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宽松包容 放浪形骸的魏晋时期 遵循的是什么样的餐桌礼仪?

时间:2008-11-18

一代枭雄曹操横空出世,这也会在夜晚怅惘的端着酒杯,对着月亮感慨,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提示:本文共有 40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特殊阶段,魏晋时期的文化呈现出再一次流光溢彩的显著特征,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宽松包容的社会风格还有不同民族文化融合之后而产生的新型文化,更是使得人才辈出。一代枭雄曹操横空出世,这也会在夜晚怅惘的端着酒杯,对着月亮感慨,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王谢两大家族中,谢道韫有咏絮之才,王羲之东床坦腹,暮春时节流觞曲水,成就书法界的大家。还有竹林七贤中嵇康阮籍,以广陵散的绝唱来彰显了一代名流的风范。自西周时期《周礼》的诞生以来,整个社会就有了约束人的规范和依据,哪怕是历史上最为放浪形骸的魏晋王朝也不能避免。

礼仪,是贯穿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生生不息的命脉。不仅包含在知识分子们日夜钻研的圣贤书之中,还存在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人与人日常的交往交际,官场中上下级的微妙联系,甚至是日常的吃饭,也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涵。而说到饮食,中国的古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这就说明中国人自古就把吃饭当做是头等大事来看待。而中华民族经历过千百年的发展,从原先的席地而坐到后来屈膝而坐,再到后面盘腿,以至于发展到凳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饮食文化也是丰富多彩,而饮食文化与礼仪文化的结合,也就催生了新的礼仪,即餐桌礼仪。

但是人们或许会有这样一个误解,那就是既然魏晋时期人们都处于比较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是否就不必遵循餐桌礼仪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餐桌礼仪是贯穿于中华文明整个,饮食文化发展过程的。那么魏晋时期的餐桌礼仪有怎样的特点?其产生原因又有哪些而对后世又有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都是我们在本文将为您一一解开的。

一、魏晋时期餐桌礼仪

在魏晋时期尽管整个社会风气都较为开放,但是人们在餐桌礼仪等方面还是遵循着比较保守的态度。但是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也有一些新的气息在饮食文化方面开始流传起来。因此魏晋时期的餐桌礼仪主要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首先,是人们用餐方式的逐渐转变。纵观中国古代的家具发展史,我们便可以得出,在魏晋时期以前,中国人大多采取席地而坐的方式用餐。而所谓的席地而坐有两种情况,一是跪坐,即双膝并拢,跪坐在草席或其他坐垫上,同时臀部刚好落在脚后跟处,这是最为常见也最为普及的一种坐姿。以这种坐姿进餐时要注意身体应该尽量往前倾,避免食物汤菜等洒到坐垫上,跪下时并不是双膝同时下跪的,要遵循跪下时是先左腿后右腿,而起身时是先右腿后左腿的原则。还有一种是较为豪放,也较为舒适的盘腿而坐。

以跪坐的姿势进行用餐虽然能够表现出进餐者的虔诚与谦卑,但是跪坐时间久了往往会因为血流不畅,而导致双腿发麻,长此以往,多少会对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这种用餐方式的形成,一方面与我国自古流传的用餐礼仪有关,但是更大程度上还是受当时家具的限制,当时的家具还是家具为主,并且推行的也是分餐制,也就是在吃饭以前,每个人面前都会有一个小案几,上面摆的是一个人的饭菜。在这样矮式家具的背景下,大家普遍采用的就是跪坐的进餐方式。

但是这一进餐方式在魏晋时期逐渐发生了转变,随着扶手椅、圆案、方凳等高式家具的出现,人们的进餐方式便从席地而坐改成了垂足坐。但是毕竟是延续了千百年席地而坐的传统,因此在魏晋时期,垂足的进餐方式还尚未得到普及,并且那个时候一些高脚家具还只是出现在贵族和富人家庭之中,因此平民百姓还是采用席地而坐的进餐方式,而这也就成为魏晋时期餐桌礼仪的一大特点,也就是处于席地而坐和垂足坐的过渡时期。

其次,魏晋时期的餐桌礼仪中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赋予了箸,也就是筷子更丰富的内涵。在魏晋以前,箸偏重于实用性,筷子的产生也不难理解,就是在我们国家的原始社会,随着农业的发展,陶器用品的出现,人们开始慢慢掌握了火的使用方法,同时也意识到任何事物只要经过火的泡面,才能够更加的美味、营养与健康。但是既然热加工食物已经产生,那么如何进食与取食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于是勤劳智慧的古代人民便就地取材,树枝、象牙、竹棍等材料就成为进食的工具了,随后,渐渐演变成为了筷子。

而筷子一经产生,便逐渐衍生出了以兽骨、木头、竹子等原料为基础的骨叉、骨匙、骨勺等其他用餐用具。人们的用餐历史也就向前迈了一大步,可以喝汤,可以切割食物,饮食结构也在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筷子在人类的饮食文明中,具有划时代的重大影响,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筷子的原材料也开始朝着精细化方向进步,《韩非子喻老》就曾有“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的记载,说明起码在商纣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象牙制成的筷子了。

而围绕筷子形成的礼仪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内涵不断丰富。西周时期,由于《周礼》的出现,人们在餐桌上使用筷子也逐渐形成了特定的礼仪,如“饭黍毋以箸”、“ 子能食者,教以右手”,即食用饭和黍的时候一般规定不用筷子,而小孩可以独立进食时,父母也有义务教会他们用右手拿筷子取食,可见筷子中也包含着一定的用餐礼仪。两汉时期形成的使用筷子的规定和方法,是一直流传到现在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筷子也不仅仅是作为进餐工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受汉代丝绸之路的影响,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筷子开始逐渐的传到了外国,并且成为我们民族的象征。以至于发展到隋唐,筷子更是以其原料如竹子、木头的宁直不弯特性,来表达文人高洁的情怀。

最后,是在大型的宴会中必须要有歌舞助兴。曹植就曾在他的诗中描写过大型宴会时的场景“齐人进奇乐,歌者出西秦”,可以看出当时富人家庭聚会的盛况。而《杯盘舞》、《公莫舞》就成为当时宴会期间流行的奏乐。而这个习俗的形成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由于刚经历过东汉的动乱,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因此人们都会通过就餐时安排奏乐的方式来进行庆祝。

二、魏晋时期餐桌礼仪形成的原因

每个朝代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因此不同时代的餐桌礼仪都呈现出当时的时代特征。魏晋时期的时代特征又以开放和多元著称于世,那么为何会形成那样的餐桌礼仪呢?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是得益于民族融合。这是永恒不变的时代主题,东汉末年,由于党锢之祸影响范围广、波及程度大,因此整个社会都处于动乱的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促进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大融合,这么一来南北的界限被打破,一些北方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被逐渐的带往南方,南方固有的餐桌礼仪也对北方的餐桌礼仪产生影响,南北双方就在互相影响之下,促进了新的礼仪制度的产生。同时由于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域某些国家也会趁动乱来到中国,由此魏晋时期的餐桌礼仪便杂糅了外来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以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之间的各种餐饮文化的融合。

其次,是高式家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就餐方式。如前所述,在魏晋南北朝以前,人们大多采用席地而坐的方式进餐,一方面是受传统矮式家具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传统习俗,习俗一时的确难以更改,但是由于新型家具的传入却在无形当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如胡床的传入使得人们避免了以前那种直接在地上铺垫子睡觉的习惯,减少了患风湿的几率。而高式家具的传入,就改变了人们席地而坐的进餐方式,采取了垂足而坐的进餐方法,解放了人们的双腿。因此,新兴家具的传入也是影响魏晋时期餐桌礼仪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是人们思想上的进步,为餐桌礼仪的变化提供了理论来源。魏晋时期的人们在思想上一直以开放闻名,因此在餐桌礼仪的形成过程中,也无形中将豪放洒脱的情怀渗透其中。魏晋时期形成了很多关于餐桌礼仪的逸闻,其中流传至今的王羲之的坦腹,说的是魏晋时期郗鉴郗太傅有一天找到当时的宰相王导,想在他家得罪众多子弟中找一位合适的人做自己的女婿,于是他叫手下前往王府打探。

手下回来之后说,王家的子弟们各个都相貌端正,博学多才,只是当我去他们家的时候,他们知道是来选女婿之后,所有人都屏息以待,不太自然,只有一个人泰然自若,坐在床上敞开着胸口吃东西,完全不当回事。郗鉴听了之后很高兴,大声说,那就要那位躺着吃东西的人!这位被太傅郗鉴选中当成自己乘龙快婿的,就是后世有名的书法大家王羲之。《世说新语》中对于他的描写是这样的“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魏晋时期并没有可以躺在床上吃东西的餐桌礼仪,但这个故事也正好体现了王羲之不慕权贵的清高和高风亮节,因此也就淡化了他对餐桌礼仪的漠视了,恰好体现的正是他的风骨。

三、魏晋时期餐桌礼仪的影响。

魏晋时期的餐桌礼仪的影响,简言之就是对前朝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对后世餐桌礼仪开启了新的天地和纪元。魏晋时期作为非统一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是特殊的,因为在此期间的民族大融合,对于整个民族的历史进程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而餐桌礼仪作为魏晋饮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起了推动作用,也彰显了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其继承了前朝的饮食结构,同时又吸纳了外来民族饮食文化的合理内核,不管是从西域新引进的蔬菜、香料,还是西域的高脚家具和餐具,都丰富了魏晋时期的饮食文化。

除此之外,魏晋时期对于后世,也开启了垂足而坐用餐的新方式,在魏晋之后,筷子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民族的象征,远播海外。特别是隋唐时期,随着我们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往来越来越密切,人们将筷子作为文明的象征在不同的国家使用,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使用筷子的习俗。而筷子这一丰富的内涵,正是在魏晋时期的人们所赋予的。

四、结语

吃饭是中国人观念中的大事,而怎么吃,吃什么也是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所以围绕着美食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成为了人们自古以来就研究的重点。其中,餐桌礼仪可以说是沟通餐桌与人际的重要桥梁,很多重要的大事通过餐桌来决定,许多美好的瞬间也在餐桌上见证。

历史的风尘已经掩盖了魏晋的光华,但是整个朝代中的优秀历史文化却成为值得我们传承的精华。餐桌礼仪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重要的社交作用,优雅的餐桌礼仪不仅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能够彰显个人的魅力,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此,具备良好的餐桌礼仪,也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宽松包容 放浪形骸的魏晋时期 遵循的是什么样的餐桌礼仪?”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他是魏晋时期最有名的酒鬼 一身才华却嗜酒如命 最后也因醉酒而死

他是魏晋时期最有名的酒鬼 一身才华却嗜酒如命 最后也因醉酒而死

老婆,牌位,祖宗,嗜酒如命,一生,酒徒,仆人,时期,对方,客人,拳头,有一次,经常喝醉,魏晋,放浪形骸,多因,上第,一饮而尽,名篇,历史,人物,中国画,乱世,主张,内心世界,同辈,哪天,噼里啪啦,妇人,地方

2019-09-06 #故事大全

秋水说历史:魏晋风骨嵇康 放浪形骸的不羁名士

秋水说历史:魏晋风骨嵇康 放浪形骸的不羁名士

嵇康,司马昭,钟会,吕安,竹林七贤,山涛,时候,玉山,王戎,典故,七贤,官职,形象,广陵散,时期,竹林,美男子,绝交书,魏晋,放浪形骸,何所闻,元益,史上第,司马氏,吕巽,山巨源,嵇叔夜,嵇中散,李白,嵇康身

2015-01-08 #故事大全

魏晋南北朝士人放浪形骸 五礼为何还能在此时变得“正规”?

魏晋南北朝士人放浪形骸 五礼为何还能在此时变得“正规”?

儒学,制度,发展,儒家,君王,国家,皇帝,礼仪制度,学派,时期,社会,吉礼,司马昭,魏晋南北朝,周礼,人们,战乱,礼节,秩序,经学,约束,萧衍,东汉末年,社会生活,事情,代汉,体系,军礼,嘉礼,地位

2008-03-01 #故事大全

魏晋风流名士 为何偏爱用“吹哨”来表现自己的儒雅?

魏晋风流名士 为何偏爱用“吹哨”来表现自己的儒雅?

名士,时期,文人,魏晋,吹哨,世俗,内心,吹口哨,诗经,经世之,高洁,俊逸,人们,情怀,权贵,狂歌,正是这样,表现自己,风流名士,魏晋名士,放浪形骸,于林,刘备,司马昭,将心,王维,诸葛亮,阮籍,牧人,名节

2017-10-29 #故事阅读

名家绘“竹林七贤”:魏晋名士 风华绝代

名家绘“竹林七贤”:魏晋名士 风华绝代

嵇康,阮籍,王戎,阮咸,山涛,卿卿,向秀,竹林七贤,礼法,司马氏,广陵散,山巨源,放浪形骸,妇人,文章,玄学,竹林,皇帝,称呼,纵歌,老庄,回家,绝交书,傲啸,云亦云,傅抱石,其夫,吕安,多加,尚老庄

2012-10-08 #故事阅读

《红楼梦》里谁最具备魏晋名士风采?不是史湘云!

《红楼梦》里谁最具备魏晋名士风采?不是史湘云!

阮籍,魏晋名士,红楼梦,史湘云,贾宝玉,名士,形象,朝廷,风采,司马昭,司马氏,薛宝钗,贾探春,校尉,放浪形骸,一面,国家,女孩,大王,女儿,太学,时候,朝政,特使,礼法,中史,何曾,多得,如花,宝黛

2010-05-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魏晋名士阮籍:喧嚣浮世 漫漫永夜 此身何处可寄?

魏晋名士阮籍:喧嚣浮世 漫漫永夜 此身何处可寄?

阮籍,孙登,裴楷,母亲,浮世,名士,礼法,裤裆,超然物外,世事,世俗,众人,才华,君子,天下,女儿,客人,日夜,政治,无奈,时代,柜台,永夜,流年,皇帝,禽兽,老板娘,鲜血,魏晋,放浪形骸

2016-06-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关于餐桌礼仪的作文关于餐桌礼仪的小故事

关于餐桌礼仪的作文关于餐桌礼仪的小故事

筷子,食物,餐桌礼仪,座位,客人,女士,礼仪,中国,主人,人家,爸爸,离席,餐桌,盘子,餐具,餐桌上,今天晚上,东西,作文,做法,公筷,声响,大忌,汤匙,牙签,规则,邻座,长者,餐厅,饭桌

2020-09-2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