故事大全

三国时期 徐庶归降曹操后是什么结局?

三国时期 徐庶归降曹操后是什么结局?

刘备,曹操,诸葛亮,魏国,谋士,官职,御史中丞,荆州,刘表,三国演义,公元,司马懿,曹营,罗贯中,御史,一言不发,三国志,中原地区,人才,中郎将,关系,历史,新野,掳获,手下,母亲,南下,历史阶段,三国时期,徐庶进曹营

2010-01-13 #短篇故事

历史上徐庶的结局如何?为何诸葛亮知道后会不停地叹息?

历史上徐庶的结局如何?为何诸葛亮知道后会不停地叹息?

刘备,曹操,诸葛亮,麾下,刘表,公元,手下,徐福,御史中丞,历史,好友,官职,樊城,时期,时候,母亲,荆州,这个时候,崔州平,张飞,甘夫人,董卓,诸葛,四友,后刘,好朋友,三国演义,作者,人称,丞相

2017-10-09 #经典故事

徐庶在曹营一言不发 为何曹操还会养着他?他后来结局怎样?

徐庶在曹营一言不发 为何曹操还会养着他?他后来结局怎样?

刘备,曹操,诸葛亮,时候,曹营,三国演义,大军,曹丕,劝进表,大臣,正史,魏国,因此就,一言不发,刘表,多士,徐福,曹公,董卓之,裴松之,马腾,韩遂,御史中丞,下徐,向南,离开了,一段时间,三国志,人气,人格魅力

2012-02-14 #小故事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 为何曹操还会养着他?最后他的结局如何?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 为何曹操还会养着他?最后他的结局如何?

刘备,曹操,诸葛亮,曹丕,三国演义,曹营,劝进表,三国志,俘虏,小说,官职,形象,时候,母亲,皇帝,谋士,魏国,为正,刘表,多士,孔明,山相,徐福,曹军,曹公,曹家,诸葛,魏朝,魏略,魏殊

2018-03-16 #短篇故事

《三国演义》中 那个不为曹操出谋划策的徐庶后来怎么样了?

《三国演义》中 那个不为曹操出谋划策的徐庶后来怎么样了?

刘备,曹操,诸葛亮,足智多谋,三国演义,故事,效力,结局,作者,光环,军营,小说,忠义,时候,无奈,热血,自带,有人会,于刘备,关羽,刘皇叔,张飞,曹军,诸葛,好的,人心,主角,世界,侠肝义胆,伟业

2019-06-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此人是诸葛亮好友 却与徐庶一起投靠曹操 仕途符合诸葛亮预期

此人是诸葛亮好友 却与徐庶一起投靠曹操 仕途符合诸葛亮预期

刘备,曹操,元直,孙乾,玄德曰,程昱,诸葛亮,小说,新野,徐母,三国志,老母,荆州,曹军,曹公,曹营,石广元,魏略,郡守,三国演义,历史,情节,成语,故作,母亲,犬马,颍川,发展,荆州之战,诸葛亮传

2011-04-1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