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初高中生考试文言文翻译老失分?试试这几种诀窍!

时间:2008-10-30

而由于学生阅读文言文量不够,语感不好,掌握的文言词汇量不足,在翻译技术上又缺少一定的翻译方法,造成文言文翻译较大的失分

提示:本文共有 19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文言文是初高中生头疼的难题。而由于学生阅读文言文量不够,语感不好,掌握的文言词汇量不足,在翻译技术上又缺少一定的翻译方法,造成文言文翻译较大的失分。那么,文言文翻译技术上有什么诀窍呢?

首先确立翻译的基本原则。

1、字字落实,一一对应。

就是每一个文言字词,都应该有相应的现代汉语词语与之相对应。

如“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相对应的词语,水陆,可译成水中陆地。草木,可译成草本木本植物,可爱者,可译成可爱的,甚蕃,可译成很多。

2、由“一”变“二”。

这里的“一”和“二”指的是,由文言词的一个字,变为两个字或多个字。由于文言词汇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或多音节字为主。那么在翻译时,需要把一些单音节的文言词变成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

如:上例中的“水”译成水中,“陆”译成陆地。当然,如果现代汉语中有一个对应的字,则不需要这样了,如上例中的,“蕃”可直接译成“多”,不必由一变二了。

在这两种原则的基础上,可把翻译的词汇连词成句即可。

当然,文言翻译中还会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比如词义不理解,语序倒装,省略等,该怎么办呢?这里介绍几种办法。

1、猜

一般来说,现代汉语与古汉语词大部分词义都是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中也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汇,我们见到较为陌生的词,可采用联想这个古文言词在现代汉语词义的办法并可通过组词来推测。

例:既克,公问其故。

这里的“克”,可能不太好理解,那就可以想一想,现代汉语中与“克”有关的词组,千克,克敌制胜,克制等,哪一个合适呢?结合句意,前面打了胜仗,庄公问胜利的原因。所以,这里的“克”应该与克敌制胜的克意思一样,即攻克,战胜之意。

当然,对于古今异义的词语还需要注意,平常学习文言文过程中还需要积累一些常见的古今异义的词。

2、留

留,即保留的意思。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特定的专用名,如人名、地名、书名、官名、国号、帝号、年号和度量衡单位之类:都可以沿袭、保留,不用翻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其中表示时间的“庆历四年”人名“滕子京”地名“巴陵郡”

3、调

即调整语序。前面由一一对应的原则翻译下来的词汇,连词成句时,语序不符合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这时就需要调整成现代汉语的语序。这也是老师们经常给学生讲好多文言倒装句式的原因。

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是典型的定语后置句,即庙堂之高,不能译成庙堂高高的,而应把“高”调到“庙堂”的前面即译成高高的庙堂。“处江湖之远”译成处在僻远的江河湖海(不在朝廷做官)。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按照对应原则:(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谁同一道?这属于介词宾语前置句,“谁”与“同”宜调整位置。

再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其上”宜在“刻”的前面,属于介词结构后置,译成在楼上镌刻唐代名人和当代著名人士的诗词歌赋。

例,“甚矣,汝之不惠”这是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译成你不聪明太厉害了!(你太不聪明了)

4、删

即删除文言句子中不译的字。在什么情况下删呢?主要是文言词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如:

“汝之不惠”中的“之”,表示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可不译。

文言句中的判断句,陈胜者,阳城人也。这个“者,……也”没有明显的意义,可删去不译。

此外还有一些表示语气连用的词,如: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三个语气词连用,其语气重心在最后一个字上,其他两个可省略。译成: 我对于国家,已经尽心了!

5、补

按字字落实一一对应原则,连接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词汇,而不能成句子,发现缺少句子成分,这就是文言句中的省略句。对于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要补出省略的内容。

例1、省略主语的,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这句里面前有省略了主语渔人,一定要补上。

例2、省略谓语的,“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例3、省略宾语的,“可烧而走(之)也。”

例4、省略介词宾语的,对曰:“忠之俗也,可以(“以”凭借之意,此处省略“之”即作战的条件)一战。”

例5、省略介词的,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补出量词。由于古文中遇见数词+名词(动词)这类结构时不用量词,而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要有,在要补上量词。

例6、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一顿饭)

楫左右舟子各一(个)人。

当然,翻译的风格也宜尽量和古文言句式保持一致。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策”、“食”和“之”是动宾的关系,这里“鸣之”宜与前文结构保持一致,可以理解为“使它鸣叫”。

以上原则与方法,只是一些规律的总结,最根本的还是阅读和积累,积累重要实词含义,一词多义,固定句式的翻译,词类的活用等。有了积累,懂得方法,方能在语文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初高中生考试文言文翻译老失分?试试这几种诀窍!”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翻译文言文有诀窍 “三类五字”法则解决学生古文阅读障碍

翻译文言文有诀窍 “三类五字”法则解决学生古文阅读障碍

古文,文言文,句子,含义,现代文,意思,方式,时候,语序,谓语,调整,孟子,古文翻译,内容,劝学,剑舞,孩子,左传,文言,方法,语气,直译,荀子,部分,可以直接,这就要,言简意赅,原文中,晋侯,池非

2019-06-06 #长篇故事

考试时 文言文翻译的十个要点

考试时 文言文翻译的十个要点

文言,语句,句子,成分,文言文,助词,内容,意译,结构,谓语,现代汉语,关联词,习惯,人名,发语词,勇气,才能,词义,虚词,词汇,语气,句子中,有需要,考试时,替换成,中得,可保,言文,中不,一大

2013-03-17 #短篇故事

LOL小学语文考试:牛头不会做文言文翻译

LOL小学语文考试:牛头不会做文言文翻译

牛头,大嘴,老鼠,狗头,蔡桓公,扁鹊,桓侯,兄弟,感觉,答案,试卷,道理,答题,孔子,王羲之,蒙多,小学,同学们,人家,场景,期末考试,时候,教室,干嘛,心情,老人家,老师,诗人,金钱美女,考试

2007-04-15 #小故事

考试时文言文阅读翻译遇到不会的生字词怎么办?

考试时文言文阅读翻译遇到不会的生字词怎么办?

娄敬,匈奴,句子,文言文,生字,陛下,高帝,意思,文言文翻译,试题,比隆,人教版,周室,方法,淘宝,结论,于沛,成康,本道,好的,入关,句式,天下,壮士,小题,实词,山东,方面,洛阳,群臣

2009-02-11 #小故事

高考倒计时: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错误及对策!看完考试不再出错

高考倒计时: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错误及对策!看完考试不再出错

文言文,文言文翻译,对策,字词,常见错误,感情,文章,如何学习,最核心,高中学,一大,分数,作者,体系,写法,同学们,古文,小节,数学,文言,比例,是非,时候,知识点,老师,语文,薄弱环节,语感,记忆,重点

2011-10-13 #经典故事

文言文句子翻译 八年级上册语文重点 让孩子理解记忆 考试不丢分

文言文句子翻译 八年级上册语文重点 让孩子理解记忆 考试不丢分

2016-02-24 #经典故事

脑洞大开式的翻译 高三学生考试中对文言文的理解 有没有惊到你

脑洞大开式的翻译 高三学生考试中对文言文的理解 有没有惊到你

发丧,上文,称病,贞元,五十八岁,刘玄佐,大开,太傅,文章,列传,将佐,别字,将领,旧唐书,死讯,时年,朝廷,朝会,皇上,消消,皇帝,错误,考试,一句话,为他们,几天后,学生们,年五十,很厉害,慎思之

2012-05-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北大博士分享!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刷题必备!

北大博士分享!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刷题必备!

文言文,好的,时候,语文,同学,学生,学生们,招制胜,在考,都会,学科,主科,字迹,回复,实词,考试成绩,答卷,环境,用法,用意,私信,虚词,高分,语言,通假字,高中语文,难点,问题,考试,活用

2017-07-06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