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知识创新 让农业做出新花样

时间:2008-11-30

新华社发河北省兴隆县延伸板栗深加工产业链,促进板栗产业提档升级

提示:本文共有 55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河南省汤阴县植保无人机助农增收。新华社发

河北省兴隆县延伸板栗深加工产业链,促进板栗产业提档升级。 新华社发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人在智能温室内给彩椒苗吊秧。 新华社发

江西省新余市智慧农业大棚结硕果。赵春亮摄/光明图片

在山西省运城市太赵村,农民通过手机上的系统指挥机器高效种粮。新华社发

吉林市永吉县农场工作人员通过卫星影像数据观察作物长势。新华社发

编者按

9月22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全国各地举行。在这个属于全国农民的节日里,2020年度“全国十佳农民”名单揭晓。长期扎根农村,应用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助力乡村振兴,这些新时代的新农民们,让人们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和新生机,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农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产业,走过千年历程,现在的新型职业农民如何用新技术、新知识把老产业做出新花样?如何推动传统产业进一步走出发展新路子?让我们走近四位十佳农民获奖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知识,让“看得见的农业”更有竞争力

1993年出生的姑娘,大学专业是商务英语,曾在宁波、上海的外企工作,蔡雪身上这几个标签,很难将她和现在的职业联系到一起。可眼前这个朝气十足的姑娘一身农家装扮,一张嘴就是“有机大米”“现代农业”,无不“暴露”出她如今的身份——农民,确切地说,是职业农民;具体地说,是吉林省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蔡雪的家乡在吉林省舒兰市溪河镇舒兰站村,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的地带,是黑土地“黄金水稻带”,盛产有名的舒兰贡米。“最近这些年,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强,我挺看好农业前景的。再加上我父亲种了一辈子地,他打算种植绿色有机大米但有些力不从心,就希望我回来接力。”说起回到家乡当农民的选择,蔡雪笑着告诉记者。虽然年轻没经验,但有文化、学习能力强,这是蔡雪的优势,也是父亲希望她接力的原因。

话虽如此,可2014年刚回乡的蔡雪还是有点“懵”。为了推广绿色有机水稻种植,经过再三思考,蔡雪和父亲决定“抱团取暖”,他们发动50户乡亲,成立了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明确了“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思路。蔡雪深知,想要把农业有机米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必须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014年,听说省里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青年农场主培训班,她马上报了名。“上课认真学、专心记、用心领悟,不懂就问。”蔡雪回忆道,培训期间她被推荐随同吉林省农委赴日本考察“一村一品”产业模式。“那次经历让我大开眼界。”从此,只要一有机会,蔡雪就会参加些对自己有用的学习培训。2018年,她还作为吉林省唯一的学员,参加了中国青年职业农民去比利时、葡萄牙、波兰等国家的学习和交流活动,对当地农业进行了农场基础运营、农业政策支持、农业科学研究、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深入调研。

见识越来越广,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蔡雪对水稻的规模化经营和品牌打造有了更多思考和认知。“要想生产出优质大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良的品种、科学的田间管理和种植方式,这三个要素必不可少。”意识到这一点的蔡雪说服合作社农户试种193个品种的水稻,观察每个品种在抗病虫害、产量、口感等方面的表现,并从中挑选出合适的良种大面积种植。

“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还要加强田间管理,严格按照有机水稻种植方式,建立可追溯系统,保障产品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产量。”在理论学习和田间实践的相互交融中,蔡雪做有机米产业的思路愈发清晰,“智慧农业+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的发展模式成为她的选择。

“智慧体现在哪?”面对记者的疑问,蔡雪答以“看得见的农业”。“我们在田间安装了摄像头采集信息,利用互联网形成大米产供销一体化的网络平台。消费者只要扫描下载大米产品包装上的网络终端,就能看到稻米种植和生产的实时影像,还能看到相关环节的追溯数据。”在蔡雪看来,“看得见的农业”提升了消费者信赖度,让有机稻米更有市场竞争力。

“这些智能应用在农事体验上也有体现。我们合作社还有‘私人定制一亩田’服务,客户定制稻田后下载相关App,就能通过手机随时查看田间地头的情况。客户可以带家人朋友一起到田间进行劳作体验,收成全归客户。合作社还可以根据客户对发货时间和包装等不同的要求,分别发货。”蔡雪说。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的“三莲”牌有机大米已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发展成有机稻花香、生态长粒香、珍珠米、杂粮等系列产品;现代农业休闲园里虾蟹成群、稻蟹共生、鸟飞鱼跃、碧水蓝天的自然生态景观,不仅全面提升了稻米品质和综合效益,也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水稻基地可带动146人就业,每年带动农民增收150多万元。

刚刚过去的农民丰收节上,蔡雪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是荣誉也是责任,努力发挥更大价值,不负期许。”在微信朋友圈里,蔡雪写下这样的获奖感言。(记者 陈晨)

用科技打造“世界上最甜的甜瓜”

已经入秋,室外气温已有凉意,在山东滨州惠民县鑫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温暖适宜的温室大棚内,菠菜、茼蒿、西红柿等农作物依然长势喜人,绿意盎然。

“我们的智能温室已经全部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温度、光照、水、肥等都可以通过物联网进行管理。”山东鑫诚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文鑫介绍说,“以前一个温室里就需要十几个员工作业,现在只需要大约五个人做一些简单的疏果、剪枝等工作,其他工作全部都能通过智能设备自动完成。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结合的管理模式,一个人就能同时管理好几个大棚。”

人工大面积种植、大水漫灌、人力施肥……赵文鑫见惯了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从传统人力从事农业种植,到科技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化农业种植,这样的思路转变,源于一次国外考察。

“国外的农场规模大,在种植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都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赵文鑫回忆起2011年到荷兰考察时见到的现代化农场。从那时起,回家乡建设现代化农场的想法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考察回来后,对照国外标准,在惠民县鑫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一个标准化的智能温室、100多个保温大棚逐渐建立起来。硬件设施已经齐全,种植什么农作物品种,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刚开始准备发展水果种植时,我们不知道什么品种好,如果没有选择好的品种,那么水果的品质、产量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赵文鑫说,“农业其实是专业性很强的产业,如果没有科技支撑难以持续下去。”

2017年开始,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的指导下,赵文鑫从更优质的苹果品种种植入手,陆续选择了十几个水果品种进行种植,还引进了一些南方水果,开始尝试南果北种。赵文鑫坚守生产与科研一线,向科技要效益,向科技要动力,大力招才引智,与全国十几所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密切合作,与3个院士团队开展合作,并设立了束怀瑞院士工作站。牵头成立滨州市果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滨州市接骨木产业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以来,山东鑫诚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申请专利8项,研发了18项高新技术。

“我们团队培育种植的甜瓜,由于研发并采用了独特的种植技术,糖度达到23.4%,打破世界纪录,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评为‘世界上最甜的甜瓜’。”赵文鑫高兴地说,现在“世界上最甜的甜瓜”成了公司推出的“明星”产品,销售供不应求。

这一品种的培育成功正得益于公司长期以来的研发投入。由于产量高、品质好,这款甜瓜的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出几倍,可以说,是科技提升了农作物的附加值。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上刚获得“全国十佳农民”称号的赵文鑫已经为更进一步的发展做好了打算:“现在我们在努力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农业的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可以从粗加工或深加工中要收益。农产品可以通过粗加工做成净菜,通过深加工做成加热即食的半成品,农产品加工之后附加值又会增加很多。”(记者 姚亚奇)

用新理念做强做优五常大米

提起五常大米,如今它的品牌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二十年前,五常大米却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

在五常大米品牌发展中,有一位农民功不可没。他就是2020年“全国十佳农民”获奖人——黑龙江省五常市杜家王家屯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文志。

“创业之初,我揣着2万元到北京销售五常大米,当时的五常大米销路不错,但杂质多,没品牌。”乔文志回忆,为加工出最好的大米,他跑遍全国,引进山东日照、杭州萧山、湖南郴州等地设备,集成创新出一套国内最先进的稻米加工生产线。

然而,仅仅做大米加工,很难从源头上保证稻米的“真”和“好”。乔文志深刻认识到,要做好的农产品,就要从全产业链上着眼进行谋划,用新理念把各环节串珠成链。

“我们从源头抓起,从培育良种、建设基地开始,实现标准化种植,进行有机食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按照认证的标准统一生产、种植和管理。”乔文志说。我们还引入溯源体系,实现一品一码,即使远在万里之遥,人们坐在家中也能清楚地看到水稻生长全过程。

“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越做产业链条越长,难度越大,责任也越大。”乔文志说。

育种,是做出好大米的源头,也让产业发展有着更深厚的科技内涵。2010年,乔文志引领企业成立“乔府大院种业公司”,聘请“稻花香2号”研发人之一、“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项文秀为总经理,与中科院合作,投入开发和改良稻种,成功完成了“稻花香2号”的“提纯复壮”和“中科”系列新型优质水稻品种的培育,为东北水稻品质提升打开新的窗口。

“今年面对台风侵袭,我们的新品种的抗倒伏性得到了验证,品种的改良为丰收奠定了更牢固的根基。”乔文志说。

有了好种子,还要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这就需要大规模流转农民的土地。乔文志带领农民成立了五常市杜家王家屯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把附近两个乡镇8个村的5万亩土地集中到一起,实行连片种植。

20余年来,乔府大院以带动耕者增收为己任,采用流转、入社、领办农民持股公司等形式,建立了40万亩水稻种植基地,每年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村民优质稻谷,带动周边11个乡镇35个村8000多户农民增收近亿元。通过产业工人转型模式,拉动1000多人就业。

有了产业的根基,乔文志又在谋划更长远的发展宏图——把品牌做强做优。近两年来,乔文志和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升级及品牌化打造,用品牌的力量扩大稻米的价值。“我就是一个农民,一辈子就想干好一件事,就想把五常大米种好、卖好。”乔文志说。为此,他每天工作都不少于10个小时,每年都亲自下田插秧、除草、收割。

“如今,农业已经有了现代化发展雏形,农民也成为职业农民和产业工人。在发展的路上,我将用知识和科技为五常大米的品牌化发展插上翅膀。”展望未来,乔文志信心满满。(记者 李慧)

一架无人机,1分钟喷药20亩地

在澧水之滨的湖南澧县,独具特色的“锦绣千村”吸引着往来游人的目光,“锦绣千村”景象的背后,是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将自己半生的积淀挥洒在田野、带领越来越多农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她就是“三农”创富的领跑者——2020年“全国十佳农民”龚佑琼。

龚佑琼出生于常德市澧县盐井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93年自主创业经营农资。由于农资市场竞争加剧、农村劳动力缺失,2011年5月,龚佑琼又牵头领办湖南锦绣千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确立了以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为主业,提供购、耕、种、管、收的全程服务,开启了一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坎坷与希望之路。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民和土地怀有特殊的情感,一直想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农业知识,带领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龚佑琼告诉记者,长久以来,我国农业缺少标准化、流程化和精细化的生产管理,农民没有按需生产,只是盲目生产,跟风生产,所以很难生产出统一高标准的农产品。

为了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产品”更好地转化为“农业商品”,龚佑琼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流程的技术创新上都下足了力气。为了提升农产品的品质,锦绣千村合作社去年以来对烘干生产线、仓储库除湿设备、精品大米生产设备进行了新建和改造升级,目前烘干能力从日烘干135吨提高到1000吨,除湿设备解决了粮食储存发生霉变、损耗的难题,新上的国内最先进的精品大米生产线确保了粮食品质。

此外,锦绣千村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机装备科技含量,自行组建50人规模的合作社飞防大队、购置30架最先进的无人植保机、建设1处4S维修保养中心和2座远程飞行数据基站,使服务效能得到有效延伸。

“利用无人机替代人工或传统机械实施喷药作业,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一架无人机一分钟就可以完成20亩地喷药,效率比人工提高了10倍。”龚佑琼说,无人植保机投入使用后,合作社服务面积由以前的年30万亩提高到50万亩,服务涵盖的农作物由单一的水稻扩大到油菜、柑橘、葡萄,农药用量也减少20%以上,显著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与此同时,无人植保机的使用也让当地农民收获到了更多实惠。“只要提前在我们的智慧管理系统下单,提供防治面积、病虫周期、病虫特点等信息,飞防人员在线上接单后就按期配药、按时喷药、定时完成,农户不用操心。”龚佑琼说。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上下大量农业生产按下暂停键,但锦绣千村合作社的“智慧管理系统”和“千村商城”电商平台却让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今年春耕前,合作社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零接触配送的方式,将储备的400吨种子、1000吨农药、10000余吨肥料配送给农户,确保完成春耕备耕。

“现代农业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而且我们要想做成全国一流的优秀合作社,更不能停滞不前、穿新鞋走老路。”龚佑琼说,只有通过不断的新技术引入,延伸合作社的产业链、价值链,才能拉动上下游农业产业发展,造福更多农民。(记者 訾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知识创新 让农业做出新花样”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农业大县”背后的故事 民间发明俨然成风

“农业大县”背后的故事 民间发明俨然成风

滑县,吕胜,全国,民间,播种机,河南省,发明协会,专利,大县,现象,科技创新,世界,专利申请,传统,代表,农民,发明家,发明人,发明创造,政府,数量,爱好者,知识产权,科技,级别,领域,金奖,研究,试验,发明成果

2020-05-23 #故事会

“农业大县”背后的故事 民间发明俨然成风

“农业大县”背后的故事 民间发明俨然成风

滑县,吕胜,全国,民间,播种机,河南省,发明协会,专利,大县,现象,科技创新,世界,专利申请,传统,代表,农民,发明家,发明人,发明创造,政府,数量,爱好者,知识产权,科技,级别,领域,金奖,研究,试验,发明成果

2020-05-23 #短篇故事

“农业大县”背后的故事 民间发明俨然成风

“农业大县”背后的故事 民间发明俨然成风

滑县,吕胜,全国,民间,播种机,河南省,发明协会,专利,大县,现象,科技创新,世界,专利申请,传统,代表,农民,发明家,发明人,发明创造,政府,数量,爱好者,知识产权,科技,级别,领域,金奖,研究,试验,发明成果

2020-06-01 #小故事

过年新花样 动漫新故事 这些不容错过的一月新番

过年新花样 动漫新故事 这些不容错过的一月新番

啾啾,世界,剧团,故事,雷姆,索玛丽,东京,事件,天鹅绒,学园,少女,愿望,怪谈,弱者,旅程,生活,看漫画,了学,宁宁,甘城,艾尔,大家好,发现了,好的,主场,人类,人们,动漫,传言,光辉

2010-01-27 #故事会

魔力恐龙新课来袭 “玩转汉字”新花样

魔力恐龙新课来袭 “玩转汉字”新花样

汉字,孩子,故事,魔力家族,深度,魔力,宝贝,恐龙,成员,兴趣,创造力,教学,想象力,波波,课程,让孩子,图画,小学,教材,明星,汉语言,知识,阶段,规律,记忆,课堂,象形,一幅画,最喜欢,嵌入式

2014-09-03 #故事会

关于一种新花样躲2倍的数学小故事

关于一种新花样躲2倍的数学小故事

个数 小亮 关系 小明 点数 翻牌 两个人 数学 新花样 分数 战局 答案 生活 一张牌 扑克游戏 有一次 张成功 人胜 学里 都会 事由 对手 奥林匹克 填空题 实例 小圈子 平局 局面 意识 必输无疑

2020-04-30 #故事阅读

与孔子有关的一道菜 如今被做出“新花样”!

与孔子有关的一道菜 如今被做出“新花样”!

2019-01-21 #故事大全

关于一种新花样躲2倍的数学小故事

关于一种新花样躲2倍的数学小故事

个数 关系 小亮 小明 翻牌 点数 答案 扑克游戏 张成功 学里 事由 分数 奥林匹克 填空题 实例 小圈子 必输无疑 游戏 来源 数组 数学 新花样 标签 竞赛题 牌局 规律 胜利者 道数 试题 连环套

2020-04-3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