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重症女超人”的武汉战“疫”故事?记甘肃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兰州市第二人

时间:2008-10-30

□图片由苟黎坤提供苟黎坤是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自学医到从医已有17年之久,她说,我热爱我的职业,因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它最闪

提示:本文共有 16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重症女超人”的武汉战“疫”故事

——记甘肃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苟黎坤

苟黎坤在为新冠肺炎患者采集核酸标本。□图片由苟黎坤提供

苟黎坤是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自学医到从医已有17年之久,她说,“我热爱我的职业,因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它最闪亮的标签。”

最初时,苟黎坤想做个女外科医生,觉得挺“炫酷拉风”,可机缘巧合,最终她成为了一名重症医学医生。苟黎坤说她是个骨子里就喜欢不断挑战自我的人,每当看到那些危重患者的各项指标有所好转时,看到ICU里那些冰冷但却让人不得不依仗的仪器和设备,一样样地从患者身上撤除时,她和她的同事们就会收获无尽的成就感,心里暖暖的,这种感觉是独一无二、无法替代的。

重症医学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灾难、瘟疫密不可分。在历次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重症人冲在第一线,从死神手中抢救病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重症医学的专业使命,决定了其必将成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救治的主力军。

时光追溯至2月16日,那是个难得的大晴天,苟黎坤如愿成为甘肃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她怀着“紧张而淡定”的心情向着武汉出发了。看似矛盾的形容,却不难理解。紧张,是因为这是她一生中第一次奔赴这样的“战场”,那是战斗最激烈的主战场,毕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谁都是新兵。但作为一名医生,她又拥有着一份前所未有的淡定和坦然——“我们有不断更新版本的‘诊疗方案’作指导,外加这么多年的临床经验也决不是吃素的,毕竟,敌人再强大终究抵不过众志成城的决心和稳扎稳打的勇气。”苟黎坤说,出发那天的太阳光令她刻骨铭心,暖暖地照在每位队员的身上,仿佛是嘱咐他们把这份“明媚”带给武汉。

达到武汉后,队员们立即进入了战前准备阶段。根据指派,第四批医疗队接管武汉市优抚医院,这是武汉市的一家精神病院,因抗击疫情需要将其改造为收治点。

医疗队的驻地酒店位于汉口火车站旁,队员们首先得将自己的住处认真消毒,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这可以确保他们下班回来时的安全。

苟黎坤说,他们住的酒店前是个空旷的停车场,大街上几乎看不到行驶的车辆,也没有一个行人,所有商铺大门紧闭,整个城市显得孤寂而寥落,她不由地从心底里喊出一句:武汉挺住,我们一起加油!

3月2日,苟黎坤来到武汉已有两周了,刚下夜班的她,没有一丝困意,回顾这两周,病区的工作环境大大改善,医疗设备也陆续调配过来,还配备了高流量氧疗仪和呼吸机,医疗队收治的第一批23例新冠肺炎患者中,已有几位患者达到了治愈出院标准。这一切都让苟黎坤激动不已。

在具体工作中,风险最高的就是采集核酸标本,“我们需要加强防护,在护目镜上加用面屏,有的患者配合得好,有的患者会发生呛咳,当时觉得自己防护挺到位,没啥问题,但回到驻地回想起来还是会有点儿小担心。”苟黎坤笑着说自己像是得了强迫症。

队员们需要隔一天采集一次核酸标本,大多数时候采集过程都很顺利。时间一长,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也磨合得很好,他们站在患者床边了解病情、沟通时,感觉是那么顺其自然、流畅自如。让苟黎坤感动的是,每当她进病房时,患者都会下意识地整理好口罩才开口说话,“不仅如此,当我站到床边时他们会刻意往后躲一下,我知道他们是在保护我。查房过程中和查房后,他们们都会反复说‘谢谢’。其实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事。”苟黎坤不好意思地说。

队员们时常会充当起心理医生,为患者做做疏导,有时候他们会发现,当患者详细地了解了自己的病情时,原本的心理负担会卸下来不少。“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虽然很多时候我看不全他们的面容,但我看到了他们信任和依赖的眼神,当我说他们的胸部CT显示病变在吸收时,我甚至能看到他们含泪而微笑的目光,我被深深地感动着。此刻,我们是一家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一家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晓芳

“重症女超人”的武汉战“疫”故事?记甘肃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苟黎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重症女超人”的武汉战“疫”故事?记甘肃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兰州市第二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武汉重症病房里:上海医疗队和患者的故事

武汉重症病房里:上海医疗队和患者的故事

患者,医疗队,医生,老先生,护士,李锋,上海,医护人员,病房,肺炎,罗哲,武汉,病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病区,身体,重症病房,医院,情况,病情,血透,重症,名患者,先生,医疗,吹乐,家人,心情,指挥家

2010-12-09 #经典故事

武汉大会战今天打响!无锡医疗队连夜收治40位重症患者!

武汉大会战今天打响!无锡医疗队连夜收治40位重症患者!

武汉,医护人员,医院,患者,重症,医疗队,方舱,无锡,病区,工作,张燕,日中,方驰,许红阳,马国强,雷神山,了头,光谷院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天河机场,第一时间,大会战,会上,人数,全市,尽收,护士长,文章,来源,湖北省

2011-08-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战重症|两支援鄂医疗队在重症病区经历的“生与死”

战重症|两支援鄂医疗队在重症病区经历的“生与死”

患者,重症,病区,病人,顾俊,医护人员,医疗队,于荣国,张佳佳,魏平,危重症,情况,福建省立医院,老人,病房,肺炎,中心,呼吸机,武汉,气管插管,医院,护士,肿瘤,疫情,病情,和同事,措施,院区,中法,协和医院

2013-04-28 #经典故事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揭牌 将陆续投入860张重症病床资源助力抗疫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揭牌 将陆续投入860张重症病床资源助力抗疫

医院,泰康,同济,武汉,医护人员,军队,患者,医疗队,湖北,刘挺,一线,全体,肺炎,疫情,交接,工作,卫健,寻源,康多,人民解放军,保险集团,医疗中心,泰康保险,住院治疗,人民,专业,人手,仪式,任务,信息

2010-12-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重症患者陆续好转 大大鼓舞团队士气丨顺德护士武汉支援日记⑥

重症患者陆续好转 大大鼓舞团队士气丨顺德护士武汉支援日记⑥

患者,武汉,胡伯,病房,医生,团队,护士,日记,眼眶,武汉协和医院,今天下午,人工,广东,气道,病情,顺德,专科护理,为他们,天上班,从武,勒得,科里,护师,加油打气,准点,作用,医疗队,医嘱,名字,呼吸机

2009-09-25 #故事会

夫妻俩守村口 女儿在武汉重症病房……黄岩一家人的抗疫故事

夫妻俩守村口 女儿在武汉重症病房……黄岩一家人的抗疫故事

莎莎,武汉,付敏,病人,女儿,儿子,一家,重症,黄岩,鼻子,医护人员,君和,个人,党员,八宝粥,医疗队,同事,妻子,山村,护士,意义,感觉,战友,村干部,疫情,电话,父亲,值班,工作,一切都

2009-07-03 #小故事

山东支援湖北医疗队重症科医生纪洪生——“国家需要 就要冲到一线”(一线抗疫群英谱)

山东支援湖北医疗队重症科医生纪洪生——“国家需要 就要冲到一线”(一线抗疫群英谱)

纪洪,患者,病房,医生,夫妇,病区,生和,病人,信心,医学,医疗队,女士,情况,武汉,病情,战友们,来武,洪生,中法,山东省立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第一时间,重症,数字,一线,主任医师,口气,令人吃惊,人民日报,使命

2007-11-25 #经典故事

张伯礼院士中医父子兵武汉抗疫 镇守江夏方舱医院无一例转重症

张伯礼院士中医父子兵武汉抗疫 镇守江夏方舱医院无一例转重症

张磊,武汉,父亲,方舱,医院,江夏,张伯礼,来武,一线,医疗队,病人,医生,病区,儿子,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央,指导组,疫情,队长,队员,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患者,母亲,父子俩,院士,防控,张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7-02-1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