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香山居士:了解白居易 他有怎样的诗歌理论?

时间:2008-12-01

那他有怎样的诗歌理论呢?白居易772一846,字乐天,祖上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郑陕西渭南县

提示:本文共有 21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我们都知道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那他有怎样的诗歌理论呢?

白居易(772一846),字乐天,祖上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郑(陕西渭南县)。他出生在何南新郑县一个小官僚家庭。从小聪明好学,“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逗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眠。”(《与元九书》)十二三岁时,避难越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接触了社会上各个方面,对他后来的思想和创作都有一定影响。

白居易

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考取进士,进入仕途。三十二岁时,和元棋同应吏部考试,白居易中拔萃甲科,两人同被授秘书省校书郎,成为亲密的朋友。校书郎三年秩满,他“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写成《策林》七十五篇,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要求统治者“以天下之心为心”,“以百姓之欲为欲”,在政治上提出了进步主张。宪宗元和元年(806),被任命为操压(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二年授翰林学士,三年升为左拾遗。任职期间,多次上书批评朝政,词情激烈,无所讳忌。同时,还写了大量讽喻诗,以诗为谏谕。后因母丧回乡守孝三年,在此期间,经常和劳动人民来往,并亲身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元和九年,回到长安,任左赞善大夫。

《策林》

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遭人暗杀,白居易首先上书请捕凶手,以雪国耻。因遭权贵们的嫉恨,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受到这次打击后,白居易的思想起了很大变化,早年受过的道家影响,这时也滋长起来,从此就以修仙学佛为乐趣,日益走上消极避世的道路。元和十三年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宪宗暴死,穆宗即位,被召回京,任主客郎中知制浩,后又转中书舍人。这时李德裕、牛宗冈两个官僚集团互相倾轧,加之穆宗荒淫游猎,不恤政李.白居易觉得住在京城不但无补于国家,还有陷入党争的危险,因此力求外任。长庆二年(822),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他蓄积湖水,灌田千余顷,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敬宗宝历元年(825),转任苏州刺史。第二年回长安,历任秘书监、河南尹、刑部侍郎等职。这时,他对政治巳经完全厌倦,不久就称病回到洛阳,并时时来往于清幽的香山寺,自称香山居士,度过了最后十八年的隐居生活。与现实的脱离,消极思想的滋长,使他写下了大且“闲适诗”,失去了早年的战斗精神。会昌六年(846)八月,病死于洛阳。有《白氏长庆集》。

《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早年曾对道教发生过兴趣,晚年又沉酒于修仙学佛之中,这对他的人生态度和诗歌创作产生了不良彭响。但就其一生来说,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儒家思想。他曾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与元九书》)白居易确实有“兼济夭下”之大志,但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当时掌权者所接受,甚至受到打击排斥,不得不退而‘独善其身”。从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也能清晰地认识他这种人生态度。

《与元九书》

白居易继承和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经验。他在《与元九书》、《读张籍古乐府》、《新乐府序》、《寄唐生》、《伤唐衙》等作品中,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有力地促进了新乐府运动的形成和发展,其中《与元九书》在我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读张籍古乐府》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可概括为下列几个方面。首先白居易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时”和“事”,就是指社会现实生活。他还指出,“唯歌生民病”、“但伤民病痛”,就是说诗歌一定要反映人民的疾苦,对社会弊端进行揭发和批判。第二,他强调文学的认识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他说诗可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还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正因为诗歌具有这种感染力且,就能够起到移风易俗、改革社会的巨大作用。第三,他正确地解释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主张形式要服从内容的需要。他说自己写诗“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这正是以内容为第一义,以形式为第二义。但白居易并不是轻视形式的作用,他在《新乐府序》中说得很明白:“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率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律,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不但强调了内容的重要,并要求形式为内容服务。

《新乐府序》

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和创作,是和他的政治实践相一致的。早年他在政治上表现得最坚强的时候,也是创作上最光辉的时期,大量现实主义诗歌比他写的谏书更有力地揭露了社会的种种黑暗,以致引起权贵们“变色”、“扼腕”、“切齿”一二当然,白居易要求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的目的,还是在于“上以广雇聪,副忧勤,次以酬思宠,塞言责”,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是时代与阶级对他的局限。但他那种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主张和创作,都对后代进步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今天也还有借鉴的价值。

白居易

这就是白居易。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香山居士:了解白居易 他有怎样的诗歌理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浅浅分析白居易诗歌理论对《毛诗序》的继承和发展

浅浅分析白居易诗歌理论对《毛诗序》的继承和发展

白居易,毛诗序,理论,统治者,思想,诗歌,影响,白居易的诗歌,后世,文学,现实,理念,社会,讽谏,言论,评论,诗论,大家分享,新乐府运动,元稹,于香,刘禹锡,刘白,大诗,左赞善,胡适,董仲舒,诗王,诗魔,诗论家

2011-06-01 #故事阅读

名人起名文化之白居易:一生居处平安

名人起名文化之白居易:一生居处平安

白居易,居易,乐天,水患,李白,杜甫,诗佛,人们,小人,居处,祖父,雅号,香山,有关,意思是,香山居士,乐天知命,刘禹锡,孔颖达,山之东,张文潜,方勺,石楼,郑玄注,诗中,陶生,上筑,君子居,名的,山西太原

2016-11-27 #故事大全

白居易明断邻里纠纷

白居易明断邻里纠纷

母鸡,白居易,邻居,诗明,小居,西家,故事,作品,代表作,乳母,东家,众人,别吵,办法,小时候,小小年纪,琵琶行,诗人,芦花,老母鸡,脸色,通俗易懂,长恨歌,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来是,办法来,双方都,山西太原人,放在地上

2019-04-11 #短篇故事

诗人白居易的历史故事

诗人白居易的历史故事

白居易,百姓,西湖,大老爷,杭州,农田,老汉,老百姓,刺史,皇上,诗人,大诗,哪一个,人民,二爷,湖水,疾苦,老丈人,生活,左赞善,钱塘湖,号香山居士,反问道,字乐天,一湖,天竺山,佣人,大夫,地方,堤坝

2020-06-16 #经典故事

诗人白居易的历史故事

诗人白居易的历史故事

白居易,百姓,西湖,大老爷,杭州,农田,老汉,老百姓,诗人,刺史,皇上,大诗,哪一个,人民,二爷,湖水,疾苦,老丈人,生活,左赞善,钱塘湖,号香山居士,反问道,字乐天,一湖,天竺山,佣人,无忧,大夫,地方

2007-03-29 #故事阅读

白居易的历史故事

白居易的历史故事

白居易,历史故事,故事,别姬,大诗,故事网,诗人,唐宣宗,中国历史,号香山居士,字乐天,信息,历史名人,名人名言,小时候,琵琶行,他的故事,唐宣宗李忱,帝雅,山西人,樊素,李白,杜甫,纪第十,诗明,一生,会昌,代表作,公元,作品

2020-06-16 #故事会

关于白居易写诗付出的努力 克服的困难事例

关于白居易写诗付出的努力 克服的困难事例

白居易,藏书,影响,主张,兼济,独善,白氏,诗歌,刘白,大诗,诗中,东坡,又名,宋人,蜗角,号香山居士,刑部尚书,有很大,元稹,世文,元九,佛老,乐天,刘禹锡,吴曾,周必大,时迁,杨文公,武宗时,白乐天

2020-06-16 #故事阅读

各个诗人的生平经历要求200字左右 不要太长诗人:白居易 李白 杜甫 陆游 辛弃疾

各个诗人的生平经历要求200字左右 不要太长诗人:白居易 李白 杜甫 陆游 辛弃疾

白居易,李白,杜甫,大诗,李清照,王维,辛弃疾,陆游,陶渊明,翰林学士,生平,陕西,皇帝,经历,诗人,苏轼,长诗,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不要太,渭南人,曾经当过,左拾遗,字左右,江州司马,现实主义诗人

2020-06-16 #故事会在线阅读